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在高處》的讀后感 推薦度:
-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推薦度:
-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由在高處》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1
因為有書可讀,所以人類還不那么寂寞。不斷地找書看,所以每隔一段時間總能遇上令自己怦然心動的好書,《自由在高處》就是暑假里的怦然心動。
《自由在高處》作者熊培云,新聞工作者。他的文字清醒、寬容、理性、有一種溫和向上的力量,他用他的文字構(gòu)建一個有情懷的、自由的、人本的理想世界。人本生而自由,卻在社會生活中失去自由,我們并非毫無選擇,需要獲得自由,必須站在高處,這里的"高處",是精神的"高處"。書不僅在教我們?nèi)绾慰创杂,也告訴我們?nèi)绻@取、追求自由,即自救。
天賦人權(quán),實際就是強調(diào)個體自由,有了個體自由,通過自由實現(xiàn)更多的權(quán)利從而走向平等,先有個體的.自由,再創(chuàng)造集體的自由。而我們已經(jīng)失去太多的自由,書中就列舉了諸多的社會怪現(xiàn)象,比如許多人的成功是"豪車、名宅",被物欲綁架,于是我們看到人們的恐懼,為他人的富有自悲自嘆,生活只是生存,看似一生追求占有物品,全然不知是物品占有我們,我們忘記了最真實的生活應該是"坐在時間的溪水里垂釣天上的星星,不必終日奔波于風塵?创蟮睾畞硎钔,四季消長分明;看種子播撒信念,古樹支起蒼穹。"
這也讓我想起早起隨媽媽買菜時看到城管與攤販的爭執(zhí)。在菜市場前面的小路上,天剛亮就有農(nóng)家人帶著自己的種的菜在那售賣,多是老人,自己種,當天摘當天賣,不會打什么化學劑,只是依靠勞動賺點生活來源,菜市場的攤位對他們而言成本太高。每天去買菜我偏愛去此,一是新鮮,二因不是大棚菜,原生態(tài),多買點還很便宜,一天的生活就在這樣的買賣中拉開序幕,這本是一件生活極平常卻也美好的事情,多么生活的畫面。然而城管卻會因為城市管理等理由驅(qū)趕他們,到底是這買賣的平常生活場景有違城市形象,還是這些野蠻地驅(qū)趕破壞這一生活場景?菜市場里靠著監(jiān)管仍有各種不安全食品,這些攤販買賣緊靠著人與人之間簡單的信任一樣吃得健康,被賦予權(quán)利的執(zhí)法者為何要以維護的理由綁架被維護者的選擇呢?
再比如一到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看大街上節(jié)日氣氛濃厚,有些人卻對這保持劍拔弩張的姿態(tài),曾有十位博士聯(lián)署抵制圣誕節(jié)。這不過又是衛(wèi)道者們借傳統(tǒng)的名義給人們選擇生活的自由加手銬腳鐐,文明是公共精神產(chǎn)品,不該有東西方之分,文明的交流應該是疊加而不是消減,至少選擇過什么節(jié),是我自己的自由。
書中還有談到被過度的信息包圍。環(huán)顧身邊所有人,無一不是活在各種信息里,家里、路上、車上,都是低頭族,大家都沉浸在手機信息中,走在路上,沒有問候的笑容,更難聽到一句簡單的問候。記得周國平在《妞妞》中說到自己在國外的生活,他住在學校附近,早上傍晚總會帶孩子散步,那時的妞妞特別愛笑,因為他們在路上總是會有很多停下來看看這個可愛的中國女孩,跟她打招呼,贈以笑臉。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不知情權(quán),追求不被信息包圍的自由。"你即你自由",許多的不自由是自己施加的,我們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選擇自己世界的自由。當我們心中沒有那么多被監(jiān)視,努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們會比想象中自由,沖破看得見的枷鎖,自救,個體自救才會讓集體被救。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2
熊培云的《自由在高處》,初讀之后,感覺是各種觀點在腦海里交織,最大的感受還是生活是要經(jīng)歷的,然后才是感悟。這本書的主要線索,就是生活自由與思想自由,以及個體如何超拔于一個不盡人意的時代之上,收復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心自由,盤活我們已經(jīng)擁有的自由。
相較十六世紀法國早期民主主義思想家拉波哀西抨擊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個正經(jīng)受著新舊交替的國家,不自由的狀態(tài)并非人們自愿,而在于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至于如何走出這種日常的.甚至為許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狀態(tài),既有賴于個人的勇氣,也關(guān)系到個人對時代與自由的理解,以及時代本身的演變。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guān)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jīng)典臺詞,用來做本書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一直以來,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動社會多元化建設(shè),倡導左右攜手,共為民生謀福祉,用社會的進步來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主張,正融入集體意識,正成為當下最亮色、最理性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自由,無自由則無邊界,則必然失去責任與擔當,最終不是與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當一代代人接續(xù)這份無奈時,民族的命運就永遠無法被改變,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遙遙無期。
“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處》一書后記的題目,熊培云在后記中也闡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沒有人能剝奪你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時代在變,相信中國正在朝著一個自由而開闊的道路上走,沒有誰能改變這個大趨勢。與此同時,相信人類會有一個好的前途,畢竟,人不只是愛自己,還愛自救,沒有誰不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既是一切共識的基礎(chǔ),也是我信心之來源!
自由在高處,這是一個仰望的方向,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我們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們,總向著那個方向努力,向著高處攀登。讓我們一起,為實現(xiàn)這樣的理想努力。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3
一大摞書中,我首先挑中這本,就沖自由二字。我喜歡自由,雖然說自由的人是孤獨的。熊培云的《自由在高處》一書告訴我們:生活是可以選擇的,自由在高處。
自由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可以借助工具穿梭于地球任何地方,甚至探索到了太空,但人類更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因自由而任意馳騁、跳出時代桎梏的超前思想。
“我始終堅持一個看法,如果這個環(huán)境已經(jīng)在給你做減法,你首先應該想到的是給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時代每一天都在朝著好的方向走,相信我們的.國家要比我們想象的自由。大環(huán)境可以決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內(nèi)心還有一個小環(huán)境,那里有你對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權(quán)。而這個完全在于你的覺悟,在于你對生命、對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夠獨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個屬于你的美好世界!弊髡叩倪@番話可給在現(xiàn)實中困惑的青年人一點啟示。不要為不可改變的外部環(huán)境苦惱,讓自己去適應、去提高;蛘呓o自己的人生其它選擇,跳出功利,跳出比較,自由的選擇生活,選擇讓內(nèi)心安寧、幸福的道路。
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經(jīng)濟上的自由,但人們要想要更多的自由。他們要表達自己對大環(huán)境的意見,希望推動民主社會的建立。這或許是博客和微博在中國能這么火的原因吧。人民渴望言論自由,渴望讓世界聽見自己的聲音,讓自己的聲音改變世界,而網(wǎng)絡讓這個夢想不那么遙遠。當一件大的公共事件時發(fā)生時,每個人都是一個微媒體,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民眾如撼樹的蚍蜉,因網(wǎng)絡的自由而變得強大,這是科技時代賦予我們的禮物。
自由就在高處,等著你我去摘取,咱們這輩不行,就讓下一輩繼續(xù)攀登。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4
讀罷《自由在高處》這本書感觸頗多,作者熊培云圍繞“自由”——這一古老而復雜的概念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字里行間透出作者理性、獨特的思考。閱讀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新穎的觀點,在此,我希望把自己關(guān)于書中所提“自由”的理解與大家分享。
社會每天都在發(fā)生牽動人心的大事,比如暑假期間媒體報道比較多的:達芬奇家具問題,挪威爆炸槍擊事件,7。23動車追尾事件,方正縣開拓團碑墻,王蒙打架離隊、故宮損壞哥窯瓷器等一系列事件。天天面對這樣的負面新聞,難免會使任何一個有思想的人對社會的關(guān)切之情變?yōu)閷栴}的麻木,變?yōu)閷栴}的“習慣性接受”,感到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是社會大背景所致,不是個人的關(guān)心與努力就可以改變的。
盧梭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處在枷鎖當中。的確,處于轉(zhuǎn)型期的中國,我們有許多自由被看得見,看不見的枷鎖限制,但這并不是我們可以悲觀地看待社會,消極地面對問題的理由。作者熊培云告訴我們:在枷鎖當中,我們?nèi)钥梢宰鲎约荷畹闹髟渍摺R驗椤澳慵茨氵x擇”你的世界在于你的選擇。許多的不自由都是自己施加的。
書中引述了一個前蘇聯(lián)笑話做了很好的'解釋:
q:到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還有沒有警察?
a:沒有。
q:為什么?
a:到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人人都學會了逮捕自己。
其實許多令人感到不自由,個人價值無法實現(xiàn)的時代,都會有那些“自我逮捕”的人,他們曾經(jīng)有改變社會的熱情,但許多大膽的念頭先被自己打消了,許多大膽的行為先被自己扼殺了,他們?yōu)樽约捍魃狭嗽S多枷鎖,這些枷鎖讓他們認為自己的自由被社會限制了。更為糟糕的是,這些學會“自我逮捕”的人還會逮捕其他人,以善良和友好的口吻勸誡他人,告訴他們不要膽大妄為。所以,一個人無論有多大地熱情,多高的能力,都會被加以限制,他的自由也被別人戴上了枷鎖。相比社會中實際存在的枷鎖,這些自己的制造的枷鎖才是最可怕的。因此,我們不要在不太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中,再給自己套上一個枷鎖。要相信每一天都比昨天好,相信時代在不斷前進。
書中提供了一種卸掉自己內(nèi)心枷鎖的方法,那就是打破思維定式,換個積極的角度看問題。比如書中寫圣誕節(jié)不過是世界文化的一個小樣本,不是所謂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強迫自己代表整個中華民族;比如火星文并不是對文字規(guī)范性的破壞,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比如新聞報道的大部分是負面新聞,但那只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部分取景,我們不能因此而對社會全盤否定……書中還以全新的角度對很多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件重新作了解讀。
當我們心中沒有那么多的監(jiān)視者,努力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比想象中的自由。然后我們盡自己所能去沖破那些看得見的枷鎖,對自己進行自救,每個個體的自救才會讓整個社會從枷鎖中脫離。柏林墻不也是在無數(shù)個東德人的自我救贖中倒下了嗎。如同書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話:“有的時候我真覺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緊的還是救出自己!
讀過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生活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對自由的向往是誰也無法剝奪的。而且我相信,每一個人為追求自由所做的點點滴滴,最終會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開闊的茫茫平原。正如作者所說:“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就改變小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改變了,大環(huán)境也會隨之改變!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5
《自由在高處》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的素描,這尊雕塑的名字叫“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個右手執(zhí)錘,左手執(zhí)鑿,正在把自己從石頭里雕刻成人形的人。
用一句話去概括這本書的內(nèi)容:自由在高處,欲得需自塑。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這本書所做的其實就是三件事:一、幫你意識到枷鎖所在;二、幫你掙脫枷鎖,或者如果暫時不可能,至少讓你學會帶著枷鎖舞蹈;三、帶你尋求自由思想的愉悅。當然,自由任何時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云則說“不自由,仍可活”。
在生活中,也許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縛你的那些枷鎖,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時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鎖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會感到它的.分量已經(jīng)輕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你已經(jīng)給了自己心靈的自由。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義,正如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環(huán)境可能不盡人意,也可能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能夠立足現(xiàn)實,積極面對,打開胸懷,擁抱世界,也會有滿滿的收獲。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tài)度、人文之關(guān)懷。
讓我們看到自由就在高處等著我們?nèi)フ。臉酚^并非盲目的,通過他的文字我們看到他在理性分析之下的積極與樂觀。我們同時也應該學著熊培云的姿態(tài),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人生的領(lǐng)導者,正如“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所言。雖然我們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環(huán)境。在我們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誠的態(tài)度待人,創(chuàng)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通過小環(huán)境的改變來影響大環(huán)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美好。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自由在高處讀書筆記02-03
作文以自由的高處為標題01-28
自由在高處作文(通用20篇)11-30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04-16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05-25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04-29
讀自由在高處有感10-23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