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3 22:19:56 登綺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描寫劉備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語句地反復朗讀,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誠心誠意。

  2、通過文章的環(huán)境描寫,對諸葛亮的側面描寫等體會,初步認識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事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閱讀《三國演義》第37、38回。觀看《三顧茅廬》電視劇。了解《三國演義》中有關劉備、諸葛亮的經(jīng)典故事等。

  2、教師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三顧茅廬。用上課文中的詞句回答三顧茅廬什么意思?

  2、劉備第三次去隆中,憑什么打動諸葛亮?(板書 劉備 誠心誠意)

  二、學習課文

  板塊一 品劉備誠心誠意

  1、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畫出相關語句,細細體會。(默讀時間2分鐘)

  2、反饋

  你從文中的哪些語句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溫馨提示:按點回答,能說出三點以上)

  A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第三次”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結合原著提示前兩次拜訪都沒遇上諸葛亮)(板書 第三次)

  B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用去了!”(板書 生氣地說)

  從“劉備生氣地說張飛的話中”可以看出他的誠心誠意。

  結合“桃園三結義”故事。(漢末年,朝政府的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yè)。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配上表情動作朗讀。

  C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古人最講究禮節(jié),拜見重要人物,武官要下馬,文官要下嬌,以表示尊重。半里多路相當于兩百多米,怕驚擾了諸葛亮)(板書 下馬步行)

  D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輕輕敲門。(板書 輕輕敲門)

  E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板書 恭恭敬敬)

  F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2)作者是怎么寫出劉備的誠心誠意的?即用了哪些方法?(探究寫法: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板書)

  (3)小結:劉備為諸葛亮怒斥張飛,冒著風雪寒冷三顧茅廬,還有半里地就下馬步行,在房門外恭恭敬敬地等候諸葛亮……現(xiàn)在,你是諸葛亮,你耳聞目睹了劉備的所言所行,你會怎么想?(生暢所欲言)

  (4)出示諸葛亮的`《出師表》節(jié)選。三顧茅廬,劉備終于請出諸葛亮輔佐,從此諸葛亮走上了為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的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在21年后回憶這段經(jīng)歷,寫下了這幾句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wén)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bi)鄙(b),猥(wi)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

  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寫三顧茅廬?

  3、看視頻《三顧茅廬》,再次感受劉備的誠心誠意。或者比較課前布置觀看,課堂上談電視與文字的區(qū)別,感受。

  板塊二 悟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1、一次,試題中出現(xiàn)這樣的一道題:諸葛亮值得劉備如此器重嗎?你覺得呢?結合文本說明理由。你該怎么解答。(時間2分鐘)前一分鐘獨立思考,后一分鐘小組交流。

  2、生默讀課文,小組討論,尋找理由。

  3、反饋:你從文中找到哪些理由?下面我們將進入“百家講壇”時間。

  A劉備前往隆中路上所看到的的風景:(出示)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到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1)指名朗讀。

 。2)出示: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

  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是——(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其實等待騰飛的是——諸葛亮,人們稱諸葛亮為——臥龍先生,(板書 諸葛亮 騰飛臥龍)其實他時時都在關注國家大事,等待時機——出山,為統(tǒng)一中原出力。(板書 比喻)

 。3)這表面是風景描寫,其實是在寫諸葛亮(以景喻人)。好山好水臥虎藏龍,是個理由。一起來再讀讀景色秀麗宜人的臥龍岡吧!

 。4)出示“——來到————只見”,我們也用這句式寫一處你見到的景色吧!

  (5)交流分享。

  B諸葛亮真的是一條騰飛的臥龍嗎?真的很有能耐嗎?你還找到什么理由?

 。1)出示: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劉備聽了諸葛亮對天下大事的分析后,感到“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2)引出資料:你知道,劉備在見到諸葛亮之前對自己的統(tǒng)一大業(yè)處在什么樣的迷茫之中嗎?(當時群雄紛爭,天下大亂)

 。3)出示: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這又是一句(比喻句)“茅塞頓開就是——撥開云霧見青天”

 。4)能使迷茫中的劉備“茅塞頓開”,這樣的計謀肯定很高,可見諸葛亮的確很有才華,我們用一個成語形容(板書 雄才大略)

  (5)朗讀:我們有過茅塞頓開的時候嗎?有了這樣的體會一定把這段話讀好。(板書 茅塞頓開)

  C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作——引讀第五自然段

  出示: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這句話可以換成一個詞——如魚得水,把什么比作什么?(劉備比作魚,諸葛亮比作水。)(板書 如魚得水)

  三、、拓展延伸

  1、我們班同學讀過《三國演義》了嗎?諸葛亮出山后輔佐劉備,留下了哪些經(jīng)典的故事?(火燒新野 草船借箭 空城計等)

  2、閱讀材料《草船借箭》,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又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

  2、諸葛亮的確是一個曠世奇才,他為輔佐劉備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竭盡全力,鞠躬盡瘁。

  四、作業(yè)布置

  1、小結:《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只是《三國演義》中的兩個小故事,三國中還有許多經(jīng)典的故事期待同學們去閱讀。課后請大家繼續(xù)閱讀《三國演義》,繼續(xù)走進整本名著。

  2、作業(yè):

  (1)背誦課文3、4自然段。

  (2)繼續(xù)閱讀《三國演義》,準備參加“三國故事會”。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理解“仰慕、傲慢、光臨、輔佐”等詞語的意思。

  2、能給課文分段,說說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分辨課文的詳略,并認識這樣的詳略處理能突出劉備禮賢下士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理解劉備荒請諸葛亮出山的誠意。

  三、教學難點:

  認識課文對張飛的描寫來突出劉備的為人。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要點:

  整體了解課文,找出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起迄,并學習這一段落。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劉備求賢若渴、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

  東漢末年,戰(zhàn)火紛飛,群雄紛爭,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因為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那就是——《三國演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學習發(fā)生在那個時代的一個故事。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它就是《三顧茅廬》

 。ǘ⒔翌}《三顧茅廬》并齊讀課題。

 。ㄈ⒋蠹易杂傻刈x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

  2、讀通課文。

  3、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讀后檢查:

  1、指名讀生字。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3、提問:

  A、課文記敘了劉備( ),( )請( )出山,( )的故事。

  B、解釋“顧”C、課文提到了哪些人物。古人很有趣,除了他的姓和名,你還知道他的字嗎?

  4、劉備為什么要三顧茅廬?

  A、指名回答。

  B、齊讀課文第一句話。

 。ㄎ澹⒃俅巫x課文,課文的`哪能幾自然段寫三顧茅廬。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六)學習第三——六自然段。

  1、師:時間過得很快,寒冬剛過,早春來臨,劉備打算第三次拜訪孔明,說明什么?

  2、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用——劃出表示劉備有誠意的句子。

  3、學習匯報:

  出示:

 。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

 。2)劉備吩咐兩個弟弟在門外等著自己輕輕地走過去,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

  (3)劉備大聲自責說:“你怎么如此無禮,這回不用你去了,只讓云長我一起去!

 。4)劉備說:“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禮節(jié)!

  4、齊讀上述幾句話。

  5、師:劉備此時就直愣愣地站著呢?當時劉備會想一些什么?

  生:

 。1)劉備會想,待會兒見面該怎么說呢?

  (2)我怎么樣才能讓諸葛亮相信我的誠心誠意,幫助我完成大業(yè)呢?

 。3)他在想,我以第三次來了,諸葛亮這回該跟我走了吧。

  (4)為了諸葛亮,已經(jīng)連張飛都罵了,我的心真得夠誠了。諸葛亮就是一塊石頭,也地感動了。

  小結:這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過渡:劉備站在門外,過了好長時間,諸葛亮醒,他怎么樣做?

  出示:劉備趕緊下拜說:“久聞先生大名,曾經(jīng)兩次謁見,都沒有遇到!

  問:你們知道劉備是什么人嗎?

 。1)大將軍。

 。2)漢朝的皇叔。

  師:對,劉備是皇親國戚,人稱劉皇叔,他竟然給諸葛亮下跪,諸葛亮是什么人?

  回答:

  (1)讀書人。

 。2)普通百姓。

  師:用張飛的話說,他是“一個村夫”,現(xiàn)在劉備竟然給諸葛亮下跪,足可以感動——天地。

  過渡:劉備冒著春寒,三顧茅廬,還有半夜里就早早的下馬步行,還在房門外恭候多時,終于見到諸葛亮,趕緊下拜……現(xiàn)在,你是諸葛亮,你耳聞目睹了劉備的所作所為,你會怎么想?

  學生回答:

 。1)劉備對我可是一片誠意!

 。2)劉備對我這么誠心,我在他手下做官,要比我現(xiàn)在有趣。

  提問:

 。1)這個故事中的關鍵人物是誰?劉備。

 。2)既然寫劉備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為什么課文幾處寫到張飛呢?請把課文寫張飛的語句劃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反襯出劉備的謙恭態(tài)度或誠心)

  張飛說:“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條繩子諸葛亮捆來就是了!”

  見劉備還站著等,張飛氣極了,對關羽說:“這個先生怎么這樣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來!”

  分角色朗讀:劉備、張飛、諸葛亮、作者

  表演:劉備、張飛、諸葛亮

  四人小組討論:學習了課文你覺得劉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誠懇、有毅力、求賢若渴、虛心求教、禮賢下士

  七、作業(yè):

  劉備與諸葛亮邊喝茶邊談些什么?把它寫出來。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三國演義》,把握整體內容。

  2.掌握小說中劉備和諸葛亮的形象特征。

  3.體會烘托這一寫作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4.體會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劉備和諸葛亮的形象特征。

  2.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特點。

  教學難點

  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方面:

  了解《三國演義》的相關知識及“三顧茅廬”故事梗概。

  教師方面:

  1.準備電視劇《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影音資料片段。

  2.閱讀《三國演義》中關于“三顧茅廬”這一情節(jié)的前后內容,查閱關于劉備及諸葛亮的評價,以便給學生以適當?shù)闹笇Ш脱a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片段“三顧茅廬”。

  剛才我們觀看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是歷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話,是導演根據(jù)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片段改編而成的,生動地再現(xiàn)了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說是如何表現(xiàn)這一情節(jié)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作,共同去體會和感受其感人之處。

  二、研讀課文。

  1.朗讀,教師可安排學生以分角色的形式進行朗讀。強調加點字字音。

  拜謁嘔心寰宇荷鋤篡逆猝定斡旋

  匡扶朔風邂逅不省慵懶千仞不棲熟諳

  薰沐鄙悃悒怏荏苒揲蓍愧赧存恤

  2.學生概括主要情節(jié),要求說出每一個情節(jié)的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劉備拜訪諸葛亮之前,司馬徽贊諸葛亮。

  劉備一顧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論天下事。

  劉備二顧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書信。

  劉備三顧諸葛亮,孔明隆中對策,感其誠,出山輔佐。

  三、作業(yè)。

  熟讀課文,分析諸葛亮、劉備二人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研讀課文。

  1.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分析劉備、諸葛亮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采用的手法。

  劉備:謙虛、禮賢下士、不恥下問、求賢若渴、氣度寬宏。

  手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襯托(張飛、關羽)。

  諸葛亮: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門便知曉天下事、足智多謀。

  手法:語言描寫、外貌描寫、人物及景色的烘托陪襯。

  (此處具體分析見教參。)

  2.文中詩詞對于表現(xiàn)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從不同的方面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才華和人生追求。(具體分析見教參。)

  3.小說在塑造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時情節(jié)是如何變化的?有什么特點?

  情節(jié)曲折,懸念迭起,結構精巧,跌宕多姿。(具體分析見教參。)

  4.怎樣理解崔州平的一番話?

  崔州平所言的中心內容是:“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shù)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意思是現(xiàn)在的'天下形勢是歷史的必然,非人力所能改變,這與司馬徽的看法是一致的,后來小說的結局的確如二人所預料的那樣。

  5.分析司馬徽所言“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的深意?

  一方面是肯定諸葛亮找到了他值得輔佐之人——劉備;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臥龍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即使得到劉備這樣的明君,但是生不逢時,縱使再怎么努力,都只能是“嘔心血”,卻不能改變天命,即不能如劉備所愿“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雖然是對諸葛亮的才華得以施展感到一絲慰藉,但更慨嘆他多舛的命運。(具體分析見教參。)

  6.概括歸納文章主題。

  小說通過劉備“三顧茅廬”,既表現(xiàn)了他為興蜀漢大業(yè)而禮賢下士的寬宏氣度和不恥下問、求賢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曉天下事的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二、作業(yè)。

  課下查找諸葛亮、劉備以及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三國人物及故事,下一節(jié)課同學間進行交流。

  第三課時

  一、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諸葛亮的故事?怎樣評價諸葛亮出山以及他后來的失敗?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劉備的故事?怎樣評價劉備?

  3.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后來得此二人,蜀國為什么最終還為晉所滅?

  4.介紹你喜歡的《三國演義》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談談你對這些人物的認識。

  5.教師補充其他重點知識,如《三國演義》的作者、思想內容、藝術成就等等,給學生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二、總結。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名著之一,走進其中,不僅能讓人認識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更能從中認識到歷史的規(guī)律和進程。人只有把握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品讀《三國演義》,品讀名著,做一個認真的人、清醒的人、有能力的人、成功的人。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4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三顧茅廬》齊讀課題。

  2、通過昨天的學習,同學們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指名說)

 。ò鍟簞 諸葛亮)

  二、精讀感悟,體會誠意

  1、師:劉備帶著兩個義弟去邀請諸葛亮,輔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但去了兩次都未能見著。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前往隆中,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吧。

  2、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最能體現(xiàn)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態(tài)度的詞語。(板書:誠心誠意)

  3、師:那么其心到底有多誠,其情到底有多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次(用心讀一讀課文第2、3自然段,看看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劉備的誠心誠意?邊讀課文邊用筆劃出相關句子,把你深有感觸的詞語圈出來,也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小黑板出示要求)

  2、指名回答,隨機交流。

  表現(xiàn)一:斥責張飛 語言

  引導交流,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

  交流:出示: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用去了!”

  (1)從“嚷”體會張飛的魯莽與沖動,還能從“嚷”體會到什么?(心情很煩躁)誰能當一回猛張飛呢?指名讀。

  (2)師過渡:捆只能捆來人,卻捆不來人的心啊!猛張飛不懂這個道理,可劉備知道。教師引出: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劉備和張飛是結拜兄弟,劉備竟然為了諸葛亮去責備張飛,這說明什么?(他的赤誠之心)

 。3)師總結:張飛和劉備對待諸葛亮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這一鮮明的對比,從側面更突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4)全班分角色讀,再次感悟

  男生讀張飛的話,女生讀劉備的話,師讀旁白。指導學生讀出各自的神態(tài)和語氣。

  師:剛才同學們找的'這兩句話都是對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寫?(板書:語言、神態(tài))

  劉備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繼續(xù)交流:你還你從哪些行動中感受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板書:動作)

  表現(xiàn)二:到達前,下馬步行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

  他為什么不騎馬到諸葛亮的家呢?(他怕馬蹄聲驚擾了諸葛亮)

  表現(xiàn)三:到達后,耐心等候

  “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1)談談你的體會。讀讀這個句子,“輕輕”動作輕一點,有禮貌點,千萬別驚醒了諸葛亮哦。(師加點)

 。2)“恭”字下面是什么?“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你平常對誰“恭恭敬敬”過?

  (3)而劉備是誰?劉備乃堂堂漢景帝的后代,人稱“劉皇叔”,是統(tǒng)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而諸葛亮呢,此時只是一介鄉(xiāng)野書生。劉備當時已經(jīng)47歲了,而諸葛亮呢?只有27歲,只不過是一個未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地位的懸殊,年齡的懸殊,劉備全然不顧,就這樣“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4)劉備這樣恭恭敬敬地等了多長時間?相機了解“半晌工夫”與“一個時辰”,半天左右再加上兩小時。如果你平時等人等了這么長的時間,你會怎樣?聯(lián)系學生等人經(jīng)驗來體會。進而感悟劉備的誠心誠意,明眼人都能看見。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5

  設計理念:

  《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依據(jù)“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為抓手,打破歷史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將其設計成先讀再編后演的開放性語文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全身心的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在生動活潑、自由開放的學習中飛揚。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隨文理解“仰慕、謁見”等詞語的意思,簡要復述課文。

  2、體會抓住人物言行、環(huán)境烘托以及通過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來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3、初步學習根據(jù)范例合作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時安排:

  三課時完成教學,每課時的重點分別為讀、編、演。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誠意”,質疑導讀

  1、課題質疑,初知大意

  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可能提問:誰三顧誰的茅廬?為什么三顧茅廬?結果怎樣?)

  利用多媒體,放錄像,學生思考提出的問題,而后用一句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說得完整、連貫、有條理。

  “三顧茅廬”是一個成語,在現(xiàn)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明確: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由此引出探究重點: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

  2、重點質疑,讀中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用符號在文中畫出表現(xiàn)劉備“誠意”的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些詞句。

  (2)圍繞“誠意”,品讀明意。哪些詞句體現(xiàn)出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呢?把你的學習成果與同學交流一下。(學生思考后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指導)

  △可從劉備的語言方面來探究:如稱孔明為“大賢”,自稱“謁見”等,反映出劉備態(tài)度謙恭,很有誠意。教學時重點抓好朗讀,讓學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讀好劉備的話。

  △可從劉備的行動方面來探究:“叫人立即備馬”“下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趕緊下拜”等詞句著重表現(xiàn)了劉備的“誠意”。

  △可從環(huán)境描寫方面加以探究:“數(shù)九寒天”“冒雪”等詞體現(xiàn)出劉備決心大,心意誠。

  △可從張飛的態(tài)度方面加以探究:張飛的魯莽反襯出劉備的謙恭與誠意。

  教師小結:理解人物形象,不僅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入手分析,還可以從環(huán)境描寫、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等方面來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

  3、賞讀復述,內化語言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再次感受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

 。2)復述課文。教師問:如果有人要你講“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可以怎么講?(引導學生討論,教師不作評論。)今天我們學習抓重點詞復述故事,你認為應該重點抓住文中的哪幾個詞來講?討論后,請學生用上“仰慕、急切詢問、冒著風雪、下馬步行、恭恭敬敬、趕緊下拜、三顧茅廬、輔佐”等詞語,簡要復述。

  4、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你對劉備和諸葛亮有哪些了解?從這篇課文中,你看出劉備是怎樣一個人呢?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其人其事,課外可以閱讀《三國演義》一書,或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并記下你的新發(fā)現(xiàn)。

 。ㄔO計點評:教師運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長文短教,不僅避免了煩瑣的`情節(jié)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二、編寫劇本,重組信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北疚氖菍W生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適于將課文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1、學習范例,了解寫法

  教師把自己事先根據(jù)課文編寫的課本。ㄈ纭恫荽杓罚┌l(fā)給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初步了解劇本的基本寫法。教師可從場景的設計、語言的形式(獨白、對白、話外音)、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導。

  2、分工合作,編寫劇本

  以大組為單位,以課文為素材,根據(jù)課堂探究所得,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編寫課本劇。教師先扶后放,先指導編寫“一顧”,而后舉一反三,重點指導編寫“三顧”?梢詫ⅰ度龂萘x》中“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一回的有關內容編入劇本,也可以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創(chuàng)作。寫完后師生討論評議,修改劇本。而后布置各組成員的課外任務:

 、龠x擇合適的音樂配樂,如馬蹄聲、風雪聲、敲門聲、過渡音樂等;

 、谂渖想娨晞 度龂萘x》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③給演員設計并準備服裝;

  ④設計準備道具。各組安排好導演、演員、劇務,在課余時間進行排演。

 。ㄔO計點評:這一設計可謂巧妙。教師重視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有意識地將課外信息引入課內,又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渠道。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禺曾說:“學生參加演戲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演戲里的人,就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活潑生動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睘橛柧氄Z言,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根據(jù)小學兒童愛動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齡特征,我利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

  表演前,教師組織學生對表演細節(jié)加以討論,讓學生細心揣摩并把握人物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甚至心理,以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鼓勵學生要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表演,看誰演得真實,演得感人。演完后,根據(jù)各組的表現(xiàn),評出“最佳配合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讓學生在說與動的氣氛中增強技能,品嘗成功的愉悅。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6

  一、設計思想

  1、感悟體驗與學習語言相結合。抓住文中有關語言、行動描寫的詞句,揭示詞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朗讀體驗,評價人物,把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世界里,引領學生進行語言的藝術解讀,體會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和作者的思維結構。使語言和精神同筑共生。

  2、朗讀與探究相結合。圍繞"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劉備相請諸葛亮誠心誠意"展開全文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體悟,讓學生在融情探究中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過程。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本到原著,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有開放性,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三顧茅廬》是第十一冊最后一組教材的第二篇重點講讀課文。本課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這是一篇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發(fā)展語言、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好課文。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學過《赤壁之戰(zhàn)》和《草船借箭》,對〈〈三國演義〉〉已經(jīng)有所了解,多數(shù)學生應該閱讀了〈〈三國演義〉〉的原著或少兒版的。這些都為學生學習本文作了鋪墊。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靈活運用各種解詞法理解"大賢、怏怏、仰慕"等新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憑借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通過讀、思、悟,感受劉備三請諸葛亮的誠心誠意。

  3、能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用課題擴展法、段意歸并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能分清文章的詳略,并認識到這樣處理詳略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讀劉備三顧茅廬時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語句,體會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運用研讀的教學模式,探究體驗貫穿始終。

  2、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學生進行展示與交流的時間和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方法、成果,充分地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迸發(fā)創(chuàng)新火花。

  3、著意于課程資源的開拓,不僅擴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強化了人文熏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七、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閱讀〈〈三國演義〉〉,教師準備好課件。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談話,揭題解題

  1、引入。諸葛亮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我們已經(jīng)領略了他的過人智慧。劉備當年為了得到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頗費了一番周折,也因此留下了一段千古美談。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茅"字的橫鉤要比草字頭略微長一點,這樣才好看,最后一筆是撇;"廬"字的下面是一個"戶"。要求學生寫一寫。

  3、解題:理解"茅廬"即"草房子";"顧"即"拜訪""三顧茅廬"即三次到茅屋拜訪。

  4、用課題擴展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課題補上"誰""去干什么"就是主要內容。(劉備三次到草屋去拜訪諸葛亮。)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的讀課文,認為難讀好的地方反復讀。找出文中現(xiàn)代人不太常用的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這些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嗎?

  2、檢查字詞

  (1)讀準字音。 臥龍岡 謁見 數(shù)九寒天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大賢、仰慕、出山、輔佐、謁見 怏怏 久聞

  由"大賢"一詞引出詞語擴展練習:

  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很有錢的人叫(大款 )

  當紅的影星歌星叫(大腕 )

  武功很好武德高尚的人叫( 大俠)

  能把菜做得很好的人叫( 大廚 )

  很有才能,德行又很高尚的人叫(大賢 )

  (3)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來,其余同學在自己的本子上,聽寫詞語:大賢、仰慕、出山、輔佐、謁見 怏怏 久聞 慚愧 三顧茅廬反饋聽寫結果,相互糾錯改正。

  3、按"三顧茅廬"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寫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劉備第一次去見諸葛亮,諸葛亮出門去了,失望而歸。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冒著風雪去見諸葛亮,而諸葛亮又不在家,只得快快而回。

  第三段(第3-6自然段)寫劉備三訪諸葛亮,耐心等候,終于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出山輔佐劉備,共圖大業(yè)。

  4、在課題前加上拜訪的原因,課題后加上拜訪的結果。試著連起來說說主要內容,要求語言通順連貫。

  (劉備非常仰慕諸葛亮的才干,想請他幫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就三次到茅草房里去拜訪。諸葛亮看到劉備很有誠意,就答應出山,并輔佐他打了很多勝仗。)

  [解釋課題時指導學生用課題擴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概括段意后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既降低了概括主要內容的難度,又引導學生學會了兩種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誠心誠意

  1、自由朗讀,思考劉備哪一點吸引了諸葛亮,打動了諸葛亮的心,讓他答應出山輔佐劉備。

  2、學生朗讀課文后,課件出示下列關聯(lián)詞:"……之所以……是因為……、……正因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會……"提示學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關聯(lián)詞,把自己的讀后的感感表述的流暢、準確。(此處也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

  3、對學生的各種表述,教師不作點評,待學生充分表述個人的感受之后,再引導學生對剛才的信息進行處理。概括出一個詞——誠心誠意。

  [培養(yǎng)學生現(xiàn)場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1、2、3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凸現(xiàn)研究主題

  1、"三顧茅廬"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那么我們現(xiàn)在用這個成語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板書:誠心誠意

  2、劉備在三顧茅廬的整個過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誠,其意到底有多真?這還需要我們去細細的體會。要想細細品味劉備這深深的誠意,咱們還得好好地讀讀課文。請大家把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劉備真心誠意的語句找出來,放開聲音自由地讀一讀這些地方,感受感受。(學生讀課文)

  (二) 抓住人物動作,體會人物內心——品味誠心誠意

  重點交流品讀3句話

  (1)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

  A"半里多路"有多長?(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為250米)你體會到了什么?

  B 下馬步行:態(tài)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諸葛亮的恭敬態(tài)度嗎?(自由讀——點名讀——齊讀)

  (2) 劉備吩咐兩個弟弟在門外等著,自己輕輕走過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

  A從"輕輕 、恭恭敬敬 、等"幾個詞語中看出劉備禮賢下士。

  B 你認為怎樣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想親自體驗一下嗎?我們來學學劉備。讓學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鐘)

  C半分鐘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鐘的等待已經(jīng)讓我們心急如焚,那劉備等了多少時間?

  (3) 又過了好長時間,諸葛亮才睡醒。劉備趕緊下拜說:"久聞先生大名,曾經(jīng)兩次謁見,都沒有遇到。"

  A 誰來說說劉備的話。

  B請問劉備,你為什么要用謁見一詞呀?

  老師知道"謁見"指拜見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長輩,感受到什么?

  (禮賢下士、虛心求教)

  劉備可是皇親國戚,人稱劉皇叔,他竟然給諸葛亮下跪,諸葛亮是一介草民,F(xiàn)在,劉備竟然給諸葛亮下跪,那足可以感動天地。

  [探究性的閱讀教學,長文短教,不僅避免了煩瑣的情節(jié)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三)抓住人物語言,體會人物內心——品味誠心誠意

  重點交流品讀劉備張飛的三處對話。

  (1)張飛說:"一個村夫,何必哥哥您親自去呢?派個人把他叫來得了?"

  劉備斥責說:"胡說!孔明是當今大賢。怎么可以隨便派個人去呢?"

  (2)張飛埋怨說:"天寒地凍,還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劉備說:"我冒著風雪正是為了讓孔明知道我的誠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3)張飛說:"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條繩子把諸葛亮捆來就是了!"

  劉備大聲斥責說:"你怎么如此無禮?這回不用你去了,只讓云長同我一起去。"

  張飛說:"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劉備說:"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禮節(jié)。"

  理解劉備為什么對張飛要"斥責——大聲斥責"?

  借助畫面理解:桃園結拜,誓死相隨。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親如兄弟?墒乾F(xiàn)在為了請諸葛亮不惜斥責自己的兄弟。劉備當時已有47歲,而諸葛亮卻只有27歲,F(xiàn)在,劉備竟然給諸葛亮下跪,他如此屈尊就孔明,足見對諸葛亮的誠心,那足可以感動諸葛亮。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第四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是寫誰?那么課文為什么花較多的筆墨寫張飛呢?

  (二)認識張飛人物形象——體會反襯作用

  1、讀課文,劃出描寫張飛的句子,討論從這些描寫中你可以看出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2、交流:(6句)

 、購堬w說:"一個村夫,何必哥哥您親自去呢?派個人把他叫來得了!"

 、趶堬w埋怨說:"天寒地凍,還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蹚堬w說:"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條繩子把諸葛亮捆來就是了!"

 、軓堬w說:"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輳堬w滿口答應。

 、抟妱溥站著等,張飛氣極了,對關羽說:"這個先生怎么這么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來!"關羽一再相勸,張飛才沒放火。

  3、分角色將寫劉備的語句和寫張飛的語句對應起來讀一讀,說說這樣對應起來寫有什么好處。((作者采用對比反襯寫法,突出劉備的誠心誠意。這好比是一朵紅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艷麗。)

  4、課外拓展,豐富張飛形象

  從張飛的言行描寫中也讀懂了劉備的誠心誠意,那么張飛僅僅是個莽漢嗎,張飛身上有沒有閃光的地方?你們還從《三國演義》中了解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桃園結拜、長坂橋上單身嚇退曹操十萬大軍、關羽死后張飛的眼睛都哭出了血。張飛也是個英雄,十分講義氣、英勇、對大哥忠心耿耿。)

  (三)分辨文章的詳略

  1、課文寫了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比較一下篇幅,看看課文詳寫了哪-次,為什么要詳寫?

  (詳略處理是為表現(xiàn)中心服務的。)

  2、再讀課文,找出課文寫劉備等人三次拜訪諸葛亮的異同點,說說課文為什么這么寫。

  (第二次增加了環(huán)境描寫,借助環(huán)境描寫的襯托,反映出劉備請諸葛亮決心大,心意誠。第三次寫了"劉備靜候"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劉備禮賢下士。)

  (四)拓展延伸——升華誠心誠意

  1、后來,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了許多勝仗。課文最后一句說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了很多勝仗,

  你知道有哪些勝仗?(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七擒孟獲,智降姜維,空城計,草船借箭)

  是啊,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業(yè)。所以"三顧茅廬"這個

  成語到今天也成為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代名詞了。

  2、諸葛亮幫助劉備打了很多很多勝仗,而且最后建立了蜀漢王朝。你想,到那時,張飛回憶起三顧茅廬時的情景,心里又會怎么想呢?請你寫在本子上。

  [這一小練筆,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深化了課文的主題,一舉多得]

  3、三顧茅廬之后,諸葛亮就走上了為了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的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課件出示《出師表》節(jié)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講解"卑鄙"在古文中的意思)這段文字中,哪些是寫三顧茅廬這件事的?

  [把語文實踐活動從課內引向課外,提供原著中的相關語言材料供學生閱讀、思考,拓寬語

  文學習的內容和渠道。]

  (五)作業(yè)。

  (兩題中任選一題)

  1、縮寫課文,要求不改變原文的意思,字數(shù)在300字以內。

  2、背誦《出師表》節(jié)選

  九、板書設計

  風雪天輕叩柴門

  置手足情以度外

  三顧茅廬,誠心誠意

  半里外下馬步行

  臺階下恭敬禮拜

  十、作業(yè)設計(詳見各課時教學過程)

  問題研討

  1、本課教學還可以設計情境表演,如在劉備遇見諸葛亮時說的那一番有誠意的對話也可以讓孩子們來模仿、來表演,相信學生的興趣會更濃,氣氛會更熱烈。所謂以演助讀,可以將平面的文字"還原"為可感的場景,還原的過程即是感受體悟的心智歷程。

  2、第二課時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去發(fā)現(xiàn)劉備的"誠心誠意",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時,教師要防止一味地問"你從哪里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更要注意在深入分析的過程千萬別牽著學生鼻子走,應該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語句分析的同時隨機指導和訓練學生朗讀。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7

  設計思路:

  本課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課文對劉備三顧茅廬的描寫,一次比一次詳細。課文通過對人物言行細致入微地刻畫,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這一寫作特點,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線潛心閱讀文本,在讀中感悟,讀中品情。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從這個教學理念出發(fā),在教學中緊扣中心問題——“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劉備相請諸葛亮誠心誠意”展開全文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體悟,讓學生在融情探究中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過程。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本到原著,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在學習形式上,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式解詞、配樂表演等方式促進學生對文本理解,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有開放性,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fā)展。

  教學目標:

  1、理解“斥責”“拜見”“恭恭敬敬”等詞的意思。

  2、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理解劉備三請諸葛亮求賢若渴的心情,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品讀張飛的語句,理解對比反襯的寫法,并對張飛形象進行多角度認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大有作為。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讀劉備三顧茅廬時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語句,體會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2、開放文本,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難點:

  1、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學生對劉備誠心誠意的共鳴。

  2、讀張飛的語句,理解對比反襯的寫法,并對張飛形象進行多角度認識。

  教學準備:投影設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你們看過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嗎?知道相關內容嗎?

  1、聽《三國演義》主題曲。

  2、師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豪邁的樂曲把學生帶入了歷史的情境,教師的敘述把學生自然地領入本課的學習)

  一、復習導入——顯現(xiàn)主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和歷史人物劉備、關羽、張飛兩次來到隆中諸葛亮的茅草屋拜訪他,可惜都沒有碰到,關羽和張飛都不耐煩了,劉備呢?(不灰心)對,劉備打算三訪孔明。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這個問題: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劉備誠心誠意相請諸葛亮?

  二、探究劉備言行——品味誠心誠意

  1、請你讀讀2———4自然段,劃出有關句子,圈出有關詞語,說說你的體會。

  讀課文,思考: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劃出劉備有關動作、神態(tài)等詞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想一想。

  2、交流品讀(第三節(jié))

 。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

  a“半里多路”有多長?(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為250米)你體會到了什么?

  b 下馬步行:態(tài)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諸葛亮的恭敬態(tài)度嗎?(自由讀——點名讀——齊讀)

 。2)劉備吩咐兩個弟弟在門外等著,自己輕輕走過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

  a從“輕輕、恭恭敬敬、等”幾個詞語中看出劉備禮賢下士。

  b 你認為怎樣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ㄏ胗H自體驗一下嗎?我們來學學劉備。讓學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鐘)

  c半分鐘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鐘的等待已經(jīng)讓我們心急如焚,那劉備等了多少時間?

 。3)又過了好長時間,諸葛亮才睡醒。此時劉備會如何拜見,諸葛亮又會說些什么呢?

  a 表演相關內容。

  b請問劉備,你為什么要用拜見一詞呀?

  老師知道“拜見”指針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長輩,感受到什么?

 。ǘY賢下士、虛心求教)

 。ㄔO計意圖: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讀、思、議、看,借書童之口領學生悟劉備的這份誠心誠意,對課文中生動的記述和描寫產生強烈的感受,在腦子里喚起相應的形象,從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讀與說結合,在文章的空白處想象、補白,使學生披文入境,展現(xiàn)了語言文字和人文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

  三、認識張飛人物形象——感悟誠心誠意

 。ㄒ唬w會反襯作用

  1、同學們除了從劉備的言行中體會到他的誠心誠意,請你們再讀讀課文,你們還從哪里也能體會到他的誠心誠意?(張飛的無理)

  找出描寫張飛言行的句子并出示

  A、再讀一讀,你體會張飛是什么性格?

  B、課文不是在寫劉備嗎?作者為什么要來寫張飛,能不能不寫他?(四人小組討論)

 。ㄗ髡卟捎脤Ρ确匆r寫法,突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2、你們認為作者描寫張飛是為了突出劉備的誠心誠意?那你們用朗讀來告訴我。

  對比讀(出示劉備張飛的對話,選擇合作讀——點名讀)

  理解劉備為什么對張飛要“斥責——大聲斥責”?

  3、根據(jù)錄像配音本節(jié)內容

 。ǘ┴S富張飛形象

  1、同學們真厲害,從張飛的言行描寫中也讀懂了劉備的誠心誠意,那么張飛僅僅是個莽漢嗎,張飛身上有沒有閃光的地方?你們還從《三國演義》中了解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交流:(桃園結拜、長坂橋上單身嚇退曹操十萬大軍、關羽死后張飛的'眼睛都哭出了血。)

  3、師:張飛也是個英雄,十分講義氣、英勇、對大哥忠心耿耿。

  四、拓展延伸——升華誠心誠意

  討論問題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第四節(jié))

  出示句子: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A、“茅塞頓開”是什么意思?

  B、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C、這句話作者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D、指名讀。

  同學們,劉備聽了諸葛亮的一番議論,更敬佩他了,諸葛亮看到劉備三顧茅廬,又肯虛心請教,就答應了。

  后來,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了許多勝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勝仗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

 。2)劉備采用了諸葛亮的戰(zhàn)略計劃,逐漸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后來劉備稱帝蜀國,劉備高興地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3)理解最后一句話。

 。ㄔO計意圖:拓展教學,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諸葛亮真是個足智多謀的人才,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才,那么諸葛亮生活的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呢?

  ·出示: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象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送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你看這么美的景色,誰能美美地讀?指讀,齊讀并出示相關練習訪說 。

  五、朗讀品味并總結:讓我們走向書本,向古人學習,做一個智慧的現(xiàn)代人!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作者及《三國演義》相關文學常識。

  4、能理清文脈結構,體會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

  過程與方法

  1、體味精煉暢達的語言,結合文中精彩語句品味劉備、諸葛亮的形象,學習兩人的優(yōu)良品質。

  2、感受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感知并學習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難點】

  1、能理清文脈結構,感知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

  2、品味劉備、諸葛亮的形象,學習兩人的優(yōu)良品質。

  3、透過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理解劉備和諸葛亮的性格特點。

  【教學工具】

  教學PPT,朗讀音頻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視頻直觀賞讀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導入

  劉備帶著兩個義弟去邀請諸葛亮,輔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但去了兩次都未能見著。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前往隆中,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吧!

  二、知識卡片

  1、作者檔案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后,專心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

  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輦鳌贰度炱窖齻鳌。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除小說創(chuàng)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

  2、背景鏈接

  本課節(jié)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臥龍崗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于相見。三顧茅廬之后,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

  3、語基積累

 。1)生難字

  拜謁(yè)今番(fān)叱(chì)僥(jiǎo)幸豈可相強(qiǎng)

  猶(yóu)然綸(guān)巾鶴氅(chǎng)漢室末胄(zhòu)

  愧赧(nǎn)謬(miù)傾頹(tuí)竊命(qiè)沔(miǎn)

  殆(dài)民殷(yīn)存恤(xù)簞(dān)食壺漿鄙賤(bǐ)

 。2)重點詞語

  愧赧:因羞慚而臉紅。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座離席,表示敬意。

  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將座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

  如雷貫耳: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貫,貫穿,進入。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

  簞食壺漿:用簞盛飯、用壺盛漿。漿,以糧食加水適度發(fā)酵而成的飲料。

  經(jīng)世奇才:舊時稱治國安民的才能。經(jīng)世,治理天下。

  挾天子以令諸侯: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諸侯,這里指當時割據(jù)一方的軍閥。

  第二課時

  一、初步感知

  1、文題探討

  “三顧茅廬”中“三”為確數(shù)!度龂萘x》記述了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故事;“顧”,動詞,“拜訪”之意;“茅廬”是對諸葛亮在隆中住宅的稱呼,意指“樸素”“簡陋”之所。題目也恰好概括了故事本身。

  2、分層解讀

  第一部分(第1段):寫第三次顧茅廬之前,關羽和張飛持有不同態(tài)度,劉備力排眾議,決定前往。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劉備第三次拜謁諸葛亮得以成功遇見,與之談論興邦救國之策。

  第三部分(第4段):劉備拜請諸葛亮出山相助。

  二、深層領悟

  1、本文寫張飛對表現(xiàn)劉備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

  用張飛的粗暴和急躁來襯托劉備求賢的真誠和謙恭。

  2、劉備在拜見諸葛亮時已年過40,而當時諸葛亮只有27歲,劉備稱諸葛亮為“大賢”自稱“謁見”并“離草廬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馬步行”,這些描寫,表明劉備什么樣的心態(tài)?

  求賢若渴,對諸葛亮態(tài)度謙恭,非常有誠意。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

  從劉備的動作(輕輕敲、等候、快步走進等)、神態(tài)(恭恭敬敬),可以看出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

  4、第3段文字主要用什么手法對諸葛亮進行了描寫?寫出了諸葛亮怎樣的性格特點?

  肖像、語言描寫。

  表現(xiàn)了諸葛亮儒雅脫俗、胸懷天下、洞察時世、足智多謀、見識卓越的特點。

  5、試分析本文鮮明的對比的運用。

 。1)文中寫張飛和劉備對待諸葛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張飛嚷著要用繩子捆來,劉備生氣責備張飛魯莽。這一對比突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2)張飛與劉備是結拜兄弟,諸葛亮是一位與劉備素未謀面的草民,為了請諸葛亮,劉備竟然斥責自己的結拜兄弟,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3)劉備“拱立階下”“半晌”“又立了一個時辰”,劉備是當時漢獻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親國戚,而諸葛亮是一介草民;當時劉備47歲,諸葛亮只有27歲,一個是長輩,一個是晚輩。就這樣,劉備“拱立階下”“半晌”“又立了一個時辰”。從而刻畫了劉備的誠心誠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

  【結束語】

  本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同時也表現(xiàn)出諸葛亮的確是一位有卓越智慧的曠世奇才!肮沤穸嗌偈,都付笑談中”,唯一讓我們記住的那就是劉備對人才的“尊重”,讓我們齊讀這個詞語:“尊重人才”,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古訓:“尊重人才”。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9

  教材簡析:

  課文根據(jù)羅貫中的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第三十七會“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內容改編而成。課文寫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文章重點表現(xiàn)了劉備對賢才的虔誠和渴求,同時看出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位曠世奇才。

  本文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小學生閱讀。細節(jié)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寫出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另外,環(huán)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難點:

  通過劉備的神態(tài)、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生字卡片、搜集有關劉備、諸葛亮的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簡介背景:同學們,中國古代曾經(jīng)有過一個時代叫做三國,那可是一個戰(zhàn)火紛飛、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正是因為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那就是——(《三國演義》)

  2、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一起的學習課文,就是發(fā)生在那個時代的一個故事,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它就是《三顧茅廬》。老師板書課題。

  3、 指導生字“茅”?春昧,“茅”字的橫鉤要比草字頭略微長一點,這樣才好看,最后一筆是撇。下面,請大家在書上,課題的右邊各寫一個,不僅要寫對,還要寫好。(學生寫字)

  4、 質疑:“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誰三顧茅廬?茅廬在哪里,里面住著誰?為什么要三顧茅廬?怎樣三顧茅廬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檢查:

 。1)讀準詞語

  諸葛亮 劉備 張飛 關羽

  輔助 統(tǒng)一 捆來 尊重 山岡 潺潺 時辰 吩咐 拜訪 半晌 策略

  恭恭敬敬 茅塞頓開 疏疏朗朗 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青翠欲滴 景色宜人群雄紛爭

 。2)理解詞語

  哪些詞語讀懂了,是怎樣讀懂的?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學可幫助解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弄懂的)?

  (3)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讀課文,幫助學生正音,思考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 初步了解課文

 。1)交流剛才質疑的哪些問題你已經(jīng)解決了?

  指導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理解“三顧茅廬”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知道“顧”是拜訪的意思。(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理課文思路,了解詳略文中重點。

  教師提示:課文重點寫了第幾次拜訪?哪些自然段?

  第一段(1)略寫劉備兩次去隆中拜訪諸葛亮,都沒見著。

  第二段(2—4)具體寫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經(jīng)過。

  第三段(5)寫劉備和諸葛亮的親密友情。

  四、指導生字字形以及書寫。

  1、 同桌一起學習生字,找找難字。

  2、 交流學習生字的體會。

  3、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點:

  1、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對描寫劉備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語句的反復朗讀,體會劉備訪求賢才十分虔誠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誰來說說“三顧茅廬”的'意思?用上課文中的詞句。

  2、師:第三次去隆中,劉備是憑什么打動諸葛亮?

 。ㄒ龑W生說出劉備是憑他的“誠心誠意”來打動諸葛亮的)

  (板書:劉備 誠心誠意)

  二、學習課文

 。ㄒ唬┙虒W板塊之一

  打開思路:

  1、師:劉備是怎樣打動諸葛亮的?其心到底有多誠,其情到底有多真?這還需要我們去細細的體會。我們一起再來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提示:可以邊讀課文邊用筆畫畫圈圈,這就叫不動筆墨不讀書。

  2、學生讀書思考

  3、發(fā)現(xiàn)了這些地方了嗎?你發(fā)現(xiàn)了幾處?(6處)

  4、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了嗎?

  5、你準備怎樣把你體會到的東西傳達給我們大家呢?

 。ㄎ蚁胪ㄟ^有感情的朗讀。

  我想我可以把這種感受說出來。

  表演也是很好的的辦法。)

  6、表演?那可是很難的,不僅要念好臺詞,還得有表情、動作,不過,可以試一試。那好,接下來,我們就準備一下,或者讀,或者說,當然也可以演,用你認為最佳的方法表達你體會到的一些東西?梢砸粋人準備,也可以幾個人一起準備,相互提提建議,相互提高,好不好?開始!

  學生準備:

  交流,理解課文精髓:

 。#61548; 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用去了!”

  a、從“劉備生氣地說張飛的話中”可以看出他的誠心誠意。

  b、劉備和張飛是結拜弟兄,現(xiàn)在,劉備竟然為了諸葛亮去批評張飛,說明他對諸葛亮很有誠心。

  c、劉備和張飛的關系,能說的具體一些嗎?介紹“桃園三結義”故事

  d、是啊,為了諸葛亮,劉備竟然生氣地說自己的兄弟。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在第二小節(jié))

  我和你一起來讀讀好嗎?(老師讀張飛的話,學生讀劉備的話。)

  e、配上表情、動作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發(fā)散。

  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

  a、劉備在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馬步行,也可以說明他的誠心誠意。

  b、還有半里地就下馬,其實,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說明它是真的誠心誠意的。

 。#61548; 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輕輕敲門。

  劉備輕輕地敲門,“輕輕”表示注意輕敲,體現(xiàn)了劉備對諸葛亮地禮貌和尊重。

 。#61548; 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a、劉備知道諸葛亮正在午睡,所以盡量放輕腳步,輕輕地走進去,防止驚醒先生。

  b、劉備第三次來到諸葛亮的家中,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門臺階下等諸葛亮醒來,說明劉備很有誠意。

  c、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做做恭恭敬敬地等候地樣子!學老師地樣恭恭敬敬地等候。

  d、劉備恭恭敬敬地站著,他的腦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轉著。你想,此時此刻,劉備會想一些什么?

 。#61548; 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a、又等了一個時辰和快步,表現(xiàn)處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尊敬和渴求,也可以說明他很誠心誠意。

  b、劉備為請諸葛亮怒斥張飛,冒著風雪寒冷,三顧茅廬,還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馬步行,還在房門外恭候多時,終于見到了諸葛亮,趕緊見面……現(xiàn)在,你是諸葛亮,你耳聞目睹了劉備的所作所為,你會怎么想?

  c、三顧茅廬之后,諸葛亮就走上了為了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的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寫下了這樣幾句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d、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寫三顧茅廬這件事的?

 。ǘ┙虒W板塊之二

  1、劉備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風景,出示: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指名學生讀)

  這里又有一句——(生接:比喻句)

  3、把什么比作什么?其實真正等待時機騰飛的是——(諸葛亮),人們稱諸葛亮為——(臥龍先生),諸葛亮雖然——身居隆中,其實他——時時關注國家大事,等待時機——出山,為統(tǒng)一中原——出力。

 。ㄈ┙虒W板塊之三

  1、諸葛亮真的是一條騰飛的臥龍嗎,真的很有能耐嗎?誰來說說見面以后諸葛亮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才華?

  2、劉備聽了諸葛亮對天下大事的分析后,劉備感到“茅塞頓開,像撥開烏云見青天!

  你知道劉備在見到諸葛亮之前對自己的統(tǒng)一大業(yè)處在什么樣的迷茫之中嗎?

  3、所以聽諸葛亮這么一分析,他——(學生接讀……“茅塞頓開,像撥開烏云見青天!保

  4、出示: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1)這句話特別嗎?(這句話用了比喻)

 。2)師:“茅塞頓開”就是——(生接:撥開云霧見青天 )

 。3)能使迷茫中的劉備“茅塞頓開”這樣的計謀肯定很高。可見諸葛亮很有才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雄才大略)

 。4)我們也有過“茅塞頓開”的時候嗎?

 。5)有了這樣的體驗一定能把劉備的這句話讀好!

  (6)學生練讀

  5、師: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做——(師引讀——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6、師:老師知道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讀過《三國演義》,我們一起來說說諸葛亮出山以后的一些故事。

  7、學生交流。

  如: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大敗夏侯淳,接著又在新野把曹軍燒得焦頭爛額(即“火燒新野”)草船借劍的成功;巧設空城計等故事都證實諸葛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料事如神,膽大心細。

  8、諸葛亮確實是一位曠世奇才,他——(學生接一些成語)為輔助劉備“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原”的目標,竭盡全力,最后戰(zhàn)死疆場,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遷移練習,練習寫話。

  1、師:隆中美不美?(光盤:請你欣賞)

  2、指名朗讀: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3、師: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作者為什么會寫得這么美?

  4、學生默讀研究

  5、交流時教師把握:寫了哪幾個景物?它們各有那些特點?

  6、指導朗讀,讀出美感。

  7、我們也來寫一處景色!出示課后練習:

  認真讀讀課文中描寫隆中“景色秀麗宜人”的有關語句,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8、你最想寫哪一處景色?學生交流,交流中抓住要點:這一處景色有哪幾個重點景物?它們各有那些特點?你有什么感受。

  9、交流后學生習作。

  四、布置作業(yè)。

  1、 說說帶點字的意思以及詞語的意思。(課后習題3)

  2、 寫話: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10

  活動內容:

  《三顧茅廬》

  活動目標:

  1、會復述故事《三顧茅廬》

  2、能夠理解《三顧茅廬》所蘊含的含義。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畫好情境畫。

  2、劉備和諸葛亮的圖片及劉備諸葛亮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劉備和諸葛亮的'圖片,引出三顧茅廬的故事。

  二、學習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并提出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故事的內容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三、學生復述故事

  學生復述故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五、總結:教師對本課進行總結。

  課堂延伸:

  回家可以對爸爸媽媽講這個故事。

  教后反思:

  我覺得這個活動的優(yōu)點在于:孩子的積極性很高,對故事很感興趣。聽的仔細,復述得精彩,提高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孩子喜歡閱讀,進一步提高了孩子的傾聽能力。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部分生字,理解三顧茅廬、恭恭敬敬等生字詞。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多音字。

  3、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中體會劉備求才若渴、虔誠的心情。初步感知諸葛亮有雄才大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劉備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具體感知劉備的誠心誠意。

  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深切體會劉備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讀出劉備虔誠的心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課題。

  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圖片,說說你喜歡《三國演義》里哪些人物?為什么喜歡他?(相機板書劉備、諸葛亮,讀準字音諸葛,復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發(fā)生在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之間的歷史故事——三顧茅廬。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題:

  “顧”是什么意思?(提供選擇:①轉過頭看;②拜訪;③注意,照看。)我們除了通過查字典來了理解“顧”的意思,還可以聯(lián)系課文來理解,第一自然段中有個詞就表示“顧”的意思,哪個詞?

  茅廬指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嗎?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人物特點。

  劉備為什么要三顧茅廬,結果怎樣呢?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寫到了哪些主要人物,寫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2、檢查詞語字音,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出示生字詞:恭恭敬敬 半晌工夫 時辰

  茅塞頓開 策略 輔助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景色宜人

  (1)指名讀詞語,提醒字音。

 。2)指名讀語段,讀通順。

 、賹皫灼闪质枋枥世,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趧渥屚硬灰@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3)感知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根據(jù)提示回答)

  三、略讀“兩顧茅廬”,初步感知“誠心誠意”。

  1、劉備為什么要去三次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兩次都沒有見到,決定第三次去,從中可以體會到劉備的態(tài)度怎樣?

  出示:誠心誠意,理解,指導讀。

  3、劉備為什么一定要請諸葛亮出山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諸葛亮是怎樣的人?

  4、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細讀“三顧茅廬”,深入體會“誠心誠意”。

  兩次都沒有見著,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這一部分課文寫得很具體,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2、3自然段,:

  1、自學要求:劃出劉備誠心誠意打動諸葛亮的關鍵詞或句子。

  2、交流感受。

  重點語段a:

  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它捆來了!”

  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業(yè)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1)劉備生誰的氣?(張飛)生張飛什么氣?(嚷著要捆諸葛亮。)

 。2)讀一讀張飛的話,從中你能感受到張飛是個怎樣的人?從那些詞中感受到的?

 。3)劉備還說——“這次你就不要去了”,想一想,他們桃園三結義,感情多深哪,為了請諸葛亮,劉備還不帶兄弟去了,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4)對比讀他們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3、小結: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上路前,劉備說的話,讓我們感覺到了他的誠心誠意。繼續(xù)交流,第三自然段通過寫劉備的什么,再次讓我們體會到他的誠呢?

  重點語段b: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1)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劉備的誠意?怎么體會出來的?

 、龠有半里多路,為什么下馬步行?(怕馬蹄聲驚擾了諸葛亮。)多細心,想得多周到呀?

  ②輕輕敲門,很有禮貌。

 、圩屚硬灰@醒先生,吩咐在門口休息、輕輕走進去。

 、芾斫狻肮ЧЬ淳础保该硌,指導讀這個詞。

 、菡驹凇⒌群,怎樣等候?(恭恭敬敬、站)此時諸葛亮是睡著的,這一站一睡,襯托出什么?

  ⑥半晌,理解,一個時辰是多久。說明等的時間長。

  補充資料:劉備當時是一方首領,統(tǒng)帥著千軍,而且,當時劉備已經(jīng)47歲了,諸葛亮那時才27歲。

  (2)抓住描寫劉備動作的詞語,指導朗讀。

  3、小結:這一段話主要寫了來到隆中后,劉備的'耐心等候諸葛亮的動作,進一步表現(xiàn)了他對諸葛亮的尊敬,一心想要邀請諸葛亮出山。

  五、補充簡點,轉化角色體會“誠心誠意”。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直等到諸葛亮醒來后,“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1、從“快步”中你能感覺到劉備此時的心情怎么樣?

  2、想象:劉備見到諸葛亮會怎么說,怎么做?

  句式:劉備快步走進草堂,連忙 。

  六、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上路前,劉備責備張飛,來到隆中后,劉備耐心等候諸葛亮這部分內容,學習了課文抓住劉備的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他的誠心誠意。見面后,他們談了些什么,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表現(xiàn)在哪兒呢,人們?yōu)槭裁捶Q諸葛亮是“臥龍先生”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七、布置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2、根據(jù)提示練習背誦部分內容。

  3、課后閱讀《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進一步了解劉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

  【教材簡介】

  這篇課文根據(jù)羅貫中的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內容改編而成的。課文寫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重點表現(xiàn)了劉備對賢才的虔誠和渴求,同時看出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位曠世奇才。課文寫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寫得簡略,第三次拜訪作者對劉備的言行進行了細致入微地刻畫,突出劉備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用張飛的莽撞、無禮,反襯劉備求賢若渴的態(tài)度。另外,環(huán)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設計理念】

  1、感悟體驗與學習語言相結合。抓住文中有關語言、行動描寫的詞句,揭示詞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朗讀體驗,評價人物,把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世界里,引領學生進行語言的藝術解讀,體會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和作者的思維結構。使語言和精神同筑共生。

  2、朗讀與探究相結合。圍繞"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劉備相請諸葛亮誠心誠意"展開全文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體悟,讓學生在融情探究中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過程。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本到原著,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有開放性,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fā)展。

【三顧茅廬名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名師的教學設計10-13

名師教學設計05-29

名師教學設計02-06

名師教學設計片段05-08

《離騷》名師教學設計07-16

《掌聲》名師教學設計07-07

名師的《白楊》教學設計11-03

名師教學設計(精)02-02

離騷名師教學設計05-16

名師教學設計教學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