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氧化硫》教學反思1
通過《二氧化硫的性質》教學過程,筆者發(fā)現應從以下幾方面對這節(jié)內容進行反思:
一、對三維教學目標的反思
化學源于生活,也應回歸于生活。新課程強調從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中引出新內容的學習;強調知識的運用和培養(yǎng)學生把社會生活實際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理論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就是使學生重點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如何利用化學知識去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突發(fā)事件,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二、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反思
1.新課導入
以全球矚目的全球三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酸雨”為切入口,播放一段視頻資料,有關工業(yè)廢氣(主要是二氧化硫)對大氣污染造成的嚴重后果——酸雨的危害的,使學生感到震驚和渴望,震驚的是酸雨的危害太嚴重,渴望的是急切想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這時,順理成章的引出課題: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質。通過創(chuàng)設求知情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在視頻文件播放時,由于教師沒有及時提示學生應該透過現象看物質的化學性質,很多學生過渡關注酸雨危害的嚴重后果,甚至有些學生在議論今后下雨時,被雨水澆后會不會掉頭發(fā)等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問題,有些偏離課題的中心。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為完成本課題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
2.內容重組
新課程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二氧化碳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借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與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嗎?其水溶液是否顯酸性呢?哪一個的酸性強呢?從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相似,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也有不同的性質,通過實驗驗證二氧化硫還有漂白性,再從化合價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還原性。這樣既過渡自然又環(huán)環(huán)緊扣。
由二氧化碳的性質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質,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比、學會分析,但不可過多的復習二氧化碳的知識,點到為止,一定要做到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3.實驗探究
這節(jié)課總共設計了四個實驗探究:
、俣趸虻乃苄詫嶒;
、诙趸蚺c水反應生成酸的驗證實驗;
、鄱趸蚺c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實驗。
、芏趸虻难趸院瓦原性的實驗驗證。
探究活動過程中,既有師生互動又有生生互動,探究活動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親身體驗探究過程,感受其樂趣、培養(yǎng)了協作、動手能力。在探究中感受思維的樂趣及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突破了重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團結協作的精神,口頭表達能力,自信心,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但是,在實驗探究過程中:
、俳處煄椭O計了實驗方案,沒有給學生一個大膽創(chuàng)新的空間,同時也錯過了發(fā)現學生潛能的機會。
、谔骄窟^程中教師的主導性過強,對學生放手不夠,還是不夠相信學生。
、劢處熡袝r介入得過早〔學生還沒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長時間〕,阻礙了學生本可以自主發(fā)現的機會(“差一點我們就要找到答案!”),有時介入過晚以致讓學生過久地處于無助狀態(tài),還有一些不必要的指導,剝奪了學生嘗試錯誤和從教訓中學習的機會,一些不夠充分的指導,以免學生感到手足無措。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許多探究活動,有的提供了許多供學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結論直接呈現在教材中,意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對于這些探究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給學生自主活動提供機會和空間,不要越俎代庖,代為探究,更不要以“講授探究”代替“親歷探究”。
另外,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實驗驗證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質時,有些同學提出異議,認為是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具有的漂白性,這是學生認知上的歧義,但也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忽視的問題,主觀主義太強,對固定實驗未作出任何疑問,應該也要和學生一樣,增強問題意識。
課后,借鑒很多的'實驗改進方案,最后采用將品紅試紙伸入到二氧化硫氣體中來驗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這樣既避免想到亞硫酸的影響,又在加熱時不會有過多的二氧化硫從溶液中分解出來。實驗簡單易行,又能避免學生在認知上的歧義。今后,教師在實驗改進和創(chuàng)新中應該加大力度研究。
4.學生評價
因學生層次的差別和班級學生人數教多,雖然盡可能的關注每一個學生,但是真正做到及時、適時把握機會贊賞學生的力度還是遠遠不夠。
三、提升環(huán)節(jié)反思
每節(jié)課重點、難點的真正的突破也需要一些必要的練習來鞏固和幫助學生提升能力,但是由于沒有事先安排好學生預習的指導工作,導致最本節(jié)課的提升練習沒有完成。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筆者認為,教師一定要與新課程同行,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fā)者、決策者;充分認識到,課堂不是對學生訓練的場所,是引導學生發(fā)展的場所,不是教學模式、動作化的場所。學會關愛學生,學會激勵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在課程改革中不斷實現自我更新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氧化硫》教學反思2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在高中化學《二氧化硫》的教學后,進行及時的教學反思,并與化學組成員討論后,總結出更符合新課標的教學思路,F簡述如下:
教學案例原述:
⑴教師出示一集氣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讓學生觀察現象。問: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性質?學生回答。
⑵教師演示二氧化硫和水的反應實驗。問: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什么?學生回答。
、歉鶕趸蛑辛虻幕蟽r,啟發(fā)學生二氧化硫還有哪些性質?學生回答:氧化性、還原性。然后啟發(fā)學生:二氧化硫可以和哪些物質反應分別體現其氧化性和還原性?師生共同總結。
⑷教師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并得出結論。然后讓學生與氯氣的漂白性作對比研究。
、尚〗Y后反饋練習
教學案例分析:
本課從教學理念上看似乎達成了新課標所提倡的師生互動的效果,學生的思維活動、視覺感官等充分地被調動和活躍起來,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到位。但學生的興趣、動手探究能力、聯系實際能力、學會觀察能力等化學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是很不到位的。這是因為這堂課從一開始在理念上就發(fā)生了偏差。
教學反思觀點:
教學反思一:讓學生落實書上的知識點,而沒有真正從培養(yǎng)學生化學素養(yǎng)、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我們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素養(yǎng)的學生呢?
教學反思二:僅僅從演示實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究嗎?老師設計好的問題確實是學生要探究和想反問的嗎?是教師領著學生學還是指導學生學呢?從提高學生觀察、發(fā)問和興趣及進一步探究方面還應落實和整改哪些內容?
教學反思三:學生只掌握了知識點就可以了嗎?從培養(yǎng)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師是否把演示實驗改成學生自主探究教學,充分讓學生動手和觀察,觀察后讓學生自己來產生疑問,而不是老師來提問題,然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適當提練幾個有價值的,針對重點知識進行引導和點撥。而不是馬上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已思考獲取知識。
教學設計改進:
針對上述的反思觀點,我把它提交到化學組里讓大家討論得出整改辦法。首先我用多媒體播放“酸雨”污染的錄像,錄象鏡頭立即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引起了強烈的求知欲,思維火花一觸即發(fā)。二氧化硫到底是怎樣一種物質呢?它具有怎樣的物理、化學性質能對人類、社會造成如此的危害?讓學生根據所看錄象總結酸雨的危害。然后通過三個創(chuàng)新實驗來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學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1:蟲子為什么會死呢?(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得出結論: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實驗2:酸雨是怎樣形成的?(首先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實驗設計:儀器與藥品——pH試紙、火柴、燒杯、酒精燈(讓學生僅用給出的儀器與藥品來驗證二氧化硫溶于水的酸性),學生分組設計實驗,組長匯報實驗設計方案,教師給予科學分析與評價,最后得出最佳實驗方案。學生做實驗并匯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投影)酸雨——“空中殺手”,酸雨的形成過程圖,得出結論: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
SO2 + H2O== H2SO3
學生通過討論、探究得出酸雨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還原性。根據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價,啟發(fā)學生二氧化硫還具有哪些化學性質(學生回答:氧化性)。教師引導學生怎樣證明其氧化性?學生設計實驗,二氧化硫與硫化氫都有毒,采取全封閉裝置。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教師分析、講評。最后得出結論: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探究實驗3:花兒為什么會變白?
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把紅花放進裝有二氧化硫的錐形瓶中,觀察顏色,顏色逐漸邊淺,得出結論: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時提出一個探究問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與氯氣一樣嗎?
《二氧化硫》教學反思3
一、精心創(chuàng)設求知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全球矚目的全球三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酸雨”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關酸雨的錄像,使學生感到親切又渴望,親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問題,渴望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這時我再順水推舟引出課題: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時就能吸引學生、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重要。我做到了這一點。
二、內容重組,過渡自然
秉著新課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于是我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內容做了重新的安排:硫單質及其燃燒后的產物已在初中時接觸過,我不再作為上課時的講解內容,主要講解二氧化硫的性質?紤]到學生的基礎及知識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我將其進行補充改進:首先介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教材上是往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品紅溶液來說明二氧化硫漂白作用,這樣的說服力不強,學生會認為會不會是二氧化硫與水反應后得到的亞硫酸具有漂白作用而不是二氧化硫。在教研室陳主任的幫助下我把其改成了往二氧化硫氣體中伸入品紅試紙來驗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這樣既避免想到亞硫酸的影響,又在加熱時不會有過多的二氧化硫從溶液中分解出來。實驗簡單易行,又能避免學生在認知上的歧義。我認為這是本節(jié)課的一處亮點。接著從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最后從化合價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還原性。這樣既過渡自然又環(huán)環(huán)緊扣。
三、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與動力
二氧化硫性質學習整個過程中,我都以問題驅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與探究。如在學習其物理性質時,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1、了解一種物質的物理性質,主要從哪幾點考慮?
2、如何知道一種氣體物質的水溶性?方案設計?幾個問題把學生帶入了實驗探究。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時,我不是直接引入漂白實驗而是,而是先創(chuàng)設情景:古時利用燃燒硫的方法漂白布料,你能說說其可能原理嗎?引入可能的性質漂白作用,再進行實驗探究驗證。
在學習二氧化硫的其它兩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及氧化還原性時也都是精心的設置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呈現,我認為這樣可以避免教師直接填鴨式的告知方式的枯燥無味,激起學生想解決問題的欲望及興趣,上課時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四、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激活學生思維
在驗證二氧化硫能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探究,提出方案通過顏色變化觀察(往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質疑能否說明就是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引起學生認知上的強烈矛盾,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及積極思維。正如心理學家瓦龍說:“思維者,克服矛盾之過程也”,上課時也確實激起學生的興趣,達到學生探究實驗的高潮。
五、關注學生主體,教師起引導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所有知識的傳授,我都不是直接給出或介紹,而是通過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導學生探究、總結。通過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來構建知識體系。在問題解答方面,產生的疑惑方面,我會盡可能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集思廣益。結果這個做法在課堂上看到學生非常活躍,師生互動比較激烈與頻繁,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氧化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教學設計反思01-27
《藏戲》教學反思12-08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12-02
《春曉》教學反思03-08
教學反思模板02-18
陶藝教學反思02-14
拼音教學反思01-26
《祝!方虒W反思01-20
尊嚴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