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五則教學反思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
篇一:論語教學反思
《論語》教學已接近尾聲,慚愧的是由于主客觀的種種原因,對于這個新課程我并沒有采用很新的教法,主要采用的還是教師串講的古文傳統(tǒng)教法,所以關于《論語》的文化內(nèi)涵也主要是以我的評析為主。但今天在上《高山仰止》篇的時候,我嘗試了“學生評《論語》"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昨天用一課時疏通字詞的基礎上,我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yè),讓學生在《高山仰止》篇中挑選一則自己讀來最有感觸的章節(jié)進行評點,在章節(jié)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心得。今天的課一開始,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的課文上能有思考過的痕跡,我又給了學生三分鐘時間進一步整理思路,組織語言。接下來我就把話語權交給了學生,想不到學生的點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能對一章內(nèi)容進行多角度評點,又能將多個章節(jié)融會貫通,結合起來評點,既能讀出《論語》的積極意義,又能讀出其中的局限性,思想的光芒實在另我驚喜!
比如第5.22章,學生既能讀出編者把這章放在《高山仰止》篇的用意,又能結合對孔子身平的了解,從政治目的方面分析這章。
又如第11.13章,對孔子這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睂W生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有學生認為孔子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這話說得過于直接,欠方法性;而另有學生認為正是這樣直接毫無掩飾的話語,可以看出孔子與學生的關系親密,是師生,更是父子。
再如第19.23章,關于孔子的學說叔孫武叔不能理解的問題,有學生就聯(lián)系到了現(xiàn)在經(jīng)典文學無人問津,快餐文學暢銷的問題,呼吁同學要靜下心來讀經(jīng)典。
當然,有些學生的點評由于對文本理解的偏差,說的是“歪理”,但絕大多數(shù)能切中要害,有的甚至不遜于某些大家,而且學生的有些評點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想到的,卻也能讓我感覺言之成理,讓我真切得感覺到了“教學相長”的涵義。
總之,一次簡單的嘗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很多時候我們老說學生不會說,是我們沒有放心讓學生說。我相信:給他們一個平臺,他們的思想將光芒萬丈!
篇二:論語教學反思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特別是《論語》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墩撜Z》的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初一學生所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yǎng)問題。學生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來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其中有幾句論語,讓我受益非淺!皽毓识隆!边@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復習,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fā)現(xiàn)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復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要發(fā)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fā)現(xiàn)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fā)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如果人人都能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這世間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边@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堅韌不拔,是那么經(jīng)得起惡劣環(huán)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huán)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jié)!----抗戰(zhàn)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共產(chǎn)黨員賈起面對國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篇三:論語教學反思
在講授《論語》一課時,雖有一些成績,但更重點突出, 學生印象深刻,知識得到切實地增加,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F(xiàn)在,有了許多的語文方面的教學參考 多的是存在許多不足,就此對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我深有感觸。
在準備這節(jié)課時,我設計所有問題都是圍繞重點開展,這樣,學習任務適量,重點突出,適合學生,而本節(jié)課也圓滿完成了這一重點內(nèi)容。因為我深信一堂語文課,應有它的授課中心,備課時一定要把握教學重點,圍繞它們來寫教案,上新課,設計問題,這樣才會中心明確,書,但是編輯的重點不一,有的著重于段落的分析,句子的理解;有的著重于結構的分析,主題的探討;有的著重于各項能力的訓練,問題較多。對這些資料,不能拿著一本照搬照抄,或者糊里糊涂東抄一點,西抓一把,而是要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新課程的理念的要求,有所取舍,有些創(chuàng)造,聯(lián)系學生實際,適當與考試結合,爭取一堂課有一堂課的中心,一堂課解決一個問題。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始終遵循一個原則:課堂結構要完整,脈絡要清晰,線索要分明。一堂課相當于一篇文章,在中心的統(tǒng)領下,它有著自己的結構,起承轉(zhuǎn)合,有時缺一不可。如果講課時不講結構,不理脈絡,學生會抓不住重點,聽得一頭霧水,筆記也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記得毫無中心,()沒有目的。語文課,更是如此,它選的文章較長,知識點較多,分析的內(nèi)容多,一定要在寫教案時確立中心,安排框架,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心中要有數(shù)。這樣,在授課時,才能邏輯性強,層次感強,條理清楚,脈絡清晰。本課文章知識要點較多,分析的內(nèi)容多,所以在備課時,我先確立了中心,安排了框架,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做到了自己心中有數(shù),這樣,在授課時,我按照課堂八環(huán)節(jié)的模式,來講解知識,這樣學生聽起來才會感覺有層次,條理清晰。但由于本節(jié)內(nèi)容容量過大,所以有的環(huán)節(jié)時間明顯有些不足,完成倉促,如出示目標和小組討論兩個環(huán)節(jié),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領會討論,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明顯不足。
下節(jié)課,我應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熱情,教師以啟發(fā)引導為主,讓學生多參與,多回答,這樣學習效果自然會好,但本節(jié)課,學生的參與度發(fā)揮不夠理想,一是因為怯場,另外也是教師引導不夠,今后有待彌補。
【論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論語》教學反思08-08
《論語》教學反思06-18
《論語》的教學反思01-04
《論語》教學反思01-22
《論語》教學反思范文11-12
《論語》教學反思總結07-30
《論語》教學反思(精選8篇)03-18
《論語》教學反思15篇08-11
《論語十則》教學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