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文集》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
上學的時候老師就就對我們說:是陶行知老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xiàn)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復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fā)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
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jù)學得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里所指的實際出發(f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yǎng)、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系翻過來,不是傳統(tǒng)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于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jù)學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fā)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xiàn)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不管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班級,都會有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俗話說:“一娘養(yǎng)九子,九子個九樣!薄拔鍌拇指還不一樣齊呢?”特別是一些薄弱學校的薄弱班級,這樣的現(xiàn)象特別的突出,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們傷透腦筋,想了許多辦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可總感覺收效甚微。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不厭其煩的多鼓勵,多引導,教給他們一些比較適合的學習方法,就算我們的教學內容他們還是聽不懂,但這些方法可能對他們今后學習其他知識技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上,加強檢查督促,讓他們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yè),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了,就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2
寒假里,拜讀《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可以說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每一篇文章雖然都不長,卻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币粋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會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才會成為有用之才。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么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有真的道德。做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蔽覀冎v育人第一,就是要讓學生首先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真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他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學生學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學聯(lián)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一個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他認為傳統(tǒng)的傳授方法有問題,要進行改革。他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教學生學,教師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教師必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教育所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去探究,有學習的主動性,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以恰到好處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終身性的學習。
在“創(chuàng)造的教育”中,他說: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這是死的教育,只有思想,沒有行動的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要有知識,是要從行動中去求來,不行動而求到的知識,是靠不住的。因此,我們現(xiàn)在提倡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創(chuàng)造的教育。學生要創(chuàng)造,就要學會在用腦的同時,懂得用手去實驗,到活動中去體驗,在活動中去尋找知識,手腦并用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教師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手腦并用,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他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社會即學校,就像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這種教育的理念是讓學生把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社會責任感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接受有計劃的、健康的、勞動的、科學的、藝術的、改造社會的教育。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讓學生走到社區(qū)去,參加社區(qū)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生活,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品行教育、愛心教育等系列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升華知識。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睕]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平易近人、熱愛學生、求真務實,他的教育思想,育人故事,樸實無華,卻處處彰顯著育人的真諦。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努力。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3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聯(lián)系教學實踐活動,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頗有收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第一、生活教育理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睂W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xiàn)象是很有啟發(fā)的。《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數(shù)學情境……!睂W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結合起來,讓數(shù)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shù)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學了“米、厘米”后,讓學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黑板、書桌、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量爸爸、媽媽的身高等。學了“10的認識”后,可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溫等。學了“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后,可組織學生到超市調查商品價格。學習“面積單位”后,讓學生測算書本、課桌、黑板的`面積;親自設計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知識”,幫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電費情況(按人口比例)。學了“平均數(shù)問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比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從中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第二、教學做合一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容必須盡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xiàn)狀、了解生活發(fā)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品學兼優(yōu)、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重視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通過數(shù)學的學習活動,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有新的發(fā)展的理論,其實與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建構主義學者也認為,“學習數(shù)學”應是一個“做數(shù)學”的過程。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中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現(xiàn)實、有趣、開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數(shù)學教材和學習內容才是學生“做數(shù)學”的前提。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yè)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在招考營業(yè)員”的活動中,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在“我是小顧客”活動中,通過付幣、找?guī)澎柟塘瞬煌瑔挝坏娜嗣駧胖g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與人合作。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定然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啟示。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4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馬可連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一大事來,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對教育無限的愛的最真實的寫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笔翘招兄獙ξ覀兘處熀图议L的良言忠告。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夠營造出和諧、親切、溫馨而且樂觀向上師生關系。陶公“四塊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即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懷和睿智的教育機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對學生的那種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種對孩子深深的愛。
陶先生任育才小學校長時,一天,他發(fā)現(xiàn)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他當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學時到校長辦公室。放學后陶先生來到校長室,見王友已經等在門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我卻遲到了。”當王友懷疑地接過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放到他手里:“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苯又,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進王友手里:“我調查過了,你砸他們,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學生。這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蓖跤芽蘖耍骸澳愦蛭覂上掳桑义e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啊······”陶先生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為你正確認識錯誤,我再勵你一塊糖果······我的糖果發(fā)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每當我們遇到學生打架事件時,我們是否會有這樣的胸襟和機智來面對我們的學生呢?在我的印象中,我們自己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時,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說教,有時甚至會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頓指責和數(shù)落。根本無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無法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我們的學生在這種說教中也形成了的是一種等待和應付,等待著老師劈頭蓋臉的批評后的一句“你錯了嗎?”學生會應付式地、高興地回答“我錯了!薄耙院筮會不會這樣?”“不會了!备∨笥颜f“對不起”。犯錯的孩子會在心里長長地舒口氣,興高采烈地對被欺負的孩子說對不起。開心地走出這說教的大門,回到教室去,繼續(xù)著自己快樂的游戲。這樣地說教有沒有用呢?各位老師心里很明白,也許第二天孩子還會繼續(xù)著他欺負學生的游戲,老師又會繼續(xù)著自己的說教,實在沒轍了就請父母。其實,在我們的教育中,面對我們的學生,我們要賦予更多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對孩子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誘導,讓孩子們自己一步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將我們以往的批評,指責,抱怨換成欣賞,啟發(fā),激勵。
教師沒有愛,教學就會沒有動力。沒有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心與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要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霸谖业慕逃,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比什么偉人都要大”,陶公親切地稱學生為他的“愛人”。心中有學生,心中就會有愛,有愛的課堂總是那樣地親切、和諧;有愛的`課堂總是那樣的美,那樣地能吸引老師和孩子。民主的愛,智慧的愛,公平的愛,會讓教師收獲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皼]有愛的教育將會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樣!睆男°逶≡趷壑械暮⒆铀院蠼o予人家的也是愛。只有愛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在充滿陽光的道路上成長;只有愛的教育,才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愛是教育的基礎,愛是教師的職業(yè)情感,愛就是理解、尊重、信任與公正、賞識。
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礙,讀書則可使人順暢。”,從《陶行知教育文集》中,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然而我想讀出更多的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5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假期之中,我閱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我們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tài)的,隨環(huán)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xiàn)著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盡可能好的實效。
三、實踐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xiàn)。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chuàng)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yè)愛崗、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創(chuàng)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認真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五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1、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
2、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閑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
3、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
4、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說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
5、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fā)展的永恒的課題,是創(chuàng)造型教師及專業(yè)發(fā)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6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創(chuàng)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標。其紅線是:萬年大計,教育為本,師德為本,育人為本,即以人為本,教育為根,德育為先。
讀完《陶行知文集》一書,我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要用愛心滋潤學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樸實的語言蘊含著淳樸、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shù)顆童心,培養(yǎng)出無數(shù)顆愛心。
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情感。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自己很愛學生,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愛乖巧聽話的學生,愛漂亮、可愛的學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庇纱宋蚁氲剑處煂W生的愛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褒貶之,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學的班級有個學生叫陳小東同學,他特別調皮,誰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這樣的'學生如果調皮就一頓呵斥,或者簡單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會適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強,而我在課堂中總是樹立他的自尊心,讓他知道自己也是有優(yōu)點的同學并不是什么都是缺點,然后我注重鼓勵他發(fā)揚優(yōu)點逐步改正缺點,現(xiàn)在他比以前進步多了。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
當然,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xiàn)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xiàn)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
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7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彼┐蟮慕逃枷,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教育思想。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xiàn)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陳校長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進行課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陶行知曾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課程課改確立了以幼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突出了學生發(fā)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達,致力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生活教育從一日活動開始,作為老師,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識,追蹤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回應,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經驗,豐富情感體驗,發(fā)展認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必要的基礎,為學生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礎。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tài)的,隨環(huán)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xiàn)著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盡可能好的實效。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8
陶行知先生再三強調:教學做合一!白觥笔墙虒W之中心,是在勞力上勞心,具有“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三個特征。一面行,一面想,必然產生新價值。
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苯處熢谝龑W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安排一些實踐活動來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事實證明,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還能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在親身體驗中去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感悟,將學習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總覺得無話可說,不知道寫什么。我常常會帶他們進行觀察,引導他們留意身邊的小事,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有一次,學校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學生們都從家里帶來了鐵鍬,準備大干一場。我把這個活動當做一個契機,注意在每一個階段觀察和提醒學生。勞動沒開始前,學生們已經興奮不已,在教室里坐不下去,不停地問我:“老師,怎么還不開始?”我笑著反問他們:“你們現(xiàn)在這個樣子可以用什么詞語或句子來形容?”學生們思索了一會兒,開始回答:“迫不及待!薄败S躍欲試!薄凹钡孟駸徨伾系奈浵!痹~語一旦與學生的感受契合,似乎就變得富有生命力了。
我交代好安全事項,植樹活動開始了,學生們爭先恐后,挖坑,移苗入坑,培土,澆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他們親自嘗試,親自感受,我給他們拍了不少照片。植樹的'過程中,天空中飛來了北歸的一群大雁,我趕緊喊學生們抬頭看,只見藍藍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排著長長的隊伍飛行,學生們不由得發(fā)出“哇!真美!”的感嘆。平時我們在詩歌中、課文中經常讀到“一群大雁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边@樣的句子,可是學生只是讀這些句子,沒有直觀的感受,他們根本體會不出句子中的那種韻味,再美的語言都不如讓學生們自己親眼看到來得震撼。當天晚上,我布置了一篇習作,以我們的植樹節(jié)活動為主題來寫。第二天我收作文時,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認真完成了這篇作文,好幾個孩子都說:“老師,這篇作文太簡單了,我們就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寫了下來。我不在覺得沒話可寫了!笔堑模趧诹ι蟿谛,由實踐行動形成思想,產生新價值,教學做合一,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簡單又有趣。
我們教師教學時,也要一面教,一面思考,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補充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有一年我教一屆高年級學生,班里學生較多,性格各異,學生們情緒變化快,今天這幾個同學關系不錯,明天就可能鬧崩,其中有幾個女孩子還非常敏感,老師同學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可能使她們難過很久。這樣的班級情況讓我有些頭疼,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對待他們。一開始為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我讓學生每天寫日記,征求過他們的意見,每天交給我批改。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常在日記中向我傾訴自己的心事,我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我每天對學生們的日記批改得格外認真,每個孩子的日記下面我都會回復一段長長的文字,有時是解答他們學習中的困惑,有時是他們難過時的安慰,有時是他們迷茫時的指點。每天日記一發(fā)下來,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翻來,看我的回復,這樣的溝通讓我們的心離得很近,學生覺得老師能理解他們,愿意耐心傾聽他們,所以班級非常和諧。每天學生們主動把我的講桌擦干凈,辦公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圖書角都是他們自己來打理。班級管理得非常輕松,這是因為我在學和做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法。
讀書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智慧之窗,但能否真正領略教育的風景,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一種教學方法不可能適用于所有孩子,生命的成長需要我們既遵循規(guī)律,又尊重差異,在讀書學習的同時,惟有不斷地在教學中去探索、實踐、研究,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9
施一公先生發(fā)表競聘演講時,曾動情說過:“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比舜蟾街械膭⑴碇ヅ吭20xx年出版了一本書《人生為一大事來》。每次看到這句話,心潮澎湃之余又會夾雜著焦慮、迷惘、不自信和不知所措,因為我實在不知道我人生的“大事”是什么。無意間在網(wǎng)上搜索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介紹才知道,這都是出自于他的一首詩“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倍麄兛谥械拇笫拢患s而同的都是——教育。帶著對陶行知先生的崇敬,帶著對學校為我們準備共讀書目的感謝,也帶著我自己的困惑,認真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
“大概天才有十分之八九之勢力,教育的勢力只占十分之一二。教育萬能之說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話!弊x到此處,我實在佩服陶行知先生,敬重他在教育的熱浪洪流中所保持的清醒,佩服他敢說真話的膽識。緊接著他又寫到“但是天才有時很不容易看出來。時機未到,天才隱在里面,?恐饔^、武斷,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蔽蚁,這里提醒了我們有兩點需要注意:一、班里那么多學生平時最吸引老師的有兩種,愛調皮搗蛋的和非常優(yōu)秀的,但是我們一定不要忘了多關注各方面表現(xiàn)平平性格內向的孩子。二、要有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
“但是總覺得肯在近處著手的人還是太少”,“看準一件具體的事,聚精會神地來干他一下”。這些觀點出自先生《社會改造之出發(fā)點》一篇,當時陶行知先生提出通過解決羊市大街121號門牌里的讀書問題來做改造社會的出發(fā)點。我不禁感慨,一個已經站在理論最高處的教育家,一個偉大到影響了整個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教育家,做事情時沒有轟轟烈烈的口號,沒有大刀闊斧的架勢,竟是從近處著手,想著通過解決一個胡同的人民不能讀書識字的問題來改造社會,這在當時給人的震撼是不是不亞于“愚公移山”?當我再看到“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八個字時,我告誡自己要把“腳踏實地”記在心里,凡事從最近處著手,人生若有幸能體會一把“愚公”的幸福,那或許是一場苦與樂交織的酣暢淋漓。
先生提出過著名的教育思想“教學做合一”,“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種田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需在田里學,在田里教。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需在水里學,在水里教!弊鳛橐幻瘜W教師,對此深有體會,我多么希望在講某些實驗時,能把學生帶到實驗室里我一邊講學生一邊做;了解某些物質的工業(yè)制取方法時,帶學生參觀相應的生產車間;講物質構成的奧秘時,真的有臺掃描隧道顯微鏡,讓學生親眼看看那些微小的原子和分子……可是實施起來要面對的種種困難,單是安全保證、時間保證、硬件設施都是難以邁過的'大坎兒,尤其是安全保證,膽小如我,是萬萬不敢負責任的。所以我總覺得,這輩子教的課是無論如何不能讓自己滿意了,但還是希望自己能堅守住底線,讓化學真的像化學。
在《如何引導學生努力求學》一篇中,先生寫到“大凡生而好學為上,熏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現(xiàn)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學的緣故,實由于學校里缺少學問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薄熬偷匚徽,好學的教師最為重要。想有好學的學生,須有好學的先生。換句話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弊x到此,內心惶惶然,感覺是在耷拉著腦袋聽一位長者鏗鏘有力的訓斥,不敢看眼前是不是唾沫橫飛,只知道句句話像針一樣扎在了心上。從現(xiàn)在開始,希望自己多讀書、勤思考,從專業(yè)書籍、小說向各類書籍擴展,在讀書和思考中踏實幸福地成長。
每一本好書都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整本書讀下來受益匪淺,讓我在羞憤中熱血沸騰,在懷疑自我時又堅定信念。未來的每一步都不及當下的這一步,不敢期許日日鮮花相隨,但愿天天有好書作伴。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0
生活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的陶行知先生,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和偉大的實踐教育家,他畢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改革中國教育,創(chuàng)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雖然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fā)展,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閃耀著奪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代價值。當我第一眼翻看書本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本書都是陶行知以信件的形式跟其他友人探討教育而留下的寶貴資料,有種重現(xiàn)當時陶先生為教育事業(yè)憂心忡忡的心,也讓我們讀者深切的感受到陶先生對教育事業(yè)的貢獻和親力親為。
書里有設計到陶先生對新中國成立后教育的發(fā)展的看法、有對如何創(chuàng)辦學校的建議、有對發(fā)展平民教育的肯定,在這里我主要談談書中的一些跟我自身教師發(fā)展有關的感想。
1919年2月,陶先生研究了當時的教育現(xiàn)狀,把教師分為大致三種。第一種教師:只會教書。這種教師把學生當成了書架子、字紙蔞,書上的東西一鍋兒往學習腦袋里裝;第二種教師:教學生。這種教師所注意的中心已從書本移到學生上,果然比第一種好,是一種進步,然而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第三種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對照每一位教師,自己屬于哪一種教師呢?的'確值得大家深思一番。而這一點學軍中學的老師做的甚好,一個學生不知道原理他不肯就這么死記硬背,他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再者是老師也有一定要教學學生如何學習的沖勁,他們也不屑于只教學生知識點,他們課堂貫穿的更多的事知識學習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的掌握自然很快,要是以后我們的學生沒有強烈的求知欲,那我們該如何操作?這個需要我們去好好深思。
陶先生又說: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于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jù)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先生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嗎?。而我們現(xiàn)今的教育,特別是高中階段主要就是為了高考,無法做到全面的素質教育,所以我們的因材施教也只能是高考方面的因材施教,所以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可以適當?shù)膭澐謳讉行政部,讓弱的學生接受慢進度的教學,課后完成更加基礎的習題,而學習能力好的同學自然是進入快節(jié)奏的班級,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渴望了。在這里我們要跟家長溝通好,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放在快節(jié)奏的環(huán)境里只是越學越沒樂趣,最后喪失學習興趣,在慢節(jié)奏的班級里不代表孩子差,而只是一個過渡。
在"教學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買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嗎?。
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他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于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很值得我們教師反復斟酌,我想每次閱讀都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感悟。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1
讀書節(jié),學校給每位老師發(fā)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文集》,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他是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以教人者教已”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他以睿智的目光、哲學的視野、博大的胸懷,用溫情、智慧和愛詮釋教育的真諦。對于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一、教育要用情,這種情是來自與對學生的大愛,來自于做教師的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按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讓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悅。但是,若教師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這種愛是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師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愛。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
二、教育要講信,要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人。
教育本身就必須是誠實的、追求真理的。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千教萬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化學老師為促使學生仔細觀察,用手指頭蘸了(其實沒蘸)了蓖麻油嘗了嘗,之后讓學生跟著做------本書中美國的教師也做了類似的事: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考試教師叫給學生的錯誤的東西,然后再在試卷上畫上0分,讓學生明白老師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要用自己的頭腦思索,思索之后對的才值得去堅持,不要人云亦云。教育和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教會學生探究。
三、要做一個自信的教師。
近年來很多老師“信課件”、“信教學時尚”、“信課改新潮概念”、“信評價標準”、“信應試指揮棒”,惟獨缺失了自信力。適當?shù)氖褂谜n件、課改理念、評價標準等等也都是教學所必要的,但教師斷不可忘卻自信力的培育與發(fā)掘。
(一)要努力。路遙說:“人處在一種默默奮斗的狀態(tài)時,思想就會從生活的瑣碎中得到升華!钡拇_如此,人歸根結底是精神的存在物。當夜深人靜,萬賴俱寂時,我們會在心底響起清脆的聲音,直扣心靈,追問每個當下的日子究竟有何意義。雖然,我們似乎難以握住生命的真理,但當我們努力于一份自覺有意義的事物時,我們的心就多了份安定,少了份浮躁與空洞。要激勵學生多讀多寫,語文教師就得多讀多寫,讀好,寫好,在讀書做文中享受語文。如此才能將這份興趣、熱情與方法與學生分享,讓學生受其感染,親其師,信其道,走上熱愛語文的路途,終身受益。王尚文先生在《走進語文教學之門》中說:“教師所能教給學生的只有自我!蔽颐靼紫壬囊馑际墙處熞葘W生更可教才行,唯教師學好、學實,才能將所學之得與學生分享,否則只能是“水中撈月”一場空而已。錢夢龍在其新著《教師的價值》)中也說:“老師自己愛讀書、會讀書,才能教出愛讀書、會讀書的學生!币蚨,做教師,首先自己要努力。
(二)要是思考。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作為語文教師,僅有閱讀與寫作本身還不夠,需有理性的反思,在反思中沉淀,在反思中燭見理性之光。諸如語文教學的性質之爭(工具論、人文論,亦或兩者兼顧),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否統(tǒng)一為正確理解并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都是值得每個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再如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等問題,都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ㄈ┮辰纭L貏e欣賞羅曼·羅蘭的一句話:“真正令人滿意的幸福是人伴隨自己最大潛能地改變世界”。在羅曼·羅蘭的表述中,我清晰地發(fā)現(xiàn)幸福的本質在于個體實現(xiàn)改變、影響世界的價值,這種價值的層次即為境界。身為人師,我想呼喚我的學生,走進田野,去感受一草一木的蓬發(fā),激發(fā)他們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喚醒內在沉睡的生命……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陶行知的名言06-11
陶行知的名言04-30
陶行知的名言01-29
陶行知的名言02-10
讀陶行知教育文集的心得06-14
《陶行知文集》讀書筆記07-13
陶行知教育的名言06-12
陶行知的名句名言02-03
陶行知的經典優(yōu)秀名言02-18
陶行知教育名言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