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什么是周長》的教學反思
數學課《什么是周長》的教學反思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基礎上,進行平面圖形周長的教學的。它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教材呈現了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材料。讓學生透徹的理解周長的含義是很不容易的!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理解周長的含義。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合理的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并改進了信息資源的呈現形式。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
一、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周長。
在課堂上,首先我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以美麗的樹葉引入課堂。緊接著用“小螞蟻爬樹葉” 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接下來我創(chuàng)設了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彩筆來描一描書上45頁樹葉的輪廓和數學書的輪廓,并要求學生能像小螞蟻那樣用一句話描述,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tài),使課堂氣氛馬上熱烈起來,從而揭示了周長的意義。這是學生對物體周長最初的感受和體驗。
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周長。
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這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在學生初步感知了“周長”后,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并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再與學生一起演示,指出物體表面的周長。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上臺指一指,臺下議一議等形式,進一步明確了“一周的邊線”在哪里?怎么找?手指從哪里開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結束?又通過練習,讓學生感受到了這“一周的邊線”是連起來的(封閉的)。這樣,學生在描一描、摸一摸中,對周長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開展操作活動,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拓寬了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三、讓學生在拓展中掌握和鞏固周長的概念。
通過描一描,畫一畫,讓學生充分感知圖形的周長;通過摸一摸,說一說,讓學生理解了周長;最后,采用量一量,算一算方法,鞏固了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先組織學生同桌測量頭圍、腰圍的長,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測量樹葉和數學書封面的周長,通過實踐操作在測量中深化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接著,引導學生探索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么測量和計算,這樣的拓展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無限智慧的火花,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識技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當學生說到用毛線繞樹葉一周,再把用到的這段毛線拉直,在直尺上量出長度時,我適時地表揚:她用到了“轉化”的思想,把曲的線轉化成直的線,能化曲為直,很聰明。
當比較兩個圖形的周長時,我適時小結:平移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數學方法,你們應該很好的掌握。
這節(jié)課還是留有遺憾:由于想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所以存在前松后緊的問題,后面環(huán)節(jié)中的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也不夠充分,部分練習只有留待下節(jié)課進行,因此對課堂的調控還有待加強。
【數學課《什么是周長》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周長與面積》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21
三年級上冊《什么是周長》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10-23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0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