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yōu)秀讀后感800字(精選6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yōu)秀讀后感8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1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jié)集。36封家書呈現(xiàn)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著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凄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里,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里。我們也愿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zhì),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愿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悅的人。如果說她在說,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于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臺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龍應臺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fā)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臺來說這可能是職業(yè)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說,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說清了。
比如說,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著優(yōu)裕的生活,十幾歲周游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只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癡心有些偏執(zhí)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里,我覺得可能沒有。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2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后還真有不少收獲。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shù)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fā)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xiàn)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fā)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fā)現(xiàn),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3
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臺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nèi)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后,他也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nèi)タХ瑞^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閑暇時光里,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床……無限循環(huán)。在周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zhuǎn)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么大?后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tài)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泵慨敻改刚f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眰}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向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4
當母親將這本書冠以“好書,名著”等標簽推給我時,我百般不愿,心中的浮躁一層又一層,但當我翻開書頁,看了幾頁時,我對它頓時改觀。
超乎預料的有趣呢。而且,書中母子兩人書信內(nèi)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龍應臺女士與安德烈,他們看著同一片星星,在同一個太陽的光芒下生存,但他們接觸不到被此,熟惡而又陌生。在這三十六封書信中,他們對簧富差異、美學、人文、各國文化差異等等提出了探討與研究。這三十六封跨海書信,使這對母子有了連結(jié),重新認識到了對方,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粗鴷酗L趣幽默的語句,我看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可悲的貧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樹”:我知道了“間題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本書,這本書也沒有讓我失望記憶猶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為逗留”。
咖啡館幾乎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建筑,我也常常習慣在空暇的時間去這類環(huán)境幽靜,氣氛高雅的地方,點杯咖啡,寫寫作業(yè)或是看看書我喜歡這樣的氣氛,這可以讓我放松,且愉悅。
然,在香港這個地方,羊目細尋,你竟是尋不著咖啡館的龍應臺女士在書店買了書,想要尋一家咖啡館,鈷進一個寧靜的角溶,在咖?香氣的繞里,把整袋新書翻完,可香港是沒有咖啡館的她在信中如此寫道:“那天很熱,我背著很重的書,一條街一條街找,以為和臺北一樣,轉(zhuǎn)個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沒有,真的沒有。去餐廳吧,可是那是一個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帶著對時國企業(yè)斷的不滿,他們對本土產(chǎn)業(yè)的滅不情愿在那里消費而即使坐下來,身邊也總是匆忙的人,端著托盤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館里彌漫著一種時間壓迫感。
這就是香港,這個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們工作時間之長,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經(jīng)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淀、寧靜觀照,哪一種可以在忙碌中產(chǎn)生呢?
哪一種都不可以。
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靈感的,能量的爆發(fā)!傲簟辈庞谐恋、累積、醞釀、培養(yǎng)。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5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弊罱易x了龍應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后,他可以和幾個哥們?nèi)タХ瑞^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閑暇的日子里,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yè)、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墻,但她沒有越過這堵墻,而是透過墻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并重新認識他?墒俏覀兊母改改兀恳恍闹蛔非蟪煽,卻忽視了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么大?后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tài)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xiāng)村,熱愛閑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yōu)榱松疃。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年代里,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6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地對著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要追回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人。
——題記
一位母親,看著子女發(fā)表“獨立宣言”,問那些常人不愿提起的問題,是什么感受?一位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子女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是什么感受?一位母親,望著子女的堅實的身軀想要擁抱卻不敢聲張,是什么感受?
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這是一位名為龍應臺的母親和她的十八歲兒子的故事……
有這樣一次,安德烈問他的母親“怎么面對‘老’?”“會希望我記住你嗎?”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是深刻的。人會老去嗎?我問自己,答案想必已經(jīng)知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我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愣,很可怕吧。我驚訝于安德烈的問題,但更驚訝于龍應臺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藥盒里那色彩繽紛的藥片;“老”就是上樓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老”就是不說話時發(fā)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老”就是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著,坐下去站不起來,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書中的安德烈已經(jīng)長大了,成年了,可是龍應臺這位母親對他的愛卻沒有變,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她開始學著認識名為十八歲的兒子,書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戲打鬧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長大,后半部分是荊棘,需要一個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龍應臺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張望著安德烈,那越來越遠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著那地平線有多遠?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看到那堅實的身軀不畏艱險的在前,想要擁抱他,卻不敢聲張。
進入高中的我應該也將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荊棘地了吧,該脫離父母的懷抱,奔向這繚亂的世界,盡管這樣,我也是不會忘記的是誰在跋涉中給予我一席休息之地,愛和希望。使我們充滿勇氣和力量,讓心中永存著熱度和光,不去畏懼前方的荊棘。更不會忘記在走遠之后,回頭抱一抱那在后頭張望著,想去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你們……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yōu)秀讀后感800字(精選6篇)】相關文章: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作文02-08
放手-《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08-07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300字02-10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200字02-09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00字高中02-09
目送龍應臺讀后感1000字02-10
致我親愛的朋友優(yōu)秀作文【精選】12-13
龍應臺《目送》閱讀答案01-05
高考寫作素材之龍應臺金句06-20
優(yōu)秀讀后感(精選34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