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四篇
一: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
《我的家在哪里》是主題中的一節(jié)數學活動,讓幼兒感受門牌號與單元、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習用數字表示。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自我感覺,這節(jié)課是幼兒有生活經驗的,對于門牌號也是比較熟悉的,上起來應該是比較成功的!為此我在課前也沒有怎么經驗鋪墊!
教學活動下來,這效果讓我意想不到,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有80%的幼兒對于這個內容沒搞清楚的,對于“5幢1單元301室”:5幢“不怎么懂”,1單元“還可以理解”,301室“在3樓幾室就是不了解”。還有20%的幼兒基本上掌握。
課后,我一直想著這個問題,是我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策略的問題?這幾個方面,我都一直注意著。后來我也問了同齡班的老師,你們班中的孩子在上這節(jié)課時,表現如何?沒想到也是同樣的問題。這就是生活經驗的問題!我們這兒的孩子所居住的房子,不像城區(qū)中的孩子所居住的房子有一個門牌號,還有幾單元,幾0幾室的?
是?這一點我卻忽略了,所以說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的還是不夠周全,方方面面地問題都要想一遍,這樣在活動中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通過這次的活動中,下次我要好好注意!以后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問題?
反思二: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
1.教學目標確定后,尋找最佳途徑盡量縮短新學生與新教材、新課程之間的距離,如何用足、用好教材,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是我備課時反復思考的問題。作為農村學校的學生,他們對“明陽小區(qū)平面圖”會比較陌生,因此應另行搭建“學習地圖語言”這一知識點的橋梁,于是就想到了讓學生畫“家——學!钡穆肪圖。用意有三:其一,學生熟悉“家——學校”的路線,這樣一開始就能活躍課堂氣氛;其二,作為一種技能,會畫路線圖在學生今后的生活中會有“用武之地”;其三,與認識“明陽小區(qū)平面圖”一樣,通過畫路線圖,同樣能過渡到“地圖語言”的學習。學完了“地圖語言”后,又讓學生運用所學:如修改“明陽小區(qū)平面圖”,閱讀“中國政區(qū)圖”,以及“修改自己的路線圖”。另外,“畫社區(qū)平面圖或學校平面圖”的作業(yè),進一步訓練學生運用地圖語言的能力。最后布置的調查任務,既是本學科學法的訓練與指導,又為下節(jié)課自然地引導學生形成“對社區(qū)的認同感”做好準備。
2.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新老師與新學生通過畫路線圖,很快熟悉起來,以往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上的沉悶的氣氛不見了。通過畫畫、說說、想想、議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順利達到了教學目標,也營造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今后教學的有效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為生而教”取代了“為教而教”。無論是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還是在實際教學中注意運用富有情感的教學語言、平易近人的教態(tài),“察生言、觀生色”的教學技巧,都無不為了落實一個理念——“以生為本”。如果缺乏對學生的鉆研,學生與教材就達不到有機融合,并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沒有牢牢記住并合理運用“以生為本”的理念,課堂氛圍的營造就無從談起。一節(jié)最基礎的以傳授“地圖語言”為主要目標的入門課,能上出“師生互動有效”的效果,正是新課程帶來的全新感受,也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的認識。
反思三: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
《我的家在哪里》是主題中的一節(jié)數學活動,讓幼兒感受門牌號與單元、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習用數字表示。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自我感覺,這節(jié)課是幼兒有生活經驗的,對于門牌號也是比較熟悉的,上起來應該是比較成功的!為此我在課前也沒有怎么經驗鋪墊!
教學活動下來,這效果讓我意想不到,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有一半的幼兒對于這個內容沒搞清楚的,對于“5幢1單元301室”:5幢“不怎么懂”,1單元“還可以理解”,301室“在3樓幾室就是不了解”。還有一半的.幼兒基本上掌握。
課后,我一直想著這個問題,是我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策略的問題?這幾個方面,我都一直注意著。后來我也問了同齡班的老師,你們班中的孩子在上這節(jié)課時,表現如何?沒想到也是同樣的問題。這就是生活經驗的問題啊!可能有的家長沒有跟孩子講過住的位置,也有的我們這兒的孩子所居住的房子是民房并不知道幾幢幾單元幾室的
是?這一些我卻忽略了,所以說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的還是不夠周全,方方面面地問題都要想一遍,這樣在活動中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通過這次的活動中,下次我要好好注意!以后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問題。
反思四: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
郭老師是高一語文備課組組長,她語速較快,但是吐齒清晰,用語規(guī)范,據她所說是得益于大學時參加辯論團。她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激情四射,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容易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郭老師對文本非常重視。她的課,是建立在學生對文本進行粗讀、細讀、探究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層層鋪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按照“夢的啟示——夢境——夢醒”的思維線索,引導學生走進冰心先生的情感世界,由表層的“家”探尋精神層面的“家”,分析文本的同時也滲透了散文文體特征的講解,最后拓展用了周國平的《記住回家的路》,進而引發(fā)學生對于夢想和現實世界的思考。
那么我自己會怎么處理這堂課呢?拿《我的家在哪里?》為例,按照目標導引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第一步,學生預習,布置學生查詞典解決重點字詞,查閱冰心的有關內容,包括生平、寫作背景、作品以及創(chuàng)作特點等。第二步,課堂上,讓學生談自己對家的理解。第三步,設置5個點,線索、結構、情感、語言、手法,分組探究,可以就一個點深入探究,也可以5個點全部涉獵,每組應有記錄員和發(fā)言人,老師在各小組間指導。第四步,學生就剛才幾個點進行分析,展示成果。中間穿插老師點評和學生現場提問。第五步,學生就上面幾點概括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第六步,結合文本、自己的成長經歷已經社會現象,再一次談談對“家”的理解,升華到感悟、哲思層次。
學到很多,想到很多,有待于總結后落實到實踐中去。
【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02-11
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范文07-02
冰心《霞》《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09-23
《我們的家在哪里》教學反思07-12
《我從哪里來》教學反思11-12
《我從哪里來》教學反思12-05
《我的家》教學反思09-28
《你的家我的家》教學反思05-19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學反思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