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案設計
(一)背景和目標
在前一課,學生初步認識了杠桿類工具,并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guī)律。本課學生將通過對生活中杠桿類工具的省力情況進行分析、識別和分類,認識各類杠桿的作用。這一探究,能讓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向生活遷移,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杠桿類工具的科學原理。
生活中的杠桿并不像杠桿尺那樣簡單直觀,不同杠桿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個重要位置也會發(fā)生變化。
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本課的探究將把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引向生活實際。學生將經(jīng)歷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的分析,既能找到各類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也能根據(jù)省力情況進行分類。
科學概念
●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二)教學準備
為每位學生準備:1支長竹筷(秤桿)、螺絲帽或鉤碼(秤砣)、粗棉線或釣魚線、小塑料圓盤(秤盤)、記錄單。
為每組學生準備:撬蓋的鐵片、開瓶器和夾子。
為全班學生準備:鐵片撬蓋子、開瓶器開瓶子和夾子夾東西放大的情景圖,傳統(tǒng)桿秤。
(三)教科書說明
教科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為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杠桿也和杠桿尺一樣有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三種情況。教科書選擇了代表省力杠桿的打開油漆桶的鐵片、打開飲料瓶的開瓶器和代表費力杠桿的夾東西的夾子。這些杠桿都是學生較熟悉的工具,生活中應該有使用類似工具的經(jīng)歷。教學中從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著手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比較容易做到的。
教科書呈現(xiàn)了10種工具,依次是偏口鉗、園林剪、鑷子、切刀、剝線鉗、剪刀、核桃夾、尖嘴鉗、訂書器、筷子。分析這些常用的`杠桿類工具,按是不是省力的標準給它們分類:用比較分析的辦法去判斷哪些杠桿工具像開瓶器一樣是省力的,哪些杠桿和夾子一樣是費力的。
夾子等杠桿工具用起來不省力,為什么還要設計這樣的杠桿工具呢?學生在這里可能很自然地提出這樣的科學問題,所以有必要討論,省力只是工具的一個作用,工具還有給人們帶來方便的作用,如:延長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第二部分:小桿秤的研究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這是杠桿類工具運用的一個典型現(xiàn)象。學生在生活中也許沒有很多機會見到桿秤,所以這里先通過實際的生活場景讓學生了解桿秤:在中藥房、農(nóng)貿(mào)市場等地方都有可能見到桿秤的身影。如仍不容易見到桿秤,建議教師準備一把桿秤,讓學生進行觀察。
在學生仔細觀察桿秤實物后,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個桿秤,這樣能很容易地分析桿秤這個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及其關(guān)系,讓學生感受到杠桿是怎樣省力的以及桿秤設計的巧妙。
附:小桿秤制作步驟
●把一根小手指粗的竹筷或直木棍(長約30~50厘米)打磨光滑;50克鉤碼1~10個,其中一個用釣魚線系好做秤砣。
●自制一個秤盤,系好三條一樣長的細繩并固定在秤桿上。
●在秤砣與秤盤間選擇適當?shù)奈恢孟瞪弦粋繩套,作為初次實驗的平衡點。
●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盤小桿秤刻度,在稱盤內(nèi)每次加一個砝碼(50克),移動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桿的掛秤砣的位置做好標記,直到秤桿用完為止。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案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案設計08-24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案11-27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學反思07-07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優(yōu)秀教案08-10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的教學反思11-21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教學設計01-26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的教學反思范文09-21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課教學反思03-30
科學教案設計之杠桿類工具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