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用手的小河馬》教學反思
在《不愛用手的小河馬》這個語言活動中,我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兩個: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小手的用處很大,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為了能通過活動來達到第一個目標,我在第一遍講故事的同時就出示了圖片,想通過圖片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吸引幼兒傾聽,以此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苫顒酉聛恚氯缭高`。有較多一部分的幼兒只關注圖片上的動物,而忽視了對故事的傾聽。因此在提問時,許多小朋友沒能積極正確地回答問題。因此,我體會到,在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第一遍故事時,應盡量不出示圖片,不在視覺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分散幼兒聽故事的注意力,給幼兒專心聽故事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養(yǎng)成幼兒安靜聽故事的好習慣,同時也能有助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再者我感覺到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提問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不能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時,我們要以引導的方式進行追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在孩子沒能回答出問題時,教師往往心里比較急,自圓其說,不自覺地就自個兒把問題全回答了。因此孩子說的機會就比較少,自然對故事的理解也不會很透徹。
在幼兒基本理解了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事?小朋友都紛紛舉手告訴老師“我的小手會寫字”,“我的小手會洗臉”,“我的小手會穿衣”……聽聽,我們的寶寶多能干呀!通過故事幼兒明白了自己小手的本領是很大的`,我們都要嘗試著用小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還讓小朋友模仿會做的事情,小朋友參與性很強,目標的達成度較高。
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有好多孩子其實早就懂這個道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也愿意自己做。但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是他們根本沒機會做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他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幫忙,而是大人們閑得無聊或怕這怕那,所以都搶著替孩子做了好多事情,使好多孩子失去了自己鍛煉、練習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慢慢地變得不愿意自己做事了,干脆依賴大人了。因此,作為幼兒園的老師,需要經常和家長溝通,互相了解,共同探討,只有達到了教育上的一致性,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則只是教育只是一種口號,沒實際意義。所以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的小手變得更能干!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的教學反思01-05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的教學反思11-27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的教學反思范文01-31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綜合教學反思01-01
不愛用手的小河馬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