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頌》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
3、培養(yǎng)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民俗導入:
每年農歷端午,我們都會劃龍舟、吃粽子,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一風俗習慣嗎?為了紀念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
。ǘ﹤ト寺佑埃
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關屈原和郭沫若的資料,并制作成課件進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約前340~約前277)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楚人。傳為湖北秭歸人。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主張聯齊抗秦,選用賢能,但受貴族排擠不見用,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讒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其忌日成為后人紀念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重要作品有《離騷》、《九章》、《天問》等,對后代文學影響極大。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全詩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義作品。比喻生動,語言瑰麗,夸張大膽,詩中融入大量的神話傳說及歷史人物故事,使詩篇波瀾起伏,千變萬化,雄偉奇觀。屈原創(chuàng)造了騷體,即楚辭,為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無限的空間。
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他從抗戰(zhàn)的現實斗爭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著斗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ㄈ├首x感悟:
1、 根據課后參考資料了解戲劇基本劇情。
2、 播放《雷電頌》朗讀:
不同句子、不同語段所使用的語氣、語調、語速,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點評論。
3、你覺得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特點?跟以往課文相比,這篇課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激情澎湃,氣勢雄渾。全文都是屈原的內心獨白。
4、根據剛剛聽到的錄音,仔細揣摩語氣、語調、語速,假設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讀全文。
5、結合課文背景,根據你的理解,談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情感。
參考:第一部分(從風!燒毀了吧。┰娙撕魡九c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第二部分(從把你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雷電頌》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教學設計10-22
雷電頌的語文教學設計10-02
《雷電頌》教學設計10-24
《雷電頌》教學設計07-07
在《雷電頌》教學設計09-28
《雷電頌》教學設計08-04
雷電頌教學設計10-22
八年級下冊《雷電頌》 教學設計10-22
《雷電頌》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