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紅巖有感 推薦度:
- 讀《簡愛》有感 推薦度:
- 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讀《廉政鏡鑒》有感 推薦度:
- 讀《動物莊園》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瓦爾登湖有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瓦爾登湖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瓦爾登湖有感1
合上《瓦爾登湖》藍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像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我想,從這個書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于大自然那純凈的心靈的。
梭羅在一八四五年春天,放棄了繁華的城市生活,在一個人跡罕至的瓦爾登湖畔的叢林中建造木屋,自耕自食,一人過著寂寞的生活在湖邊,他完全憑著自己的雙手勞作,來自謀生路。他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在那里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為自己營造了一個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精神田園。這真是有一點像《魯臏遜漂流記》中的故事情節(jié)。梭羅想以他的漂流經(jīng)歷來證明,人可以生活的更簡樸、更從容,不必為追求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達而放棄人為萬物之靈的崇高地位。梭羅在湖邊完成了他對自身深度的“衡量”,《瓦爾登湖》這本書便是對自己閑云野鶴般離群索居的生活的真實描寫,F(xiàn)如今,梭羅再次成為了文明生活的旅行人了。
現(xiàn)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沒有一點塵土,而地下水卻在不斷地下沉,南極天空出現(xiàn)臭氧空洞,酸雨腐蝕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tài)陷阱,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奴役、稱霸自然。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其實不是時髦,而是必需。
種豆、筑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shù)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向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xiàn)呢?
讀完后,我對梭羅的行為感到不能理解,對他書里的思想和行動更不能去認(rèn)同。而在多年之后的一次初夏的夜里,我在海灣沙灘上漫步的時候,我卻突然地體驗到了自然田園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情趣,并讓我深深地認(rèn)識到了梭羅以及他的《瓦爾登湖》所包容的的豐富而偉大的田園意蘊。
最后,我明白了: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它生活;不用逃避。你縱然很貧窮,也要喜愛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里,你依然還擁有喜悅、開心、榮幸時光。
梭羅親眼目睹,一個心靜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宮里一樣,生活得如此開心又如此心滿意足。
《瓦爾登湖》內(nèi)容豐富、意義深遠(yuǎn),它是簡單生活的權(quán)威生活,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
感謝《瓦爾登湖》給我?guī)淼木裰С帧?/p>
讀瓦爾登湖有感2
散讀一百多年以前的《瓦爾登湖》,作者美國人,亨利戴維·梭羅。
它是一本安靜的書,寂寞的書,孤獨的書。它屬于一個人的書。如果心未安靜,很難進入書里。
作者活了44年,人生短暫,簡單馥郁,孤獨而芬芳。讀者發(fā)現(xiàn),他的精神生活十分豐富,精美絕倫,世上罕見,F(xiàn)實生活中和他交往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和他的文字神交。
譯者在序中對讀者寫到: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如果你的心并沒有安靜下來,我說,你也許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靜下來,然后你再打開這本書,否則你也許會讀不下去,認(rèn)為它太濃縮,難讀,艱深,甚至?xí)X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
讀它,最好在夜深人靜。書中的文字,“深沉而敏感的抒情”著。記得朱光潛先生在《談美談文學(xué)》中的“情與辭”中提到,一切藝術(shù)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現(xiàn)一種心靈上的感觸。又,不表現(xiàn)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學(xué)作品。
我不知道其它讀者怎么理解這個文學(xué)觀點,理解“抒情”兩字在文學(xué)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功用,相信大多數(shù)有一定品位的讀者會認(rèn)同的。譯者還提到一個詞,就是“超凡入圣”,我想這是譯者對《瓦爾登湖》最高的文學(xué)藝術(shù)評價了。
《瓦爾登湖》幾乎所有的文字圍饒這些主題的關(guān)鍵詞展開敘述。比如:清新、健康、綠色、低碳、環(huán)保、引人向上;它講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簡單生活、快樂日子。它甚至可以說是一本現(xiàn)代生活指南書,綠色經(jīng)典文庫范本,西方環(huán)境科學(xué)名著。
在《種豆》的篇章里,我特別喜歡開場的句式。
“這時我的豆子,已經(jīng)種好了的一行一行地加起來,長度總有七英里了吧,急待鋤草松土,因為最后一批還沒播種下去,最先一批已經(jīng)長得很不錯了;真是不容再拖延的了!
瞧,文字極易地松軟,蓬松,字里行間,似濕漉漉的黑土,長出了一行一行豆苗。青青嫩嫩的芽兒鉆出土地,抽著地氣,打著哈欠,迎著小雨粒茁壯成長。
“真是不容再拖延的了!笔堑来汗鉄o限好,時間流散無奈?其實,純粹似幅畫,西方陶淵明式田園風(fēng)光再現(xiàn)。我想。
再讀《孤獨》篇,梭羅寫到:
“大部分時間內(nèi),我覺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兒,即使是最好的伴兒,不久也要厭倦,弄得很糟糕。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梭羅把寂寞當(dāng)成好朋友款待,在朋友身上讀出美味了?赡埽@是世界上關(guān)于寂寞的最好詮釋。
講到時間概念,梭羅這樣形容。
“時間只是我垂釣的溪。我喝溪水,喝水時候我看到它那沙底,它多么淺啊。它的汨汨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恒留了下來。”
梭羅把時間放入手下垂釣。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fù)。垂釣時間,時間垂釣,是一種怎樣的思想境界?垂釣,我理解為現(xiàn)代詞“把握”之意。珍惜時間,把握當(dāng)下。
梭羅在結(jié)束語中開頭講到:如果生病的話,醫(yī)生要明智地勸告你轉(zhuǎn)移個地方,換換空氣。
試想,一個人到達生命的某個階段,習(xí)慣把某個地點視為可能安家落戶的處所,也想換換空氣,安靜下來,閱讀自己,審視自己。
瓦爾登湖給了梭羅一個盡可能的好去處。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像梭羅,找到一處像瓦爾登湖那樣美麗的湖泊,和他一樣在那里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接待訪客、感受村子、感受冬天的湖、在室內(nèi)取暖。如此,居住湖畔完成一項人生課題,是對自身心靈深度的最好“衡量”。 面對平靜如鏡的湖,精神上的瓦爾登湖,產(chǎn)生美好聯(lián)想。歲月靜好,生命安詳,思想自然純情。梭羅面對湖、眺望湖,思考、沉思。他享受寂寞,閱讀人生。
而我,你,他,我們大家呢?彼時,我仿佛站在瓦爾登湖畔,看見湖面波光粼粼,湖岸三兩垂釣者,四周搖曳的楓樹,思緒停滯,沉醉于瓦爾登湖無邊的意象中。
于是,我的目光越過湖畔的樹林,開始明亮起來!锻郀柕呛啡缭诤诎抵悬c燃的一矩火把,照亮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長的路。在路上,我想用明鏡似的目光盡情閱讀光明的世界,美麗的世界。
讀瓦爾登湖有感3
風(fēng)在呼嘯中吹過,刮走了塵埃,使那些在朦朧中的人們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世界。靜靜的坐在書桌前,聽著風(fēng)聲看著著作讀著梭羅的內(nèi)心世界。
1817年7月12日,梭羅出生在康科德幽靜的村莊里。他質(zhì)樸醇厚,收到過系統(tǒng)的教育。他在他的的哈佛班級十周紀(jì)念問卷調(diào)查中寫:“我做過校長、家庭教師、測繪員、園丁、農(nóng)夫、漆工、木匠、苦力、鉛筆制造商、玻璃紙制造商、作家有時還是個劣等詩人。這已大體概括了他一生的工作。
我想他這樣做是為了體驗不同工作的不同感受吧。在他看來現(xiàn)在社會下的人已喪失了自己的完整性,所謂“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個人之中,個人站在社會派給他的崗位上,每一個人都像是從身上鋸下來的一段肢體——一個手指,一個頸項,一個胃,但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栽種植物的人很少會感覺到他的職務(wù)的真正尊嚴(yán),他只看見他用來量谷子用的籮筐與大車,此外一無所視。于是就降為一個農(nóng)民(而不是“人”在農(nóng)場上)。商人從不認(rèn)為生意也有一種理想的價值,靈魂被金錢所奴役。侓師成了一本法典、機師成了一架機器、水手成了一根繩子。
我們是學(xué)生,學(xué)習(xí)是注定的,為的是未來的美好生活。過去我們無法改變,所以我們只有通過學(xué)習(xí)來改變未來。但是也不能因為學(xué)習(xí)而改變原來的生活。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曾這樣說明自己:“我在我內(nèi)心發(fā)現(xiàn),我有一種追求更高的生活,或者說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能,但我另外還有一種追求原始的行列和野性生活的本能”就像我們一樣,在追求更高的生活時,不應(yīng)該忘記我們原來的生活。
在家中我們是父母的孩子,應(yīng)該關(guān)心孝敬他們而不是冷漠的埋頭苦學(xué)。在社會中我們是一個公民,應(yīng)該為社會建設(shè)出一份力,而不是一味的享受權(quán)利。
風(fēng)停了,塵埃依舊,唯一改變的是那顆清澈澄明的心。
讀瓦爾登湖有感4
閱讀完最后一行文字,我合上了《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如我所想,《瓦爾登湖》是一本集寂寞、恬靜和智慧于一體的書,也許它只適合在寂寞與恬靜之時靜靜地閱讀,享受它充盈心靈瞬間那種奇妙的感覺,感受它那獨具魅力的文字帶領(lǐng)我們?nèi)ンw驗生活的點滴……
這本書的封面上印著這樣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畫:兩行向遠(yuǎn)方延伸的鐵軌中間,立著無數(shù)挺拔的大樹。這是否是這本書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著我們什么?梭羅說:“來到這片樹林是想通過一種經(jīng)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zhì)的問題。”我時常思考著,在現(xiàn)實的社會當(dāng)中,在現(xiàn)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之前,是否也應(yīng)該多一些自省與自察?從某種意義上說,《瓦爾登湖》又是屬于當(dāng)今時代的。
由此,《瓦爾登湖》在閱讀空間中所占的起點和終點,那便是心靈和當(dāng)今時代。
現(xiàn)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為所欲為的舒適,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地面光潔少塵,各式各樣的大工廠為我們生產(chǎn)發(fā)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敬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奴役、蹂躪、稱霸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似乎成為了我們?nèi)祟愔档抿湴恋目谔枴?/p>
然而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歷史這塊魔方已從正面翻轉(zhuǎn)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逐漸沙漠化,地下水在不斷地下沉,天空出現(xiàn)臭氧空洞,灰蒙蒙的霧霾一次次地遮蔽了我們的世界,酸雨腐蝕我們的視覺。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tài)陷阱。物種在減少,環(huán)境逐漸在惡化,人間變成了嚴(yán)重污染的煙塵世界,大自然又在嘲弄企圖稱霸地球的人類了。
梭羅原是個要在人世有所作為而不是個出世的人,然而在兩年多的湖邊生活后,他看破了“紅塵”,感到人世擾擾,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個人的貪婪,他要對之心平氣和,一無所求。當(dāng)然,一個人從對人世有所求到無所求,這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人類企圖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犯下太多的錯誤,或許是意識到已對自然造成了無法改變的傷害,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撫自己的無奈和擔(dān)憂。
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我想,這真理或許是敬畏自然,崇敬自然,愛護自然,珍惜自然,為自己、為我們的子孫后代,也為這藍色星球上眾多與我們共存的生靈多留下一方凈土,一片蔚藍的天。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心中就會少一些內(nèi)疚,多一些坦然,對自然多一分感恩與呵護。與美麗大自然攜手并進的明天,將會愈加光輝和美好!
學(xué)會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自身也屬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這便是《瓦爾登湖》給予我的,最寶貴的感悟。
讀瓦爾登湖有感5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創(chuàng)作的一本散文集,梭羅在這本書中不僅闡述了自己的思想,而且還教導(dǎo)人們應(yīng)該要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大自然,讓自己的那浮躁的心,能夠靜下來,可以去享受一會大自然和深入地去思考,思考這個世界,思考人生。
我是在很大了之后,才讀過這本書,當(dāng)時一讀就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在某些方面,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孤獨的人,才能夠有所作為,只要能夠忍受住孤獨,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更多來自于大自然的感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那么一個人才算是真正的活明白了,不然也只能是一輩子,那么碌碌無為。
梭羅為了逃離現(xiàn)實的生活,一個人搬進了瓦爾登湖湖畔,在那里一共生活了兩年多一點,也正是在這兩年多一點里,他寫下這部聞名全世界的名著,成為了一代一代孤獨的人心中的至寶。至少我個人是這么認(rèn)為,覺得這是一本讓我念念不忘的書。
我在讀完了這本書后,在很長的時間里,我有了一種沖動,也想要和梭羅一樣,搬到某個偏僻的地方去生活,也想要讓自己徹底地孤獨起來,可是現(xiàn)實的生活還是不允許,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人,也只能是注定了這一輩子,也只能夠是在這茫茫人世中,也只能是當(dāng)一個俗人。
讀《瓦爾登湖》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活得明白一些,不要一輩子都活得懵懵懂懂,永遠(yuǎn)也不明白,活著是為了什么?
我是由衷地佩服梭羅,佩服他能夠忍受住那一份孤獨,可以一個人可以在那么一個地方,獨自地呆上那么長的時間,可能現(xiàn)在恐怕真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住,他的那一份孤獨,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梭羅的思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形成,把自己的所有對于現(xiàn)實的思考,都寫進了這本散文集里。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正是他的這一份感動,才使得我認(rèn)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個人孤獨一些,是一件好事,至少它能夠讓人明白更多的道理,明白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我時常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應(yīng)該要如何去生活?
當(dāng)然我沒有梭羅那么深沉的思想,只能夠是蜻蜓點水式地去思考,還是可能我不夠孤獨,還需要再去讀書,唯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思想成熟起來,才能夠懂得生活的意義。
這也正是梭羅所帶給我的收獲,他讓我懂得了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如何去好好生活。我想如果我沒有讀過《瓦爾登湖》,我想自己不會有這種深入的思考,正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才開始慢慢地也會去思考一些問題。
所以說《瓦爾登湖》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能夠讓人明白更多的道理,能夠把人帶入到另一個世界,能夠在那個世界里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讀瓦爾登湖有感6
沒必要迎合別人或者社會的期待去做高富帥,去做好男人,事業(yè)家庭兩不誤,我覺得那是別人的想法,不是自己的,為了別人的期待去苦惱那是自尋苦惱。
關(guān)鍵是什么是真正的富裕,美國哲理大師梭羅給出了答案,他是19世紀(jì)中葉哈佛大學(xué)畢業(yè)的高材生,那是精英中的精英,他經(jīng)過商當(dāng)過律師,按理說他要是想發(fā)財那是分分鐘的事,他沒去這么做,為啥?因為物質(zhì)富裕對他并不重要,他知道真正重要寶貴的是時間,追逐財富必然伴隨光陰荏苒,那他何必把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因此他選擇寄宿自然的生活,在農(nóng)村蓋個小屋,種種田,看看花開花落,四季變遷,并選擇那些經(jīng)典名著重點閱讀,追尋偉大心靈的溝通交流,因此他并不貧窮,他在精神上很富裕。
當(dāng)然那時候美國社會不這么看,認(rèn)為他就是個loser,隱世避居,逃避現(xiàn)實,但50年后他的名著(瓦爾登湖)在美國廣為流傳,他在鄉(xiāng)村的親身示范,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他對人生價值觀在這本書里完全體現(xiàn)出來,可以說他是美國浪漫主義超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他通過躬親自然,凈化心靈,認(rèn)為他的心靈已經(jīng)接近神的程度,因此他何來貧窮。他的這本書在美國僅次于圣經(jīng)的出版量說明了他的生活理念對美國民眾的影響程度。
那我們生活在21世紀(jì),平心而論,我們真的窮的嗎,是真的吃不飽穿不暖嗎?還是僅僅是和同時代那些高富帥的比較中感覺自己貧窮?那對比19世紀(jì)的梭羅的生活條件,我們是不是又生活的太好了呢?如何認(rèn)識寂寞,心靈的溫度代表了寂寞的溫度,你的心靈越追求對你自身有價值的事,達到癡迷的程度那你越寂寞;價值的深度代表寂寞的深度,你的價值觀越脫離膚淺的價值,那你自然越寂寞。
讀瓦爾登湖有感7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讀得靜靜。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于心靈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兩行向遠(yuǎn)方延伸的鐵軌中間,立著無數(shù)挺拔的大樹。這是否是本書在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著我們別的一點什么?梭羅說:“來到這片樹林是因為想過一種經(jīng)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zhì)的問題!蔽以谙耄诂F(xiàn)實的世界里,現(xiàn)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環(huán)境之前,是否也該多一些自省與自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瓦爾登湖》又是屬于現(xiàn)時代的。
由此,《瓦爾登湖》在閱讀空間中占有兩個起點和終點,那就是心靈和現(xiàn)時代。
梭羅原是個要在人世有所作為而不是個出世的人,然而在兩年多的湖邊生活后,他看破了“紅塵”,感到人世擾擾,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個人的貪婪,他要對之心平氣和,一無所求。當(dāng)然,一個人從對人世有所求到無所求,這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今天,我們觀照梭羅的這條起伏的心靈歷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里,要一個人對生活無所求,那是苛刻,但對“所求”多一些節(jié)制,則是理性。我們無法也無需戒絕自己對生活的“所求”,但同時是否也該有些出世的精神來面對這個不復(fù)簡單的世界?在越來越考究的生活中,心靈的羅盤仍固執(zhí)地指向簡單和質(zhì)樸。因此,斑斕的VCD節(jié)目和濃釅的咖啡之外,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其實不是時髦,而是必需。
種豆、筑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shù)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向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xiàn)呢?
現(xiàn)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潔少塵,而地下水卻在不斷地下沉,天空出現(xiàn)臭氧空洞,酸雨腐蝕我們的視覺。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tài)陷阱,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奴役、稱霸自然。
然而笑容還沒來得及綻放,歷史這塊魔方已經(jīng)從正面翻轉(zhuǎn)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種在減少,人間變成污染的煙塵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圖稱霸地球的人類了。
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后路。這該是《瓦爾登湖》的一句隱語吧。《瓦爾登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綠色經(jīng)典文庫”中的第一本,這樣的定位,也是編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
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我想,這真理該是: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
再次翻讀《瓦爾登湖》時窗外的綠葉已經(jīng)淡淡泛出一點秋意,近段時間突然瘋狂地喜歡上了大衛(wèi)。梭羅,那距離康科德兩公里的瓦爾登湖畔,那獨自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漁獵,耕耘,沉思,寫作的簡樸生活。從1845年到1847年,大衛(wèi)。梭羅-瓦爾登湖畔一個孤單的靈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將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
與我再次如期邂逅的文字此刻正靜靜地躺在電腦桌旁,因了翻譯家林志豪先生的生花妙筆,這本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環(huán)出版社共同出品的著作方深深地吸引著我。也許當(dāng)生活簡單到一日三餐,簡單到最后的財產(chǎn)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充滿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這些屬于作者自己的經(jīng)歷,一段從生活必需品如何獲取作為起點,然后才開始啟程前往夢中勝境的旅程。而當(dāng)這求索著的靈魂將故鄉(xiāng)的牌位輕輕供奉在寧靜的瓦爾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為迎風(fēng)鋪展的畫布,一點一滴圓潤豐滿,最終造就了這部包括結(jié)束語在內(nèi)分為二十個篇章的自然隨筆被后人贊譽為“能夠塑造讀者的書籍”。
一本適合在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細(xì)心品味的好書是難得的,《瓦爾登湖》這樣的經(jīng)典更是不會例外,當(dāng)我在舒緩而純凈的文字中慢慢行走,總會有一些花朵般絢爛的靈光突現(xiàn)迫使我停下來,如果說一篇優(yōu)美的文字是我們風(fēng)沙蒼茫的旅程上一處小小的綠洲,那么《瓦爾登湖》賜予我們的是一片遼闊的草原,我們既可以讓自然和人的心靈探索野馬般狂野地奔騰,又能讓個人體會到自力更生過簡單生活的那些經(jīng)驗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閃動著露珠的光芒。當(dāng)然,一個經(jīng)歷足夠豐富的讀者,還會從這本寧靜的經(jīng)典中品讀出對現(xiàn)代生活的揶揄和諷刺。我們可以認(rèn)為這是一本簡明的書,因為她不晦澀,文字和文字間串聯(lián)成水晶珠鏈一樣的風(fēng)鈴,使得思想不得不化為清晨刮起的陣陣微風(fēng),她時刻在直面我們的經(jīng)歷,我們的閱讀和思索。晨昏照耀下的樹林和季節(jié)變化間的鄉(xiāng)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飛的歐鳥和樹叢里驚恐逃走的小獸,其實它們不僅屬于作家,在我們看似沉悶平淡的生活里,何嘗不是處處可以一窺它們的背影,而前提是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正擁有一個比晨起時更早,更神圣的黎明!
努力去做一個自由的人既幸福又卓絕,因為選擇和放棄從來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哥德巴赫猜想。當(dāng)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他的名作《林中路》中深入探討了這個命題,其實他沒有給出我們答案;然而大衛(wèi)。梭羅卻在他描述瓦爾登湖的美麗文字中,寧靜又雄辯地給出了自己的一種回答。
月光一樣的隱居也許是我在這本書里讀到的最大的收獲,當(dāng)我們也能在心中勾勒出自己的“瓦爾登湖”,我們就會在自己的人生里獲得這樣恬然的生活姿態(tài),月光般明亮卻內(nèi)斂,月光般平靜卻非凡,隱居只是一種選擇,是否選擇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nèi)找癸L(fēng)塵仆仆的路途上,心內(nèi)心外都要撒滿一路月光。
讀瓦爾登湖有感8
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里,他認(rèn)為他在瓦爾登湖畔,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模式。
冬日里,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漫步在鋪滿松針的小徑,閑看著銀色鱒魚游弋在清澈湖水里;秋日里,嗅聞著野果的芬芳,獨坐在肥胖的南瓜身上,興致勃勃的觀看著螞蟻們忙來奔去的身影;和煦春風(fēng)里,欣賞著那些恣意盛開的藍菖蒲,像冰藍的火焰轟轟烈烈地燃燒在短暫的生命季節(jié)里;炎炎烈日下,撫摸著突然暈開了綠色的白樺,仰望著它們挺拔地朝向湛藍的天空……瓦爾登湖是他在喧囂的世界中尋得的一個幽雅僻靜的去處,他在這里觀察、傾聽、感受、沉思、并且夢想,夢想著能孕育出美麗的珍珠奉獻到公共福利上來。
梭羅,我念著他的名字,輕輕撫摩《瓦爾登湖》,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
我驚嘆!
世上竟有這樣一個人,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里獨自居住,就是為了證明給世人,“生活用‘減法’,思想用‘加法’”。梭羅,他的心靜如水,他認(rèn)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guī)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么的焦慮來擾亂內(nèi)心的寧靜”,他的樸素淡泊的心境觸動了我的心靈。
“世界是否真實,我們是否應(yīng)當(dāng)追尋現(xiàn)實的幸福”的爭論早已被人們所遺忘。在這繁華的現(xiàn)代都市里,我們遮住了本應(yīng)明亮的雙眼,喧囂嘈雜挑起了人們多余的欲望。紅燈綠酒的酒吧,人聲鼎沸的商場,眼花繚亂的大屏幕,那些不安的人們啊,早已不能清靜自守。走在十字路口,摩肩接踵的是行色匆匆的人們,放眼望去是蜿蜒不息的車流,耳旁充斥著的是那些因堵車而煩躁的喇叭聲。城市里的人們是在不斷前行,還是在自顧自地演戲?
有人抱怨社會的殘酷,有人質(zhì)疑生活的意義,有人忘記了生存的價值,而更多的人,則是在迷茫的度過空虛的時間。我們在漂泊,卻始終找不到心靈棲息的港灣。心是何物?身在何處?我被那滿天的塵埃困惑了。
還記得那次的數(shù)學(xué)競賽,為了不辜負(fù)父母的期望,為了不讓老師失望,也為了證明自己還是那個最優(yōu)秀的學(xué)生,每天晚上,我都強睜著疲憊的雙眼鏖戰(zhàn)在孤燈下,每個周末,我都強打著那顆憔悴虛弱的心抗拒著窗外無限的春光,終于我拖著厚重僵硬的軀殼換來了數(shù)學(xué)競賽一等獎的優(yōu)秀成績;為了成為同齡人中那個“榜樣”,我錯過了很多次原本該屬于我的那些幼稚而快樂的游戲;為了能讓父母少一份爭吵,多一份和諧,我努力的扮演著他們心中完美孩子的形象……恍惚中,竟發(fā)現(xiàn)自己已走過了14個春秋。笑過,哭過,失敗過,得意過……卻從未靜下過心來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個心靈的家園。
茫然間,窗外的一陣清風(fēng)喚醒了我,隱隱吹動著《瓦爾登湖》,一陣油墨的芳香如醍醐灌頂驚醒了沉睡著的我。我一聲嘆息,為自己,也為了那些迷茫的人們。
“充滿自信地追求你的夢想!去過你夢想中的生活。當(dāng)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宇宙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比粑覀兡苡羞@份平靜,大概就不會有太多的痛苦了吧。
多一份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和欲望,其實不是時髦,而是必需。我輕輕的合上了《瓦爾登湖》,走向窗外,和弟弟一起玩起了泥巴。
讀瓦爾登湖有感9
蘇格拉底認(rèn)為:“未經(jīng)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誠哉斯言!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生活就像被按下了復(fù)制粘貼鍵,每天重復(fù)著平淡索然的內(nèi)容。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究竟應(yīng)該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當(dāng)看到梭羅的《瓦爾登湖》時,我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向內(nèi)生長,向外探索。
“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云彩有天空/梭羅這人就是/我的云彩,四方鄰國/的云彩,安靜/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海子這番詩意的表達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熱切的期待。在那個陽光正好、微風(fēng)不燥的周末,我靜坐窗前,細(xì)細(xì)品讀。沒有珠圓玉潤的藻飾,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有的只是洗盡鉛華的質(zhì)樸。他平靜的敘述總是給人以穿透心靈的洗滌和愉悅。漸漸地,讓人卸下了身心的負(fù)累,遠(yuǎn)離了喧囂的`煩擾。讀著讀著,仿佛自己也來到了梭羅的木屋前,聆聽這片湖的故事,品味著“向內(nèi)生長,向外探索”的生活真諦。
向內(nèi)生長,意味著我們要心懷篤定,熱切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余秋雨認(rèn)為:“水邊給人愉悅,山地給人安慰。”在寧靜的氛圍中,我們往往更能獲知自己真實的聲音。王維隱逸山林,體會到了“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的悠然閑適,柳宗元遭遇仕途蹭蹬之后依然堅守操行,感悟到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恬淡自在。如果一個人充滿信心地朝著他夢想的方式去生活,他就會勇于沖破現(xiàn)實的某些桎梏,去開辟活出真我的新天地,正如梭羅的小木屋。于是,孤獨將不再是孤獨,貧苦不再是貧苦,生活中屬于自己的美好將漸次呈現(xiàn)。
向外探索,需要我們簡化生活,使生活更為純粹,從而得以在更高層面對人生、人性乃至人類的終極關(guān)懷作出有意義的思考。為了擺脫無聊瑣碎世務(wù)的煩擾,梭羅追求一種簡單純樸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并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省思。他寫道:“不要給我愛情,不要給我金錢,也不要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其實,探尋真理的路徑有很多,可以坐擁書香,可以探幽攬勝,可以皈依佛道。而梭羅選擇了歸隱田園。生活的有趣有很多種,追求生活的意義,也沒有固定的程式,當(dāng)你還沒有想好要開始怎樣的生活何不先簡化生活,追尋真理呢?
初讀《瓦爾登湖》這本書,不一定有所收獲,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那種感覺確能使我有獲得真理的快樂。正如梭羅在《閱讀》中所說的那樣:“讀得好書,就是說,在實實的精神中讀真實的書,是一種崇高的訓(xùn)練。”讀完這本書,不同的人對生活的思索是不同的,我以我心繪風(fēng)景,風(fēng)景迷人因我心。有思索的人生值得每個人去過。
“太陽是我的名字,太陽是我的一生。”如果說太陽是海子的名字,那么瓦爾登湖就應(yīng)該是梭羅的名字。在這里,他度過了自己有思索的生活,向內(nèi)生長,向外探索。
讀瓦爾登湖有感10
七月的風(fēng),溫暖和煦。輕輕拂過瓦爾登湖,泛起些許漣漪,又與梭羅睿智的面龐撞了個滿懷。風(fēng)中夾雜著野花的芬芳,麥芽的醇香,以及枝頭兩三個鳥兒發(fā)出的音符。這一切,勝似天上人間;這一切,僅屬于梭羅所有——瓦爾登湖,梭羅的湖。
瓦爾登湖,一間小屋,三兩來客,幾聲鳥啼,一片豆子地,幾乎便是梭羅生活的全部。他逃離現(xiàn)代文明生活而不消極避世,反而在這荒僻之地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極樂凈土。想起《小窗幽記》里的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邊云卷云舒!彼罅_先生對這句話的詮釋,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確實,梭羅的生活態(tài)度值得我們贊許,又值得我們細(xì)細(xì)玩味。現(xiàn)如今,我們都“走得太遠(yuǎn),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確實夾雜著功利。遍地開花的補習(xí)速成班,受人追捧的成功學(xué)書籍,以及各式各樣的成功人士講座,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仔細(xì)一想,我們的生活不正如梭羅口中所說的“沉默絕望的生活”嗎?,愛他人所愛,追他人所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要擺脫這種生活,便是不做絕望的事情,愛我所愛,無問西東。
何妨想象這樣一個場面: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搭起一間小屋,不大,只容得下兩個人。閑暇時躺在金黃的麥子地上,做一個甜美的夢。日落時,可以挽著愛人的手,共賞良辰美景。在這片田野上,沒有外人闖入,那無邊的金黃便是此地寧靜的結(jié)界,仿佛那一瞬便是永恒……我想,沒有比這更浪漫更美妙的事了。而現(xiàn)實是,我們必須趕路。然而,在趕路的同時,我們何妨貪戀那一抹山色;我們何妨駐足,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在春江花月夜感嘆“江月年年只相似”;在一片桃花林中洗盡鉛華,歌盡桃花;在浪漫的香舍麗榭拾起一片落葉,遙寄情思。
這當(dāng)然都是浪漫的想象了。可正如梭羅所言“我寧愿坐在一個南瓜上,并且擁有它,也不愿擠坐在一個天鵝絨的墊子上。我寧愿在大地乘坐空氣自由流通的牛車,也不愿坐在觀光火車的豪華車廂里,一路呼吸著污濁的空氣上天堂!保谒罅_的眼中,現(xiàn)代社會功利的污濁,將天堂的安樂稀釋如空氣。我們在向往安樂的同時,難免會呼吸到污濁的空氣。既然避免不了外界的污濁,我們?yōu)槭裁催要扼殺心中的那一份純凈呢?我們何妨留戀心中那一抹山色,給自己留些空白,暫時停下來,觀賞漫山遍野山花爛漫。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愛上一個人,或者愛上這個世界……
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也該稍稍放緩那磨得快要生銹的齒輪,緩一緩,慢下來,留給處于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一些空間,一片山色。也許這很艱難,但這不可或缺。給我們自己一些時間,給這個時代一些時間,我們終會等到那一片山花爛漫,那一片云開月明。
留戀那一抹山色。當(dāng)我們生命行將結(jié)束時,閉上眼睛,看見的不是一堆堆扭曲反復(fù)的數(shù)字和賬單,而是一片山花爛漫,紅的像火,粉的像霞。在匆匆時光里,留戀那一抹山色;留一場故夢,把舊時光寫進夢里,告訴自己,那一片山色,真美。
讀瓦爾登湖有感11
合上《瓦爾登湖》的封面,我靜靜地,我感覺到自然的力量,感覺到一股清勁的風(fēng)吹拂著我的心,我了解到,靜心感受,原來自然真的是那么美好。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碑(dāng)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再去拜讀這篇神的思想吧!
這本書寫于19世紀(jì)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fā)展時期,在當(dāng)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quán)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yè)文明、喧囂社會擠壓著人類、侵蝕著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yè)于哈佛的這位智著,他單身只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著一顆向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成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里,孤獨在思想中!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閑暇的余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后,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升直到艷陽當(dāng)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yuǎn)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他靜靜的卸載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每次看他的書都是一種震撼,他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凈水般澄澈。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這里是這樣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簡單而又芳香撲鼻,雖然短暫而又意蘊深遠(yuǎn)。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而且是精妙絕倫,世上這樣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許吧。
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復(fù)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yuǎn)航。他認(rèn)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guī)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么的焦慮來擾亂內(nèi)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于我們就是黑暗。當(dāng)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他提倡儉樸生活,并不是讓我們要粗茶淡飯或是節(jié)衣縮食,而是想要讓我們多聽聽新的節(jié)奏,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只是孤獨,恬靜,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安槐亟o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里呼聲。
《瓦爾登湖》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梭羅能夠通過藝術(shù)來實現(xiàn)自己決意要做的事業(yè)。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有機的形式,他使自己的決定獲得了新生:通過有意識的努力,他重新獲得了一種成熟的恬靜,如果說那不是黃金年齡的清純狂喜的話。 。
如果梭羅僅僅給我們留下一部一個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記載,或者說他僅僅退隱到森林之中,在那兒記載著他對社會的抱怨。甚至說,如果他想把這兩者都合到一本書里,那么《瓦爾登湖》就不會有這一百年的生命。
正像一切所進展的一樣,梭羅記下了人跟自然的關(guān)系,人在社會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關(guān)系,人在社會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習(xí)性,連他自己恐怕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會兒為自我辯護,一會兒充滿了喜悅、自由、奔放、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獨特的煎蛋卷,讓人們在饑餓的一天不斷從中汲以營養(yǎng)。《瓦爾登湖》是最早一盤充滿維生素的菜肴之一。
讀瓦爾登湖有感12
他以神圣而深邃的目光去尋找,終于,他發(fā)現(xiàn)了。這是一片安靜的小湖。
瓦爾登,一個年老的巫婆的名字,正如它一貫的神奇與靜謐,這本書好像也不能引起多么大使人震驚的喧囂,即使在許多年以后,它依舊沉淀在瓦爾登湖湖底,上面纏繞著千年黝綠的苔蘚,或在水面上漾起極其微弱的層層漣漪。
孤獨
“黃昏時分,屋主應(yīng)該在他的院子里停留大約擠一條奶牛的時間,如果他愿意,可以再長一些,等待客人的到來,我常常履行這一好客的職責(zé),等待的時間足夠洗一群奶牛的奶了,但是并沒有看到有人從市鎮(zhèn)里來!
他獨自一人,將茅屋敞開,卻只可迎風(fēng)佇立,對月長嘆。瓦爾登湖,縱是一個偏遠(yuǎn)而圣潔的地方,但湖里還是充滿著孤獨。清冷的黎明,湖上還漂浮著幾根細(xì)小的櫟樹枝干,梭羅便駕著一葉扁舟,出沒于風(fēng)波中了。我與他遙遙對望著,可我們中間卻仿佛隔了遙遠(yuǎn)的年代。
我不明白,他為何要遠(yuǎn)離文明社會,到一個偏僻的小湖旁,獨自徘徊,他可曾看到,另一邊都市耀眼的燈光?峙滤墙(jīng)歷了太多的繁華與幻滅,看透了世事之無窮,人生之有限,他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吧。也許他正需要如此簡單質(zhì)樸的生活,看月明星淡,夕陽起落。他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呼喚,執(zhí)意要去追尋一個遙遠(yuǎn)而不可窺探的世界,讓他的思想終日漂泊在湖中,使他的寧靜不受外界干擾。或許,他在瓦爾登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宿,那豐盈而充實的生活,所以他以瀟灑的背影去面對現(xiàn)實,沉入到安靜的生活里。
法國作家辛涅科爾說:“是的,對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彼罅_深知自己需要怎樣的生活,他排斥了牽絆他的雜亂事物,孤獨地傲立在人生的頂峰,以憐憫而充滿愛的目光注視著這個世界。因為他孤獨,所以他能看到湖岸陡峭山坡上窄窄的小路,五月陽光下的櫟樹、山核桃樹;看到樹懶在小樹叢中笨拙的身影,貓頭鷹的那雙凄厲而智慧的眼睛。不僅如此,更因為梭羅對瓦爾登湖一種宛若神明的愛,才使他筆下的世界如此豐富博大。周國平說:“由于懷著愛的希望,孤獨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無愛的心靈是無法享受到孤獨的。
對抗
“這惡魔似的鐵馬,那震耳欲聾的極其喧囂聲已經(jīng)傳遍全鄉(xiāng)鎮(zhèn)了,它已經(jīng)用骯臟的工業(yè)腳步使湖水混濁了!碑(dāng)我讀到這些文字時,我震撼了。原來他在湖畔生活,蓋木屋,讀書,捕魚,提倡節(jié)儉的理念,不僅僅是獨善其身,更是以自己的行動去對抗現(xiàn)實中無所不在的物質(zhì)與狂躁。這位智者已經(jīng)認(rèn)識到工業(yè)革命轟轟烈烈地闖進人們的生活,帶來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也任性地破壞自然。許多年后,當(dāng)瓦爾登湖受到巨大的污染與折磨之后,早已沒有當(dāng)年莊嚴(yán)的模樣,梭羅幾乎要驚呼:“瓦爾登,是你嗎?”他甚至懷疑自己沒有天天與它相伴,他痛斥自己沒能保護好他的湖。“對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經(jīng)可以洗凈現(xiàn)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他在譴責(zé)和呼吁,他不忍心看著他的精神所屬的地方慢慢地從眼前消失,所以他用自己的簡樸生活告誡人們不可弄巧成拙。
我們的生活忙碌不定,生活節(jié)奏之快,已使人無暇回憶往昔的美好,或在公交站,匆匆一瞥時看見初春街頭的早梅!叭瘴绠嫶瑯蛳逻^,衣香人影太匆匆”,偶遇美景,卻無法多去駐足停留一會兒,這是何等的無奈和惋惜!現(xiàn)代社會,人們既然不會攜書一束,與琴僮棋友到某個隱蔽的湖邊,在山中建一處竹籬茅舍,那又何必跟隨著人群匆匆而過呢?
“然而,和湖水一樣,我的寧靜只起了漣漪而沒有波浪!碑(dāng)我們真正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時候,與自己的思想進行深刻而微妙的談話,在現(xiàn)代生活的繁忙枯燥中尋覓到足夠的時間來面對自己,我們終于快樂了,因為整個世界都在陪伴著我們,與我們分享一些不期而遇的欣喜,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再寂寞了。
黎明
殘月漸漸潛入天際,啊,破曉的黎明時分!
黎明,這是一天似至未至的時候,“它象征著人人皆有的全然朦朧的,未能滿足的欲念”,而這種欲念,仿佛清晨空氣中漂浮的微塵,等到黎明漸漸成熟,它們也凝聚在霧氣之中時,人們開始清醒,正如梭羅所說的一般,我們是被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喚醒,是被自己新獲得的內(nèi)心的力量和強烈愿望喚醒的,并且還伴隨著抑揚的仙樂和彌漫在空氣中的沁香。人們愉快地回憶起昨日或者夢中所見的事,向初升的太陽微笑,到外面的小路上散步。真的,“清晨帶來了英雄時代”。讀到這里,我不禁愛上了梭羅的黎明。
失去了黎明,就等于失去了整個人生,這個是對黎明的一種宣告和挑戰(zhàn),如果一個人,他已經(jīng)沒有勇氣去享受一個美好的清晨,失去了他本該擁有的戰(zhàn)勝的希望,那么,每一個清晨就不應(yīng)該屬于他。
古人喜愛黃昏時嘯嘯馬嘶和古寺的暮鐘,梭羅也眷戀著他的黎明,他的清晨時光。清晨不似黃昏時的那種濃郁的悲涼,“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的冷落蕭條,它有著心生萌動的欲望和生機。它雖然清冷,卻總是輕盈,仿佛少年時剛剛接觸人生的無限新奇。似懂非懂的時候,則更需要清晨的安慰與指引。久經(jīng)沙場老兵的沉郁哀歌,或是暮年詩賦的悲涼,怎能抵過清晨的曙光!這是人生中最值得懷念的日子。梭羅在瓦爾登湖最流連的時光里,告訴我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尊崇,告訴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和新生,這正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所以,即使這本靜靜的書,還是能永久地深入內(nèi)心,穿越時空距離,引起無數(shù)人的精神共鳴。詩人海子說:“梭羅這人就是我的云彩,四方鄰國的云彩,安靜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結(jié)束語
那一處湖畔,他自耕自食,長達兩年之久。
那一處湖畔,他與野獸為鄰,遵循著野性的法則。
那一處湖畔,他與他的思想矗立著,看夕陽西下,繁華起落。
“但是,這就是明天,那個僅靠時間的流逝永遠(yuǎn)不會破曉的明天。對于我們,使我們的眼睛看不見的光就是黑暗。只有我們醒著的時候,黎明才會到來。會有更多的黎明!”呼喚著我們的正是對自身時刻的反省和對人類行為的審視。
有一天,我看見那自然風(fēng)景中最有表情的姿容,周圍的湖水低吟道:“瓦爾登湖,瓦爾登湖!
讀瓦爾登湖有感13
說起《瓦爾登湖》,其實早在高中的時候就有閱讀過。在高中繁忙的,三點一線的生活之下,書中美好風(fēng)光和淳樸的田園生活實在是令我向往。現(xiàn)在大學(xué)重新翻閱這本書,仍給我心靈的滋潤。它仍然具有哲學(xué)的成分,但并不像《蘇菲的世界》一樣晦澀難懂,他給我們啟示的,是生活的哲學(xué)。
許多人錯誤的認(rèn)為,梭羅他隱居了。不,他并沒有,他只不過是體驗了一番農(nóng)村的淳樸生活。在十九世紀(jì)的美國,城市文明的發(fā)展;已經(jīng)是有了相當(dāng)規(guī)模的了。他“逃離”到了距離城市16公里外的郊區(qū),親手搭建起了自己的小木屋。這真的是足夠的鄉(xiāng)村化了,因為在我們老家,家家戶戶現(xiàn)在的新老住宅都是村民們攜手或者自己親手搭建的。我也曾經(jīng)參與其中,所以我非常能感受到梭羅筆下的小木屋是多么的具有平民化氣息的。
令人向往的,無非是他筆下的生活了。湖泊,樹木,還有淳樸的村民們。湖畔的風(fēng)景作者是用了一定的筆墨的,我的老家門前也有一口大湖,每每讀到作者描寫湖的段句時,總能夠讓我想起我的老家。梭羅的屋子設(shè)施極其不完善,區(qū)塊功能的分類也很不健全,不明顯,現(xiàn)在國內(nèi)的農(nóng)村大多也是如此呀!他的木屋從不會上鎖,也沒有門栓,甚至向大眾開放。有人“到訪”他的家時,屋內(nèi)的設(shè)施及食物可是隨意的使用和攝取。設(shè)想民風(fēng)不淳樸他會有如此嘗試?當(dāng)然與梭羅“逃離”的哲學(xué)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他并沒有刻意的去保護他的財產(chǎn),別的動物進來亂搗一通,他也只是感慨一下。高三,與現(xiàn)在大學(xué)的感慨也一樣,那里的生活太美好了。
這樣的生活,讓我們的心靈保持潔凈呀。這樣說貌似我上升的有點快了。但是對于農(nóng)村出身的我,我的體會就是這樣。城市與農(nóng)村的差別真的是太大了。不幸的是,農(nóng)村人民內(nèi)心的純潔正在被一點點的蠶食,變得越來越商業(yè)化,功利化。農(nóng)村本是我們?nèi)谌胱匀坏淖詈么翱冢ァ巴郀柕恰痹絹碓缴倭。我還是留念我小時候的農(nóng)村。那里的生活可謂是筆下的一大特點,它是我最留意的,淳樸的生活讓人們不虛標(biāo),懂得知足。最主要還是品味生活的過程,感受上天的饋贈。反觀現(xiàn)在有時間就聚會泡吧來宣泄工作上早出晚歸的壓力,一瞬狂歡,便跌落低谷,之后又再覓高潮的生活,湖畔生活真的來的健康,自然,舒服,淳樸的多。
讀瓦爾登湖有感14
你有過因為喜歡一本書的封面而渴望讀它的經(jīng)歷嗎?你有過剛開始讀時感覺艱澀難懂卻越讀越有味道的經(jīng)歷嗎?你有過讀后久久回味其中的閱讀經(jīng)歷嗎?我有!《瓦爾登湖》這本書的閱讀經(jīng)歷就給了我如上的全新閱讀體驗。
這本書是一位懂書的小姑娘送給我的,我猜,這本書不是她送給我的初衷,而是另外一本書。而我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本書——因為我太喜歡這本書的封面了。藍,純凈的藍,似天空,像湖泊,若森林……藍得悅目,藍得悅心,藍得想融入其中。純凈的藍上漂浮著嫩綠的、鵝黃的樹葉,讓你想到春天,想到秋天,想到一棵樹,一片森林……我不懂配色和設(shè)計,卻被這美好的畫面所吸引,忍不住走進了它。
翻開這本書時,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行字:“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如果你的心并沒有安靜下來,我說,你也許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靜下來,然后你再打開這本書,否則你也許會讀不下去,認(rèn)為它太濃縮,難讀,很深,甚至?xí)X得它莫名其妙,莫之所云!北藭r,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讀書時段,我深吸了一口氣,合上書本,靜靜地想了想——是的,我確信我已經(jīng)靜下來了,我確信我能夠讓我的心靜下來,讀下去,于是我再次打開了它。
這本書是作者亨利記錄的在瓦爾登湖一個人生活的經(jīng)歷,從親自動手建造必須的小房子,到種植豆類等生活必需品,再到他留心觀察瓦爾登湖的動植物的變化,他用他的眼睛和心靈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而閃爍在文字間的他的思考則如一顆顆明珠,熠熠生輝,吸引著所有的讀者去欣賞,去感受,去思考。
《經(jīng)濟篇》里,他說:“大多數(shù)人,即使是在這個比較自由的國土上的人們,也僅僅因為無知和錯誤,滿載著人為的憂慮,忙不完的粗活,卻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焙螄L不是呢?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都是為了生活疲于奔命,忙碌操勞,似乎這是生活的牛車?yán)约罕仨毴绱耍绻皇俏覀兊挠,奢求太多,我們完全可以在生活的旅途中采集一些生命的美果,芬芳生命的旅程的?/p>
《我生活的地方:我為何生活》里,他寫道:“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樣的簡單,同樣的純潔無暇。如果每個早晨我們并不是給我們自己的稟賦所喚醒,如果并不是由我們內(nèi)心的新生力量和內(nèi)心的要求來喚醒我們——如果我們醒時,并沒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么這樣的白天,即便能稱之為白天,也不會有什么希望可言!蔽覀兘(jīng)常說,新的一天,新的開始,嶄新的太陽照耀下的我們,是不是也是全新的自己呢?!是不是可以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可愛,更努力,更向上呢?
在《閱讀》這一篇章里,他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許多人學(xué)會了閱讀,為的是他們的可憐的便利,好像他們學(xué)算術(shù)是為了記賬,做起生意來不至于受騙;可是,閱讀作為一種崇高的智力的鍛煉,他們僅僅是淺涉略知,或一無所知,然而就其高級意義來說,只有這樣才叫閱讀,絕不是吸引我們有如奢侈品,讀起來能給我們催眠,使我們的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種讀法,我們必須踮起足尖,把我們最靈敏、最清新的時刻,獻予閱讀才對。書本是世界的珍寶,多少世代與多少國土的最優(yōu)良的遺產(chǎn)。書,最古老最好的書,很自然也很適合于放在每一個房屋的書架上。要坐著,而能馳騁在精神世界的領(lǐng)域內(nèi),這種益處我得益于書本!弊x到這段文字時,我甚至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仿佛作者就在我的眼前,和我侃侃而談,思想的契合,觀點的一致,讓我們穿越時空進行精神交流。讀書,或許是最不能和“功利”相提并論的一件事,“我們在肉體的疾病方面花了不少錢,精神的病害方面卻沒有花什么,人的靈魂必須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買的”,那么,就去閱讀吧,因為,“一本書,能解釋完美的奇跡,又能啟發(fā)新的奇跡,這本書就為我們而存在了。”
……
無論是《寂寞》還是《種豆》,抑或其他篇章,去讀它的時候,總能被其中的一些精妙語言所吸引,這樣的語言密碼和心靈如此契合,讓心靈忍不住雀躍起來。和這些文字耳鬢廝磨的日子,正是疫情期間宅家的時候,心寧靜到仿佛跟隨作者來到了瓦爾登湖,在這里種豆、讀書、思考,看著春天來臨,過著簡單而樸素的生活,也是我向往的生活。
如果不能得償所愿,那么,從此刻開始,就為自己在心底建一所精神家園,如作者一樣,親手建造,在這里讀書,觀察,思考,我有我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星,我有一個完全屬于我自己的世界,享受四季的友愛,享受思想扎根的快樂,過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讀瓦爾登湖有感15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nèi)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梭羅
這本書記錄了梭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異歷程,讀的過程中仿佛進入了一個澄明、寧靜、素雅的世界。
梭羅仿佛是自然的孩子,他靜靜地打量著一切,不管是喧囂的城市,還是靜謐的山林。他以一顆安靜而純粹的心靈,靜靜地思考,關(guān)懷著人類,又蔑視著人類,擔(dān)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著人們功利目的下的發(fā)展而消逝,甚至瓦爾登湖也將要成為記憶之湖。
書中大面積鋪陳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描述,這個詞在人們頭頂生活的重壓、稍得喘息片刻時反復(fù)被提及,陶潛的歸園田居成了現(xiàn)代人的想得卻不可得。許多人利用假期在春日的余暉下去鄉(xiāng)間小路散步,觀賞小草野花;冬日去山澗小溪,游覽溪邊枯黃的野草和朦朧的冰凌。最享受的應(yīng)當(dāng)是鄉(xiāng)村晴天的傍晚,特有的炊煙裊裊,晚飯后在低矮圍墻里的院子里閑晃,鼻尖是干爽的涼意。聽歌手唱著蜉蝣,看月牙,看星星連成一片的蒼穹,以及掛在樹梢和藏在林子里的太陽。如今,人們或許只能把那份淡泊寧靜的向往與追求留在心里,在閱讀中體會那種安詳靜謐的意境,不失為一種歸于純粹的自我享受。
對此,梭羅從書中走出,帶領(lǐng)著我們,走向那片湖畔。他常常獨自來到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恬靜和廣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些獨處的時光,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切,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我們認(rèn)識自己,和自己心靈交流的珍貴時刻。
他還提到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閱讀。“珍惜時間在你人生中劃過的痕跡”,本書鄭重其事,向人們真誠陳說。而閱讀,是對時間最好的描摹和增色。閱讀好書,閱讀蘊藏著真摯精神的真誠的書,是一種高尚的鍛煉,會使讀者獲得比當(dāng)前受到推崇的做法更好的鍛煉,這需要接受像運動員那樣的訓(xùn)練,一生鍥而不舍地獻給這個目標(biāo)。書本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含蓄地寫下來的,閱讀時也應(yīng)如此。
它在網(wǎng)上被親切地調(diào)侃為“奇效抗失眠讀物”,這從側(cè)面也反映出來它是徹底拒絕浮躁的好書,是屬于一個人的書,要心無雜念地去捧讀,心如止水地思考,才能懂得這樣做的好處。書中雋語不斷迭出,猶如涓涓細(xì)流注入當(dāng)下人們的心靈的荒原,沖淡通俗,只余留清新的香氣。
一切大悲大喜都會過去,倒映在瓦爾登湖上的只有這些靜默的閱讀、思考和勞作。背身喧囂,返璞歸真,拾級而上即心之所向。
【讀瓦爾登湖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瓦爾登湖有感02-12
讀《瓦爾登湖》有感03-02
讀瓦爾登湖有感10-13
讀《瓦爾登湖》有感09-01
★讀《瓦爾登湖》有感10篇12-28
讀瓦爾登湖有感15篇10-13
讀《瓦爾登湖》有感400字08-04
讀《瓦爾登湖》有感1000字10-18
讀《瓦爾登湖》有感(精選20篇)08-19
讀《瓦爾登湖》有感(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