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曹風·下泉》譯文注釋及鑒賞答案
《國風·曹風·下泉》
先秦:佚名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嘆,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嘆,念彼京師。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國風·曹風·下泉》譯文
寒涼的泉水在下汩汩流動,一叢叢狗尾草浸在寒泉中。夢中醒來我連連長吁短嘆,深深懷念繁華的周國京城。
寒涼的泉水在下涔涔涌流,一叢叢艾蒿草浸在寒泉里。睡夢中醒來我不住地嘆息,深深懷念富庶的都城舊地。
寒涼的泉水在下汩汩涌動,叢叢筮草被淹沒在寒水流。一覺醒來我總是哀聲嘆氣,深深懷念昔日里故都神游。
那時節(jié)黍苗青青多么繁茂!滋潤它們的自有雨順風調。四方的諸侯都來朝見天子,賢德高貴的郇伯親切慰勞。
《國風·曹風·下泉》注釋
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
冽(liè):寒冷。
苞:叢生。稂(láng):一種莠一類的野草。毛傳:“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說稂是長穗而不飽實的禾。
愾:嘆息。寤:醒。
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師”同。
蕭:一種蒿類野生植物,即艾蒿。
蓍(shī):一種用于占卦的草,蒿屬。
芃(péng)芃:茂盛茁壯。毛傳:“芃芃,美貌。”膏:滋潤,潤澤。
有王:鄭箋:“有王,謂朝聘于天子也!
郇(xún)伯:毛傳:“郇伯,郇侯也。”鄭箋:“郇侯,文王之子,為州伯,有治諸侯之功。”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則據齊詩之說以為是指晉大夫荀躒。蓋郇、荀音同相通假。茲從齊詩說。勞:慰勞。
《國風·曹風·下泉》鑒賞
此詩興中有比,開頭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興,喻周室的內亂與衰微。而這,亦寫出了王子匄觸景生出的悲情。接著以直陳其事的.賦法,慨嘆緬懷周京,充溢濃郁的悲涼之感。而三章的復沓疊詠,更是把這種悲涼之感推到了一個極點上。到了末章,卻來了一個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說到周王朝鼎盛之時,萬國朝拜的盛況;蛘哂秩缂t樓中,經歷過至盛的繁華之后,終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彼時穿了大紅猩猩氈,行走于雪野中的落魄公子寶玉,大概也會想起往年家族極盛,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梨香院女孩唱的那支“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的曲子。
此詩的前三章,是《詩經》中典型的重章疊句結構,各章僅第二句末字“稂”“蕭”“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師”不同,而這又恰好在換韻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過韻腳的變化使反覆的詠唱不致過于單調,而三章的意思則是完全重復的,不存在遞進、對比之類句法關系。第四章在最后忽然一轉,這種轉折不僅在語句意義上,而且在語句結構上都顯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來,不乏對此特加注意的評論分析。有人大加贊賞,如清人陳繼揆牛運震;也有人極表疑惑,如宋人王柏和今人向熹。持懷疑論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錯簡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則這種懷疑本身仍將受人懷疑。何況檢《國風》一百六十篇,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三章復沓疊詠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鵲巢》《衛(wèi)風·木瓜》《鄭風·緇衣》等等,但三章復沓疊詠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樣的結構并非一無所見(如《邶風·燕燕》即是)。語句部分重復在《國風》、《雅頌》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就見于《鄘風·蝃蝀》《邶風·泉水》《衛(wèi)風·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據此徑自說某句是某詩的錯簡。并且,此詩第四章的前兩句與前三章的前兩句相比較,“昔時苗黍,今則苞稂;昔時陰雨,今則冽泉”(清陳繼揆《讀詩臆補》),可謂“字字對照,直以神行”(清陳震《讀詩識小錄》),在內容上也是互有關聯(lián)的。正是因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內亂勢衰的比興加上慨嘆緬懷周京直陳其事的賦法本身已具有很強烈的悲劇感,而三章復沓疊詠使這種悲劇感加強到了極點,所以末章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就令人產生非常興奮的欣慰之情,這樣的藝術效果當然是獨具魅力的。從這一點上說,完全有理由將《下泉》一詩置于《國風》的優(yōu)秀篇章之列。
《國風·曹風·下泉》創(chuàng)作背景
《曹風·下泉》一詩,寫的是周王室發(fā)生內亂,周敬王王子匄(gài)在稱王之前,住在下泉,思念京師王朝的安危。《毛詩序》說:“《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憂而思明王賢伯也!闭J為是曹人痛惡統(tǒng)治者的暴虐,懷念明王賢伯。
【《國風·曹風·下泉》譯文注釋及鑒賞答案】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譯文及注釋賞析12-04
《蝶戀花·春景》宋詞譯文注釋及鑒賞12-14
詩經《下泉》的鑒賞11-25
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譯文及注釋鑒賞12-08
《國風·唐風·杕杜》詩詞鑒賞06-24
《采蘩》詩經譯文及鑒賞答案04-27
李白《結襪子》譯文及鑒賞答案12-02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譯文及鑒賞12-07
《觀潮》譯文及注釋11-15
《觀潮》譯文及注釋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