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7-28 14:31:11 煒玲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

  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

  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huán)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都相等?

  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tǒng)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4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29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畫出下列度數的角:70度110度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ㄒ话銜霈F(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說一說,哪種更方便。畫150度角呢?

  3、畫15度角

  在發(fā)現(xiàn)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同桌互說。

  五、課堂作業(yè):書29頁2、3題。

  六、板書設計:

  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

 、佼嬕粭l射線,中心點對準射線的端點,0刻度線對準射線(兩合);

 、趯柿拷瞧飨鄳目潭染點一個點(找點);

 、郯腰c和射線端點連接,然后標出角的度數(連線)

  一畫射線,二重合,三找點,四連線,標出角度,再檢驗。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學重難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教學準備

 。ń處煟┒嗝襟w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四、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úシ判履曷(lián)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廴绻亲x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趯W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郾纫槐龋奈粚W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苄〗Y: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ㄈ┬〗Y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ㄋ模╈柟叹毩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賯兩弦还(jié)課的時間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凑l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ㄎ澹┳鳂I(yè)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3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

  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ㄔO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ǘ、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W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ㄔO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ㄈ嵺`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W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W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ㄎ澹、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lián)Q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ㄔO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⑼卣寡由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ㄔO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在數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jié)課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xiàn)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xiàn)。“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操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地數、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數位的含義,建立數位的概念,并培養(yǎng)合作意識。

  3、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的趣味性,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數的意義和組成。

  教學難點:

  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準備:

  20根小棒、2根橡皮筋、一臺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看,是誰?機器貓聽說我們班的同學特聰明,想和你們玩一個猜數游戲,你們愿意嗎?

 。1)、比4大,比6小的數是()

 。2)、由7個一組成的數是()

 。3)、10后面的一個數是()

  2、機器貓請你擺出11根小棒,看誰擺的又快又準。同學們,你們給老師出了一個難題,老師一眼望去,看不出來是不是11根,你有什么好辦法,讓老師一眼就看出來有多少根嗎?拿出一根皮筋,借助它來試一試。(學生匯報捆法,說說捆的理由,選出最佳捆法)

  老師把十根捆成一捆的`過程,給同學們呈現(xiàn)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捆小棒的方法來學習11—20數(板書:捆小棒)

  二、認識及組成

  1、機器貓想知道哪位同學的反思速度最快,誰能快速讀出小棒的數量。

  2、一捆小棒是1個十,10根小棒是10個一,一捆小棒里有10根小棒,1個十就是10個一。(板書)記一記,說給同桌聽。

  3、為了更好的學習,老師今天還請來一位朋友,它是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11里面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撥一個珠,表示1個十,11里面有1個一,就在個位上撥一個珠,表示1個一。

  4、有人說個位上的“1”和十位上的“1”意義是一樣的,這種說法對嗎?不對(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誰能再把二個一所表示的不同的意義說給同學們聽。

  5、出示小棒,這是多少根?該怎樣在計數器上撥出數量?生說師撥。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用一個加法算式來表示小棒的個數嗎?

  6、出示:19。接下來,開動靈巧雙手,用捆一捆的方法擺出19根小棒,并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在小組內說一說是怎么擺?怎么撥?

  19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加法算式?

  7、19根小棒,再加一根,該怎樣擺?幾捆?能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嗎?由什么組成?加法算式?

  8、1——10是我們學過的數字,接下來,玩接力游戲,從10數到20。(指到誰,誰接著數,反復兩次,分組數)增加難度(跳著數,反復兩次)再增加難度(同桌倒著數,全班齊倒數)。

  三、鞏固

  我們班的同學很出色,機器貓想和大家一起做練習:

  1、看圖寫數(指名)

  2、我說你撥(和機器貓玩,再同桌玩)

  3、看直尺回答問題

  四、聯(lián)系生活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11—20各數?請同學們欣賞一組生活中的圖片,找出本節(jié)課學到的數字。

  機器貓和同學們一起度過了一節(jié)愉快的數學課,要和同學們說再見了!揮揮手吧!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及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進一步體驗除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的計算

  教學方法:

  探索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練習,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

  二、新授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滲透環(huán)保教育。提出問題:可以分多少組?

  2、將學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書。并用全班學生一起復述,使每個學生弄白算法。

  3、將答案完成在書上。

  4、完成試一試第1~2題。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2題先說說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學生完成。

  三、練習。

  完成P111~3題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根據問題選擇有用的數字信息。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自己學得怎樣?

  學生聽算,做完后交流。

  學生看圖,從圖中獲得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與同伴進行交流。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交流算法。

  從圖中獲得信息,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完成,個別學生給于適當輔導。

  學生互評,自評。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在實際操作中,感受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感知它們間的不同,且能初步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通過相關的操作活動,能夠找出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4、培養(yǎng)觀察、分析、推理及比較(類比和對比)等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排列規(guī)律的過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順序地來計算組合、排列數,初步了解簡單事物組合和排列的不同。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衣服卡片、學生練習紙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和貝貝一起進入有趣的教學廣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事先板書: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創(chuàng)設情境

  1、衣服搭配中的組合問題

  星期天,爸爸、媽媽要帶貝貝去游樂園玩,既然是去游玩,就要穿得漂亮一些,貝貝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穿什么衣服(點擊出示圖片例1圖(兩件上衣和三件下裝,電腦音問: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①生猜

  師:誰猜的對呢?(你們是不是猜對呢?)我們不妨一起來驗證以下,同桌合作動手擺一擺,同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擺完后,用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紙表示出來。

  展示成果并交流:

  師:為了便于同學們表述,我們給這些衣服編上號。

  反饋:讓學生先反饋擺法,再反饋記錄法。

  評議。

  師:他們的搭配方法中,有重復的嗎,有遺漏的嗎?他們再擺的時候,是怎樣做到不遺漏也不重復的呢?

  師:簡單的說,他們是先確定一件上裝,然后和不同的下裝進行搭配,再確定一件上裝,和不同的下裝進行搭配,很快就擺出了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這樣的思考方法,非常的——生:有順序。

  師:是啊,只要做到有序的思考,就能做到不遺漏也不重復。

  師:然后他們按照擺法的順序,用連線法進行了表示。你們也是用連線法表示的嗎?有沒有不是的?其實,我們還可以編號組合來表示,如①A……你們?yōu)槭裁炊歼x擇用連線法呢?

  師:理解了擺法,學會了連線法,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3+3=6可以改寫為2×3=6)算式中的2和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2表示有2件上裝,3表示每件下裝有3種搭配方法。)

  師:剛才我們討論的是先確定一件上裝的情況,有沒有,思考的角度和他們不一樣的同學?

  (有,就讓學生上來用連線法邊說,邊記錄。)

  (沒有)誰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呢?

  師:誰能一邊說,一邊用連線法表示出來?

  師:看懂了,舉手,好,他是先確定,……雖然思考角度不同,但因為思考有序,也完整地得出了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早餐中的組合問題

  等貝貝穿好衣服,媽媽也為她準備好了豐富的早餐,(看練習紙),有哪幾種飲料?哪幾種點心?如果飲料和點心各選一種,一共有多少種選法呢?你能剛學會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

  (1)生嘗試獨立完成

  (2)反饋誰想上來說給同學們聽?

 。3)評議

  師:他按照這樣的方法選一選,連一連,你們贊同嗎?大家都贊同的方法,肯定都是好方法,這種方法好在哪里呢?

 。ㄋ窍却_定一杯飲料,與3種不同的飲料進行搭配,再確定一杯飲料,與不同的點心進行,這樣,以此類推)

  師小結:因為思考有序,所以做到了不遺漏,不重復,而且速度很快。

 。4)會列式計算嗎?每個數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5)他是從飲料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思考,有思考角度和他不同的嗎?(能換個角度思考嗎?)

  (4)取一張飲料圖放在練習紙上

  師:如果再添1杯飲料,那有幾種選法呢?

  師:這么快,你們是怎樣想的?

 。◣熞龑W生說清楚每種飲料都有3種搭配方法,所以4種飲料就有4×3=12種配方法。)

  師:啊,原來,用飲料的數量和點心的數量——生:相乘,就可以得到總的搭配數量。同學們學出點門道來了,那我來考考你們,再增加1種點心呢?如果有5種飲料,6種點心呢?

  3、3個數的排列問題

  吃好了早餐,就讓我們和貝貝一起出發(fā)吧?他們先來到游樂園做個數字游戲,(課件出示)

  用手勢告訴我,你認為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3位數?

  誰想的是正確的呢?(都認為是6個,有哪6個呢?)仍舊以同桌為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擺一擺,然后把你擺的數記下來。

 。1)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

 。3)評議

  師:有重復的嗎,有遺漏的嗎?有順序嗎?他是按怎樣的順序擺出來的呢?

  師小結:他是先確定百位上的數,然后剩下的2個數擺在十位和個位,然后交換十位和個位兩個數的位置,就又得到了一個新的數,以此類推,得到了6個不同的三位數。

  師:當他在確定百位上的數的時候,他又是按怎樣的順序來確定的?還可以按怎樣的順序來確定呢?

  師:他是先確定百位上的數,換個角度思考,也可以——生(略)師:看著這6個數,你能列一個算式嗎?說說想法。

  師小結:每個數擺在百位,都可以有兩個不同的3位數,3個數,就有3×2=6個不同的三位數。

  4、拍照中的排列問題

  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數字游戲,可真有點累了,到開心屋去開心一下吧,這不,貝貝一家三口經過裝扮,變成了這三兄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開心時刻,當然要拍照留念,他們有多少種不同的站法呢?為了方便記錄,你們可以先給他們編編號。

 。1)生嘗試獨立完成

 。2)反饋

  5、比較例1和例2的異同,感受區(qū)別

  學到這里,我們已經和貝貝一起解決了生活當中的4個問題,這第1個問題和第3個問題在解決過程中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衣服的搭配問題和順序無關,數字的排列和順序有關。)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開心嗎?為什么開心?

  (四)完成課堂作業(yè)

  五、課后反思:

  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已經可以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稑藴省分兄赋觯骸爸匾臄祵W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北咎捉滩淖⒅伢w現(xiàn)這一要求,所以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繼續(xù)學習排列與組合的內容。因為本課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所以我將本課的重點放在向學生滲透相應的數學思想,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上。

  本次教學內容安排的都是學生身邊的'事例和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關衣服的搭配問題,讓學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動數字卡片找出不同的兩位數的活動;在例2中安排了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三位數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時的不同站位的活動。

  由于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所以我采取了讓學生動手實踐、同桌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從而讓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采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并能感受到有的與順序有關,有的與順序無關。

  如教學例1時,讓學生利用學具自己動手擺一擺(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幾種穿法。接著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把各種穿法記錄下來,學生都用了連線的方法,所以我又簡單地介紹了羅列法。之后把練習二十五中的早餐搭配問題做為了鞏固練習,并且做了修改,增添了1種飲料,將橫向擺放改為縱向擺放,以此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在學生順利完成后,又了進行了加深,將飲料逐漸增加至5種,飲料逐漸增加至6種,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漸抽象為抽象思維,從連線法抽象為計算法。又如教學例2時,也是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看看用三個數字卡片一共能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并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接下來讓每個小組進行匯報交流:你一共擺了幾個三位數?你是怎樣擺的?用什么方法記錄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最后對學生的匯報進行小結:不管是怎樣的擺放、排列,只要做到有順序的記錄,就可以保證不重不漏。

  課程結束后,楊老師予以了細心的指點,在她的指點下,原本自己覺得混沌不開的地方,就豁然清晰了。

  1、課堂中沒有完成課堂作業(yè)本,顯然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存在問題,經楊老師點撥后頓悟:教學內容主次不分名,如新授要引導到位,但練習在放手讓孩子完成后,略微指導就過,而我花了幾乎與新授等同的時間,細究原因,還是老師的本位思想在作怪,沒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接受能力。

  2、教參要求,讓學生初步理解例1與例2的區(qū)別,即有的與順序有關,有的與順序無關,但由于教學時間安排的不合理,以致于沒能讓學生經過討論而匆匆指名說說就收場了,所以很多學生其實是不理解的。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7

  一、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與任務說明

  1、學習內容:

 、偈裁词瞧矫鎴D形的周長與面積?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

  ②用網絡圖形構建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推導公式體系圖,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③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任務說明:通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復習,使學生能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完成任務的過程:

 、俑餍〗M同學明確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組內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

  ②組長巡視,組織本組同學完成學習目標,匯總本組觀點。

  ③老師巡回指導,答疑解惑,匯總本組的觀點。

 、芾蠋煾鶕䦟W生的匯報結果總結、評價、提升。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身心發(fā)展來看,本課的復習對象是即將畢業(yè)的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他們已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于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復習的內驅力。他們能對具體要求有序地進行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再現(xiàn)。并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渴望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和合作學習。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程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應用,學生興趣很濃,但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于以上思考,我擬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為主,利用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完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僖龑W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②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①讓學生在設計的網頁上瀏覽復習內容,初步培養(yǎng)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較信息的能力。

 、谂囵B(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從貼近學生實際的身邊出發(fā),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

 、跐B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根據它們間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絡,并應用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策:

 、俳o學生提供相關資料,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上網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歸納形成結論。

 、谠诶蠋熞龑拢ㄟ^交流協(xié)作,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僭诰W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協(xié)作學習。

  ②教師怎樣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對策:

 、傺惨暳私猓^察學生的反饋狀況,及時輔導、調整。

 、诩畲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測試。

 、蹖W習內容與學習任務的具體化。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借助已有經驗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并在師生互動中理解算理,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

  2、讓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yǎng)其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轉化思想的魅力,增強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下面各題。

  5×0.520×0.41.1×4

  0.39×1001.8×10×10237÷100

  二、探究新知

  1、引入。

  課件出示情境圖。(小明房間、陽臺平面圖)

  師:小明家最近換了新房子。同學們請看,這是小明房間和陽臺的平面圖。根據圖中的數據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房間的面積有多大?陽臺的面積有多大?房間和陽臺一共多少平方米?……)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果要求房間的面積有多大,該怎樣列式呢?(板書:3.6×2.8)這道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小數乘法有什么不同?(兩個因數都是小數)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2、估算。

  師:同學們不妨先估計一下小明房間的面積有多大。

  學生的估計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

 、3×3=9。把3.6和2.8分別看成與它們比較接近的整數,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面積在9平方米左右;

 、4×3=12、把3.6和2.8分別看成與它們最接近的整數,把兩個數都看大了,所以面積比12平方米。

 、3.6×3=10.8。面積和10.8平方米接近。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確房間的面積一定比12平方米小,并且在9平方米左右。

  3、試算。

  師:3.6×2.8的積究竟是多少?你能試著用豎式計算嗎?

  教師巡視,了解試做情況,并給試算有困難的同學以引導、提示: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計算。

  教師選取不同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

  師:根據估計的結果,大家一致認為10.08是合理的答案,同學們真善于動腦筋思考?磥韱栴}的關鍵是積的.小數位數。

  4、明理。

  師:誰愿意說一說3.6×2.8的積為什么是兩位小數?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兩種解釋:

 、侔3.6米和2.8米分別寫成分米作單位,算出面積1008平方分米,再還原成平方米作單位,所以積是兩位小數;

 、谶\用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規(guī)律,把3.6看成36是把3.6乘10,2.8看成28是把2.8乘10,兩個因數分別乘10,算出的積1008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要得到原來的積,就要用1008除以100,所以積是10.0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借助觀察年歷卡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多少天,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2、能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熟練地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ǘ┠芰δ繕耍涸谔骄窟^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ㄈ┣楦心繕耍菏箤W生充分感受到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系,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結合有關時間給學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具準備:

  年歷卡及表格,課件

  導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從一年級入學到現(xiàn)在,你們在這所學校上學大約多長時間了?那你們記得大約有多少個月嗎?你們知道大約有多少天了嗎?

  2、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時間單位年、月、日。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努力來探究年、月、日的知識。

  3、關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師板書相關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集中反饋解決問題

 。ㄒ唬┛偨Y年、月、日的有關結論

  1、從20xx年到20xx年,在這近三年的小學生活中,我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樂地成長,都在收獲知識。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走過的那些快樂的日子。愿不愿意把這些快樂的日子數一數記錄下來呢?請同學們拿出2004—20xx年的年歷卡,把這三年1—12月份的天數填在表中,并計算出你喜歡的一個年份的全年的天數。怎樣做既節(jié)省時間又高效呢?誰有好主意?

  2、兩人合作,全班匯報填寫情況。

  3、仔細觀察表一,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給同桌同學。

  3、匯報發(fā)現(xiàn),教師相機板書。介紹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4、這么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數記混,怎么記住每個月的天數,誰有什么好辦法?全班交流。

  5、練習: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所在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ǘ┢侥旰烷c年的判斷方法

  1、計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數,發(fā)現(xiàn)天數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閱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填表二。仔細觀察表二,從表中記錄的情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說給你的小組同學聽。

  2、匯報。

  3、根據所學知識判斷20xx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4、出示資料,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釋與應用

  1、判斷下面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維訓練

  小明過了4個生日,他今年可能幾歲?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說點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解答我們在這所學校學習了多少個月,多少天的問題,并寫在數學日記中,也可以寫一寫其他與數學有關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更多的收獲。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識,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仔細觀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發(fā)現(xiàn)、收獲新的知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我力求體現(xiàn)以下教學理念:

  一、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觀察比較

  二、注重學生學習的實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設計開放性的練習題

  《年月日》教學教學反思

  兩次教學《年月日》,相同的教學內容,但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亦不相同。根據兩次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教學中這些方面需要改進:

  一、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及時調控課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及時調控課堂教學,嚴格把握好教學時間,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在重點、難點處給予點撥、引導,但教師不能引導過多,適可而止。

  二、重合作過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結果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時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予以點撥,交流后有所收獲,注重交流后得到的結論。

  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思考

  在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時間思考,不能提出問題后就急于找同學回答,這時回答問題的同學都是反應較快的同學,要注重學生的不同差異,面向全體同學。

  四、習題訓練量不足

  要想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要加強練習題的訓練,設計不同梯度的練習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以深化。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0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和畫垂線,即學習42、43頁例題。42頁例題從現(xiàn)實場景中抽象出兩組相交的直線,發(fā)現(xiàn)都相交成直角,以此描述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概念,同樣再舉出生活中相應的實例;43頁例題安排過已知直線上的點畫它的垂線;“試一試”讓學生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它的垂線,進一步掌握畫垂線的方法;“想想做做”通過對折長方形紙、判斷圖形中互相垂直的線段以及畫垂線,鞏固互相垂直的概念,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點和線段,射線和直線,量角和畫角,直線的相交和平行的基礎上安排的,先教學兩條直線相互垂直和畫垂線,再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學生已經掌握了“認識垂直”的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利用這些基礎和技能來學習“垂直”,估計學生已擁有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及一定的學習能力。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數學學習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我覺得應始終將數學的教與學置于各種奇妙的富于思考的問題情境之中,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出發(fā)點,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如果我們能善于把課堂教學設計成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卻又富于思考的問題,那么學生就會真正地處于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的過程,數學知識的獲得,只有經過學生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系統(tǒng)之中。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就是讓學生用腦想數學,用腦積極地思考數學或與之有關的問題。

  本著這一理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線、垂足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方面

  使學生經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垂線,能夠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使學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現(xiàn)象,能從現(xiàn)實空間中抽象出垂線,了解垂直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能主動參與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發(fā)展空間觀念,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系,建立垂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教學具準備:課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新知

  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認新知(語言表述回歸生活練一練折一折)

  2、學畫垂直(無條件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完成43頁“試一試”小結作圖方法)

  升華新知,總結方法。

  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新知。

  1、課件出示42頁例題圖。

  從圖中你能找到幾條線?(學生可能找到很多,說的很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我們所需要的)

  這些線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有相交、有平行)

  引導學生觀察相交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4個)

  這4個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2、談話感知:

  其實像這樣一種特殊的相交方式,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新的名稱叫——垂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新知識。(板書課題:垂直)

  設計意圖:由主題圖入手,觀察圖中縱橫交錯的線,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平行的知識),發(fā)現(xiàn)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從眾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認識垂直。

 。1)出示一組互相垂直的直線圖。

  師:那到底兩條直線成怎樣的位置關系,我們才能叫垂直呢?

  學生自學課本P42中間的'文字,并思考:

 、僭鯓拥膬蓷l直線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線叫什么?

 、勰氵知道了什么?(兩條直線的交點我們叫作什么?)

 。2)講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提問:如果把一條直線記作a,另外一條直線記作b,我們可以怎么說?

  講解:“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強調:垂線是一組一組出現(xiàn)的,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講解:“這兩條直線相交的點叫做垂足!

  讓學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兒,并用符號表示出垂直。

 。3)尋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提問:我們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線?

  學生回答的時候,注意修正學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學的表達。

  特別強調:每塊三角尺都有兩條互相垂直的邊,所以在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時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4)練一練:判斷下面圖形中哪些直線是互相垂直的?(作業(yè)紙)

 。5)折一折:指導學生把一張長方形紙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對折兩次,再打開,觀察兩條折痕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從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構建是一個多樣化的過程,我覺得應該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而且要相信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所以,在構建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看書,從書中發(fā)現(xiàn)對于垂直的最科學最準確的表述,學生會覺得那是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感受成功學習的成就感。而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雖然深刻,但卻是細線條,作為老師要把他們印象中的細線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設計了新知回歸生活、科學判斷是否垂直和動手折疊感受垂直的環(huán)節(jié),即及時鞏固新知又傳遞學習知識的過程方法。即受之于餌,又受之于漁。

  2、學習畫一組垂線。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辦法做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嗎?(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紙)

 。2)過直線上的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課件演示作圖方法,學生嘗試作圖。教師再示范,共同總結作圖步驟:

  A、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

  B、沿直線慢慢移動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直線上的已知點重合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邊畫直線

  學生再嘗試。

  (3)出示第43頁的試一試: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學生自己先嘗試,再請已經好的同學介紹(課件演示)

  學生再嘗試。

 。4)小結方法。

  設計意圖:在認識垂直的基礎上讓學生去作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是一個從表象到實體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過程和垂直與其他相交的不同之處(相交成直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在于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總結作圖方法,體會數學語言的準確性。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請學生在大屏幕上指出每個圖形互相垂直的線段。

  2、課件出示橋灣小學附近主要街道的平面圖,請你判斷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講解時強調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

  設計意圖:第一題讓學生在過去認識的圖形中找互相垂直的線段,是運用新知重新認識舊知的過程,正如特級教師徐長青所說“讓知識從緘默走向明確再回歸緘默”。第二題通過街道間的位置關系,認識到怎樣相交的道路安全系數高,讓知識回歸生活、指導實踐,并培養(yǎng)學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

  四、升華新知,總結方法。

  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了什么新的收獲?

  誰能說說我們是如何得到這樣的收獲的?

  設計意圖:吳正憲老師曾說過:我們要以數學知識為載體,俄皮癢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在總結時,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總結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了解數學知識獲得的過程和方法。數學知識僅僅是個載體,知識的生成過程才是學習的實質,才是學生該獲得的精髓,才是數學該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品質。教學不是實現(xiàn)給予與告之,而是探索的過程。

  板書設計:

  垂直

  過直線外一點作

  已知直線的垂線

  垂足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蘊含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用多種方法數數;

  【教學難點】

  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

  【教學準備】

  小棒、鉛筆

  【教學設計】

  一、數鉛筆教師出示鉛筆,比一比,誰數鉛筆的方法多。(學生可能會一根一根地數,十根十根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數。)如果鉛筆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數,一十一十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數。

  二、說一說

  1、圈一圈,數一數

  2、問:下面畫了幾個圈?你怎樣數比較快?你是怎樣數的?把你數的`方法表示出來。

  3、用圓圈圈起來。

  4、請幾名學生回答。

  三、撥一撥

  1、拿出計數器,做撥數游戲。

  2、一個學生說數,另一個同學撥珠子,并說說方法。

  四、練一練

  1、在下面各數的后面,連續(xù)數出5個數來。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2、看誰數得快?請同學們找出格子的規(guī)律,小組討論。(一個一個地數;移一移,再十個十個地數)看誰的方法最好?

  3、接力賽找出女孩子數數的規(guī)律,男孩子按此規(guī)律接著往下說,看誰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最快?女生:34,36,38(相差2)男生:40,42,44女生:20,30,40(相差10)男生:50,60,70女生:45,50,55(相差5)男生:60,65,70女生:22,32,42(相差10)男生:52,62,72

  五、全課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五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2.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數引入

  老師想了一個數,它是個兩位數,你們猜它是幾?(隨著學生的猜測,教師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憶剛才我們猜數的時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呢?像剛才這種在老師提示下進行有根據的猜測,叫估計。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計。

  [說明:課前的猜數游戲,學生興趣盎然,為新課的引入做好了鋪墊。]

  二、感受估計的需要

  1.今天的課堂上,除了老師和你們外,還來了你們的一些老朋友呢!(課件呈現(xiàn)8只機器貓)來了多少只機器貓?(當數量少的時候,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

  快數一數,這里有多少?(課件呈現(xiàn)滿屏幕的機器貓,造成學生數不清的困難)

  2.這么多,一下子數不清,我們可以估一估呀!(學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師:怎樣估計能精確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后再看有這樣的幾份。

  生2:給這些機器貓排排隊。

  ……

  3.課件給機器貓排隊,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約有幾只,然后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師:機器貓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約有多少只?該怎么列式?

  [說明:創(chuàng)設數機器貓只數的情境,分成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1.直接呈現(xiàn)數量較少的機器貓,學生一眼就可以觀察得出;2.呈現(xiàn)很多機器貓,造成數不清的困難,引導學生感受估計的需要;3.由于眼花繚亂,第一次估計不精確;4.通過交流估計的方法,達到比較精確的估算。這樣四個層次的教學,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與作用。]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約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練習本上表示出來。

  2.交流展示學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師介紹約等號的含義、寫法和讀法,并與等號進行比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

  [說明: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與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得以盡情地流露與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達中得到完善。學生在此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方法,雖然有的方法還不恰當,但每個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到了發(fā)展,并在與他人方法的比較中感受到了不同估算方法的優(yōu)越性和局限性。]

  3.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4.同樣是把因數看成整十數,但估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大,這是什么原因啊?

  5.通過交流明確:應該把因數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個結果,哪個與準確值最接近?(課件演示每種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個8,C是多估了2個29,D是多估了2個29和1個8;這里不需要向學生直接說明,只要讓學生感受即可)

  小結:這幾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給每人5只機器貓,估一估,這些機器貓夠送嗎?42×5≈200(只)

  和前面一題進行比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試一試。

  21×6≈ 48×5≈ 397×3≈ 510×7≈

  9.小結:我們在估算的時候,都是把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個數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四、拓展提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 聯(lián)系。陸老師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游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關的知識,讓我們以數學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長城

  長城離陸老師所住的賓館有點遠,汽車每小時行駛53千米,3小時才到達,長城離賓館大約有()千米。

  第二站:美麗的北海公園

  告示:每條大游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個旅游團,每個團有31人,估算一下,他們能同時上一條船嗎?

  [說明:此題引發(fā)了學生的爭論:約等于120,卻為什么不能上船?出現(xiàn)認知上的矛盾,學生通過爭論后,明白把31看成30是估小了,所以結果也比準確值小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懂得了估算和精確計算之間是有誤差的,在運用估算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時,還必須考慮現(xiàn)實情況。]

  比較:31×4○120(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另一個用途)

  第三站:天壇公園

  每張門票8元,陸老師所在的旅游團共有39人,320元錢夠買門票嗎?

  為什么同樣是估算,剛才不能上船,而現(xiàn)在買門票卻又夠了呢?

  學生通過辨析比較發(fā)現(xiàn),剛才是估小了,而現(xiàn)在是估大了,所以夠了。

  比較:39×8○320

  第四站:購買北京特產

  每種特產,老師準備都買8份,請你們幫助我算一算,大約要花多少元錢?

  反饋:1.(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 ≈60×8+10×8+30×8

  =800(元) =800(元)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單?想一想,老師大約帶多少錢就夠了?(讓學生明白估算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

  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學生估算習慣的培養(yǎng)與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估算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題材,重視進行估算示范,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并關注估算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辨、辯證看待問題能力上的作用。

  1.大膽改變教材內容,使學生產生估算的需要,體驗估算的現(xiàn)實性。

  乘法的估算,學生以前并沒有接觸過。在這節(jié)課上,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習的新內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并通過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與此同時,課中所設計的一系列練習,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碰到的現(xiàn)實問題,并具備用估算解決的現(xiàn)實需要,因而整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體驗數學課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數學課,既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也能將簡單的問題深化!俺朔ü浪恪币徽n,教師們都會想到要讓學生體驗估算的“必要性”,設計的學習素材要富含現(xiàn)實氣息,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實運用估算的過程中,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根據估的結果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二是因為估的結果有時估大有時估小,單憑估出來的數據并不能直接準確地回答所要解決的問題,即還需結合現(xiàn)實情況進行考量。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了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估大”、“估小”的情況及如何運用這樣的結果解決問題,同時穿插比大小的訓練,從而將現(xiàn)實性、思辨性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熱身:

  160×40 230×40  19×3  180×40  140×7

  2、豎式筆算:

  45×23=

  85×30=

  二、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課件示信息窗圖,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買114袋谷子要花多少錢?

  你會計算嗎?學生自己試著在本上做,做完后小組交流,主要交流每一步計算的過程。兩生板演。

  4、學生班上交流計算過程,特別是要重點讓學生說清楚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時,積的末位應寫在哪一位上,并說明理由。如果學生講不清楚,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交流清楚。

  5、小練習:321×12   209×18

  三、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1、學生獨立解決:買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錢?

  兩生板演,學生做完后同位倆交流。在學生做之前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兩位數乘兩位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根據板演講解計算過程,如果學生列的算式有簡便算法的,師可引導學生試著比較這兩種算法哪種簡便,然后再強調當因數末尾有0時應注意寫簡便算法。

  3、學生小組討論:怎樣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四、課堂檢測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并會分析、解答簡單的兩步應用題。

  2、能力目標: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意目標: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兩步應用題結構的把握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應用題,你知道哪些有關應用題的知識?你還想對應用題有哪方面的了解?

  二、游戲激趣、明白結構

  那么,讓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看老師手中有很多花,現(xiàn)在給第一個學生2朵,給第二個學生3朵,你能說出老師手中花的朵數嗎?如果老師說,比第一個學生多8朵呢?或說,是兩學生的花的總數呢?你能說出來嗎?

  師生共同領會:一道完整的應用題要有:條件、問題和數量關系。

  三、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我們來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黃花25朵,紫花18朵,請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做了多少朵紅花?”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討論:這一題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方式把題意表示出來。[手勢、圖形、線段]。請你們互相說一說,題中哪句話最能表示出問題和條件的聯(lián)系。學生嘗試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四、嘗試創(chuàng)造、加深理解

  小組協(xié)作、師生合作,改變題中的第三個條件即“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少3朵”你們能編出怎樣的應用題,請試試看。學生匯報創(chuàng)造的成果。

  五、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完成課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題。

  六、閱讀課本、學會發(fā)現(xiàn)

  請你們閱讀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學生合作、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的能力。

  5.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從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尋找方法、解決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欣賞幾張圖片,大家想一想這是什么活動中的`呢?(運動會開幕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看,同學們在干什么?在運動會開幕式上表演團體操,整齊嗎?(出示P99頁情景圖)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生:3個方陣一共多少人?

  老師有點看不懂這幅圖,哪里才叫一個方陣?(請同學在屏幕上指一指)那另外兩個方陣在哪里?(屏幕不夠大,照片沒有照出來)。

  那這道題除了“有3個方陣”這個條件外,你還能找出其他的條件嗎?

  生:(每行10人,每個方陣有8行。)

  師:那么我們想一想如何根據這些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討論討論。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生匯報。板演。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信息,培養(yǎng)了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僅調動了學生研究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問題,從而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方法一:先求出每個方陣的人數,再求出3個方陣的人數。

  10×8=80(人)表示什么意思?

  80×3=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

  列出綜合算式10×8×3=240(人)。

  方法二:先求出3個方陣一行的人數,再求出3個方陣8行的人數。(把3個方陣橫著并在一起,先求出一大行的人數,再求出8大行的人數。)

  10×3=30(人)表示什么意思?30×8=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列出綜合算式10×3×8=240(人)

  方法三:先求出3個方陣一列的人數,再求出3個方陣10列的人數。

 。ò3個方陣豎著并在一起,先求出一大列的人數,再求出10大列的人數。)

  8×3=24(人)表示什么意思?

  24×10=240(人)又表示什么意思?

  列出綜合算式8×3×10=240(人)。

  小結:觀察這三種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最后結果相同,都連續(xù)用了兩次乘法,是兩步計算應用題

  不同點:方法不一樣。

  師:真了不起!,同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但是,無論思路如何,都是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連乘

 。ㄔO計意圖:多種算法的展示,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使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用連乘的方法來解決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

  做一做: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呢?

  練習1:它堅持鍛煉身體,每天跑兩圈。跑道每圈400米,他一個星期(7天)跑多少米?

  練習2:我們算一算這個場所可同時接待多少位客人?

  練習3:他已經游了多少米?

  拓展4:鋼筆問題(方法最優(yōu)化,解決問題)

  為了杜絕浪費糧食現(xiàn)象,學校準備舉行節(jié)約資源教育活動,并準備購買鋼筆獎勵給節(jié)約之星,共有40個班級,每個班級有3名節(jié)約之星。大隊委員來到文具批發(fā)市場后,得到如下信息:

  第一家商店:每支8元。

  第二家商店:每支9元,如果購買100支或100支以上,每支6元。

  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到哪家去買?

  四、回顧總結。

  短短的四十分鐘過去了,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那我們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教師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提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祝每個同學都越來越聰明、能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借助生活情境,使學生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知道他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會用字母正確地表示線段、直線和射線。

  二、過程與方法:

  線段、直線和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要讓學生多結合生活實際體驗線的特征,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區(qū)別于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含義及特征。

  教學難點:

  體會線段、直線和射線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突破: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線段、直線、射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直尺或三角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啟發(fā)思考。

  1、談話:同學們,金色的秋天到了,你們喜歡秋游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自然吧。ㄕn件出示圖片,伴音樂)

  2、你看到了什么?說說你的感受好嗎?

 。ㄟB綿起伏的群山,它們的輪廓是一條條曲線,很溫柔,很美;鄉(xiāng)間的小路,長長的',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線一樣;陽光穿過樹林,一縷縷陽光很燦爛,很漂亮)

  3、師:是這些線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如此五彩繽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線的世界,去認識這些神奇的線。(板書課題:線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ㄒ唬┱J識線段。

  1、課件出示圖片。

  師:你看到了什么?()

  繃緊的弓弦和人行橫道線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線段。誰能用你的小巧手把它們的樣子用數學的方法表示出來?

  (指名到前面畫線段,教師適時指導)

  (設計意圖: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中有關線條的美麗圖片,激發(fā)、點燃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請你仔細看看,線段長得什么樣?(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3、你能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近似地看作線段嗎?(如:拉直的鞋帶,拉直的毛線,書的邊,課桌的邊,信封的邊等等)

  4、量線段。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這么細心的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你們身邊的一條線段的長度呢?你愿意量什么就量什么。(學生動手測量,教師巡回指導,然后匯報交流。)

  5、畫線段。你們想不想自己也畫一條線段呀?(課件出示:畫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

 。▽W生獨立畫,然后展示交流。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畫的?教師教學線段的表示方法,強調兩個端點,AB=4厘米)

  6、反饋練習。完成34頁第2題,先讓學生數出一共有幾條線段,再測量長度)

 。ㄔO計意圖:指導學生畫線段,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

  (二)認識射線。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線段,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我們將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你想是什么結果?你能試著畫出來嗎?

  學生自己試著畫。教師巡視。

  教師演示課件。

  教師在黑板上集體畫。

  讓學生觀察這條線的特點。學生交流。(只有一個端點,直直的)

  教師小結:像這樣只有一個端點的線,叫射線。

  教給學生畫射線:如果給你一個點,你能畫出多少條射線呢?

  學生想,教師演示課件。

  師:你能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中找出射線嗎?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出示手電畫面,演示手電光。

  認識直線

  師:同學們再猜想一下,如果我們將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會得到什么呢?

  學生自己試著畫。

  教師演示課件。教師在黑板上畫。

  學生觀察特點。(直直的,沒有端點)

  三、鞏固深化

  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你能總結出他們的特點嗎?

  分發(fā)表格。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填寫表格。

  教師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理解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四、練習

  出示課件:判斷哪是線段,哪是射線,哪是直線。(讓學生說明理由)

  五、談收獲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說說你有哪些收獲嗎?

  課后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動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觀察操作為主,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新知、講練結合等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在這節(jié)課中,我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學習、去探索,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并較好的掌握所學的新知。

  線段、直線、射線的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為生活中找不到標準的線段、直線和射線,而教學過程中又要借助生活中的物體來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線的概念。如何把握尺寸,是對教師智慧的考量。本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適度的、不露聲色的對這一關鍵點進行了處理:鉛筆、拉直的繩子等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線段、(重讀近似兩個字)其實直線是一條理論上的線,在生活中找不到真正地直線、你能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近似地看做射線嗎?學生通過理解體會這些話,結合對線段、直線、射線的概念的理解,就能自然而然的體會到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真正含義。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7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4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26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4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