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6個桃、3個盤子的圖片,每個同學還要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師生合作進行實物演示,揭示“同樣多”的含義。教師和3名同學做分鉛筆的游戲。教師先說明游戲的要求: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同樣多。
2、讓學生觀察教師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筆分完沒有。使學生知道:老師一個一個地分,每人又分給1支。手中的筆分完了。
3、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觀察: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shù)怎樣?引導學生明確: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shù)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
。2)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才分鉛筆的方法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
。4)教師請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每份分得的正方體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5)教師出示“8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教師讓學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幾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議一議。使學生明確:(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2)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板書:2)。
2、教學例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1)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出示題目:6個桃平均分在3盤里,每盤幾個?(板書)
(2)教師提問:“平均分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知道;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3)師生合作分桃子。
、俳處熥寣W生回想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
②學生用學具自己試著分一分。
、蹖W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學生的匯報可歸納為:先把桃每盤放1個,沒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盤放一個就分完了。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2個。
④師生小結:6個桃,分在3個盤里,每盤分得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個。(板書:2)
。4)歸納概括除法含義:
教師講述:像上面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shù)學里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除法)
3、結合例2,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板書:寫除號時,光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2)教師問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僖值奶沂菐讉?(6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教師板書:6÷)。
、诎6平均分成幾份?(3份)把“3”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3)
③每份是幾?(是2),教師把“2”寫在等號后面(板書:2)
教師讓學生對照算式6÷3=2說一下,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3)教師指著“6÷3=2”向學生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
。4)同學之間互相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4、教師出示“8÷4=2”,讓學生讀算式,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學生知道:這個算式讀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5、學生自己讀書,并完成分桃圖。
。1)學生自讀教材第40頁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學生討論,師生答疑。
。2)引導學生看第40頁上小朋友分桃圖,可以先說說圖意。左圖表示一個學生要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右圖表示分的過程,虛線表示已經(jīng)分了的,實線表示沒分的。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希望同學們課下認真復習,理解掌握本節(jié)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打基礎。
隨堂練習
1、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___________
第1題。要讓學生看清題目的要求,實際動手分一分。提示:第(1)題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并讓學生把除法算式寫全,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分法是否正確。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集體訂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每份是□。
(2)讀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shù)。
8÷2=□10÷5=□15÷3=□
第(1)題。教師讓學生豎著看,根據(jù)題意獨立填空。填完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讀一下。最后,教師讓學生把文字敘述部分蓋住,只看8÷4=2,10÷2=5,就能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題。教師先引導學生完成8÷2=□。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應該拿出幾個△,然后動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數(shù)。10÷5=□,15÷3=△這兩題讓學生獨立做,都做完后要讓學生再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除法含義這一數(shù)學難點,教學時在知識點上,通過抓住“同樣多”→“平均分”→除法含義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逐步加深。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親身操作與教師示范演示相結合,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由動作思維——建立表象——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探究活動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2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3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演示:(情境圖)8個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踏青尋找春天來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貓媽媽帶著小熊貓挖竹筍,小熊貓請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貓挖了12個竹筍,想把這些竹筍平均送給鄰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個小伙伴。每人送給幾個?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貓解決這個問題嗎?
出示: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個。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
1、師:請你們用△替代竹筍,用小棒代替盤子動手分一分。
學生動手操作。
師:請告訴小熊貓:該怎樣分?分得的結果,每盤應放幾個呢?
學生說一說分的方法、過程。
2、數(shù)學王國小精靈:你們真能干!
想一想:剛才這一平均分的過程,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也用一種方法來計算?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12、4、3表示的意思,你會列式表示嗎?
、僮寣W生說一說,議一議,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3/*
除號(表示平均分)
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趯φ掌骄值倪^程,在小組中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結果。
、賻煟耗阒绬幔坑卸嗌賶K餅干要分?要怎樣平均分?(明確:要把18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學生用長方形分一分,再填寫算式。
、诮涣饔懻摚
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呢?
算式怎樣寫,除號和等號后面的數(shù)是怎樣填出來的?
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小結: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三、解決熊貓媽媽的'問題,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1、師:熊媽媽請小朋友幫助解決什么問題呢?
出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盤。
師:想一想,熊媽媽要分的總數(shù)是多少?
按什么要求來分?該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后,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思考交流:
師: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分的過程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為什么這個問題也用除法來表示?(熊媽媽的問題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來計算。)
3、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賻煟撼ㄋ闶街械娜齻數(shù),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看書,對照算式說說。)
、谙胂肫骄值倪^程,說說被除數(shù)20,除數(shù)4、商5分別表示什么。
4、操作鞏固。P19做一做(1)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①獨立完成。
、诮涣鳎悍值慕Y果和算式的寫法。
、圩x一讀,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思考討論:
師:想想說說,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因為他們都是把一些物體,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
四、做游戲。(課件演示:8個小朋友在樹林中采集活動)
小朋友告別了小熊貓,來到樹林里采集,將采集到的東西進行平均分。
。1)藍藍采了16個草莓,要平均分給大家,如果每個小朋友分4個,夠分嗎?(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2)東東、小立和玲玲捉到15只蝴蝶,用這些蝴蝶做成標本,每5只做成一版,可以做成幾版?(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3)小云和小麗把采來的18朵花扎成3把,平均每把有幾朵?
(4)我們平均分成2組做游戲,每組幾個人?
五、課堂練習。
P20第2、3、4題。
獨立練習,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六、總結。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有哪些收獲?
[課后小結]
重視操作,豐富表象,形成概念。在教學中陳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在分東西的實例中理解除法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既注意了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又能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3)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教學難點
建立除法的概念。
三、教學媒體及教具設計
1、教具準備
多媒體計算機及課件、鉛筆、游戲用的卡片等。
2、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三角形卡片。
四、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适录と,引入新課
1、多媒體計算機投影一幅畫面,談話引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一些關于分東西的問題。你看,圖片上這兩個人一起種了一些南瓜。到了秋天,南瓜豐收了。怎樣才能使兩人分得的南瓜同樣多,這可是一個難題。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那我們得先學會分的方法。
2、板書課題:第一種分法
。ǘ┙柚庇^,講授新課
1、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臺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 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并請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一支。然后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接著分。
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一支。教師問:“分完了嗎?”
教師讓全班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的同樣多嗎?”學生回答同樣多后,教師板書:同樣多。
2、教學例1
多媒體計算機出示題目,學生讀題后,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然后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后,教師指定一名分得好的學生說說是怎樣分的。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演示,訂正答案。同時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然后教師著重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書)
投影演示: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 4份,每份幾個?
討論:這里“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應是幾個?”(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點按鼠標演示分的過程,學生觀察回答問題。)
3、學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投影演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點按鼠標出現(xiàn)排和盤子圖片。)
“平均放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時,教師進行演示,6個桃依次飛入3個盤中。分完后,比較每盤分得的桃數(shù),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師小結: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板書)
像上面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教學里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現(xiàn)在,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除號(結合板書講解除號的寫法)。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樣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后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字寫在等號后面。教師指著“6÷3=2”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把6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2。)
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于2(板書)。再指名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然后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說說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ㄈ┦帜X并用,進行練習
1、小白鴿聽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得很認真,它想來考考大家,現(xiàn)在,它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道題目,看誰能夠又快又好地做出來。教師一邊談話,一邊出示題目。
第一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后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后結合多媒體投影的`演示集體訂正。
第2題,出示題目,先讓學生看清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后在書上寫算式,并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談話:同學們做得真不錯,小白鴿帶來的題都難不倒大家,它飛回去了。不過,小白鴿說,它的小動物朋友們還有不少題要讓我們做呢!這不,唐老鴨也給我們帶來了題目,不知能不能難倒大家。
2、(l)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說完全。在說得好的同學發(fā)言后,教師點按鼠標出現(xiàn)掌聲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然后再填出書上的空格。
(2)第2題。
同學們不但做得好,說得也很好?墒,仍有一只小青蛙不服氣,它又帶來一道題,我們來看看。接著出示第2題,弄懂題目意思后,先指名學生讀算式,再讓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后填出得數(shù),并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表揚說得又對又好的同學:“你說得真好,小青蛙現(xiàn)在也很佩服你。你聽,它在向你表示祝賀呢!”點按鼠標,出現(xiàn)蛙鳴聲。
。ㄋ模┱w回顧,歸納總結
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同學們想知道更多關于除法的知識嗎?我們以后會接著學習,希望大家好好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ㄎ澹┣榫秤螒颍骸靶『镎摇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5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會讀寫除法算式。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除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具:小棒、桃子圖片 糖果
學具;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分一分、說一說。
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糖)你們喜歡吃糖嗎?(喜歡)知道老師手里有多少個糖嗎?(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我手里有12個糖,F(xiàn)在老師想把這12個糖平均分成4分,你們會分嗎?(會)請拿出你們的小棒,把它當作12個糖分一分。分對的同學,待會下課了,老師就把這些糖果獎勵給大家,現(xiàn)在開始動手吧。(學生操作,教師巡視)要求同學們一邊擺小棒一邊說。
。1)平均分成4份
分好的同學用一個最漂亮的坐姿來告訴老師,同學們坐的真好,現(xiàn)在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分一分。
請四個坐得特別好,聽得特別認真的同學和老師一起來分糖。第一次每人一個,分完了嗎?繼續(xù)分,再來每人一個,分完了嗎?每人再分一個,現(xiàn)在正好分完了。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他們每人分得了幾個糖,平均分了嗎?
。2) 現(xiàn)在我們再來分一分,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把12個糖每3個分給一個同學,可以分給幾個同學?
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看哪些桌的小朋友分得又對又快。(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分好的小朋友請把腰挺起來,把頭抬起來。
這一次,我們同樣是拿12個糖來分,每3個糖分給一個同學,可以分給4個同學。
小結:這兩種分法都是把12個糖平均分的。象這種把12個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或把12個糖每3個分給一個小朋友,求每份是多少或分成多少份,像這些問題,在數(shù)學里我們要用到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計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師指板書,齊讀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算式
師:老師手中是什么?想要嗎?那先得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快又好。
1、出示例1
小黑板出示(1)把8個桃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 )個。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8個桃子的圖片和4個盤子的圖片
請小朋友們用8根小棒代替8個桃子分一分。學生操作
指名生上臺演示。
師:我們拿了幾個桃子來分,平均分在幾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幾個?(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8 4 2 )
。2)師:像這樣的平均分我們就可以用這樣一個除法算式來表示。以前我們學的加法用加號表示,減法用減號表示,乘法用乘號表示,那我們今天要學的除法該用什么符號呢?(除號)教師板書÷ 一邊板書一邊口述除號的寫法 “÷”這個就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要畫得平直,上下各寫一個小圓點,兩點要對齊.一條橫線劃得平,兩個圓點平均分。除號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學生跟著書空除號。
教讀除法算式:8÷4=2 8除以4等于2 生齊讀。
。3)結合分的.過程,說說8、4、2分別表示什么?
在這個除法算式里,8、4、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把幾拿來分?把8分成了幾份呢?每份是多少?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把8個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2個。
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遍。
。4)小結:把幾個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的個數(shù)是一樣多,我們就可以用一個除法算式來表示,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根,就可以用12÷4=3這個算式來表示。
2、教學例2
小黑板出示例2 12個小朋友跳繩,每3人分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學生齊讀題目
請同學們拿出小棒動手分分 教師巡視
師:可以分成幾組呢?(4組)
。2)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用一個除法算式表示,這個除法算式該怎樣寫呢?誰來說一說。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2÷3=4 生齊讀算式。
師:在除法算式中除了除號外,這3個數(shù)分別叫做什么名字呢?小朋友看看書(生自己認識)
師:除號前面的這個數(shù)叫什么呢?除號后面的這個數(shù)呢?等號后面的呢?教師在這個算式下面寫出各部分的名稱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生跟著老師認讀幾遍。
。3)結合過程說說12、3、4分別表示什么?
。4)說說8÷4=2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鞏固練習(課堂活動1、2)
小黑板出示
1、擺一擺,填一填
讓生動手擺一擺,填出書上的空。
指名上臺板演,集體訂正。
2、圈一圈,填一填
五、拓展練習
一、在正確分法后面的( )里打√
1、把6個○,平均分成3份。
。1)○ ○○ ○○○
(2)○○○ ○○○
。3)○○ ○○ ○○
2、把10個
讓生獨立在書上圈出,在交流,指名生上臺圈、填,訂正。
設計理念:除法含義這一數(shù)學難點,教學時在知識點上,通過抓住“同樣多”→“平均分”→除法含義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逐步加深。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親身操作與教師示范演示相結合,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由動作思維——建立表象——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法:
實踐探索法和演繹概括法等教學法 ,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層層升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xx班準備明天參觀科技園,看,他們正在忙什么呢?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說給小組同學聽。
各小組匯報。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同學們正在為明天的出行做準備?,他們正在分食物呢!
師:這么多分法中,哪種最特別?(分糖果的最特別,每份都一樣,每份都是4顆。)
2、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1)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師:每組選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糖果數(shù)量以及是怎么分的匯報給大家。
小組1:我們組有6顆糖果,我給他倆都是1顆,我4顆。
小組2: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個人都有2顆。
小組3: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份各是1顆,2顆、3顆。
。2)教師追問:這么多種分法中,哪種最公平、公正?
①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顆。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觀察:從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顆,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份的數(shù)量同樣多。)
出示小精靈的話,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2題。徐盛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7
【教材分析】
這個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結合具體情境,選擇數(shù)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學情分析】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jīng)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該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jīng)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shù)。
數(shù)學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據(jù)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shù)。
情感態(tài)度: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口算下面各題
12÷2 18÷6 9÷1 48÷8 20÷5 2÷2
21÷3 56÷7 54÷4 14÷7 6÷2 7÷2
2、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學例1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草莓)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學具擺得試一試。(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3)(課件演示分草莓)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4)學生匯報,形成板書:6÷2=3(盤)請你再說說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操作) 討論交流:再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課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小組內思考、討論) 出示學生的表示方法,比較各種表示方法。
小結:在數(shù)學上可以這樣表示: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下1個草莓。省略號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個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余數(shù)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較歸納,完善認知結構。 (課件出示兩次分草莓的過程和算式)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shù)。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P60“做一做”1、2: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shù)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jù)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強調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課件出示P59情境圖。觀察動畫,引出活動:這些同學在做什么?
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
四、課堂小結、作業(yè):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作業(yè):練習十四第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6÷2=3(盤) 7÷2=3(盤)……1(個)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8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復習把二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jù)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在聯(lián)系自然滲透。
三、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四第9題。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邊平均分一邊寫算式。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搶答,然后思考怎樣才能填得又對又快。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9
教學目標:
1、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能用除法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那種小動物?今天小動物們要在美麗的大森林里舉行一次有趣的聚會,想知道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來沒來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ǔ鍪局黝}圖)
二、探索新知:
1.師:好熱鬧的聚會!在剛才的畫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表述看到的)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信息。請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小動物要干什么?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把學生提出的有關平均分的問題記錄在黑板上。)
3.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幫助小動物們解決這些問題吧!猜猜看這兩只大熊貓會怎樣分這10個竹筍呢?為什么會這樣分?(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情況,當學生提到把竹筍分給每個學生同樣多時,教師應及時引導板書:同樣多)
4.師:同學們能想出這么多分法,真不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一種分法——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5.師:你能用學具分一分,試一試嗎?(教師巡視,指導)6.師:哪位同學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樣分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
生1:我用10根小棒代替10個竹筍,先給大熊貓1個,再給小熊貓一個;然后再拿1個給大熊貓,再拿一個給小熊貓。一直分完,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2:先拿2個給大熊貓,再拿2個給小熊貓,然后再拿2個給大熊貓,拿2個給小熊貓,剩下2個一只一個,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3:先拿5個給大熊貓,再將剩下的5個分給小熊貓,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4:先拿3個給大的熊貓,再拿3個給小的熊貓;剩下的4個每只再分2個,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7.師:同學們想了這么多方法,有1個1個分的,有2個2個分的,還有3個3個分的,4個4個分的,5個5個分的,都是分完為止。在同學們的分法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雖然分法不同,但兩只熊貓分到的竹筍都是5個。師:每份分的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
8.師:剛才我們幫熊貓解決了問題,瞧,小猴子正著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嗎?
。▽W生運用手中的.學具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分法。)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板書設計:平均分
教后反思:學生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通過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其它小動物分一分他們喜歡的食物。動手操作的樂趣表現(xiàn)在每個孩子的臉上。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支?
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
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
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
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第一關(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
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1
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教材在編排時從熊貓分竹筍引入,通過分竹筍使學生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還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的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動手平均分物體,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動手平均分物體,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理解除法的含義。
學習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小棒。
學具:每人18個圖形卡片和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孩子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平均分,你們知道什么叫做平均分嗎?(指名回答)那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呢?(指名回答)大家的表現(xiàn)真不錯!現(xiàn)在老師有兩道題想讓大家動手來分一分,考考大家對前面的知識真的掌握了沒有?
請看題目
1.2組做第一題,3.4組做第二題,自己動手分一分吧!學生匯報結果。
1、我們二(5)班的同學真優(yōu)秀!現(xiàn)在老師還想考一考大家,你們都喜歡動物嗎?那誰知道我國的動物國寶是什么嗎?(大熊貓),大家真聰明!今天,熊貓貝貝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然后用課件出示)它遇到了一個難題:它想把12根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不知道每盤放幾個?你們能幫幫它嗎?現(xiàn)在請大家用12根小棒代替12根竹筍,自己動手分一分吧?
2、匯報結果:每盤放3個。師:像這樣,把12根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3個,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屬于平均分,在數(shù)學王國里我們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表示,那就是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板題)
二、新授
1.除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乘法一樣,也是一種運算方法,它也有自己的符號,它的符號叫做除號,寫除號時先寫一短橫,再在上下各點一個點,短橫要平直,兩點要圓,并且要對齊。
2.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3個,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1)首先,我們看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了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
。3)分得的結果每份是幾呢?
(4)這個算式的結果是3所以12÷4就等于3.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讀的時候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讀!伦x作除以,讀作等于,其它數(shù)字不變。(齊讀兩邊)
3.思考: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幾呢?動手分一分,分完后,師問:誰能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呢?(指名回答)
三、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鞏固練習:出示課本第18頁做一做,讓學生用18張圓片代替18塊餅自己動手先擺一擺,再列出除法算式,指名3位同學板演。
師:通過剛才的練習,看來大家都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了,也會列除法算式了,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3.請看第一題(課件出示第一題):
。1)開火車,讀算式。 8÷4 2 15÷5 3 10÷2 5 12÷3 4 6÷3 2 9÷3 3
。2)請寫出除法算式。 6除以3等于2 。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有12人,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3人。有9個蘋果,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3個。
(3)先說說題目意思,再列算式。課件出示后師問:每只小熊分的同樣多是什么意思?
(4)看圖寫出除法算式。全課總結: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學生說一說)師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我們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及表示的意義,希望同學們課后認真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知識。
四、今天的作業(yè)是小冊子:第9頁1,2,3題。
板書設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3)個12÷4 3除號讀作:12除以4等于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會讀除法算式。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除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具、學具:視頻展示臺、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說一說
每人用24根小棒,按兩種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組內交流分的過程。
、牌骄殖4份
⑵每3根一份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算式
1、認識“÷”
、拍贸8個小●,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幾個?
學生操作口答。
⑵你能不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8個、4堆、每堆有2個之間的關系呢?
2×4=84×2=8
還可以用什么算式來表示呢?
⑶教師:還可以用這樣一個算式來表示:8÷4=2(板書)誰知道8÷4=2是什么算式嗎?給各部分取個名字。
板書:8÷4=2除法
除號
、仍趺醋x這個算式呢?學生試讀。
結合分的過程,說一說8、4、2分別表示什么?
、尚〗Y:把幾個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的個數(shù)是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果可以用一個除法算式來表示。
三、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結果
1、體育委員安排12個小朋友跳繩,每3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艑W生操作
、茖懗鏊闶桨鍟12÷3=4
、钦f一說各部分的名稱。板書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日f一說12、3、4分別表示什么?
2、小結:今天我們對除法進行了初步認識,要分的總數(shù)作被除數(shù),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和每份數(shù)作除數(shù)或商。
四、課堂活動
1、擺一擺,填一填
2、圈一圈,填一填
五、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小學教案06-01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2-1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6-02
數(shù)學教案《除法初步認識(二)》06-01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參考05-12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