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大方言地調查報告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需要認真地調查研究清楚,最后基于取得的調查材料匯成調查報告。那么調查報告要注意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大方言地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胸是炒雞蛋、王五井兒、裝墊兒臺……”最近北京話的“吞音”在網上火了,上述詞匯翻譯過來就是“西紅柿炒雞蛋、王府井和中央電視臺”,這些詞匯一經念出便引發(fā)眾多網友跟讀。網友對此自然是抱著好玩兒的心態(tài),然而,語言專家們卻讀出了不同的深意。日前,北京市語委一位官員指出,“當前我們中學生對老北京話是不太熟悉的,地方方言可以說是日漸式微!
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熟悉的鄉(xiāng)音讓人想起故鄉(xiāng)、記住鄉(xiāng)愁,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中華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基礎。然而,近年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流動的頻繁以及普通話推廣工作(以下簡稱“推普”)的進行,使用方言交流的人們越來越少,地道的方言嚴重退化、萎縮,甚至有人預測,方言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為了科學保護和開發(fā)利用語言資源,2015年,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領導實施了一項語言文化類國家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這意味著,方言的保護工作正式納入國家戰(zhàn)略。
孩子就是未來,您的孩子還會說家鄉(xiāng)話嗎?方言在各地的保護與傳承情況如何?方言與普通話之間能否不形成“你進我退”的結果?帶著這些問題,本網記者選取了我國七大方言所屬的典型省份進行了采訪調研。
人民北京8月24日電 家住廣州白云區(qū)的陳阿姨自從孫子上幼兒園后,就多了一件煩心事——“孫子說,幼兒園老師要求大家都要講普通話,說粵語會被小朋友笑話‘土氣’,所以他不要和嬤嬤(粵語:奶奶)講粵語了,而且還要求嬤嬤學好普通話。”小孫子的舉動,讓陳阿姨哭笑不得,她還發(fā)現,以前在孫子面前都用粵語交流的兒子兒媳,現在也改用普通話了。
如今,在各地方言區(qū),不少家庭都遭遇了和陳阿姨同樣的情境:家鄉(xiāng)話在家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少,逐漸退出日常交際。
您的孩子還會說家鄉(xiāng)方言嗎?
——越來越多人產生母語危機感 保護方言成共同愿景
“月亮粑粑,肚里坐個爹爹,爹爹出來買菜,肚里坐個奶奶,奶奶出來繡花,繡雜糍粑……”在長沙潮宗街旁的一條巷子里,幾個小朋友正在一邊玩耍一邊說著方言。記者問道:“小朋友,你們會講長沙話不?”“曉得港類!”一個穿黑色衣服的小男孩驕傲地回答,而另外一個小朋友馬上糾正道,“我們老師說了,要說普通話!
另一邊,在南京棲霞區(qū)仙林街道一大型小區(qū)內,記者也向正在玩耍的孩子們提出了相同的問題!安惶珪壹抑挥袪敔斈棠讨v!痹谡麄采訪過程中,記者一共隨機尋找了20位年齡在4歲到13歲不等的孩子,其中,有10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說方言,但能聽懂;7人表示不常說,但也能聽懂;表示經常說方言的僅有3人。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家長,大多數人表示,并不會刻意教孩子說方言,“我家孩子現在幾乎不會講方言了,上課聽老師講的是普通話,和同學交流說的是普通話,回家跟我們張口也是普通話,哪有語言環(huán)境啊!
來自福建三明市尤溪縣的肖女士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拔夷赣H說的是尤溪洋中話,我在城關長大,聽的多是城關話,我愛人是中仙人,說的是中仙版的尤溪話。一個家里有三種方言,小孩肯定會犯暈啊,索性我們都跟他說普通話!毙づ空f,現在學校教學也統(tǒng)一用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對方言也就沒什么概念了。
“我們從農村來城市,這邊人都說普通話,我覺得說普通話更洋氣一些,說方言就比較土了,而且我和他爸爸現在定居在城市里,很少回農村,孩子從來沒有在農村待過,沒有必要學方言!眮碜院弦骊柕睦钆空f。來自哈爾濱的商先生也明確表示不會教孩子說方言,他的理由是怕孩子在幼兒園被嘲笑。
實際上,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不僅是孩子,現在連一些上了歲數的人說方言的能力都退化了。來自南京的孫先生告訴記者,盡管自己也算是一個“老南京”,但對于方言,如今自己講得也不是很地道了。
僅就福建為例,知名編劇林瑞武聯合有關專家對福州、廈門、莆田和龍巖4地各200名中小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掌握方言且經常使用方言的學生中,福州23.65%,廈門36.68%,莆田38.97%,龍巖僅17.53%。
河南科技學院語委辦主任王新宇告訴記者,除了說方言的人在慢慢減少,河南方言承載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民俗、生活習慣等,都在慢慢消失,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里成長的孩子們,學會后甚至難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
在廣東,普遍存在的普通話語言環(huán)境,使得許多廣東的年輕人已不懂得一些專用名詞的粵語讀法,不知道粵語歇后語及習慣用語的意義,這使不少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士開始產生一種母語危機感。
在廣州工作20多年的李小姐就后悔沒有學會說一口流利的粵語。她說:“在廣州住久了,如果外出逛街、吃飯,和本地朋友聚會也說粵語的話,感覺同這個城市的親密度更高了,如果還說普通話還是有異鄉(xiāng)人的感覺。”
“一聽到東北話就親切,就像回家了一樣。”常年在東南沿海一帶打工的王磊說,外出打工多年還是忘不了家鄉(xiāng)“大碴子味兒”的土話,“見到老鄉(xiāng),不用介紹,一聽就知道是東北人!”
“畢竟方言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一種文化遺產,代表了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痹诮K揚州市開發(fā)區(qū)八里鎮(zhèn),48歲的市民李孟告訴記者,打小都是說著方言長大,如今看到下一代方言說的越來越少,從心里感覺還是很遺憾的。“但也沒辦法,畢竟方言太小眾了!
如今,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之際,留住鄉(xiāng)音,保住地方文化也越來越成為許多人的共同愿景。
推普與保護方言矛盾嗎?
——“雙語人群”逐漸增加 專家:普通話和方言共同發(fā)展是時代需要
一方面要大力推廣普通話,一方面又要留下世代相傳的鄉(xiāng)音,這看似矛盾的雙方關系該如何處理才較為妥當呢?
對此,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廣府文化研究專家黃偉宗表示,推廣普通話與推廣方言其實并不存在“誰抑誰揚”!案母镩_放30年來,隨著大量外省人口流入,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接受了粵語,有的完全會說,有的會聽不會說,這都促進了粵語使用范圍的擴大,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推廣了粵語!
黃偉宗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印證。在廣州送快遞的小張本是江西人,但因工作需要要和講粵語的客戶溝通,他便向同事學習起說粵語。幾個月下來,他和客戶用粵語溝通完全沒有問題,“準不準唔(粵語:不)重要了,反正大家聽得明就得(粵語:好)。”很明顯,他的表達已經“粵語化”了。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qū),同時掌握普通話和粵語的“雙語人群”不斷增加,年輕人普遍認為,這種“雙語模式”更靈活、更高效。在很多正式場合,用普通話早已成為大家共識,而在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yè),對粵語的要求就比較嚴格,很多招聘啟事中都寫有“粵語優(yōu)先”的要求。
“語言的傳承和發(fā)展,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秉S偉宗強調,“在廣東,粵語完全可以和普通話共同推廣,共同發(fā)展,這是時代的需要。”
福建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教授黃萍也認為,在實際生活中,方言的學習和普通話的普及并不矛盾。她說,語言的普及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語言的使用頻率和使用價值,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言來說,應對其的保護和傳承給予更多關注,“我們看到一些閩南的孩子,即便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學習生活,也經常用家鄉(xiāng)話交流,這也是對方言的傳承。”
不過,在采訪中,也有一些語言專家認為,部分方言的消失,其實是一種自然的選擇!罢Z言的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是社會自然發(fā)展的一種結果。”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孫華先表示,隨著時間的流逝,語言總會出現一些對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不可抗拒的,保護方言應保持理性,順其自然!皬哪壳盃顩r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方言可以說與普通話的共性會越來越多,而自己原本的特色會越來越少,變化也會越來越快!
長期從事方言研究的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全國方言學會理事戴昭銘也持相同觀點,他表示,隨著現代化的發(fā)展,東北人與南方方言區(qū)的人之間沒有通話困難了,哈爾濱的話比起遼寧話來與北京話更加相似,鄉(xiāng)音特色不鮮明,人們對普通話和黑龍江方言的界限認識不清楚,雖然保護的積極性很強,但是保護的目標不清楚,給方言保護造成另一種困難。
——如何留住鄉(xiāng)音、留住鄉(xiāng)愁?
保護從未停步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將在各地設1500個調查點
語言總處于變化中。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的融合會進一步加深,然而國家和各地對本土方言的保護卻從未停步。
據悉,早在2008年,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就開始建設,已經過了7年試點探索。去年起實施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則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大約1500個調查點的工作任務,對語言和方言進行調查、采錄、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規(guī)模、可持續(xù)增長的多媒體語言資源庫。未來,除建設數據庫、提升語言的信息化水平外,還將編寫瀕危語言志、方言志,以真正留住鄉(xiāng)音、記住鄉(xiāng)愁。
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教育廳和省語委辦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黑龍江漢語方言調查”,其中林口縣是全省首批5個調研點之一,負責該地調研的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副院長吳媛媛介紹,工作人員首要任務是遴選發(fā)音人,發(fā)音人的方言語音和影像將被國家永遠留存下來。另據所知,虎林也是國家語言保護工程所設的黑龍江省唯一一個瀕危漢語方言點,虎林方言島的調研已納入該調查項目范圍。
黑龍江省的方言保護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在戴昭銘教授看來,目前的工作還遠遠不夠,他認為,語言和文化是一體的,黑龍江方言應該在地方曲藝中傳承!昂邶埥窖约纫Wo在文檔里,也要融入到民間文化中,寄存在二人轉、民間相聲等活體文化中。”
早在2009年,江蘇便開始啟動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江蘇省語委在全省設立了70個調查點,遴選了近500名發(fā)音合作人,采錄了時長超320小時的方言和地方普通話有聲數據,以及地方戲曲、童謠吆喝、民歌等方言文化有聲視頻資料。
下一步,江蘇省將進一步對原有中國語言數據庫進行擴充整合,在省內官話區(qū)每3至4縣取一個點,吳方言區(qū)的每一個縣取一個點,增加35個調查點,科學保存當地方言。
今年,福建省21個縣(市、區(qū))的22個調查點(其中仙游縣2個點)列入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年內將完成錄音錄像等工作,將仙游版莆仙方言永久保存在“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中。
在河南,除了18個省轄縣(市、區(qū))各分布一個點外,還選擇了比較有代表的林州市、靈寶市、蘭考縣等7個地方作為調查點。目前已完成開封市鼓樓區(qū)和蘭考縣的數據采集,八月底完成新鄉(xiāng)市衛(wèi)濱區(qū)和林州市的數據采集。
河南省教育廳語言文字處副調研員柳建偉告訴記者,當前存在的困惑是,從河南的現狀來看,國家給的25個試點還有點少,不能反映河南方言的全貌。下一步,河南準備爭取科研資金,繼續(xù)擴大調查點,爭取把河南整個方言保護工作做得更多、更詳細。
據了解,廣州的一些學校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開展對學生的粵語教育。2008年起,廣州越秀區(qū)先烈中路小學便開設每周一天“廣州話日”:周五除上課和早讀必須使用普通話外,下課時間孩子一律講廣州話(粵語公認的標準語),孩子們互糾語病、音準。華南師范大學在學校建有“嶺南文化研究”社團,每周定期開設粵語課堂,通過教學粵語的同時傳播嶺南文化。
【七大方言地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方言調查報告07-13
[熱]方言調查報告8篇12-11
調查報告:方言對生活的影響07-13
學生會方言大賽策劃方案范文(精選8篇)04-23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0-16
地陪導游工作總結10-06
地買賣合同10-24
地測防治水會議紀要03-11
地測科工作總結范文06-14
2022場地申請書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