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1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深有體會:它不僅是一篇小說,更是一篇用文學的筆法寫成的教育論文,給我們教育工作者以啟示,給語文教學以啟示。
第一:要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不應有好壞之分。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作為老師應該尊重、關心、相信每一位學生,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教學中不宜弄虛作假,不管是給誰聽,都應是最真實的。常在各種公開課上看到,學生回答問題時,答案非常準確,簡直是標準答案,讓每個老師都驚嘆這學生素質真高;以及回答問題時就那么幾個人,在朗讀時,久經(jīng)訓練的聲情并茂的齊讀,還有一堂課下來,看著學生仍是很干凈的書頁,讓我感到現(xiàn)在很多公開課都變味了,這都是為了出新片面追求課堂的表演性,忘了語文課為何物。用一些令人炫目的“花招”代替了腳踏實地的語文訓練。這樣的“表演”學生反感,對語文教學無益。教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只有真的,才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只有真的,才能讓學生受益。作為公開課,應是一種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應是一種課堂實踐的引領;應是一種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新;應該是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
第三:課堂上要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jīng)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伙伴、協(xié)作者的關系,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只有這樣的狀態(tài)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愿我們在教學中更多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更好地改進教學,使之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2
每個人活在人世,最渴望的便是得到別人的了解。如能得到一兩個人讀懂自己的心聲,那邊是高山流水般的難得,知己難求啊!
李京京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以前的他十分平凡,甚至是一粒塵埃,引不起任何人的關注。所以程老師對他是不喜歡的,是看不起的。然而,從萬卡進入他的世界,李京京就開始成長了,他因為萬卡和自己相似而成長,他因為要訴說自己的心聲而成長。當李京京執(zhí)著地用生命在朗誦講義的時候,萬卡已經(jīng)改變了這個平凡的不惹人注意的京京。當李京京在一次又一次的遭拒絕之后,他屹立不倒的那只手就是他想訴說的心聲。李京京堅持不懈地渴望朗讀,學生說他是打不死的小強。是的,小強最后取勝了。
孩子們對于這個同齡的京京是存在好感的。他們各抒己見,在李京京身上學到的可貴的品質。當孩子們舉起一雙手渴望被傾聽的手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十個二十個李京京。孩子們因為認識了京京也成長了。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學習,思考自己的做事了。
最后我想聽聽孩子們自己的心聲。我才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要求真的不多,就是希望多點課外活動,少點應試壓力。他們只是孩子,他們應該享受自己的時光。
以后,我要做一個勇敢訴心聲的人,一個樂于聽心聲的人。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3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在一種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寬松,樂意進取、樂意參與,情緒很高亢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意味著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習方式轉變首先要考察的內容,就是課堂的教育氛圍、環(huán)境:學生是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的?教師會設計什么樣的教學情景,設計什么樣的課堂氛圍?
進一步來說,新課程課堂該有什么樣的教育氛圍?學生要什么樣的學習狀態(tài)?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學生要自由。我們要求課堂要有規(guī)范,要有紀律,但是課堂規(guī)范和課堂紀律最核心的實質與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說錯話,說真話,把它自己的經(jīng)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日本的一所小學流行一種這樣的理念,他們認為“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在日本,離開了學校你就不能犯錯誤,但是學生在學校是允許犯錯誤的。我個人的理解,犯錯誤就是讓學生打開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經(jīng)驗和體會充分地表露出來,一時我們的教學真正進入孩子的心理。我們的課程,如果不能夠將孩子的經(jīng)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么孩子的經(jīng)驗就無法完成再構,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轉變。
第三,就是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jīng)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伙伴、協(xié)作者的關系,像這節(jié)課上,我寫錯了一個字,學生立即給我主動的指了出來,這點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那是一種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它已經(jīng)成為習慣,再這樣既寬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敢于指出老師的過錯,這也正說明了學生處于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只有這樣的狀態(tài)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方法的轉變。學習方法轉變的關鍵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本質,解決的是怎么學的問題。比如說朗讀,可以有學生自由讀,教師領讀,全班齊讀;還有對課文的分析,怎么理解等等。像教讀《心聲》這篇文章,主要通過“閱讀——解讀——拓展”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是理解性的讀,把課文讀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課文中有可爭論的東西挖掘出來進行探究,因此需要設計有思考深度的問題,但又不能過多,防止出現(xiàn)“蜻蜓點水”,分析布頭,加講解不透的問題。因為此前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是理解性的,學生的整體感知大都一樣,現(xiàn)在學生就要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個性化的理解,這正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思考進行解讀。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文章中李京京現(xiàn)象透視出來的有關教育的深層問題。但不管怎樣,新課堂教學一定要秉承新課程理念中一切以發(fā)展為本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是說教學的所有任務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愿我們教師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4
美點尋蹤環(huán)節(jié),我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美和人情美,語言美主要從修辭和精彩的用詞角度挖掘。如“瑯瑯的讀書聲從后面追了上來”中“追”字之妙,擬聲詞“叭嗒”的表達效果;人情美尋蹤重點研讀回憶爺爺給李京京講故事及和妮兒摘桑果吃的畫面,感受親情和質樸的友情。并且適時齊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共鳴。
評價人物時,采取多層次評析,指出人物的優(yōu)缺點,并從文中找出有力的依據(jù),讓學生回歸文本。一個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李京京的膽小自卑,“咽了一口唾沫”的細節(jié)被他發(fā)現(xiàn),我及時表揚,坐下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里寫滿了喜悅。
課接近尾聲時,一些學生意猶未盡,我的內心也滿是喜悅。一個有智慧的語文教師,就像是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總會給學生設計一些精彩,創(chuàng)設特別的情境,入境,入戲。成為有智慧的教師,是我努力的方向。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5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將在學生的眼底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你給學生一個冷眼,收獲的將是無數(shù)個輕蔑;你給學生一張笑臉,收獲的將是無數(shù)個尊敬。
上這樣一節(jié)課的本身,對我們就是一次挑戰(zhàn)和考驗,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拿任課教師與“程老師”作比較。但當自己聆聽學生們對人物的理解時,我為自己的狹隘感到羞愧。無論是平日里怎樣淘氣、怎樣的不愿學習的學生,對他們心目中的老師都是寬容的,這種寬容不帶有任何的附加條件,使教育者本身也深受教育。但是,與此同時我清醒地感覺到:他們對教師的尊敬不再是永久的,他們已經(jīng)有能力對教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職業(yè)道德作出較為公正的判斷,緊緊依靠威嚴是不能讓學生永遠臣服的。特別是在新課改形勢下,我們只有推倒心中那堵已并不牢實的“師道尊嚴”的籬笆,給每個學生以寬容和愛,才能真正讓師生成為一對相互尊敬、“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ㄌ招兄Z)
我節(jié)選的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對人物性格的分析,教師對學生的意外之言、不期之語能靈活應變,從不同思路予以肯定和指正。在對“心聲”多重含義的挖掘中,教者循循善誘,適時點撥,使學生思維清晰化,大有撥云見日,水到渠成之感。教學中,注重學生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雄辯恰恰說明平日功夫之深,可謂百花齊放。
可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成的環(huán)節(jié),還要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另外,對文本的解讀一定要深刻,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課堂生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6
我的這節(jié)公開課授課的內容為黃蓓佳的《心聲》,目的是讓學生把握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本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我首先讓學生快速閱讀,然后按照我下發(fā)的學案,先自主學習,而后小組合作研學,交流討論,討論后由小組選代表展示他們的答案。對于閱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各小組自行解決,屬于共同的問題,由我來負責解決。課堂上,同學們你查我找,相互討論,即使學科底子薄弱的學生湊到一起說說。在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完成起來稍有費勁,我就讓他們主動請教其他同學。最后,我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反饋。我的疑惑是如何能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照顧好學生的差異兼顧整體和部分,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呢?
合作的價值應該是要建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平等互助、教學相長”的師生合作關系,尋求更好地學生與學生的影響方式,在學習內容不拘泥于課本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在智力、道德、心理上的發(fā)展。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得學生取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在“案例”中,我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績效考核”影響,總覺得通過教學直接看到學生知識方面的提升,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理解課堂合作學習態(tài)度。
首先,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方能贏得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意識。事實上,我通過“快速閱讀”及“提示性的問題”為學生的有效合作進行了導引。我還依據(jù)學生情況,將合作梯度展開,允許他們相互請教,讓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高度上都能摘到想要的桃子。“小組選出代表展示成果”激發(fā)了小組成員的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進而帶動和感染學生。
其次,不要使得合作的形式化。約翰遜兄弟認為,教師“不能只是把學生放在一起,然后告訴他們要合作”,這樣的話,學生可能會盲目地、無序地“參與”,甚至會由于害怕出錯而出現(xiàn)尷尬的“獨角戲”。我在案例中“屬于共同的問題,由我來負責解決”及“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反饋”就是恰當?shù)亟槿搿K,教師要更好地當好咨詢師,要放下教師的架子來積極地參與并針對性地告知并和學生一起享受其過程,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和學生一伙的。
再則,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合作學習。不要眼睛就盯在學科的知識層面,更不要專門盯著幾個所謂的好學生,那樣就窄化了合作學習的概念。我在“案例中的疑惑”只是實施過程中的一位傳統(tǒng)教學中走出的心聲。拿破侖.希爾曾說過“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協(xié)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心聲》教學反思(精選6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教學反思04-01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沁園春雪》教學反思12-13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4-28
六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30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4-28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沁園春雪》教學反思09-27
人教版語文《背影》教學設計11-02
人教版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1-05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人教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