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詠老見示》原文及翻譯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前言】
《酬樂天詠老見示》是唐代文學(xué)家劉禹錫的詩作。作者此詩中闡明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發(fā)稀、視力減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jīng)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有所作為。桑榆雖晚,還能放射出滿天燦爛的霞光!澳郎S芡恚瑸橄忌袧M天”,深為人們贊賞,成為千古傳頌的名句。這首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tài)度積極對待人生。
【注釋】
1、酬樂天:作詩酬答白居易。
2、顧:念,指考慮。
3、憐:憐惜,愛惜。
4、帶:腰帶。
5、頻減:多次縮緊。
6、冠:帽子。
7、廢書:丟下書本,指不看書。
8、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醫(yī)的一種治療方法。
9、隨年:適應(yīng)身老體衰的需要,這里指延長壽命。
10、諳:熟悉。
11、閱人如閱川:意謂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語出陸機《嘆逝賦》:“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閱,經(jīng)歷。
12、幸:幸運,引申為優(yōu)點。
13、下此:指改變對衰老的憂慮心情。下,攻下,等于說“解決”、“領(lǐng)悟”。此,指“顧老”,對衰老的憂慮和擔(dān)心。
14、翛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
15、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陽下到桑榆二星之間,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曹植《贈白馬王彪》:“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16、霞:霞光,這里指晚霞。
【翻譯】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fā)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jīng)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jīng)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了然。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鑒賞】
劉禹錫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多有不便,從這點上說,他們是同病相憐了,面對這樣的晚景,白居易產(chǎn)生了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并且寫了《詠老贈夢得》一首給劉禹錫(字夢得):“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馀!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詩,寫了《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第一部分分頭兩句:“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意思是說:人誰不顧慮,不怕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意思是說:身體消瘦衣帶常常緊縮,頭發(fā)稀疏帽子便自動偏斜,為了愛惜眼睛而廢棄書籍不讀了,經(jīng)常請醫(yī)生調(diào)理、治療,是為了延年益壽。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詩而來的,表示了對白居易的“詠老”思想情懷的回應(yīng),說明在對“老”的看法上頗有同感。讀來極為親切。
后六句詩意思產(chǎn)生了巨大的轉(zhuǎn)折,詩情一振而起,“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鳖^兩句“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是說人老了經(jīng)歷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徹,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樣,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兩句“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濃縮著人生的精華;認識全面,充滿著一種辯證思想;感情深摯,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真情關(guān)愛和真誠勸勉。末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喻日暮。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酬樂天詠老見示》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酬樂天詠老見示翻譯賞析05-01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09-30
《酬樂天詠老見示》賞析09-27
酬樂天詠老見示簡析 劉禹錫10-13
酬樂天詠老見示古詩詞07-18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注釋以及翻譯10-09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及賞析02-09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及賞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