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搜集信息,篩選信息的學習習慣
二、重點:
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后”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三、難點:
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四、課時:
兩課。
五、教學思路與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ㄒ唬┱n前預習。
1、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
2、查找克隆的相關資料,如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資料。
3、思考:以克隆為例,談談對“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的理解。
。ǘ⿲胄抡n。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個羅納爾多;假如你是音樂愛好者,你當然愿意再擁有一個帕瓦羅蒂;再有一個愛迪生、愛因斯坦也是許多人所夢想的。古希臘有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世上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但是,現(xiàn)在情況卻有了變化,有一種新興生物技術“克隆”,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三)整體感知后研讀課文:
1、課文使用了四個小標題,有什么作用?
課文使用四個小標題,使全文內(nèi)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fā)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
。1)克隆的含義。
、僬故静檎业馁Y料。
、谧匀唤缰心男﹦、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領?
出示實物、圖片:秋海棠落葉生根、富貴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發(fā)芽生長、各種水果、蔬菜、稻麥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進行無性生殖即身體長出芽體等。
、勖鞔_“什么是克隆”。
a、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領的動植物的共同點,用自己的話說說克隆是什么?
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叫克隆。
b、齊讀課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訴我們什么是“無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語句。
出示幻燈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為二……這就是無性繁殖!薄胺瞾碜砸粋祖先”……也叫‘克隆’!
、苤v解說明方法。
在介紹“克隆是什么”時,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舉例子、下定義、作詮釋、列數(shù)字、引用。
任何說明方法都是為說明事物特征服務的!翱寺 睂儆谇把乜茖W知識,對一般人而言生僻難懂。作者通過列舉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細致地解釋,最后用簡潔、準確、概括的語言定義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⑤探究:
a、如果課文一開始就告訴大家克隆是無性繁殖,名稱來源于希臘文,效果好嗎?
b、舉孫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從常見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現(xiàn)象寫起,將高深的科學技術說得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接著又從詞源追溯“克隆”原意,進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義。用《西游記》中婦孺皆知的故事,更將科學技術寫得富有趣味。
2、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組自學(出示幻燈片)。
①自學“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部分;
②將文中的說明內(nèi)容、說明方法等知識依照一定的順序設計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鄹鹘M派一名代表作簡單的解說;
、芴岢鲂枰痛蠹矣懻摰.問題。
。2)克隆的成果展示:
①中國科學院克隆試驗:1979年春,克隆鯽魚(舉例子、列數(shù)字)(魚類)。
、谟寺≡囼灒1960-1962年,克隆爪蟾 (兩棲類)。
a、中國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
b、中國科學家異種魚研究:人工克隆新魚種——鯉鯽魚(作比較)。
、勖绹腿鹗吭囼灒嚎寺∈ (哺乳類)
(3)組織學生討論說明的順序。
①“克隆鯽魚出世前后”一節(jié)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為什么不以時間的先后來寫呢?文中這種安排有什么好處?
、凇翱寺≡囼灐卑磧蓷l線索說明:
一是從中國的寫到外國的,突出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
二是按照生物順序來安排的,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
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符合人們認知的規(guī)律。另外,無性繁殖屬于低級繁殖。動、植物越進化、越高級,就越難以進行無性繁殖。這一順序說明克隆技術在不斷發(fā)展,體現(xiàn) “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為下文克隆羊的誕生作鋪墊。
。ㄋ模┬〗Y上述內(nèi)容
本節(jié)課配套習題設計:
1、生字詞抄寫。
2、查找關于克隆的資料。
第二課時:
。ㄒ唬⿲耄
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介紹了克隆的含義及克隆的試驗?茖W總是不斷進步的,克隆技術當然也有發(fā)展,今天一起來了解 “多利”的誕生過程,想想看克隆究竟帶給我們了什么。
。ǘ⿲W習第三、四部分。
1、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
文中有標志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fā)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一是它標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類的福音,也可能成為人類的兇兆。
3、克隆技術到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作者又是從幾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人類?
課文主要從三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
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說“科學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
科學進步會給人類帶來許多新的技術,比如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人類如果熟練地掌握了克隆技術,克隆人體器官,可以是某個器官壞死的人因替換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許多痛苦,這就是給人類帶來的“喜”。然而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科技越發(fā)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許多有關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如用克隆技術來克隆人就違背了人類生命的倫理,以此大多數(shù)人就對此持反對意見,這就是科技進步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悲”的一面。
。ㄈ┺q論賽。
1、請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圍繞“克隆技術造福人類?”的辯題展開討論。
。1)辯論的要求:
、僬Z言清晰、流暢,聲音洪亮;
、谟^點鮮明,論據(jù)充足;
、垴g斥對方觀點時既要有“理”,又要有“禮”。
。2)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①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
②科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③科學發(fā)展也會引發(fā)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并完善現(xiàn)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xiàn)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面對的問題。
(四)推敲語言。
1、思考:從課文中我們能看出科學家怎樣的態(tài)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現(xiàn)這些的語句。
(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yǎng),經(jīng)過385天59代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后,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yǎng)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jīng)過80多天培養(yǎng)后長成3厘米長的鯽魚。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術從爪蟾蝌蚪的上皮細胞、肝細胞、腎細胞中取出核,并把這些細胞的核精確地放進已被紫外線破壞了細胞核的卵細胞內(nèi)。
。4)經(jīng)過幾百次黑灰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經(jīng)過247次失敗以后,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6)……用極細的吸管從卵細胞中吸出核!⒓此腿肴∽吆说摹疤K格蘭黑綿羊”的卵細胞中!缓螅瑢⑴咛デ擅畹刂踩肓硪恢荒秆虻淖訉m里。
2、我們從中體會到科學家的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和精神,我們要汲取營養(yǎng)。
(五)小結:
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
(六)作業(yè)設計:
1、將課外收集的克隆知識整理到讀書筆記上。
2、練筆:“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將來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請盡量發(fā)揮你的想象,描繪你被克隆的歷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為話題,說說你的感受。
【初中《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奇妙的克隆》的教學設計05-21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4-03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7-08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8-26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12-18
有關《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1-26
課文《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03-18
奇妙的克隆優(yōu)秀教學設計11-18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模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