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5-03 11:39:30 古籍 我要投稿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15篇)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翻譯

  凜冽的北風(fēng),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yáng)。在夢中,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zhuǎn)一轉(zhuǎn)吧。

  沒有任何征兆,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在枕邊結(jié)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

  注釋

  朔風(fēng):邊塞外凜冽的北風(fēng)。

  倩魂:少女的夢魂。此處指作者自己的夢魂。

  桃花月:即桃月,農(nóng)歷二月桃花盛開,故稱。此處代指美好的時光。

  由他:任他,聽?wèi){他。

  好處:指美夢中的景象。

  無端:平白無故。

  畫角:古代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

  紅冰:淚水結(jié)成的冰,形容感懷之深。

  塞馬:邊塞的戰(zhàn)馬。

  大旗:軍中的旗幟。

  賞析

  第一句描寫呼嘯的朔風(fēng)吹起了滿地的落雪,雪雖然停住了,但繼之而來的狂風(fēng)卷起了滿地雪花,這風(fēng)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來臨使寒冬落雪的氣溫更加凄冷;“三更雪”點(diǎn)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風(fēng)雪之夜,思念故鄉(xiāng)的軍旅之人這時還不能人睡。

  第二句“倩魂猶戀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帶著笑意的夢魂。這一句寫軍旅征夫進(jìn)入夢境,外面呼嘯的寒風(fēng)還在凄緊地吹著,一直思念故鄉(xiāng)的人終于帶著微笑進(jìn)入了夢境;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閨中旖旎溫馨的氛圍與風(fēng)光叫人無限依戀。夢境與現(xiàn)實(shí)是如此懸殊,作者以“三更雪”與“桃花月”對舉,把風(fēng)雪交加的塞外寒夜與閨中的溫情作了鮮明的對比!蔼q戀”兩字承接上句的“朔風(fēng)吹”,表明盡管強(qiáng)勁的'朔風(fēng)吹散了滿地的雪花,但吹不散軍旅征夫的思鄉(xiāng)之念,在寒風(fēng)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強(qiáng)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夢好”承“桃花月”而發(fā),訴說了遠(yuǎn)離故鄉(xiāng)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馬勞頓,巡邊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靜靜地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但寒夜中的夢,有惡夢,也有好夢,今夜正做著好夢,就讓他做下去吧。讓他在夢中多得到一些歡聚的幸福和快樂。詩人在這里用了兩句非常流暢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卻是真切深刻的,充滿了對軍旅征夫的無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夢的幸福,誰也不要打斷他的夢,這與唐代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刪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寫法十分相近。金昌緒寫了思婦夢往邊地,納蘭性德寫征夫夢回故里,他們難相見,就讓他們在夢中多相會吧!為了這,鳥兒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然而,好夢不長,畫角一聲把征夫從歡聚團(tuán)圓的夢境中拽回到現(xiàn)實(shí)。本來,衛(wèi)戍邊地的軍人,對軍旅中的畫角聲聲習(xí)以贊常,但這時對夢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歡樂的夢中人來說,這畫角吹稠太“無端”,“無端”兩字透出了征夫?qū)@畫角的惱恨,對軍營生活的惱恨,也隱隱譴責(zé)了制造這悲歡離合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一聲畫角斷送了他一場幸福夢,他長久地盼望著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團(tuán)聚,但卻很難實(shí)現(xiàn)。終于,在夢中他回到了故里和親人中間,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淚水,待到畫角一聲夢醒回時,歡聚時的幸福淚水已在枕邊凝結(jié)成為一層薄薄的冰。方千里詩曾道:“情淚滴如冰”!罢砼霞t冰薄”中的“紅冰”兩字,這里指凝成為冰。詩人以“夢好”,“畫角”人手,點(diǎn)出最后的一個“冰”字,把夢境中幸福纏綿情景與現(xiàn)實(shí)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鮮明的對比,強(qiáng)烈地抒發(fā)出這無聲之慟。

  最后的兩句詞,“塞馬一聲嘶,殘星照大旗”,繼之畫角,這塞馬一聲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夢境的征夫夢徹底打碎了,從迷惘中醒來的征夫,雖然還留戀著剛才的夢境,但睜眼抬頭時,殘星欲曙,曉風(fēng)吹拂著軍旗,迎來了塞外冰冷的空曠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現(xiàn)實(shí)生活里。

  這首詞中詩人以自己的親身體驗(yàn),把邊地軍旅生活的勞苦艱辛和征夫們對妻室故園的魂?duì)繅衾@的思念之情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強(qiáng)烈地抒發(fā)出對衛(wèi)戍邊地的征夫們無限同情。在寫夢醒時,連同畫角、塞馬、殘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軍旅生活描繪得格外悲涼寂寞,與詞的上片寫夢回故里時的纏綿格調(diào)形成鮮明的對比。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執(zhí)行軍事偵察任務(wù)的途中。是一首以紀(jì)夢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dá)離情別恨的詞。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宋代:黃庭堅(jiān)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fēng)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譯文: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fēng)花草香。

  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呈現(xiàn)在那溪水橋旁,捕魚老人喝醉酒睡著了也沒有人前去叫喚一聲更沒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懶散而不受約束的意味兒是何等的深長啊,春風(fēng)吹拂著花草還散發(fā)著幽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山山水水如果有什么等待的話,這其中的意味兒也只有陶淵明理解得最明朗。你若問我離開要到什么地方去,你跟著我走自然也就知道我所向往的地方。

  注釋:

  半煙半雨溪橋畔(pàn),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lǎn)意何長,春風(fēng)花草香。

  疏懶:懶散、悠閑,不習(xí)慣于受拘束。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qián)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有待:有所期待。陶潛:即陶淵明,名潛,東晉詩人。

  賞析:

  這首詞詞人移花接木,詩人諳熟前人的詩句風(fēng)韻,考慮到句式長短、對偶聲韻,使這首詞詞情達(dá)意、情思連續(xù),使之如出己口,置身于寬闊寂寥的環(huán)境,突出隱逸的主題,同時表達(dá)了詞人對于榮利的摒棄以及對先哲的崇敬之情。

  上片描繪了一幅閑適悠雅的溪橋野漁圖。在一片氤氳迷蒙的山嵐水霧中,是煙是雨,叫人難以分辨,真是空翠濕人衣。在溪邊橋畔,有漁翁正在醉酒酣睡,四周闃無聲息,沒有人來驚破他的好夢!笆钁幸夂伍L,春風(fēng)花草香”,這就是杜甫的兩句詩“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西郊》)、“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絕句二首》)的十分熨帖的表現(xiàn),而且從原作的意境看,也與上片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過這詩句的媒介,使讀者感受到杜甫的詩境,這些詩境又反過來豐富了這首詞本身的意蘊(yùn)。從“春風(fēng)花草香”會使人聯(lián)想到“遲日江山麗”以至整首杜甫絕句。由聯(lián)想再回到詞意,在“春風(fēng)花草香”后面,不單是春風(fēng)花草的幽香,而且是“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美麗的景致讓詞人沉浸其中,如癡如醉,一幅風(fēng)光明媚生機(jī)勃勃的春天畫面。

  下片寫江山形勝,四時的美景吸引自古至今著無數(shù)的隱人逸士!敖饺缬写笔嵌鸥Α逗笥巍分械脑娋,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卻推開自己不說,而從對面著筆,將自己熱烈的感情移植到無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過擬人化的`描寫,表現(xiàn)“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那種人與自然交流相親、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緒,黃庭堅(jiān)巧妙地移植了這一詩意,將前面“疏懶意何長,春風(fēng)花草香”詞意發(fā)展為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這時候,作者自然地想到了開隱逸風(fēng)氣的陶靖節(jié)先生,又隨手拈來了杜甫的另一句詩“此意陶潛解”(《可惜》),使讀者想到陶潛返樸歸真退居田園的隱逸事跡,將自己對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實(shí)到對這位拋棄榮利的田園先哲的景仰上,從而挑出了全詞隱逸的主題!按艘馓諠摻猓嵘笕昶凇保ǘ鸥Α犊上А罚,杜甫感嘆生不逢時,恨不能與陶淵明同歸田園。這首詞的最后二句“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是接住杜甫詩意,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他不學(xué)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塵。詞人決心歸隱,但到底去何方,是山野,是林莽,是田園,卻無可奉告,不過如隨之而去,一定會明白他的蹤跡。這二句詩句在這首詞里,貫串下面的情志意趣,結(jié)束得非常工穩(wěn),飄逸而含蓄。

  整首詞雖連綴前人詩句而成,但是主題集中,聯(lián)系緊密。上下相承有序、言近而旨遠(yuǎn),憑著自己的詩才學(xué)力,通過精心的構(gòu)思安排,卻創(chuàng)造出比原句更高的美學(xué)價(jià)值。這篇詞是集句詞的代表詞作。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濕云不動溪橋冷。

  嫩寒初透東風(fēng)影。

  橋下水聲長。

  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

  花比人應(yīng)瘦。

  莫憑小欄干。

  夜深花正寒。

  譯文

  潮濕的云彩凝滯不動,溪橋清冷,輕寒剛剛穿透東風(fēng)的身影。橋下水發(fā)出長長的聲響,河畔的梅枝正揉和著月光發(fā)出香氣。

  人愛花好似見了舊友,花與人比較起來該是俊秀清瘦。獨(dú)自一人寂寞靠著那小小的`欄桿,殊不知夜深正熬受著寒冷哩!

  注釋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

  濕云:天空中凝聚的濃云。

  嫩寒:輕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賞析:

  此詞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冬至。是時,東坡從泗洲(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過楚州(今江蘇省境),登蔡景繁西閣,與王元龍晤,和楚守田待問,賦此詞以嗔贈侍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4

  蕭蕭幾葉風(fēng)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shù)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翻譯

  風(fēng)雨蕭蕭,落葉片片。秋夜里,數(shù)著長更,更長愁更長。這時候,斜靠在枕頭上,仰望星空。月亮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上弦,慢慢趨于圓滿。秋風(fēng)秋雨,寒涼驚心。

  羅衾不耐,孤枕難忍。號角催曉,漏滴花陰。淚花伴隨著燈花,被燒成灰燼。沒有一個地方不讓人傷心,幥僦乙,也早已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注釋

  “蕭蕭”二句:蕭蕭,風(fēng)雨聲。

  長更:長夜!办フ怼

  欹枕:斜靠著枕頭。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二句:燈花,油燈結(jié)成花形的余燼。戎昱《桂州臘月》:”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爸儇菲蕖兑链睿耐猓罚骸苯膛(dú)自守空房,淚珠與、燈花共落!岸湟庵^寒夜被薄,淚花伴隨著燈花,被燒成灰燼。

  玉琴:琴之美稱。

  賞析

  《菩薩蠻·蕭蕭幾葉風(fēng)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寫法,從多個方面去描寫和渲染,寫思婦的苦情!帮L(fēng)兼雨”“長更”是耳聞,“蟾蜍下早弦”是眼見,“夜寒”是身體感受,“無處不傷心”是心理感受。容若將離人苦夜長,相思難解,無處不傷心的苦況寫得精細(xì)到位,末一句雅而傷,詞中女子顯然是淑女,風(fēng)格姿態(tài)不同于《古詩十九首》里的“蕩子?jì)D”!拜p塵”兩字更將閨閣寂寥的氛圍摹寫得深細(xì)。凄婉之情溢于詞表。上片展現(xiàn)自然景象,秋天的風(fēng)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會事相,淚花和燈花。

  上闕寫景。首句中,詞人描寫了凄風(fēng)苦雨下,落葉蕭蕭的景象,渲染出一種悲涼的悲涼的氛圍。“長更”一句,從李煜《三臺令》詞中化出,寫長夜漫漫,無法入睡,詞人索性抬頭望天,不知不覺,月亮已在上弦處了,表明詞人孤臥時間之久,寂寞難耐。詞的下闕寫詞人好不容易入睡,卻因涼夜被薄驚醒,孤凄寒冷透徹心扉,不覺淚水伴著燈花淌落。滿心傷懷,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彈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塵,更休提伊人如今飄然遠(yuǎn)去了。

  詞人所描之景,在古琴處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轉(zhuǎn)低回,回味無窮。

  創(chuàng)作背景

  張秉戍將《菩薩蠻·蕭蕭幾葉風(fēng)兼雨》收于《納蘭詞箋注》的愛情目錄之中,謂之思念情人或者悼念亡妻都無不可,創(chuàng)造時間不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5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fēng)鳴絡(luò)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古詩簡介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意境哀婉,字里行間灼灼真情天然流動,用極簡之語平常地道眼前之景,直率地抒胸中之情。全詞完美使用白描的表現(xiàn)手法,將納蘭對亡妻的思念之情表達(dá)地淋漓盡致。

  翻譯/譯文

  白得叫人心驚的月光,映照在水晶簾上;我倆遙遙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發(fā),嗅不到你似霧的濃香。想問候一聲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卻毫無辦法;月掛西天,梧桐的樹陰已 經(jīng)拉得很長。

  西風(fēng)起,蟋蟀聲聲鳴響;不讓憂愁的人兒睡下;秋天還是去年的秋天,可為什么面對秋景,淚水總想流上我的臉龐?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晶簾:水晶簾子。形容其華美透亮。

  云鬟(huán)香霧:形容女子頭發(fā)秀美。

  絡(luò)緯:蟲名。即莎雞,俗稱絡(luò)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盛冬玲《納蘭性德詞選》,這首《菩薩蠻》作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秋,距盧氏之死約三個月。自盧氏死后,亡妻的影子總也不能從納蘭的生活中消失,而從這首詞中的“傷心白”、“成遙隔”、“愁人”、“去年”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這又是一首納蘭悼念亡妻之作。

  賞析/鑒賞

  文學(xué)賞析

  中國文人,大多有傷吞悲秋的情緒,而且秋天在古詩詞中往往象征著死亡,在落葉繽紛、大地蕭瑟的時節(jié),觸景生情,詞人難免愁心滿溢,恨不能收,追悼故人,涕泗橫流,痛斷肝腸。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水晶簾子寂寞地晃出一片凄白孤清之景,而思念的人已是生死兩茫茫,香消玉殞,芳蹤杳然!霸器呦沆F”化自杜甫《月夜》詩: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奔{蘭用此指代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結(jié)合杜詩意境,此詞更添一番相思離別之痛。

  納蘭遙想當(dāng)年,玉兔西沉,夜語深深之時,妻子軟語溫柔,輕輕為自己披上溫暖的衣袍,兩人依在梧桐的陰影中相談甚歡,如葡萄架下牛郎織女的私語。此情此景,是如此溫馨閑適,“勝卻人間無數(shù)”。而今獨(dú)立寒露,聽著紡織娘在瑟縮的西風(fēng)中鳴得凄切,卻沒有了紅袖添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法凄修修成”,相思成災(zāi),轉(zhuǎn)難眠,往事歷歷,伊人獨(dú)去,情在眼中翻滾欲出。直合易安《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此欲彼欲,都是無限惆悵哀慟纏綿心中,訴無可訴,只任柔腸百轉(zhuǎn),無限思量欲化成淚。

  “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憋L(fēng)姿卓絕、多情溫柔的納蘭,想著曾經(jīng)美好的時光,終是淚流如雨。此處“只是”、“如何”二詞形象地表達(dá)出世事難料、無可奈何之感。僅僅過了一年,卻是天人永隔,讓沉浸在幸福中的納蘭一時不能接受這殘酷的現(xiàn)實(shí),而周遭寒冷的空氣,眼中晃蕩的水汽,都在殘忍地訴說著事實(shí)。納蘭只能被迫接受現(xiàn)實(shí),而又心有不甘,只能傷痛地低語:“只是去年秋啊。”

  此詞意境哀婉,字里行間灼灼真情天然流動,用極簡之語平常地道眼前之景,直率地抒胸中之情。納蘭運(yùn)筆如行云流水,毫不沾滯,任由真純充沛的感情在筆端自然流露,出色地用自己的感受來感動讀者,仿佛自己就是那個惆悵客,心間萬種凄婉百轉(zhuǎn)千回。

  納蘭詞就是如此動人,因?yàn)樗挠们橹辽疃钟们橹琳,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飾”。納蘭詞善用白描手法,魯迅說白描法“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詞就完美地用了白描,用語樸素,情真意切。

  清代詞人況周頤曾說納蘭詞“一洗雕蟲篆刻之譏”,“純?nèi)涡造`,纖塵不染”。納蘭真情得人如此推崇,并由此交得知己顧貞觀、陳維維崧,“自古文人相輕”這句話在此卻是不適用了。由此也可見納蘭的不一般納蘭的頭銜甚多,與曹貞吉、顧貞觀合稱“精華三絕”,被譽(yù)為為“滿清第一詞人”,有人甚至把他同“千古詞帝”李煜相提并論,“或謂是李煜轉(zhuǎn)生”。中國詞壇悼亡詞甚多,唯納蘭獨(dú)樹一幟,還還形成了“家家爭唱飲水詞”的局面,毫不遜色于那個賦引得洛陽紙貴的左思。如此成就,個中緣由從此《菩薩蠻》詞中可略見一二,重要的還是“真切”二字。

  名家點(diǎn)評

  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秋夜。詩人對著月色,無法入睡,想起了遠(yuǎn)隔關(guān)山的妻子。最后兩句,暗喻年年離別。去年,離別的眼淚還可以強(qiáng)忍;今年,雖然景色依然,傷心人卻無法壓抑自己的感情了!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6

  玉皇宮殿高無極,東西龍虎更番值。天上事偏多,仙人鬢亦皤。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長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萬家。

  翻譯

  玉皇大帝的宮殿高聳無邊,威龍猛虎輪流坐鎮(zhèn)東西邊。天上事物繁雜,連逍遙自在的仙人都愁白了頭發(fā)。

  麻姑粲然一笑,輕舒長爪,掐破碧桃花,讓美艷的花光照遍千家萬戶。

  注釋

  玉皇宮殿:暗指當(dāng)時朝廷。

  無極:無窮盡,無邊際。

  皤:白色。

  麻姑:又稱壽仙娘娘、虛寂沖應(yīng)真人,中國民間信仰的女神,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她的手指纖細(xì)似鳥爪,有人想讓她來搔背癢,結(jié)果吃了苦頭。

  賞析

  古代詩歌中,向有“游仙”一體,常借描述神仙境界,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亦有借以表現(xiàn)男婦愛情或政治生活的。遠(yuǎn)自晉 郭璞的《游仙詩》,近到龔自珍的《小游仙詞》,都是此體的代表作品。南朝梁鐘嶸《詩品》評郭璞云:“《游仙》之作,詞多慷慨,乖遠(yuǎn)玄宗。……乃是坎壈詠懷,非列仙之趣也。”后人也都以為其確系“有托而言”。至于龔的《小游仙詞》,論者更以為是“既談?wù)乒剩从嘘P(guān)清朝軍機(jī)處的遺聞軼事),也抒感慨(即龔氏幾次考軍機(jī)章京均告落選的憤懣之情)”(參見近人劉逸生《龔自珍詩選》)。洪亮吉這首詞,雖然未標(biāo)“游仙”之題,但從內(nèi)容看,也屬此體,而且也是借天宮生活,仙人舉止來表達(dá)某種政治寄托。

  這首詞收在《更生齋詩余·冰天雪窖詞》中。詞集自序云:“歲戊午(清嘉慶三年,1782)自京邸乞假回,東箱無事,輒填至數(shù)十闕。及自塞外回里,亦時時作之。遂滿一卷,名曰《冰天雪窖》”,從其后言之也。從集中的編次看,此詞排在“時欲乞假南回”的幾首詞之間,可以推斷,它作于洪氏寫出“力陳內(nèi)外弊政”的奏疏前不久。當(dāng)時,詞人五十三歲,已任翰林院編修,又出任貴州學(xué)政,期滿返京,充咸安宮總裁,在上書房行走。此時他似乎頗為春風(fēng)得意,但又屢有歸志。據(jù)惲敬《前翰林院編修洪君遺事述》:“君初第時,大臣掌翰林院者網(wǎng)羅人才以傾動聲譽(yù)。君知其無成,欲早自異,遂于御試《征邪教疏》內(nèi)力陳中外弊政,發(fā)其所忌!边@也許只是個表面現(xiàn)象,而關(guān)鍵在于洪亮吉是個有見識、有抱負(fù)、有責(zé)任感、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目擊當(dāng)時官僚制度的'腐敗、經(jīng)濟(jì)的危機(jī)以及苗民、白蓮教民的起義,不肯默爾而息,當(dāng)“立仗馬”,所以早就醞釀著要冒風(fēng)險(xiǎn)出來說話,寧可丟官回老家。應(yīng)考作疏,不過是適逢其全罷了。因其疏中慷慨陳辭,無所忌諱,被“抑置三等”。這就是此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或者說是“本事”。

  現(xiàn)在我們具體來談詞的正文!坝窕蕦m殿”分明是指當(dāng)時朝廷;“無極”者,“天高皇帝遠(yuǎn)”也!皷|龍西虎”,猙獰可怕。這是皇帝左右的權(quán)貴、親信;“更番值”,無疑是把持朝政、輪流坐鎮(zhèn)了!疤焐鲜缕唷倍潼c(diǎn)出了朝中矛盾重重,危機(jī)四伏,連逍遙自在的“仙人”也要愁白了頭發(fā)。“仙人”指誰?可以是泛指朝中的有識之士,也不妨看作詞人的自喻。他供職翰林院,屬于“詞臣”和“閑官”,仿佛是天上的“散仙”。他雖無言事之責(zé),決策之權(quán),但由于憂國傷時,不禁愁思滿懷,大有“區(qū)區(qū)之心,不能自已”(見洪我以后所作的《極言時政啟》)之慨。上片全寫天上情事,頗有點(diǎn)戲劇性和幽默感。

  下片由前面泛說的“仙人”具體到了“麻姑”。她是有名的仙女,曾多次看到滄海桑田的變化,她的手指纖細(xì)似鳥爪,有人想讓她來搔背癢,結(jié)果吃了苦頭。這里說她粲然一笑,輕舒長爪,掐破碧桃花,讓美艷的花光照遍千家萬戶。假如我們對上片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話,那么這里應(yīng)是表明作者不能再保持沉默,無所作為了。他將傲然一笑,無所顧忌地去揭一揭時弊,捅一捅“馬蜂窩”。事情未必有成,所以用個“空”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所以用個“偶”字。但不管怎樣,總能引起點(diǎn)轟動,沖破“萬馬齊喑”的沉悶空氣。所以結(jié)拍以樂觀自豪的調(diào)子唱出“掐破碧桃花,花光照萬家”。下片集中寫麻姑,設(shè)想甚奇,可稱“神來之筆”。

  由于此詞采用的是游仙詩的形式,因此詞中的情事都比較朦朧,在理解上不宜過分落實(shí)。但結(jié)合其創(chuàng)作背景看,說詞中有作者自己在,有一定“本事”在,該不是牽強(qiáng)附會。從藝術(shù)角度說,它形象生動,構(gòu)想神奇,充滿浪漫主義的情調(diào),堪稱古代游仙詩詞中的佳作。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菩薩蠻·七夕

  宋代:陳師道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yuǎn)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譯文: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七夕佳節(jié)烏鵲、飛燕紛紛前來架橋,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一年才能再相見。急雨沖刷著織女所乘之車,天旋銀河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yuǎn)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雖然相隔遙遠(yuǎn)仍能遙遙相望。不似人世間,回頭望去只有巍巍群山。

  注釋: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yíng)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烏鵲:喜鵲。盈盈:形容清澈。天回:天旋,天轉(zhuǎn)。

  離愁千載上,相遠(yuǎn)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香車:泛指古代貴族婦女的專車。這里指織女所乘之車。

  賞析: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神話,《詩經(jīng)·大東》就有了織女與牽牛兩星分居銀河兩旁的敘述。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輪廓。以后在《歲華紀(jì)麗》、《爾雅翼》及六朝梁殷蕓《小說》(《月令廣義》引)等書中,關(guān)于這個神話的記載漸趨完整。到近代,流傳于民間的,更是豐富充實(shí),積極健康,成為膾炙人口的一則古代神話。由于這個神話在諸書中一般是以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鵲橋相會,終究被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因此歷代文人經(jīng)常借這個神話故事來抒發(fā)離愁,陳師道的這首《菩薩蠻·七夕》也并不例外。

  詞的上片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下片以“離愁千載上”換頭,抒發(fā)天上“不似人間”的感喟。

  詞的上片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起句:“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笔钦f平日牛郎織女在天河兩側(cè),不得相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烏鵲架橋,在天河相會!皷|飛烏鵲西飛燕”,狀烏鵲和燕紛紛前來架橋的忙碌場景,這也是讓牛郎織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會聚首的唯一條件。經(jīng)年不見,只能隔河對泣;此時相逢,相見自然恨晚。

  “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襯托了兩人盼望見面的急切心情,也隱含了歷經(jīng)劫難的艱苦歷程。香車,泛指古代貴族婦女的專車,梁孝元帝《車名詩》:“佳人坐椒屋,按膝對蘭薰,繞砌縈流水,邊梁圖畫云,錦色懸殊眾,衣香遙出群。”這里指織女所乘之車。河漢,即天河,《廣志》:“天河曰銀漢,又曰銀河,亦曰天漢、天津、絳河、明河!

  下片以“離愁千載上”換頭,抒發(fā)天上“不似人間”的'感喟。牛郎織女的悲劇,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遠(yuǎn)隔天一方,“相遠(yuǎn)長相望”,這是何等的憾事。但是,“相遠(yuǎn)”猶能“長相望”,“人間”卻“回頭萬里山”,連“長相望”亦不得,這種“終不似”就顯得越加沉痛了。得到這個結(jié)論以后,“回頭萬里山”,對坎坷不平的人間,一種夾雜著欽羨和惆悵的復(fù)雜心情不免油然而生。據(jù)《宋史》載,陳師道“高介有節(jié),安貧樂道”,平時!敖K日不炊”,死后由友人“買棺斂之”。這首詞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織女的悲劇來襯寫人間無數(shù)悲劇的意思。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8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宋代高觀國

  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fēng)影?妥硪泻訕,清光愁玉簫。

  譯文

  過去那些離鄉(xiāng)求仕的人,他們也時常懷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但是,他們最終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后辭官榮歸故里。

  嘆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雖然暫得返鄉(xiāng),卻不能久留,還要為仕途而繼續(xù)奔逐。

  我年來多病,常常產(chǎn)生思鄉(xiāng)之情;鬢發(fā)發(fā)白,但未曾建功立業(yè),愈發(fā)感到失意。

  馬上又要離開故鄉(xiāng),這一去歸鄉(xiāng)無期,不知什么時候能夠?qū)崿F(xiàn)壯志實(shí)現(xiàn),功成名就。

  注釋

  郡樓:指滑州城樓。

  贊皇山:山名,在今河北省西南。

  井邑:鄉(xiāng)邑,故里。

  掛冠:謂辭官。

  泛梗:漂浮的桃梗。

  越吟:春秋越國人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國,病中吟越歌以寄鄉(xiāng)思。后用喻思鄉(xiāng)之情。

  潘鬢:西晉詩人潘岳,三十二歲鬢發(fā)就開始斑白,作《秋興賦》以感懷。見《秋興賦》序。后以指中年鬢發(fā)初白。

  北指邯(hán)鄲(dān)道,應(yīng)無歸去期:從滑州(今河南滑縣)歸故鄉(xiāng)贊皇,經(jīng)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言歸鄉(xiāng)無期。

  鑒賞

  中秋佳節(jié)是我國古代文人經(jīng)常采用的題材。這首詞充分表達(dá)了作者對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寫待月的心情,依換韻分兩層!昂雾毤惫艽翟脐裕吆黉匍_金餅”寫人們等待月亮緩慢爬高時的情景。起句作者通過描寫“急管吹云暝”的幼稚舉動,表現(xiàn)出人們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僅僅依賴“急管”這具體的東西來表達(dá)抽象復(fù)雜的心情,卻在“急管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須”兩字。

  這樣一來就使句意更深一層。不單表現(xiàn)了人們的急切心情;又表現(xiàn)出月出人間的積極主動。下句“高寒滟滟開金餅”具體細(xì)致地描寫了月如何穿出云叢出現(xiàn)在高空。此句化用蘇舜欽《中秋新橋?qū)υ隆吩姡骸霸祁^滟滟開金餅!薄颁黉佟,光搖動貌,寫月的迷人姿態(tài)。

  “金餅”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眼,又以餅的圓形點(diǎn)明是中秋滿月。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是自勸與勸人勿辜負(fù)良辰美景的警語。這句既高度贊美了中秋夜月,又為下片賞月鋪墊。

  下片寫賞月,作者扣緊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個動人的月夜場景,從各個角度來刻畫這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月夜。換頭“桂花香霧冷”是半虛半實(shí)的雙關(guān)語。實(shí)者,桂花被月光籠罩著,加上秋夜?jié)衤,看上去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桂花透過這“霧氣”散發(fā)著陣陣幽香。虛者,寫月中桂。聯(lián)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地會想到廣寒宮的桂樹、嫦娥、吳剛、桂子飄香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霧冷”,令人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下句“梧葉西風(fēng)影”,則實(shí)寫月光下明亮的夜景。這句與上句同樣沒有出現(xiàn)“月光”字樣,但卻通過秋風(fēng)中梧桐樹枝葉的清影反襯月光的明亮。沒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樹影便將月光的亮度具體可感地寫出來了!拔黠L(fēng)”二字不只是再點(diǎn)秋季,更重要的是使這個景色變活了,因?yàn)橛小拔黠L(fēng)”,能使“梧葉”發(fā)出響聲,能使“影”動,還能使人仿佛感覺到?jīng)鲆狻_@一韻中的“桂花”、“冷”、“梧葉”、“西風(fēng)”都是節(jié)候性強(qiáng)的詞語,這就構(gòu)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又換一個鏡頭,進(jìn)一層寫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只不過從月明當(dāng)賞而言,這里卻是既賞情景!翱妥怼倍肿钜松钏肌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親朋好友團(tuán)圓歡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個“客”字就要突破這個可能性了。中秋為“客”,一醉之后,對著團(tuán)圓的月,就更會因離別而傷心了。“倚河橋”,對著天上、水中的明月,更會浮想聯(lián)翩,很自然地想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詩)的'意境。“玉簫”與首句的“急管”遙相呼應(yīng),然而兩者的情調(diào)迥然不同。一個是待月之初,一時忘卻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歡快之音,一個是既見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涼的愁苦之聲。常見的月圓人不圓的主題,作者卻并不急于一語道破,先從情理中應(yīng)有的歡快說起,繼用“冷”、“影”稍稍透露氣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個“愁”字來,不僅在寫法上有如剝繭抽絲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這樣寫出的愁,讀者之心能夠格外惦量出它的沉重。這是一種別致的藝術(shù)手法。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春風(fēng)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閑自遠(yuǎn),先向釵頭見。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翻譯:

  春風(fēng)最先試著讓梅花吐出嫩嫩的花蕊;ㄆ恐械拿坊ㄗ松利,冷韻幽香,伴隨著它的是明沙凈水。它不卑不亢,從容自如,不能被其他花兒理解,應(yīng)當(dāng)與月亮約定日期來作伴。

  它的香氣清幽淡雅,傳得很遠(yuǎn),總是先在女子們的釵頭上出現(xiàn)。大雪過后。梅花被王母宴請到瑤池,這是人世間報(bào)春的第一枝花。

  注釋:

  試手:嘗試身手。

  頩姿:美麗的姿色。頩,面目光澤艷美。

  明沙水:明凈的沙水。

  端須:只該。

  期:約定之時。

  釵頭:婦女的頭飾,多為金玉器。

  燕:通“宴”,宴會。這里指舉辦宴會。

  瑤池: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有玉樓十二層。

  賞析:

  詞的起句奇絕。春風(fēng)吹綻百花,這是很普通的比喻修辭,把春風(fēng)之吹拂說成春風(fēng)之手的撫摸,這也是很常見的擬人修辭,但是此詞作者把這兩者融合,再加入了他獨(dú)有的體會之后,一句“春風(fēng)試手先梅蕊”就顯得異常新穎了。“試手”二字仿佛是說春風(fēng)吹綻百花的.這門“技藝”需要先操練一下,而操練的結(jié)果則是使梅花先于百花開出了花蕊。冬去春來,春風(fēng)自然要啟開冰封的萬物,但它卻獨(dú)鐘情于梅花,暗含著對梅花的贊頌!邦Z姿冷艷明沙水”一句以外在寫內(nèi)質(zhì)。“潁姿”是寫梅花美麗的姿容,“冷艷”寫花色,這都是暗指它清高幽獨(dú)的氣質(zhì)!懊魃乘笔撬L的環(huán)境,這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環(huán)境,正是為了凸顯梅花的高潔。

  三、四句以梅花與百花對比。陸游《卜算子·詠梅》曾寫梅花“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主動地不與百花爭艷卻遭來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寫得極為美麗又清高孤絕。而此詞的作者卻說“不受眾芳知”,梅花孤高的氣勢削減了,仿佛還有了一絲落魄的哀傷。然而這只是鋪墊,是作者刻意地壓抑感情,接著”端須”一句就開始高揚(yáng)——梅花之清高孤絕唯有月亮能與之相配。這感情和氣勢已絲毫不讓陸游之詞。這種先抑后揚(yáng)的寫法,使全詞結(jié)構(gòu)顯得很精致。

  下闋開始寫梅花與人的互動。“清香閑自遠(yuǎn)”句寫梅花的幽香,已暗含著聞到花香的人。正因?yàn)榛ㄏ闱逖哦倪h(yuǎn),因此女子紛紛把梅花裝飾在頭發(fā)上,一個“先”字再次強(qiáng)調(diào)了它與“眾芳”的區(qū)別。“雪后燕瑤池”一句想象瑰麗,瑤池已自高遠(yuǎn)華美,更加“雪后”修飾,一種幽冷清空的氣氛更加強(qiáng)烈。而梅花因其高潔的品格和氣質(zhì),被邀請到這樣的地方赴宴,又榮列人間眾芳之首,這是何等的榮耀。這一想象的目的還是從另一個角度贊美梅花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和“仙姿”。

  整首詞始終圍繞梅花來寫。無論是比喻、擬人還是想象,目的都是為了贊譽(yù)梅花的各種品格。趙令疇因與蘇軾交好而入黨籍,一生仕途坎坷,此詞雖表面上只是寫梅花的品格.但未嘗不是以梅花自喻,寄托作者深沉的感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植梅的繁盛時期,詠梅的作品也很多。趙令疇的這首《菩薩蠻》同樣是借梅花以寓性情,寄托深遠(yuǎn),非徒然詠梅。詞人性情中的那份孤傲與傲雪的梅花極為相近,于是便借梅花表達(dá)自己的心境。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眉妝漫染,額上的額黃半明半暗的閃耀著,鬢邊發(fā)絲散漫將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頰。懶懶地?zé)o心去描彎彎的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了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嶄新綾羅短衣,上邊繡貼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注釋

  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另外一種理解為:小山是指屏風(fēng)上的圖案,由于屏風(fēng)是折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xiàn)明滅的樣子。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fēng)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形容發(fā)髻蓬松如云。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云影輕度。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

  蛾眉:女子的眉毛細(xì)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后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

  弄妝:梳妝打扮, 修飾儀容。

  羅襦:絲綢短襖。

  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這說的是當(dāng)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這首《菩薩蠻》詞以精致的構(gòu)思,精美的語言,寫典中思婦獨(dú)處的情懷,刻畫出一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妝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淡小山,也時時見于當(dāng)時詞中,如五代蜀秘書監(jiān)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diǎn)(檀心,眉間額妝,雙關(guān)語),小山妝!闭感∩矫级浴S秩缤瑫r孫光憲《酒泉子》云:“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币嗾龑懗繆y對鏡畫眉之情景?芍∩奖局^淡掃蛾眉,實(shí)而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yuǎn)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shí)未允。此由不知全詞脈絡(luò),誤以首句而下無內(nèi)在聯(lián)系;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fēng)”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著落,章法脈絡(luò)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山而義為去山,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山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dāng)于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云,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luò)。蓋晨間典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fā)縷,掩于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xiàn)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shí)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構(gòu)為一幅洗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淡懶起,并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典中曉起,必先梳妝,故“畫蛾眉”三字一點(diǎn)題——正承“小山”而來!芭獖y”再點(diǎn)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并下,脈絡(luò)最清。然而中間又著一“遲”字,遠(yuǎn)而“懶”相為呼應(yīng),近而“弄”字互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妝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妝已罷,最后以兩鏡前后對映而審看梳妝是否合乎標(biāo)準(zhǔn)。其前鏡,妝臺奩內(nèi)之座鏡也;其后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而人面,亦交互重疊,至于無數(shù)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shí)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妝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shè)?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lán)本”者也。蓋言梳妝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典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而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妝者相應(yīng)。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于組織聯(lián)絡(luò),回互呼應(yīng)之妙。

  全篇內(nèi)容是寫一個女子早晨自嬌臥未醒,宿妝已殘而懶起梳妝,而妝畢簪花照鏡,而穿上新羅襦之 過程。結(jié)構(gòu)亦循此次序作直線型之描敘,極清晰明了。此詞寫典怨之情,卻不著一字點(diǎn)破,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動作、服飾,讓讀者由此去窺視其內(nèi)心的隱秘。尤其是詞的末二句“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艷的風(fēng)格,而且以詠物襯人情,更見蘊(yùn)藉。

  在格律上,詞作采用了仄韻和平韻交錯變換的調(diào)式來表現(xiàn)曲折細(xì)膩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二句,不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個響亮的去山字:“照”“后”“鏡”“面”“映”,置于換頭之處,吟唱時,就更加顯得跌宕飛動,抑揚(yáng)頓挫。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菩薩蠻·舞裙香暖金泥鳳

  舞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門外柳花飛,玉郎猶未歸。

  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何處是遼陽?錦屏春晝長。

  翻譯

  舞裙上彌漫著濃濃的暖香,金泥印成欲飛的鳳凰,梁上春燕呢喃的碎語,又驚醒了春夢一場。門外只有柳絮在飛舞,玉郎仍未歸故鄉(xiāng)。

  含愁重勻紅粉妝,卻愁怎抹去珠淚千行;緊鎖的雙眉凝著深深的翠綠,好似遠(yuǎn)處春山一樣。那遼陽到底遠(yuǎn)在何處,畫屏里的春天為何這樣長?

  注釋

  金泥鳳:用金粉涂印的鳳凰圖案。金泥,即泥金,以金粉飾物。

  玉郎:古代女子對丈夫的愛稱。

  遼陽:地名,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qū)。這里代指玉郎征戍之地。

  賞析

  這是《花間集》中所收牛嶠七首《菩薩蠻》中的一首。所詠雖不出男女之情事,但詞中女主人公所念之人身處遼陽(古來為征戍之地),則此詞在思想內(nèi)容方面就非《花間集》中那些純詠婦女生活及男女情事的作品所可追配的了。

  此詞語言俊麗,形象鮮明,曲折傳情。落花滿徑,柳絮隨風(fēng),呢喃雙燕,驚擾殘夢。這惱人的春色,撩人愁思。這首詞描景寫人,細(xì)膩柔和,宛轉(zhuǎn)多姿,表現(xiàn)了晚唐五代的詞風(fēng)。

  上片首句寫女主人公服飾之精美。所著既為舞裙,則其為舞妓身份自明。“香”與“暖”寫舞裙之精,“金泥鳳”寫舞裙之美,極生動活脫之趣。服飾之精美如此,則其人之美可見。第二句寫夢中驚醒。夢而謂之“殘”,說明夢未做完。至于其所夢的內(nèi)容,綜觀全詞自可知曉。好夢未竟而被語燕驚醒,則其惱與怨亦可以想見。此句暗中化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詩意,但比金詩更加委婉含蓄,實(shí)為《花間》本色。畫梁之燕呢喃私語又暗形女主人公之孤單寂寞。夢后的一切依然如故:門外柳絮紛飛,而玉郎仍不見歸。柳花飛既點(diǎn)明節(jié)令為春天(而春季是女子念遠(yuǎn)之心情最為急切的時候),又暗狀女主人公殘夢初醒時的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蔼q”宇暗逗出一點(diǎn)怨意。

  過片首句是承上片末句而來!皠颉弊忠粍t表明其非痛哭流涕而是淚水暗滴,將痛苦強(qiáng)忍強(qiáng)咽,苦而必須咽、必須忍,則更見其苦;二則表明其力護(hù)容貌之美,故第二句接寫其眉:“眉剪春山翠”,意謂雙眉被剪畫成春山之狀,這句是暗用《西京雜記》所說卓文君“眉山如望遠(yuǎn)山”的`典故。第三句“何處是遼陽”,點(diǎn)明“玉郎”所在之地。此問句于無限向往之中滲透著無限哀怨與無可奈何的情緒。此實(shí)可問而不可答,故結(jié)以“錦屏春晝長”。“長”字固是春晝的實(shí)寫,也是心理狀態(tài)的虛寫。以景語作結(jié),極迷離動蕩之致,給人以無限想象的余地。

  這首詞在藝術(shù)上的特色是欲揚(yáng)先抑,聲情頓挫。詞的意旨,原在于刻畫女主人公思念征人的情懷。開篇卻用高華曼麗的筆墨,先構(gòu)成一個美妙的夢境,把主人公放在特定的夢境歡會當(dāng)中,使她在好夢驚醒以后,益增離別之苦,詞意亦陡轉(zhuǎn)沉郁!绑@殘夢”以下轉(zhuǎn)入正文,又用低徊詠嘆的方式,先寫門外是春光駘蕩,而人“猶未歸”,于極度失望中,再展望歸之情,詞筆亦再作頓挫。換頭處又以整妝期待的筆墨,使主人公凄清的內(nèi)心世界,于紙上徘徊重現(xiàn),不言其懷人而自見幽怨。詞境由委婉轉(zhuǎn)向深沉。結(jié)尾更從主人公的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何處是遼陽?”的感慨,征人不歸,他們的閨中少婦,卻是在癡心等待。此婦所憶之人遭遇如何,不得而知。但一邊是霜戈壁立、鐵騎騰踏的邊塞,一邊是春意濃郁、錦屏寂寞的深閨,縱使重逢有望,也不知道在何年何月。因此“錦屏春晝長”一句,更深沉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怨思。詠嘆至此,對主題發(fā)抒已達(dá)言有盡而意不盡的境界,在情節(jié)上也作出第三次的頓挫。不盡主人公在深思,也有“此恨綿綿”之感。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菩薩蠻·詠?zhàn)?/strong>

  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fēng),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趺困。纖妙說應(yīng)難,須從掌上看。

  翻譯

  道路留香不吝惜美女的腳步,久久斂束著絲羅襪如在水波上走。只見她那舞步如旋風(fēng),都不留下步履蹤跡。

  暗暗地穿著宮廷樣式的鞋適合走路穩(wěn)健,而并立兩腳行路就困難。你說纖細(xì)美妙到何種程度,該是很難。要說“纖妙”,必須把婦女托在手掌上去看她的腳。

  注釋

  涂:道路,通途。

  羅襪:絲羅制的襪。

  凌波:起伏飄浮于波濤之上。

  風(fēng):旋風(fēng)。

  行處蹤:行經(jīng)場所的蹤跡。

  偷:暗暗地。

  宮樣:宮廷樣式的衣裳,這里借指小鞋。

  雙趺:腳。

  纖妙:纖細(xì)美妙。

  應(yīng):該。

  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古代婦女纏足始于南唐而盛行于宋代,人們認(rèn)為婦女的腳纏得越小越美。自上而下,漸成風(fēng)氣。宋英宗熙寧六年(1073年)春,蘇軾在太常博士直史館杭州通守任上,作該詞披露北宋社會這一陋習(xí)。

  賞析

  上片描繪侍妓或歌妓的'小腳步態(tài)!皩徝览硐霛B透于審美感受之中,主宰著一定民族、一定時代、一定階級的審美趣味、風(fēng)尚和趨向。”蘇軾寫作該詞所帶的審美傾向也不例外。“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特寫侍妓或歌妓輕飄的步姿。蓮上“承步”,“羅襪凌波”,如洛水女神飄在水面上。中國古代愛戀民歌就是承襲這種小腳美的審美觀來吟詠“蓮承步”,“羅襪凌波”的!爸灰娢杌仫L(fēng),都無行處蹤”,特寫輕飄的舞姿。正因?yàn)槟_小舞起來就顯得輕盈多了。飛舞起來如“回風(fēng)”一般,且不留下腳印。對于這種迅疾輕盈的舞姿,蘇軾是帶著贊美的態(tài)度來評判的。

  下片描敘侍妓或歌妓的小腳的痛苦與慰藉。“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趺困”,描寫侍妓或歌妓纏足所帶來的痛苦。即是暗暗地想換穿宮廷貴夫人鞋,合適是合適,但不能并立站起來,走路更困難。宋代這種殘忍的纏足審美觀,使很多婦女痛苦一生,蘇軾毫不回避地披露了這種痛苦與困難。“纖妙說應(yīng)難,須從掌上看”,纖妙是指人們以習(xí)慣的審美觀為準(zhǔn)繩,腳是纏得越小越“纖妙”!罢f應(yīng)難”,意思是用語言難以表達(dá)!绊殢恼粕峡础,反映了蘇軾雖然反對婦女纏足,但是存在著時代的局限性與審美上的局限性。

  該詞是蘇軾站在欣賞的角度和批判的立場上,通過寫侍妓、歌妓,披露纏足給婦女帶來痛苦,對北宋社會這一陋習(xí)表示不滿。該詞有些庸俗,近乎游戲文字,不完全是 “惡謔、惡趣”之詞。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菩薩蠻·秋風(fēng)掃盡閑花草

  宋代:佚名

  秋風(fēng)掃盡閑花草,黃花不逐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香。

  譯文:

  秋風(fēng)掃盡閑花草,黃花不逐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香。

  注釋:

  秋風(fēng)掃盡閑花草,黃花不逐(zhú)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

  不逐:猶言不隨。

  簪(zān)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shāng),花先著酒香。

  瑤觴:泛指美酒。

  賞析:

  秋日黃花,分外馨香。采菊為婦簪頭,恩情纏綿如見。菊花相傳為益壽之卉,古人嘗謂菊酒可以延年,閨中弄花情深,不飲亦醉,不著香艷語而盡得風(fēng)流。上片“占斷秋”三字極為新巧。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4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

  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

  風(fēng)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fēng)。

  注釋:

  回文:詞中的一種修辭手法。即詩或詞中之各句皆可顛倒讀之并均能成誦,使一句化為兩句,又兩兩成義有韻。對此種修辭手法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源于南朝梁劉勰,其《文心雕龍·明詩》中云:“回文所興,則道原為始。聯(lián)句共韻,則柏梁馀制。”但道原之作已佚;一說起自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詩。

  風(fēng)剪:即風(fēng)吹。剪,有快速之意。

  簡析

  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這是一闋回文詞,每句都顛倒可誦,一句化為兩句,兩兩成義有韻;匚淖鳛樵~的一種別體,歷來不乏作者,但要做到字句回旋往返,屈曲成文,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些人把這當(dāng)作文字游戲,不免因詞害義,以至文理凝澀,牽強(qiáng)難通,結(jié)果是欲顯聰明,反而給人以捉襟見肘的感覺。容若此作雖然并無特別值得稱頌之處,但清新流暢,運(yùn)筆自如,在同類作品中自屬佼佼者,故錄之以備一格。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唐代·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yuǎn)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蒙,翠綠蒼碧的山色深到極致。夜色彌漫進(jìn)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dú)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抖抨栯s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焙髞恚镀兴_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jù)《教坊記》 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对娊(jīng)·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泵珎鳎骸捌搅郑帜局谄降卣咭。”

  漠漠:迷蒙貌。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臺階。這里泛指華美潔凈的臺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著等候。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古代設(shè)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闭f明當(dāng)時每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五里設(shè)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案币蛔鳌斑B”。

  賞析

  這首詞上下兩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物景物的渲染,下片著重主物心理的描繪。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卻帶有濃厚的主物色彩,主物心理的描繪又糅合在客物景物之中。因而從整體上來說,的與景、主物與客物,又融闊一片。

  “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寫游子眼中之景物!捌搅帧保皇恰捌降氐臉淞帧;而是山丘上的樹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錯落,本不會“平”,而著一“平”字,不僅準(zhǔn)確地寫出了游子自高樓下視所見之遠(yuǎn)景,而且表現(xiàn)了闊大而高遠(yuǎn)的意境!叭缈棥倍,一言煙霧密度之大,一是襯托游人離愁之濃。如果說這一句僅僅是的景交融的話,那么下一句詞人便把自己的主物色彩盡的地涂抹于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格化了。這里的“傷心中”,語義雙關(guān),一是極言寒山之中,一是說寒山似乎因傷心而中透。山猶如此,人何以堪。秋天,本是文人墨客傷感的季節(jié),又加上寒山日暮,煙鎖霧封,所以游子的思?xì)w之的已達(dá)極致。因此,接下二句“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中的“愁”字的逼出,自是水到渠闊!瓣陨保茨荷。暝色本不會動,而曰“入高樓”,不僅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夜色漸近的過程,而且似乎暗示隨著夜幕的降臨愁意也闖入了游子的心頭。以上是上片,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的。先寫自然之景,后寫人工建筑,最后寫樓中之人,由遠(yuǎn)及近,極有次第。

  這首詞通過描寫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歸的形象,抒發(fā)了游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的。此詞層次清晰,跌宕有序。移的于景,的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xì)致的心理刻另。句子簡約而不晦澀,文字質(zhì)樸而不平板,可為唐代文人詞中上乘之作。

  下片立足于主物的感受上。在暮靄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階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另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結(jié)果。主物的緒并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鳥歸飛急”。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闊強(qiáng)烈的對照。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zé)o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地使抒的主人公的內(nèi)心騷動更加劇烈。于是,整個的緒波動起來。如果說上片的“愁”字還只是處于一種泛泛的心理感受狀態(tài),那么,現(xiàn)在那種朦朧泛泛的意識逐漸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鳥急歸導(dǎo)發(fā)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處是歸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尋求自己的歸宿,來掙脫無限的愁緒。可是歸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并沒有一個實(shí)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連綿不斷的落拓、惆悵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間。征途上無數(shù)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yuǎn),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yīng)。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jié)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倍潭痰囊皇自~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借此移的、寓的、傳的,手法極為嫻熟,展現(xiàn)了豐富而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物現(xiàn)實(shí)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歷來解說此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rèn)為它是眺遠(yuǎn)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xì)w之辭。后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以為既然題于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xì)w之的。其實(shí),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墻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是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

  細(xì)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稱謂,而是第三稱謂。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yuǎn)鏡頭,拉到“高樓”的近景,復(fù)以“暝色”做特寫鏡頭造闊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另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yīng)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另?xiàng)澋窳骸毙稳菀粯印M瑫r,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dāng)然只能意想于心頭,不能呈現(xiàn)于樓頭人的眼底。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04-05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菩薩蠻·春閨原文翻譯及賞析06-03

菩薩蠻·回文原文翻譯及賞析06-04

菩薩蠻·回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1-21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10-10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0篇)03-23

菩薩蠻·其二原文、翻譯、賞析02-26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