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鴻門宴讀后感范文800字(通用5篇)
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鴻門宴讀后感范文800字(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800字1
虞美人,好美的詞牌名,可惜她卻美得冷艷,這冷艷的花讓我想起了霸王別姬。
垓下一戰(zhàn),艷絕古今,那種艷麗是霸王淚美人血、楚地將士的英魂鑄就的。霸王悲歌,將士垂淚,虞姬自刎,這種恩愛互酬,這種情義相融,在劉邦和呂后身上絕不可能出現(xiàn)。項羽擁有這些就足夠,他雖敗猶榮,于是這血淚之地后來長出了一種極其艷美的花——世人稱之為虞美人。
青衫落盡聲聲嘆,融化得了冰雪,卻喚不回已逝的人。項羽的死是千古的絕唱,譜寫出一首屬于他自己的樂章,他的死是千古的爭辯,軟弱與勇敢,完全相反的詞,卻出現(xiàn)在項羽的身上。他的死是“劉邦式”成功者所不屑的。他的死讓痛恨“劉邦式”成功者的清高者所憐憫。事過千年,我們怎么可以用我們的情感去猜測他的心,又怎么能妄言他的喜與悲?到底他的死是喜是悲,是解脫還是壓抑,我們又何從得知?誰又可窺視一個已死千年之久的人的內(nèi)心?只知道,項羽以自己的本色,在這不盡的長河中留下自己悲壯的一舉,更為我們留下千年的疑惑與千年的感慨。
把項羽的成敗放一邊吧!我從虞美人的詞中看到好多項羽的影子,有愛情,有江山,有纏綿悱惻,也有豪言壯語!所以說虞美人入詞也有一種艷,有一種凄婉,如虞姬在霸王面前舞劍作別,依依戀戀……
像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一首虞美人堪稱絕響——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用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在臨終前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用亡國之痛換來詞家絕唱,他不再軟弱,而是覺得愁似江水,恨比天高,這種恨無處發(fā)泄使他覺得生無可戀,最后無奈地奮戈一擊,為他屈辱的人生抹上一層血樣的色彩。他誠然是個失敗者,卻也是個成功者,這點像極了項羽,死又何妨?
有納蘭詞中的一首虞美人——薄情轉(zhuǎn)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xí)T诩{蘭容若的這首虞美人中我也看到了項羽和虞姬愛情的影子。我所愛的,正是最后一句“憶共燈前呵手為伊?xí),?dāng)納蘭想起當(dāng)年和她一起在燈前學(xué)字的情景,往事歷歷在目,其實他又何曾薄情呢?項羽與納蘭二者可謂相映成趣。
然長逝的英雄們,看得見開始,卻猜不到結(jié)局,人生若只如初見,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800字2
《鴻門宴》所敘述的是項羽,劉邦在共同滅亡秦國之后,范增見劉邦有雄視天下之心,因此舉辦了一個暗藏殺機的宴會,準(zhǔn)備除掉劉邦。而劉邦最終在張良,項伯,樊噲等人的幫助下逃離楚營的故事。
項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風(fēng),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為與劉邦爭天下,兵敗垓下,最終落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歸根結(jié)底,都是他桀驁不馴,猶豫不絕的性格讓他在鴻門之上錯過了一次刺殺劉邦的絕好機會。就這樣,一個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殘忍!項羽壓根兒就沒想到他所見的種種,皆是劉邦之計。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節(jié)”。
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xiàn)在他的剛愎自用。韓信始在項羽麾下,"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陳平效力于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于武"。此二人均有經(jīng)國之偉,濟世之才,然而卻不為項羽所用。亞父范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王于垓下的是陳平;十面埋伏,逼項羽走江東的是張良;烏江渡口取項羽頭顱的竟然是項王"故人"王翳。項王的剛愎自用,終于讓自己飲下了"四面楚歌"的惡果。可以說,過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視智謀,也是造成項羽性格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曹操,歷史上的奸雄。這是基于人們個人愛憎基礎(chǔ)上給予他的名字。讓我們正視歷史:“曹操,字孟德,詩人,軍事家......”這些是什么?——這沒有什么,僅僅是因為他當(dāng)斷則斷,遇事有魄力,當(dāng)他誅殺孔氏后人時,正是因為他的鐵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統(tǒng)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壯詩篇。
項羽之所以失江山,劉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為個人人格。項羽的桀驁不馴讓他孤注一擲,讓他呈匹夫之勇,讓他兵敗垓下;而劉邦,曹操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讓他們招賢納士,讓他們統(tǒng)帥三軍,讓他們“該出手時就出手”。當(dāng)然結(jié)局也必然有不同,一個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個則建立千秋功業(yè)。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800字3
今天我讀了史記里的《鴻門宴》。
戰(zhàn)國時期,趙國被圍,曾幾次向楚軍請求救援,為此,楚懷王將軍隊分為兩支:一支命宋義位上將軍,向北進(jìn)兵救趙;一支由沛公劉邦率領(lǐng),向西進(jìn)軍關(guān)中。楚懷王與諸將相約,誰先進(jìn)入函谷關(guān),平定關(guān)中,就讓誰在關(guān)中稱王。
諸將大多認(rèn)為西進(jìn)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路上都有秦軍把守,而在剿滅陳勝之后,就很少吃敗仗了。只有項羽因痛恨秦軍擊敗了項梁,愿意和劉邦西進(jìn)入關(guān)。因為項羽性情殘暴只要他經(jīng)過的地方,無不慘敗毀損,于是諸侯決定只派劉邦率軍西進(jìn)。
劉邦奉楚懷王之命,率軍西進(jìn),路上收集了陳勝、項梁的一些散兵來壯大自己的隊伍,等到該攻打宛城的時候,宛城的陳恢為了不讓自己的城池受到攻打,就給劉邦的隊伍出了一個計謀,宛城向劉邦的軍隊投降,身下的幾個城池就會開門迎接劉邦,并且不損一兵一馬,劉邦一一照做。
到了函谷關(guān)以后,劉邦本來不想占函谷關(guān)為己有,想等其他諸侯來了,在商討以后的事,但是有人向劉邦獻(xiàn)計:秦地物產(chǎn)豐富,地理形勢又好,如果其他諸侯來了,能讓給您嗎?劉邦覺得這很有道理,就一一照做了。
一個月后,項羽率領(lǐng)諸侯西進(jìn),到達(dá)函谷關(guān),發(fā)現(xiàn)關(guān)門閉關(guān),又聽說劉邦一占為己有,豈能不怒,就率兵準(zhǔn)備攻打下來,但是劉邦的.兵只有十萬,而項羽的兵有四十萬,實力非常懸殊,張良聽說了以后,就連忙讓項伯來,對他說:“劉邦不敢違背項王!”項伯回答說:“明天你們一定要早點來給項王道歉啊!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只帶了一百多人來見項羽,給項羽賠罪,項羽的心腸軟,就答應(yīng)了,便說:“你可知道給你出計謀的人是曹無傷的手下嗎?”劉邦便答;“是他呀,我回去一定好好懲治他!”兩個人談得非常和諧。但是那個范增就想借機會殺了劉邦,就自稱助興舞劍,項伯見情況不妙,就拔起劍與范增對劍,項伯用身體擋住劉邦,沒有機會讓范增下手,劉邦見形勢不妙,就帶著樊噲、夏侯嬰、蔡強、紀(jì)信等四人抄小路回到了軍營后,立刻誅殺了曹無傷。
這篇史記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殺人不心不可有,防狼之心不可無,我們要多動動腦子。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800字4
眾人皆知,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善帶兵打仗,乃一代梟雄。他身上無處不透露著懾人心魂的威嚴(yán)、虎虎生風(fēng)的氣勢和與生俱來的英雄魅力。他一出現(xiàn),似乎其他人立刻變得渺小了。而劉邦,出身寒微,舉止粗俗,為(是)公認(rèn)的地痞無賴。想當(dāng)初,西楚霸王項羽無敵于天下,有誰能想到劉邦會這么快地戰(zhàn)勝他呢?但這就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如同一盤棋局,項羽善于勇往直前,大砍大殺,當(dāng)他把劉邦逼得就要滿盤皆輸?shù)臅r候,劉邦突然妙手轉(zhuǎn)動,最后竟反敗為勝。
鴻門宴被認(rèn)為是楚漢戰(zhàn)爭的轉(zhuǎn)折點。正如宴后范增碎玉所言:無知短視之輩,不足共謀大事。天下,終歸要落入劉邦手中。天意,這是天意!正所謂“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往今來,多少人感嘆:如若鴻門宴上項羽狠下心來置劉邦于死地,哪里還會再有后顧之憂;如若戰(zhàn)敗時項羽橫渡烏江東山再起,哪里還會落得如此下場;如若……可我想說的是,如若這一切統(tǒng)統(tǒng)實現(xiàn)的話,那他就不是項羽了,而是另一個“劉邦”。沒錯,比起戎馬一生的大英雄項羽,劉邦是個十足的小人,陰謀家。但他卻有著精明的政治頭腦和籠絡(luò)人心的技巧,這恰恰是項羽所不具備的,而這又恰恰是在亂世爭雄中獨占鰲頭的銳利武器。
所以,劉邦最終獲得了勝利,用他自己的方式,不是禮義廉恥,不是道德說教,而是陰謀詭計、權(quán)術(shù)厚黑。這也正詮釋了馬基雅維里在《君主論》中最為著名的一句話:“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即使是這樣的結(jié)果,后人還是一味地敬佩項羽的一身正氣,而將劉邦視為陰險狡詐的反面典型,但是,作為開創(chuàng)西漢王朝二百多年霸業(yè)的帝王,令人敬佩不如令人畏懼。
再看這最后的失敗對于項羽未嘗不是一種公平。以他的性格,注定不會成為真正的王者。然而踏上了這條不歸路,項羽必須為自己的婦人之仁和自大狂妄埋單,就算代價是死亡?蓱z項羽和虞姬的生離死別,也不過是其悲壯結(jié)局的序曲!而項羽的傲骨和正氣必將流芳百世,只不過,是以一種失敗者的姿態(tài)。
這就是歷史。
成王敗寇,劉邦與項羽也無法例外。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800字5
從古至今,世人皆喜歡歌頌?zāi)切爸厍榱x”的人。但我覺得“重情義”并非好事。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典例。
在秦朝統(tǒng)治時期,項伯因殺人而觸犯秦律而惹來殺生之禍,后因張良動用關(guān)系把他救出來。這也是為什么當(dāng)項伯知道項羽攻打劉邦的計劃的時候連夜敢去劉邦的軍營中向張良告密的原因。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項伯是一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人。這也完全符合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爸厍榱x”的人往往會擁有許多的好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有較多的人愿意為他伸出援助之手;“重情義”的人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提升:“重情義”的人在社會上是很容易取得到別人的好感,這樣有利于自己在社會上“站穩(wěn)腳”。但是“重情義”并非好事,就拿項伯來說,如果項伯沒有因為“重情義”而跑去張良那里告密,那沒我覺得項羽就不會輸?shù)倪@么慘,到最后還要以“烏江自刎”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生命,甚至,到最后在關(guān)中稱王的不是劉邦而是項羽呢。因為項伯“重情義”而加速了項羽的悲慘的結(jié)局;因為項伯“重情義”導(dǎo)致了他變成了軍中的叛徒;因為項伯“重情義”把項羽軍中成千上萬的士兵的安危推向死亡的邊緣。
所以,我覺得“重情義”這種品德固然是值得發(fā)揚的,可是“重情義”也要分清場合,不然“重情義”就會適得其反。
時至當(dāng)代,古人有因為中“重情義”而壞事的例子屢見不鮮;今天生活在激烈競爭和毫無“情義”可言只重視利益的社會下,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重情義”的好人,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都以為自己的“重情義”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就像,有位好心人看見老人摔倒在地上,他就連忙把老人扶起來,但是當(dāng)他送老人回家后老人的家人不感謝他反而說是他故意撞倒老人的,硬是要他賠償;另一位好心人,在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發(fā)生老人車禍暈倒了,他急忙打電話叫救護(hù)車把老人送到醫(yī)院,一直等老人醒來?墒菦]想到老人一醒來就說是他把自己撞傷的,并要求他賠償醫(yī)藥費及一大筆精神損失費。
像上述我說的這類事件還有許許多多,這些“重情義”的好心人因自己善意的行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我說:“‘重情義’并非好事”。
【史記鴻門宴讀后感范文800字(通用5篇)】相關(guān)文章:
史記讀后感作文02-17
小學(xué)史記讀后感200字03-17
讀史記讀后感600字03-28
史記讀后感作文15篇02-17
讀史記人物讀后感600字03-15
史記名著讀后感800字03-14
高一史記讀后感600字03-28
史記殷本紀(jì)讀后感800字03-24
史記讀后感500字左右03-21
史記閱讀心得讀后感800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