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國志·魏書原文及譯文解析
牽招,字子經(jīng),安平觀津人也。年十余歲,詣同縣樂隱受學(xué)。后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yè)。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與隱門生史路等共殯斂隱尸,送喪還歸。道遇寇鈔,路等皆散走。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請赦。賊義之,乃釋而去。由此顯名。東詣太祖。太祖將討袁譚,而柳城烏丸欲出騎助譚。太祖遣詣柳城。到,值峭王嚴(yán),以五千騎當(dāng)遣詣譚。又遼東太守公孫康使韓忠赍單于印綬往假峭王。峭王大會群長,問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為單于;今曹公復(fù)言當(dāng)更白天子,假我真單于;遼東復(fù)持印綬來。如此,誰當(dāng)為正?”招答曰昔袁公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dāng)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忠曰:“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兵百萬,曹操獨何得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寧靜四海。汝君臣恃險遠(yuǎn),背違王命,欲擅拜假,方當(dāng)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便捉忠頭頓筑,拔刀欲斬之。峭王驚怖,左右失色。招為峭王等說禍福所歸,皆下席跪伏。太祖滅譚,署招軍謀掾。文帝踐阼,出為雁門太守,寇鈔不斷。招既教民戰(zhàn)陳,又表復(fù)烏丸五百余家租調(diào),使備鞍馬,遠(yuǎn)遣偵候。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輒摧破,吏民膽氣日銳。又構(gòu)間離散,使虜大結(jié)怨仇。招出,大破之?苜\靜息。乃簡選有才識者,詣太學(xué)受業(yè),還相授教,數(shù)年中庠序大興?ぞ炭,民遠(yuǎn)汲流水,往返七里。招鑿原開渠,注水城內(nèi),民賴其益。其治邊之稱,百姓追思之。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dāng)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
B.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dāng)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
C.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dāng)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
D.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dāng)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祖,通稱開國皇帝,這里指曹操。其他如趙匡胤稱宋太祖,朱元璋稱明太祖。
B.印綬,舊時稱印信(以作憑證)和系印的絲帶。古人印信上系絲帶,佩帶在身。
C.席,古人專用的坐具,不用作臥具,用草或葦子編成。古人習(xí)慣在地上鋪席,坐在席上。
D.太學(xué),古學(xué)校名,設(shè)在京城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gòu)。漢武帝時期始設(shè)太學(xué),立五經(jīng)博士。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牽招有情有義,打動強盜。他的老師樂隱被害,牽招和樂隱另一門生史路收殮其尸首,歸途中遇強盜搶劫,史路等逃跑,牽招含淚請求得以幸免。
B.牽招膽氣過人,征服峭王。袁、曹、公孫三方均想爭取峭王,牽招對比分析了只有曹公為正宗,呵斥并要殺掉公孫康派來的韓忠,在場人極為震恐。
C.牽招有勇有謀,靜息邊亂。他任雁門太守時,加強戰(zhàn)備,遠(yuǎn)探敵情,敵人來了就被打敗;又用離間計使敵人之間大結(jié)怨仇,然后主動出擊,消滅寇賊。
D.牽招為民謀利,治邊有方。牽招挑選有才識的人,送他們到太學(xué)讀書,還親自教他們,使學(xué)校大興:郡里井水又咸又苦,他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汝君臣恃險遠(yuǎn),背違王命,欲擅拜假,方當(dāng)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5分)
(2)招既教民戰(zhàn)陳,又表復(fù)烏丸五百余家租調(diào),使備鞍馬,遠(yuǎn)遣偵候。(5分)
參考答案
10、C【解析】對于本題來說,“承制”“得”“拜假”“假”的理解是關(guān)鍵!俺兄啤,從語法上看,應(yīng)是動賓結(jié)構(gòu),上文提到袁公“受天予之命”,“承制”和“受天子之命”意思應(yīng)一致(制,皇帝的命令;承制,秉承皇帝旨意)。對“拜假…“假”的理解,前文提到“袁公……假我為單于……曹公……假我真 單于……遼東復(fù)持印綬來……”,三方所做的事是一樣的,都是“持印綬”封峭王為單于,由此可見,“假”“拜假”是授予、給予之義。
11、C【解析】席:供人坐臥鋪墊的用具。
12、D【解析】“還親自教他們”錯,原文“還相授教”的意思是叫被送到太學(xué)讀書的人再回故里,傳授他人。
13、(1)你們君臣倚靠天險遠(yuǎn)地,違抗王命,還想擅權(quán)封拜,正當(dāng)殺戮,為什么竟敢輕慢詆毀大人?(5分, “恃”“拜假”“慢易”“咎毀”各1分,句意1分)
(2)牽招既教百姓打仗列陣,又上表請求恢復(fù)烏丸五百多家的賦稅,并讓他們備好鞍馬,派他們?nèi)ド钊雮刹椤?5分,“戰(zhàn)陳”“表”“租調(diào)”“偵候”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牽招,字子經(jīng),是安平觀津人。十多歲時跟隨同縣的樂隱求學(xué)。后來,樂隱任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牽招跟隨他結(jié)束學(xué)業(yè)。這時京城大亂,何苗、樂隱被害,牽招和樂隱的另一門生史路一起將樂隱的尸首收殮起來,送回家里安葬。路上遇有強盜搶劫,史路等人都逃跑了。強盜想砍棺拔釘,牽招含淚請求赦免。強盜認(rèn)為他講義氣,就放走了他。牽招由此而知名。后來他向東逃奔曹操。曹操想征討袁譚,但是柳城烏丸想派出騎兵協(xié)助袁譚。曹操派他到了柳城。牽招到了那里,正趕上峭王嚴(yán)備待戰(zhàn),準(zhǔn)備了五千騎兵援助袁譚。并且,遼東太守公孫康派韓忠?guī)е鴨斡诘挠【R來授以峭王。峭王召集各位酋長,他問牽招:“從前,袁公說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為單于;而今曹公又說會再次稟告天子,任我為真單于;同時,遼東太守又拿著印綬來。這樣看來,誰該是正宗呢?”牽招回答說:“從前袁公承天子命令,得以有所拜封,但后來發(fā)生變故,天子命令曹公取代了他。曹公說會稟告朝廷,再次拜您為真單于,是正宗,遼東是下屬部,怎么能擅自稱說封拜呢?”韓忠說:“我們遼東在大海東邊,擁兵百萬,曹操怎能做這樣的事呢?”牽招呵斥韓忠說:“曹公公允恭敬圣明賢哲,他擁戴天子,讓四海安寧。你們君臣倚靠天險遠(yuǎn)地,違抗王命,還想擅權(quán)封拜,正當(dāng)殺戮,為什么競敢輕慢詆毀大人?”便將韓忠頭往地上撞,拔刀要殺了他。峭王驚恐,身邊的人也都嚇得不知所措。牽招向峭王等人說以成敗之理。在場的人都離開座位,屈膝伏地聆聽。曹操消滅了袁譚,任牽招為軍謀掾。魏文帝曹丕即位,牽招出任雁門太守,此郡常有掠搶之事發(fā)生。牽招既教百姓打仗列陣,又上表請求恢復(fù)烏丸五百多家的賦稅,并讓他們備好鞍馬,派他們?nèi)ド钊雮刹椤橙嗣看芜M(jìn)犯邊塞,牽招就派兵迎擊敵人來了就被打敗,官吏百姓膽氣日漸銳猛。牽招又用離間計離間敵人,使敵人之間大結(jié)怨仇。牽招出兵攻打,大敗敵人。盜賊再也沒有出沒。牽招又挑選有才識的人,送他們到太學(xué)讀書,然后叫他們再回故里,傳授他人。幾年間,學(xué)校大興?だ锞窒逃挚啵(dāng)?shù)厝说胶苓h(yuǎn)的地方汲取河水,往返七里。牽招在原野上開鑿河渠,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他治理邊郡,頗得百姓感念。
【三國志·魏書原文及譯文解析】相關(guān)文章:
《三國志·魏書》原文及譯文09-16
魏書原文與譯文參考10-31
三國志的魏書文帝的譯文08-28
《吳越春秋》原文及譯文解析01-12
《韓愈集》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7-05
《為學(xué)》原文以及譯文解析07-18
《蘇軾列傳》原文以及譯文解析06-19
《贈孟浩然》原文譯文解析07-06
《伯牙絕弦》原文及譯文翻譯解析03-22
《元史·郭侃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