關于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的論文
改變思維方式,培育積極心態(tài);引導教師走近學生,潛心研究教育教學藝術;建設學校文化場,提振教師精神氣;引領反思與研究,改變教師工作狀態(tài)與行為方式……3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六中學校長張志湖將改變教師的思考一步步變成扎實的行動。
改變,首先從心開始
心態(tài)變則意識變,意識變則行為變。教師有了幸福的心態(tài),才會將幸福傳遞給學生!獜堉竞
“思維方式?jīng)Q定個人心態(tài)。有了積極的思維,才會有良好的心態(tài)。而一旦心態(tài)改變了,教師也就會從工作中獲得應有的快樂與滿足!2012年秋季開學前夕,勝利六中的全體教師齊聚學校報告廳,聽專家講“幸福課”。
新學期開學前的教師培訓,學校沒有安排專業(yè)學習內容,而是特地請專家給教師作了一場《幸福的底線》報告。
報告深入淺出,精彩紛呈,不時引發(fā)教師陣陣開心的笑聲。在靜靜地聆聽中,教師們感悟著幸福的秘密,體味著教育的“幸福味道”。
一上午的報告,對教師來說,猶如一份心靈雞湯。
教師們也許不知道,這次“特殊培訓”,其實是張志湖校長的一次精心設計——對教師進行幸福教育。
“教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主要原因是體會不到做教師的快樂與滿足,而教師之所以不能從學生那里收獲幸?鞓,根本原因是思維方式和心態(tài)出現(xiàn)了問題!痹趶堉竞磥恚尳處熡辛己玫墓ぷ鳡顟B(tài),首先需要改變教師的內心。
讓他感到欣喜的是,報告雖然結束了,但在教師們心里產生的漣漪卻在持續(xù)。當報告中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和案例停留在教師心里的時候,其背后的理念也就漸漸開始在他們心里不斷發(fā)酵。
就這樣不斷對教師進行心態(tài)和教育理念的“啟蒙”與引領,使他們漸漸懂得了該怎樣“轉身”。
“每天早上,踏著晨光、迎著朝霞,看著學生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到一聲聲尚帶著稚氣的問候,我的心里溢滿了幸福;課堂上,看到學生們渴望求知的眼神,聽到他們精彩的回答、有見地的陳述,幸福盈滿了我的內心……”
學生還是那些學生,課堂還是那個課堂,但是因為教師的內心發(fā)生了改變,學生和課堂帶給教師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在這所學校里,改變教師思維方式和心態(tài)的“毛毛雨”就這樣不斷浸潤著教師的心靈。
張志湖改變教師的努力有了可喜的收獲,緊接著,學校又舉辦了一場“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的專家報告會,這場報告帶給教師的更是一種喚醒的能量。
從一位位名師的幸福人生里,從對師生關系與教師幸福的重新認識和理解中,教師開始對師生關系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更對如何重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了思路和辦法。
像這樣“喚醒”教師的報告和交流,按照張志湖設計的時間表,在學校一場場地進行著。對教師們而言,一場報告就是一次深深地觸動。這樣的觸動,被張志湖形象地稱為“心靈敲門”。
在持續(xù)、不斷地敲擊之下,微妙的改變,開始在教師中悄悄發(fā)生。
“只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才會自在,才會獲得精神自由,才會讓工作與生活富有詩意!薄爸挥袔熒撵`相通,才會有彼此間的感應和默契;教師把學生放在了心中,學生才會把教師放在心中!苯處煹母淖儾粌H表現(xiàn)在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上,更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情感上。學生們感覺身邊的老師變了,變得離他們越來越近了,變得越來越可親了。
用“三氣”充盈教師精神狀態(tài)
培育教師精神家園,增強教師職業(yè)能量,改變教師精神狀態(tài),才會讓學校具有更持久的發(fā)展動力。——張志湖
“踐行使命,重燃激情”,這是張志湖對全校教師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文化定位。
全校130多名教師,中年教師占大多數(shù)。而中年教師又是一個最容易在一年又一年“不斷重復”的教學中出現(xiàn)倦怠,朝氣和激情也容易被慢慢“磨”掉,沒有進取動力,失去改變愿望的群體。
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教師重燃激情。
為了讓教師有改變自我、改變工作狀態(tài)的動力,張志湖開始對教師進行持續(xù)的精神引領,他在學校提出,凡學校教職員工,不論任課教師還是后勤人員,不管年輕還是年長,都必須要有精神,有朝氣,心態(tài)好。
精神氣、書生氣和孩子氣,是張志湖期望教師們具備的“三氣”。
“一位缺乏精神氣、書生氣和孩子氣的教師,就會愧對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會有負于教書育人的職責!痹趶堉竞磥,教師必須在學校的文化場中煉養(yǎng)“三氣”,有了這“三氣”,才有可能培育學生的“三氣”——志氣、朝氣和睿氣。
張志湖認為,“精神氣”是教師精神面貌的內蘊外顯;有精神氣的教師,才能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由此感染和造就學生的精神與氣魄。因此,他時常提醒教師,只要是在校園里,無論是上課還是其他場合,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都要表現(xiàn)得得體和落落大方,要給人一種精神抖擻、充滿活力和昂揚向上的'感覺。
受當下社會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不少教師內心也少了一份寧靜,多了一份浮躁與功利。張志湖因此時常提醒身邊的教師,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多一點書生的清純和率真,要有人格境界、學術良知與職業(yè)操行,要用厚重的知識底蘊來浸潤自己的思想、氣度和風格,要能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不為利害所動,不為世故所淫,不斷提升自己的品位。
所謂“孩子氣”,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始終擁有一顆不泯的童心,善于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張志湖時時提醒教師,盡管在年齡上與學生相差較大,但要努力學會用學生的眼睛去觀察,用學生的耳朵去傾聽,用學生的興趣去探尋,用學生的情感去感受。他希望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動讓教師明白一個道理:只有懷有童真的情感,擁有童真的興趣,具有童真的思維,保持童真的純凈,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也才能夠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用心營造氛圍,并且不斷給予啟發(fā)和引領,“三氣”漸漸開始在教師中間積聚,張志湖所期望的校園氣場也漸漸涵養(yǎng)起來。受這種氣場熏染,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比過去有了大的改觀。
“能保持童真的教師,才會用心去感受學生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學生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學生也才會覺得教師真正懂他,才會把心交給教師!薄跂|營勝利第六中學,教師們發(fā)現(xiàn),當自己真的有了精神氣、書生氣和孩子氣之后,他們就有了許多以往不曾有過的體驗,悟出了許多過去不曾明白的道理。
“孩子,過來,我覺得你今天的狀態(tài)有點不好……”一名學生犯了錯,老師沒有立刻板起臉來批評,而是用溫和的語氣與他交談,了解他行為背后的真實原因。
“教師自身有了孩子氣,自然也就有了接近學生、教育學生的智慧。”張志湖說。
在反思與研究中實現(xiàn)改變反思會讓教師變得更富靈性,思考更加理性而深刻,教育教學方法也更加科學。——張志湖“教師們的變化真大啊!闭f這話的是該校副校長劉鑫。引發(fā)教師這種變化的,是學校實施的反思性教育教學研究。反思性研究是張志湖為改變教師教學方式,讓教師從教學中找到教育感覺而設計的一項改革措施。他說:“沒有完美的教學,教學永遠需要改進。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意味著教育教學水平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然后在這個層次續(xù)反思,發(fā)現(xiàn)和解決新問題。”
為了推動教師反思和研究,張志湖率先垂范,把自己對工作的反思訴諸文字,發(fā)布在他的博客上。他要求學校中層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寫1000字的反思文字,凡是外出學習者必須寫反思文章,教師每節(jié)課后都要有反思。
問題是反思之源。張志湖重視教師問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教研組在組織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時,重點反思得失,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反思性研究讓教師的思考有了深度,也讓教師的研究有了針對性。最讓教師嘗到反思甜頭的是反思性課堂建設研究。
剛開始的時候,不少教師感到為難和擔心,畢竟用自己原來熟悉的教學路子和方法省勁,如果改變,怎么改?效果會不會好?還有的教師認為,不加班加點加負擔,還有什么辦法能提高成績?……面對教師諸多的不理解、不情愿,張志湖總是耐心引導,鼓勵教師大膽嘗試。
當教師們初嘗反思性課堂建設研究的甜頭之后,接下來的改革也就成了順水行舟。
一位生物教師原來覺得自己已經(jīng)教了20年的課,可以少備課了。后來,在反思性課堂教學研究中,他從最初的被動到后來的主動,體會到了研究與改革的好處!霸瓉淼恼n堂是教師主導的課堂,現(xiàn)在是放手給學生的課堂,而一旦放手給學生,就發(fā)現(xiàn)學生們真的很棒——他們狀態(tài)不一樣,會學習了,活躍了,也主動了!备淖冏约、改變課堂,讓這位生物教師收獲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與快樂!半m然備課花費的時間多了,比過去累,但是樂在其中。特別是看到那些原來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也開始皺著眉頭思考問題,變得認真了的時候,心里感覺美滋滋的。我享受到了以前做老師從未享受到的快樂。”
“教師的心智模式一旦改變了,就會自覺走進教育教學的自主狀態(tài)!睆堉竞f,“在這種改變中,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個理想的教育環(huán)境——共同成長的校園,在這里,學生不怕犯錯,不怕失敗,善于反思!
“改變學校從改變教師開始”,這是我歷經(jīng)3所學校、做了18年校長所收獲的最為真切的感受,也是到東營勝利第六中學近3年多校長工作的最好注釋。
實現(xiàn)教師轉變,是改變教師心智模式和行走方式的開始;改變教師精神狀態(tài)乃至生命狀態(tài),遠比轉變教師的行為方式難得多;而要最終實現(xiàn)學校發(fā)展方式的積極嬗變,引領教師逐步進入享受教育的境界,不管是“轉變”,還是“改變”,都是不可逾越的階段。我認為,“轉變”一詞比“改變”更為柔性和機智!稗D”者,自身變動也;“改”者,有外力強行促其變化也。
圍繞著轉變教師這一目標,學校為教師成長制定和實施了“三臺”(看臺、平臺、舞臺)“六星”(教改之星、敬業(yè)奉獻之星、學課標之星等)計劃,每學年定期評選,并通過各種方式推介宣傳。按照不同年齡段教師的需求和特點,學校積極提供專業(yè)發(fā)展的幫助和支撐,結合每學年個人發(fā)展愿景,讓學校常規(guī)管理、內涵發(fā)展的措施成為教師行為轉變的助推器。
客觀地說,要實現(xiàn)教師的根本性轉變,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但是一點點的改變足以成就教師的嬗變。在這3年里,我親眼見證著一位位教師的轉變,他們的轉變讓我感動,也讓我對他們更充滿了信心。譬如石愛英,作為一位母親,她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其中一個孩子因為先天有病需要格外照管;作為一位教師,她既要上好兩個班的課,還要承擔許多社會活動和公開課,同時肩負著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擔子。即使這樣,她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行走著。她是一位年逾不惑的數(shù)學教師,也是學校的業(yè)務骨干、勝利油田教學能手、勝利石油管理局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在談到自己的轉變時,石愛英說:“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學生也變了,他們更加喜歡我,也更加喜歡學數(shù)學。我知道,這是因為教師對專業(yè)的熱愛傳遞給了學生,原來幸福是這樣可以觸手可及的!”像石愛英這樣享受教育的教師,在我們學校.越來越多,成為校園里的一道亮麗風景。正是他們,用行動和業(yè)績詮釋了教師成長從“改變”到“轉變”的心路歷程,也讓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了不竭動力。
【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的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中國的思維方式的論文04-17
談談圍棋的思維方式論文05-04
關于提前滲透代數(shù)思維方式的論文04-22
改變學習方式倡導探究學習論文05-24
信息時代與思維方式變革論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