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林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文《林!方虒W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文《林!方虒W設計1
《林海》是小學語文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細致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由此展開聯(lián)想,贊美它對祖國的建設的巨大作用和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fā)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合作探究和實踐中獲得啟迪,我采用了“問題導向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林!芬徽n的教學:
一、出示問題
首先出示學生預習中經(jīng)過我篩選學生所提的問題。
。、課文描寫大興安嶺,為何以《林!窞轭}?
2、作者進入興安嶺,為何就覺得親切、舒服?
。、怎樣理解興安嶺“地確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解決這三個問題就基本可以使學生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問題后,由該問題的提出者來讀。這樣可以鼓勵這些問題的提出者今后在學習中繼續(xù)認真思考,養(yǎng)成動腦的習慣;同時促進其他同學也能像他們一樣在預習中能提高自學效果,提出有意義、有深度的問題,讓同學們根據(jù)他們的問題學習課文。
二、解決問題
首先進入第一個問題。(為何以《林!窞轭})。問題提出后,全班只有兩個同學舉手要解答,說明多數(shù)學生并不能解答此問題。這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因為還沒有學習課文所以不可能進行解答。這時我引導學生進入后面兩個問題,只有解決后兩個問題,學生把握住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后,才能感悟作者以“林!睘轭}的意圖。
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何興安嶺給作者以親切舒服的感覺)。
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找到作者抓住嶺、林、花三方面來描寫興安嶺的景色的。在處理這三個內(nèi)容的時候我采用了教、扶、放的教學層次,使學生把握住嶺、林、花的特點,以此來體會作者為何會有親切、舒服之感。在學習“林”這部分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把握林的特點。這部分學完以后,給學生放興安嶺的錄像,同時鼓勵學生為錄像作解說,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解決第三個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興安嶺由興國安邦的意義”。
第二、三個問題解決了,學生再回到第一個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三、提出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jīng)過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又提出了新的問題。例如: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和“!边吷喜皇沁有些別的浪花嗎?“海洋”為什么沒有引號而“!边吷系暮R由弦。此問題我在備課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學生進行過認真思考,同時解決這個問題對體會作者的情感很有幫助,問題提得有價值,我鼓勵提問題的同學。
整個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學生所提問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再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實現(xiàn)。
另外,對于此課教學自認為有幾處處理的較恰當:
一、教學時我比較注意學生的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有所思有所悟。
二、教學時抓住本課語言文字的魅力。例:學習“嶺”這部分時,讓學生體會嶺溫柔的特點時,讓學生品讀“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學生在讀中體會出“點”在這里所起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真實的錄像給學生直觀的感知;嶺、林、花的圖片烘托了教學氣氛;優(yōu)美的旋律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此課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不充分
在學生體會嶺林花的特點時體會的不夠充分。
二、不清楚
在我讓學生給錄像配音時,我的用意表達的不清楚,造成學生言不對圖的現(xiàn)象。
三、不細致
給學生準備的錄像事先沒有編輯篩選,錄像有些畫面重復,耽誤教學的時間。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克服這些毛病,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課后感想:
這是一次校內(nèi)公開課,自己千方百計想把它上好。但又有所顧慮,因為一貫采“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有學生提出問題,有些問題真的是自己在備課中沒有考慮的,甚至當時不能給學生解答。如果作課時也出現(xiàn)這種問題我該如何應付?我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教學主任,征求她的意見,沒想到王主任對我的教學模式很支持,即使出現(xiàn)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敢于面對。此時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反正有領導在后面“撐腰”還怕什么。不過通過這件事卻使我在教學中悟出點什么,不論是教還是學都應該純粹的,不應左右于形勢,應求之于真諦。
課后我征求了主任與聽課老師們的意見,令我深受感動,她們在給我鼓勵的同時都給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對我今后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所以由衷地感謝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這樣的鍛煉機會,感謝眾多老師給我的支持與鼓勵。
課文《林海》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綜合利用”、“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等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至第6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大興安嶺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所起的巨大作用,從而受到熱愛祖國山林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抓住特點,采用對比、聯(lián)想、抒情、議論、擬人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邊背誦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ǘ⿲W習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ㄈ⿲W習課文第1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參觀順序給課文分段,說出段意。
。ǘ⿲W習第1段,了解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時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在第十三課,我們學習了《草原》,著名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來到草原,為我們描繪了蒙古大草原遼闊而美麗的風光,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愛、親如一家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林!。我們來看看在這篇課文里老舍先生是怎樣為我們描繪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ǘz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
。1)“云橫秦嶺”是什么意思?(形容云在山頭飄浮,說明秦嶺很高。)
。2)“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在課文中的意思應該怎么理解?(在課文中是形容山峰一個個聳立著,像傲慢的人一樣氣勢逼人。)
(3)“俏麗”怎么講?作者在這里為什么用“俏麗”而不用美麗?(“俏麗”是俊俏美麗。作者寫“俏麗的白樺”,不僅寫白樺的美麗,更突出它的俊俏,即把白樺比作青松的“銀裙”。)
。4)什么是“珊瑚珠”?(海里的珊瑚蟲,分泌的骨骼聚集而成。有的形狀像珠,也有的像樹枝等,顏色有紅、白、黑色。)
。5)“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芭d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把興安嶺和國家的興盛安定聯(lián)系起來,就更加感到親切、舒服了。)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鑼懥舜笈d安嶺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起了巨大的作用,作者非常喜歡大興安嶺。)
(三)放錄音,聽課文。
。ㄋ模┠x課文,按照參觀大興安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試說說各段段意。
。ǖ1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時的感受。第2段〈第2至第6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講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第3段〈第7自然段〉:講參觀林場時的見聞感受。)
。ㄎ澹┲溉麑W生讀課文。
。⿲W習課文第1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作者初入這一原始森林的感覺怎樣?(作者寫原來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現(xiàn)在身臨其境,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一般來講,和自己距離近的事物,往往會給人以親切、舒服的感覺,而“高不可攀”則不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覺,只會讓人敬仰,不會讓人親切。正是因為作者“腳踩”、“手摸”后,才感到那樣親切與舒服。)
。ㄆ撸┳鳂I(yè)。
1.讀課文。
2.抄寫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2段課文,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膸X、林、花三個方面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特點。
。ǘ┟鑼懘笈d安嶺的景物,產(chǎn)生聯(lián)想,寫到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邊寫景邊抒情邊議論,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作者初入大興安嶺時的感覺是怎么樣?
。ǘ⿲W習第2段。
1.默讀第2段。說說這一段分幾層?每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分兩層。第1層〈第2至5自然段〉,主要介紹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景物特點。第2層〈第6自然段〉,主要寫作者看到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2.指名讀第2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大興安嶺的“嶺”的特點。)“嶺”的特點主要是什么?(大興安嶺“嶺”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溫柔,二是多。)什么是“溫柔”?(“溫柔”,本義是指性情柔和、平順,在課文中是指山勢平緩,線條柔和。)作者是怎樣來寫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作者連寫“嶺”溫柔這一特點時是用對比的方法來寫的。與秦嶺比較。)結合課文語句說說作者是怎樣拿大興安嶺的“嶺”與秦嶺比較,來突出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
3.讀第3、4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大興安嶺“林”的特點。)這兩個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第3自然段,總的寫“林”的特點,第4自然段突出介紹了落葉松和白樺。)“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這句話中的“海”是指什么?“白色的浪花”又是指的什么?(“!本褪巧弦痪渌f的落葉松的海洋!鞍咨睦嘶ā保傅氖窍乱痪渌f的俏麗的白樺。)
4.讀第5自然段!拔沂菒刍ǖ娜,到這里我卻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弊髡哌@樣寫說明什么?(說明野花的種類非常多。)作者是怎樣寫大興安嶺很會打扮自己的?(“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個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個描寫極其生動、形象,作者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
小結:從第2至第5自然段,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5.讀第6自然段!扒揭槐獭笔鞘裁匆馑迹浚ㄖ冈S許多多的山嶺都是碧綠的顏色。)“良材”怎么講?(優(yōu)良的建筑材料。)“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睘槭裁凑f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出產(chǎn)大量優(yōu)質(zhì)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于各項建設事業(yè)。”大至砂井、鐵路、小至椽柱、桌椅”。)作者這樣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小結:第1至5自然段寫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第6自然段再寫由看到的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表達作者對大興安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之情。
6.指名讀第2段。
7.說說第2段段意。(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
。ㄈ┌凑n文填寫。
1.目之所及,哪里都是________。的確是________,群嶺起伏是________________。多少種綠色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2.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夸________。是的,這里是落葉松的________?,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________,樹干是________。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________,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3.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大至________、________,小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好與廣廈、良材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它的美麗與________,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________、________。
。ㄋ模┍痴b課文第3至6自然段。
。ㄎ澹┳鳂I(yè)。
1.課后練習第1題。
2.繼續(xù)背誦課文第3至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第3段課文。
(二)進一步了解課文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x懂第3段課文,了解作者參觀林場的所見所聞。
(二)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是怎樣逐步加深的。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字、詞。
秦嶺 銀裙 空隙 缺乏 廣廈 伐木 良材 高不可攀 盛氣凌人 綜合利用 興國安邦 2.檢查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
2.“綜合利用”是什么意思?(是對資源實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如對松樹,除了直接生產(chǎn)原木外,枝椏可做纖維板,松脂可做松香、松節(jié)油等。)
3.“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芭d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作者在林場看到了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在原始森林里有了不少的市鎮(zhèn),人們在這里進行著愉快的勞動。一方面“伐木取材”,讓大興安嶺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另一方面“造林護苗”,使林海萬古長青,造福子孫后代。人們還在這里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夠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作者由人與山的日益密切的關系,又聯(lián)想到興安嶺這個名字,覺得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4.齊讀第3段。
。ㄈ┱n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是怎樣表達這種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文中作者三次使用“親切、舒服”的語句。第一次是文章開頭。作者走進這一原始森林后改變了原來“總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想法,當作者“腳踩在積得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時,感到“興安嶺”這個名字給人的親切舒服之感是那么真實。第二次,當作者看到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景物后,聯(lián)想到這里出產(chǎn)大量優(yōu)質(zhì)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于各項建設事業(yè),把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第三次,作者參觀了林場,看到了今天大興安嶺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感到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作者的感情更加熱烈奔放,用了一句反問句,進一步強調(diào)了親切、舒服之感。作者就是這樣邊觀察邊描寫,在寫景中一步比一步深入地寫出了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在寫景中抒情、議論、展開聯(lián)想。)
(四)歸納中心思想。(贊美了大興安嶺對祖國建設的巨大作用和祖國山河的壯麗多姿,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ㄎ澹┯懈星榈乩首x課文。
。┳鳂I(yè)。
找出文中的反問句,讀一讀,想一想,它在表達作者感情上的作用。
【板書設計】
大興安嶺 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北起黑龍江岸,向南延伸到吉林、遼寧兩省。呈東北——西南走向,是內(nèi)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山。長1200公里,寬200~300公里,主體部分在內(nèi)蒙古境內(nèi)。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長白山構成我國第一大林區(qū),木材貯存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國森林資源寶庫。盛產(chǎn)許多珍貴的動、植物。這里山嶺西部平緩、山頂渾圓,近似丘陵、東部較陡,都在海拔1100~1400米以上。
秦嶺 秦嶺山脈西起四川、甘肅交界處的岷山,東至河南境內(nèi)的伏牛山,長約1500公里。狹長的秦嶺指陜西境內(nèi)的秦嶺中段,海拔20xx至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秦嶺在我國中部地區(qū),是我國地理位置上一條重要的分界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是黃土高原的南界;也是水旱作物的分界線。
落葉松 分興安落葉松和華北落葉松。高約30米,木材堅實、耐用。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qū)。
課文《林!方虒W設計3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
2、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錄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老舍爺爺一起初步了解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知道作者在進入大興安嶺前總以為—()。當走進大興安嶺后,作者的感受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匯報。
學生板書:親切舒服
2、請你告訴大家,作者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嶺林花
二、學習課文,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一)自由朗讀課文中描寫“嶺、林、花”三方面的內(nèi)容,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做上記號,并美美地讀一讀,發(fā)現(xiàn)不明白的地方打“?”
。▽W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
。ǘ┖献鲗W習: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一處地方美美地讀給學習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也可以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讀完后還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意見或評價,有問題也可以請教同學幫助解決。
。ㄐ〗M合作學習,教師了解學情,適當點撥)
。ㄈ┐蠼M交流: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點撥,生生互助,品讀賞析,體會感情。
1、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相機板書:
嶺:多溫柔
林:綠如海
花:多美麗
2、品味詞句,體會感情:
學生匯報過程中,抓主描寫景物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美美朗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方式: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讀,賽讀。適時背誦有關語句。
3、播放錄像,欣賞美景。(邊欣賞邊請同學上臺解說)
以上三步交替進行。
。ㄋ模┠x6、7自然段,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同時給自己提出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學生自主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交流匯報:
學生自己質(zhì)疑,生生解疑。
重點體會:
(1)美麗與建設的關系。
。2)美麗與興國安邦的關系。
三、總結:
請你用一、兩句話表達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給美麗的大興安嶺寫解說詞。
課文《林!方虒W設計4
一、教材說明
《林海》是老舍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講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作者的聯(lián)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二、教學目標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5自然段。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读趾!肥堑谑粌缘谄邌卧牡诙v讀課文。本組閱讀訓練的重點是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為落實本單元的訓練目標,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并讓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溫故求新
開課就讓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體會到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然后用導語過渡到本課時內(nèi)容:眼前的景物證實了興安嶺這個名字悅耳,讓人感到親切舒服,F(xiàn)在老舍置身與興安嶺,看到了山嶺、樹林、野花,他又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呢?請看課后思考·練習1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相信學生,扶持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景物,根據(jù)課后思考·練習1的要求自學,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進行勾畫批注。然后在六人小組里交流自己學習的收獲,說說自己讀的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聽的同學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進行補充。還用你既然那么喜歡大興安嶺的山嶺,我相信你一定能讀出對它的喜愛來。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等話語鼓勵學生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
3、充分朗讀,體會感情
通過分男女生讀、自由朗讀、齊讀、變序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要求中,逐步體會到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用導語通過學習,你收獲一定不小,現(xiàn)在很想讓大家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那么請說說你最喜歡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
4、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作者筆下的嶺、林、花特點明顯,是采用了比較、比喻、擬人等多種描寫手法,才使景物顯得生動形象,感情表達真實的。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我把課后出現(xiàn)的兩個句子用小黑板抄寫下來,并將與之比較的句子同時出示,讓學生通過朗讀對比,體會到比喻、擬人等寫法可以是句子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并能準確地表情達意。
5、鼓勵探索,培養(yǎng)求知
課文中有一些空白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填補空白,我在課前要求預習時就要求學生自己找出課文的知識空白點,并通過上網(wǎng)、查找工具書等收集有關資料。如云橫秦嶺中關于秦嶺,大興安嶺林場的綜合利用的方式等的資料。在課堂上學習到相關內(nèi)容時就讓學生補充。
五、精設板書
為了體現(xiàn)《林!愤@一課的特點,我在板書的設計上頗費心思。我設計了引導學生先抓住作者三個親切舒服這條思路,貫穿全文,構成體系。再引導學生把景物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思路凝在一起,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加上線條表現(xiàn)出來。使人與景、人與物的關系顯而易見,作者的真情實感凸現(xiàn)出來。
總之,我以新的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jù),將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在教學中探索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林!芬徽n的學習中,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表達真情實感,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課文《林!方虒W設計】相關文章:
《林!方虒W設計15篇12-25
課文《離騷》教學設計10-30
課文觀潮教學設計11-11
課文《觀潮》教學設計09-13
課文背影教學設計11-06
課文《背影》教學設計11-05
課文離騷的教學設計12-19
課文《采薇》教學設計10-28
課文《觀滄!方虒W設計08-04
初中課文《觀潮》教學設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