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集錦五篇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那么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guī)蓚班數學課,兩個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jié)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進位加法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周寫兩篇數學日記。
七、課時安排:
共計約61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1、數一數……………………………約1課時 [本文來自www.3edu.net]
2、比一比……………………………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本文來自www.3edu.net]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8、認識鐘表…………………………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奔著素質教育的出發(fā)點,使教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則,深入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確實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此,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這學期我所任的班級是一年級的語文、數學的教學任務。共有29名學生,其中,男生有9人,女生19人,全部是少數民族,來自全村18個組的適齡兒童,尤其是最邊遠的馬草河的學生更多。由于學生年齡參差不齊,學生的成績也不一致,因此,教學起來十分困難。
2、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扎實地抓好本職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是自己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工作扎實,責任心強。
3、按時開學,按時上課,不隨便停課、缺課,堅持每周五天半的工作時間。開學后,認真組織好自己的班級,抓好班風、學風和教學常規(guī)工作,使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海無涯樂作舟的情感。根據大綱要求,開設各科課程,全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學生日常規(guī)范教育。
4、每周上好8-9節(jié)的語文課,6-7節(jié)的數學課,做好單元測評和教輔資料的作業(yè)批改,測完一次就批改一次,使學生成績保持在全鎮(zhèn)同年級的中上水平。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guī)蓚班數學課,兩個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jié)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進位加法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周寫兩篇數學日記。
七、課時安排:
共計約61課時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8、認識鐘表…………………………約2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總復習……………………………約4課時`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剛進入學校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習愛好。通過入學測試全部達到了入學要求。
雖然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不懂得怎樣去學習,也不會學習;有些同學學習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得進行引導,教給學生們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愛好學習的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fā)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fā)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fā)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fā)現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后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1、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教材試圖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可以廣泛接觸到數、量、空間、圖形、可能性、關系、算法等豐富的現代數學世界。
2、 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
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進而通過學習者群體的討論與交流,獲得數學結論。這樣的課程體系,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程環(huán)境。
3、 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豐富多彩,
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并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這一切都在于試圖使學生盡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對學校的一切都覺得好奇,從“游戲”到“學習”的轉變,使他們對“學習”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別是在新鮮感過后,同時也對學習存著一種壓力。他們有著兒童散漫、好動的天性,有著極強的可塑性。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寵愛,養(yǎng)成了他們的任性、自私、嬌氣,自我等一些不良習慣。他們學前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這冊的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體水平一般,兩極分化較明顯,有個別的孩子連一些簡單加減法都不會的。甚至個別學生連數字也不能正確書寫。一周觀察下來大部分孩子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行為習慣比較隨意,有的上課把腳放在凳子上的。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guī)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yè)、什么是家庭作業(yè)、怎樣記家庭作業(yè),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的。這些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動靜結合,多表揚鼓勵,不斷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保護、發(fā)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學期教學的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材安排9個小單元,主要教學內容包括:
1、數與代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認識鐘表、比較。
2、空間與圖形:認識物體、位置與順序。
3、統計與概率:小統計和分類。
4、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有找一找、說一說;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說說你在生活中發(fā)現的加法問題;整理自己的房間,向同伴說說是怎樣整理的;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怎樣分類,并與同伴說一說;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班中每個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并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等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識0~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并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初步了解十進制,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并能解決與此相關的應用問題。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4、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5、能說出個位和十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6、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7、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8、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9、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5、通過2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5、在小統計的過程中,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通過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5、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集錦6篇03-11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匯編9篇03-01
精選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02-23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范文7篇03-11
有關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3-08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匯編五篇03-07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范文10篇03-03
有關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4篇03-06
【精華】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3-04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錦集10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