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終身成長》讀后感
《終身成長》作者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進取型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在很多書中都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成功、動機與目標》中叫做“進取型”&“防御型”,《看見成長的自己》中叫做“僵固式思維模式”和“成長式思維模”,《學習之道》中叫做“整體論”&“漸進論”。盡管命名不同,但是定義都是相同的。
成長型思維:認為智力是后天努力可以提高的。做事是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會把錯誤和挑戰(zhàn)看成成長和改善的機會。
進取型思維:認為智力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做事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因此害怕錯誤,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
一張圖了解兩種思維模型的區(qū)別:
本書的一大特色在于在家庭和學校教育領域的深入介紹,作者還曾在2017年9月榮獲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此套理論鼓勵學童積極評估及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在教育界影響深遠。
家長的每一個言行都在向小孩傳遞不同的信息:
或是固定性思維模式:“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判斷”。
或是成長型思維模式:“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
如果你帶你家小孩去幼兒園,小孩跟你說幼兒園門口貼著的畫不漂亮,你會怎么說?
你會說“我覺得挺好的呀,你卻說很難看,這樣不好”嗎?
還是會說“你不需要畫出漂亮的畫,只要你喜歡,你可以畫不好看的畫。”
小孩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擔心如果畫不好該怎么辦?而不需要得到是對審美結果的評判。而只有不隨便給小孩貼標簽和判斷,才更能讓小孩安心的探索和發(fā)展他的能力。
如果小孩確實做得很好,究竟該不該表揚?
答案是no。尤其不要表揚小孩的才能和天賦。比如“你學的真快,你真聰明”,“你畫的好棒呀”。家長的本意可能是想增加孩子的'自信。因為畢竟80后的家長們自己小時候受到的多是含蓄內斂的家庭教育,很少聽到表揚,比如考試考了98分,家長會問為什么沒考100分,你看別人家的誰誰誰是不是比你考的好。
誠然這種表揚小孩很愛聽,而且也可能會給小孩打氣,但是這種感覺只能維持很短,一旦遇到困難的問題他們的自信就會消失。
因為小孩從表揚的話中聽到的信息是:“如果學得不快,那就不聰明了”!叭绻挼牟缓茫蔷秃懿鄹,所以最好只畫一些容易畫的東西”。讀后感·而有這樣思維模式的小孩,是很難接受自己因為困難而失敗的,他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那究竟該怎么應對小孩確實做得很不錯或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的情況呢?
我們可以夸獎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夸獎他們通過自身實踐、學習、不懈努力達到的成就。要更具體,更有針對性。這也就表明,你需要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而不僅僅是敷衍的說一句你真棒。
比如可以說“你的進步表明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反復閱讀材料,方法確實湊效了”,“這個作業(yè)很難又花時間,我非常欣賞你能如此專注的完成”,“這個話的顏色很絢麗,說說你都用了什么吧”。
如果小孩確實很努力,但沒有取得好結果,我們該怎么辦呢?
這里要對于他的行為和結果給出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并與他探討積極的下一步計劃。只把孩子“保護”在沒有挫折的環(huán)境里也無法讓孩子從失敗中很好的學習。
比如可以說“我欣賞你為此付出的努力,但讓我們一起來深入的探討一下,弄清楚你到底哪里沒有想清楚”,“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我們應該繼續(xù)嘗試,找到更適合你的方法”。
如果小孩并沒有努力,也沒有取得好結果,我們該怎么辦?
這時候去夸贊他的努力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因為你需要做的是對孩子的行為做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而不是去使用一個夸贊的套路,或者去給小孩以安慰。
怎樣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1、接受:接受自己即可能有成長型思維的一部分,也有固定型思維的一部分。
2、觀察:觀察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在什么情況下會被激發(fā),可能是在你遭到他人的拒絕時,或是在工作上遇到很大的困難時。
3、命名:給這個固定思維模式起個名字。比如“老王”,每當出現固定型思維模式被激發(fā)的時刻你可以說“老王又來了”。
4、教育:與“老王”對話,“確實會很難,但我想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