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1
以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人才觀、社會發(fā)展觀為出發(fā)點,《語文課程標》(實驗稿)和與之相應的實驗教材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上都做了重要的調整,其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提出與設置是一個最大的亮點,但對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和學生來說這切實是一個難點,筆者就近三年來組織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作一點淺談與反思。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語文綜合性學習首次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但對其內涵未作確切界定,以下三種觀點較有代表性。 觀點之一:“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習方式,以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溝通,書本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體活動,體現聽說讀寫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協調發(fā)展和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韋健《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性學習”》)。
觀點之二:“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加強語文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fā)展!保ㄠ崌瘛ⅠT偉光、沈幗威《語文綜合性性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特征》)。
觀點之三:“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注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它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綜合性的學習內容和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性的發(fā)展!保ü!对囌撜Z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鑒于以上說法,我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中一種相對獨立的課程組織形態(tài),它以語文學科為基點,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有機地將知識與經驗、理論與實際、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綜合地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知情意行和諧統一的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有:第一是學際性。即把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溝通。例如《語文七年級下冊》中綜合性學習活動“黃河,母親河”的設計,以文學為基礎,融入了歷史學、地理學、生態(tài)學的學科知識,以復數的知識開展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第二是實踐性。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如“背起行囊走四方”、“到民間采風去”等活動的開展,能溝通學生同大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系,加強課堂內外的聯系,密切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可以在實踐中獲得獨特的個人感受,從而不斷認識自我和社會,發(fā)現自我,獲得成功感,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此次課改的核心是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中更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可以說綜合性學習進入語文教材標志著學習方式變革的全面展開。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搜集、整理、分析,與同伴交流合作,學會表明觀點,改變過去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做到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農村初級中學現狀
我國幅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差異較大。云南是西部較為貧困的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相對滯后,基礎教育相當薄弱。首先是硬件設施嚴重不足。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注重實踐性,而我們農村中學在這一方面的確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例如我們臨滄市臨翔區(qū)共有人口27萬多,其中農村人口約占70%。農村家庭經濟收入均不到500元,生活比較貧困。轄區(qū)內共有中學24所,其中農村中學18所,占75%;有10所地處高寒山區(qū),18所農村中學中沒有一所有圖書室、閱覽室,只有簡易的圖書保管室,生均占有圖書不到10冊,圖書陳舊,多是余留的舊課本、舊教輔、舊期刊;有17所沒有多媒體電教室;有16所中學沒有計算機室。由于諸多原因,政府對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每學期生均投入不到20元,廣大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較差,教學手段嚴重滯后,城鄉(xiāng)差別嚴重,教育不公平現象非常突出。
其次是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由于“普九”取消了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初中學生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語文能力整體下滑,識字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令人堪憂,許多初中學生的作文錯別字特多,部分同學寫不出一段像樣的話,有的同學甚至讀一段文章都磕磕碰碰,讓他們討論問題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因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很難開展,或者說只能在較低層次上開展。
再次是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提出了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 三維目標,要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實現這些目標,無疑對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有相當的文學素養(yǎng),對語文知識要能較全面地把握,要有豐富的情感,對教材的剖析要做到游刃有余,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稍诂F實中,能達到這個標準的教師為數不多,相當一部分教師語文功底差,知識面狹窄,上課缺少激情,有的教師甚至范讀課文也或結結巴巴,或讀錯字音,基礎性、常識性的知識也會出現錯誤,語文教師的素質確實需要提高。
在眾多困難下,我們許多教師發(fā)出疑問,實驗課該怎樣上?特別是語文綜合實踐課應該怎樣上?怎樣才能做到對傳統的東西合理揚棄?課堂上教師的講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個“度”應如何把握?等等,對此我是這樣做的。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的實踐
實踐一:立足當地,充分開發(fā)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語文綜合性學習由于組織難度大,學習資源短缺,因而我認為應該多從學生身邊能感觸到的人和事出發(fā),本著讓學習感興趣的原則來開展教學。如八年級下冊設置了“到民間采風去”這個綜合性學習活動,這個活動命題大、范圍廣,如果泛泛讓學生去做可能效果不佳。我根據本鄉(xiāng)傣、漢雜居的特點,把本次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探究傣族的民情風俗”,并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分別調查訪問傣族的信仰、禁忌、婚嫁、節(jié)日、民歌、傳說。經過近一周的走訪,結果顯示,學生對傣族的認識不僅僅只停留在潑水節(jié)上,而且對傣族的文化、風俗有了較深入廣泛的了解。班里一位傣族同學這樣對我說:“老師,這次活動使我真正了解我們傣族,學到了不少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庇秩缌硪粋綜合性學習活動“背起行囊走四方”,活動涉及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寫好游記,能介紹家鄉(xiāng),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天天生活在大山中的學生,對于山他們并沒有什么鮮新感,加之本地也沒有什么名勝古跡,要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的確存在很多困難。那么怎樣開展才能實現活動目的?要讓我們農村學生做到行萬里路,暢游天下是不現實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利用周末的時間帶著同學到靈山寺(這是我們當地人認為的名勝地了),讓同學學會用“眼”用“心”去觀察,并現場作文。那些過去在同學眼里不值一寫的風景,今天全在他們筆下生輝,那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磐石、碧水、樓亭,全充滿了靈性。作文寫得格外的細致而真實。
實踐二:融會各學科、拓展教材,培養(yǎng)綜合能力。 發(fā)達城市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可以通過圖書館、網絡查閱大量資料和信息,但農村學生沒有這樣的條件。于是我結合農村實際,充分利用好學生手中的教材,以及我力所能及找到的報刊、資料等來整合和拓展學生的知識。例如開展“黃河,母親河”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我先讓學生翻閱了歷史、地理教科書,結合學生實際與同學一起設計活動方案:(一)黃河概況,(二)列舉黃河流域的文明化遺址和歷史故事,(三)黃河為什么斷流了?(四)歌頌黃河的詩文和音樂。這些內容基本上是學生能找到的。這樣開展學習,既促進了學科的相互聯系,又不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查閱無處下手,產生厭學情緒。另外我一直收集學校訂的《云南日報》、《臨滄報》、《瀾滄江晚報》,還請朋友收集《云南法制報》等報刊雜志,每周抽一節(jié)課讓學生閱讀,這樣學生能了解到本地區(qū), 國內外發(fā)生的大事。讀后讓學生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談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并在班上交流。交流形式有時口頭交流,有時書面交流(寫成日記)。用這種形式開展活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語文學習,拓展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還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同時使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培養(yǎng)。
實踐三:啟迪心靈,體驗真情。
在農村,家長更多的時間忙于生計,很少與孩子交流,對孩子的關愛城鎮(zhèn)家庭相比要少一些,以至農村學生情感貧乏,寫親情的作文像一個模子倒出來似的。所以我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特別注意挖掘情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組織綜合性學習活動“這就是我”時,我不僅把口頭作文訓練(自我介紹)作為活動的一部分,還讓學生展現他們的特長、興趣愛好,思考怎樣與同學和諧共處,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長,體悟生命的價值。讓他們明白我們要珍愛生命、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又如組織“我愛我家”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我選“老照片的故事”展開學習。一位女生給大家講述她8歲時與父親的一張合影,這是她父親留下的最后一張照片,許多同學邊聽邊流下了眼淚。就是因為她講了自己的真實故事,是自己所熟悉的,動了真情實感才如此感人;顒拥拈_展使學生懂得了只要我們細心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處不在的,懂得了理解父母、體驗關愛。在后來組織的“母親的頌歌”一次活動中,學生交流的作文比過去生動了許多,事例更豐富了,情感更真實了。
四、幾點思考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學段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出了目標和要求。新的實驗教材每學期設計了三大三小六次綜合性學習,可我們農村中學很難達到課標和教材的學習要求,但也并非如有的人所講“無法開展綜合性學習”。那么,農村學校如何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呢?我認為問題的關鍵還得看教師。
首先教師要全新的課程意識,能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開發(fā)有利的學習資源。雖然我們地處經濟文化落后的偏遠山區(qū),但農村也有農村的特點和優(yōu)勢。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風俗民情、傳統文化等等,都是有益的學習資源。當然,我們不能把學習資源等同于各種資料,而要從本地實際出發(fā),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去挖掘素材,組織活動,別總盯著那本教材。教材雖是一座通向彼岸的橋梁,但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的去用它、豐富它,別把它當作金科玉律來死搬硬套。
第二,先進的教學手段雖能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沒有它我們仍要開展教學。沒有精美的圖片我們可讓學生自己畫;沒有豐富的資料,教師可力所能及地提供和讓學生把各自的資料集中起來,相互傳閱,達到資源共享。
第三,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的重要途徑。聽說讀寫、口語交際能力是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也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目標。如果把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只是定位在提高寫作能力上,這是不全面的,三維目標缺一不可。
第四,從學生實際能力出發(fā),農村學校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不要貪大。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重要的是選準切入點,定好學習方案。且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評價以激勵為主,方法手段要多樣。
第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當好導師,教師對活動要收放有度,學生能自己去探究的決不要包辦,但如果一味放手活動也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第六,教學多樣性、變動性要求教師不單是一個執(zhí)行者,更要是一個決策者,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出特有的班級氣氛和學習環(huán)境,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教學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營造平等、和諧、安全、愉快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提高“綜合學習”的效果。
第七,語文教師要結合本班實際,設計好每一次“綜合性學習”課,力求體現一種藝術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
第八,語文教師必須關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體育的發(fā)展,具有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具有多種智能和管理能力結構,指導學生在包羅萬象的信息面前學會選擇信息。要學習并能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學技巧靈活而巧妙,教學手段現代化而優(yōu)化,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科學整合的能力,從而擴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第九,人是在不斷的反思中進步的,因此語文教師應做到一課一反思,記下課堂發(fā)生的事件,并和其他教師交流,肯定成績、克服不足、共同提高。
第十,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復雜性,而且越來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應變通則。因此,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養(yǎng)、淵博的知識、善于研究不斷提煉、終身學習,將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通過工作與學習的結合,不斷地對自身在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解決自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真正達到“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是一條不斷流動的小溪”。
總而言之,農村中學由于學生水平低,教師素質不高,教學硬件奇缺等原因,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與發(fā)達城市相比,在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存在較大的差距。當然我們要克服困難,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探索出一個適應本地區(qū)、本校學生實際的語文結合性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當然,我們更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
參考資料:
、 韋健.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性學習”
② 鄭國民,馮偉光,沈幗威.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特征.語文建設.20xx,4.
、 郭根福.試論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策略. 課程 "教材 "教法. 20xx,3.
④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語文綜合性學習2
作為教師我們平時所關注的是學生最后呈現的靜態(tài)的文字成果,成果形成以前的活動過程不在老師的有效視野內。因此,綜合性學習關鍵在于讓學生領悟到:活動的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得出成果前的一切設想、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等等,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獲取知識的艱難歷程。
一、要重視對綜合性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與管理。
單純地觀察結果,無法了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分工與進度安排是否合理,每個成員是否都積極參與,合作是否愉快,材料來源是否規(guī)范。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 中安排中期交流,既要交流活動成果,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交流活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各種偶然性事件,把整個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對“過程”進行評價。另外,教師也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嘗試通過一些新的方式,例如,檔案袋管理來“監(jiān)控”綜合性學習過程。
二、要重視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多種體驗與收獲
教材中“說說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這一單元的結合綜合性學習作了如下建議:你可以把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寫一篇短文;可以展開想象,寫一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也可以寫發(fā)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有趣的事。第一條建議關注的是學生的活動成果,第二條建議側重于拓展學生思維,而第三條建議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卻也提醒我們要重視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多種體驗與收獲。
因此,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應該提倡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演一演“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記錄自己活動中表現出的專心致志、興趣盎然,思維的活躍、想象的馳騁、解決問題時表現出的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品質以及發(fā)現新知產生創(chuàng)意時的驚喜等等。
三、要重視促進綜合性學習過程的多元化。
學生不是同質化的原材料,而是有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認知方式、不同興趣愛好和個性心理咨詢特征的“人”。因此綜合性學習要承認這種差異的存在,甚至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的個性均得到合適的發(fā)展。綜合性學習要凸現選擇性,重視促進綜合性學習過程的多元化:
1、綜合性學習應該根據主題分解學習單元
例如,“愛護周圍環(huán)境”這一單元中的綜合性學習,調查、了解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污染現狀和保護情況是總的活動取向,但是我們教師決不能簡單地把涵蓋量如此大的、綜合程度如此高的活動主題直接推到每一個學習小組前,這對年僅10歲的學生來說,是不堪承受的。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把這一大主題進行分解:家鄉(xiāng)的水污染情況;家鄉(xiāng)的空氣污染情況;社區(qū)的綠化;學校的環(huán)保宣傳小隊等等,不一而足。然后在宏觀調控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
2、綜合性學習應提供多種學習策略、風格、方法、學習技術供學生選擇。
例如有的學習小組選擇調查家鄉(xiāng)的樹木,可能我們建議學生“到網絡探樹”以增加研究的寬度,拓寬了學生的研究視野;我們建議學生“請專家談樹”以增加研究的深度,讓專業(yè)的成果啟發(fā)學生的研究視角;我們還建議學生“去實地探樹”,讓學生在理性探求的基礎上豐富感性體驗,使研究更立體。再以“去實地探樹”為例,我們同意三五成群同行,也允許父母陪同協助。
3、綜合性學習應允許甚至鼓勵學生用多樣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
綜合性學習,在活動的開始階段,教師就應該通過認同、激勵等方式,告訴學生可以通過作文、圖表、模型、廣告產品、詩歌、表演、繪畫、歌唱等方式來匯報自己的活動成果。
語文綜合性學習,她前面有一個重要的前綴──“語文”,因此,我們應該民主、平等地建議學生多采用一些富有“語文味道”的匯報方式,例如在“愛護周圍環(huán)境”這一單元中的“展示臺”中所列舉得“保護環(huán)境建議書”“保護綠色家園”“保護環(huán)境標語牌”等等。既讓學生選擇又有所指向。
語文綜合性學習3
學習目標
研讀兩研究報告,了解撰寫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方法,討論撰寫研究報告。
一、研讀研究報告,領悟要點
1.認真研讀兩研究報告,思考:兩研究報告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
。1)相同點:
、賰蓚研究都有明確的結論。
、诙加兴鸭Y料和分析資料的過程。
(2)不同點:
、佟镀婀值臇|南風》的思路:記錄信息—→分析信息—→請教別人—→得出結論。
、凇蛾P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的思路:問題的提出—→調查方法—→調查情況和資料—→結論。
、蹆裳芯繄蟾娴恼Z言個有特點:前一語言更形象生動一些;后一更平實一些。
二、充分討論,準備撰寫研究報告
1.根據前一階段理的資料,小組內討論:
。1)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擬定研究報告的標題
。2)我們的研究的'結論是什么?
。3)我們有哪些治療?可以怎樣表達?
。4)我們采取哪一種研究報告的寫法?
2.課堂交流討論結果,相互借鑒啟發(fā)。
3.取長補短,進一步討論。
三、小組合作,撰寫研究報告
1.確定組內執(zhí)筆的同學。
2.一邊討論一邊擬寫初稿。
教后記
優(yōu)點:了解撰寫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方法,討論撰寫研究報告。
缺點:個別學生不會搜集研究資料。
語文綜合性學習4
開題報告
由東莞市厚街鎮(zhèn)橋頭小學陳茹主持申報的《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經東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批準,列為東莞市“十一五”期間普教系統教育科研第五批立項課題,現根據市教育局的要求,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準備正式開展研究工作,請各位領導和專家予以審議指導。
一、課題研究綜述
1、核心概念說明
“語文綜合性學習”、“本土資源”是本課題的核心概念!罢Z文綜合性學習”一概念《語文課程標準》中沒有明確的界定。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理論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逐漸清晰,主要有如下幾個觀點。
王文彥、蔡明主編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學習形態(tài)。”
鄭國民等編著的《中學語文教學研究》則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立足于語文課程之上,通過學生自主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以促進其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fā)展的學習方式!
陸志平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生活化、經驗性、個性化的課程。劉淼的《當代語文教育學》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以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生生活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為主線,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借助綜合性的學習內容和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課程組織形態(tài)”。
綜合以上觀點,我們認為: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以課題探究為形式,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各種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進行整合,通過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過程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所謂“本土資源”就是指生活在特定歷史文化傳統的人民由于其共同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所形成的習慣、慣例,并由這些習慣、慣例上升形成的文化、意識等社會資源。至于“本土資源”,我們厚街鎮(zhèn)有著豐富的具有地區(qū)特色的風俗文化(如橋頭村又名“旱龍鄉(xiāng)”,有著端午節(jié)陸地舞龍舟的習俗);特有的風景名勝(如神仙水、海月巖、天后宮、天然公園等);更有廣闊的農村生活天地,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由此,我們提出了“融厚街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此項課題,旨在通過研究發(fā)掘厚街鎮(zhèn)的本土資源,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厚街鎮(zhèn)富有內涵的文化特色,并通過實踐,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2.課題研究的背景
當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時代發(fā)展要求教育領域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針對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具體情況,新世紀初教育部決定“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痹凇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闭n程標準還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fā)展!薄熬C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然而,目前國內教育界對這一塊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缺,廣大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標準中,由于未能及時得到相關培訓,也沒有相關教材、資料,在實際操作中感到非常困難,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睘榇,我們嘗試挖掘本土資源,有效地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力求通過對此課題的研究來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促進教師、學生素質的提高,溝通課內外,校內外,整合與文本相關的綜合性學習資源,并從中捕捉并提煉出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結合自身的條件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自行設計,并引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學習中探究積累,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豐富人生的涵養(yǎng)。樹立教師語文課程開發(fā)的意識,進一步確立以學生為發(fā)展主體的思想,設計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并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方案,在實際操作中運用恰當的指導策略促使學生深入開展綜合性學習。
3.課題研究的意義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既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落實小學語文課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乃至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本課題的研究,也正是出于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出發(fā)點,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理論觀點,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開辟新領域、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
4.課題研究的現狀簡析
隨著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死盯教科書、學生死啃語文書”的方法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fā)展,各級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形成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成了教育者追求的目標之一!墩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但是當前我市小學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情況并不理想,教師和學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并不充分。前一段時間我校分別對部分學生和語文教師作了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來,的確不容樂觀。
教師認為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作用僅占48.5﹪,有帶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只占45.7﹪。
學生了解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占95.5﹪,學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感興趣的只占51﹪,有上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占59.7﹪。
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我們更覺得有必要對本課題進行研究,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探索出一條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可行之路,以改變當前對語文綜合性學習只停留在理論上的狀況。
5、課題研究人員的構成
課題研究人員的構成對取得課題研究的成功至關重要。本課題的研究視導員為市教育科研指導員鄺志偉老師,課題組成員均是本校語文科組骨干教師,構成了一個團結進取、務實創(chuàng)新的團隊。從申請立項到通過評審制定實施方案再到今天的開題,乃至今后兩年的實施階段,教師對課題研究有很高的熱情,有執(zhí)著的追求、充沛的精力,富有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力,專業(yè)知識扎實,對本課題的研究充滿信心。
陳茹:負責課題研究的全面工作。
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曾任厚街鎮(zhèn)橋頭小學語文科組長、科研組長。從事小學語文教學28年,一直擔任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教學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先進教師。對所任學科有一定的研究和獨特見解,所撰寫論文在省、市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獎。曾在廣東省綜合實踐研討會上呈現“成果展示課”頗受專家、學者好評,其案例《回首看橋頭》獲全國綜合實踐案例評比二等獎。20xx年被評為鎮(zhèn)“教學能手”,同年獲 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競賽三等獎;20xx年被評為鎮(zhèn)“十佳教師” 。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本課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
陳添輝:負責指導課題研究工作。
橋頭小學校長,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畢業(yè)。曾從事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及語文教學工作,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學理念新,理論水平高。所撰寫的論文、案例多次獲全國、廣東省論文、案例評比一等獎。主持省綜合實踐課題研究獲成果評比一等獎。
陳啟光:負責統籌、協調和評估工作。
橋頭小學教導主任,小學高級教師,主管教學、教研工作。有二十多年語文教學經驗及多年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經驗。為人謙和,工作務實。
方淦波:負責子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涵與外延的研究》,撰寫研究論文;配合制定操作策略。
湛江師院中文大專畢業(yè)。小學語文一級教師。橋頭小學語文科組長,教學能力強,業(yè)務水平高。曾獲鎮(zhèn)優(yōu)秀論文獎,兩屆全國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三等獎。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競賽三等獎。
蕭淑華:負責子課題《“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效果研究》撰寫論文;制定評價標準;收集、整理形成論文集。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小學語文一級教師,橋頭小學語文科組長。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十余年,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所撰寫多篇語文教學及德育教育論文獲鎮(zhèn)二、三等獎;多次承擔鎮(zhèn)級公開課,并獲得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教師”和“優(yōu)秀班主任”。
陳旺財:負責子課題《基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土資源庫的建設與研究》,形成多媒體信息化資源庫。
小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畢業(yè),從教多年來,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教書育人。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教研活動。銳意進取、務實創(chuàng)新,初步形成“實、活、新”的課堂風格。曾被評為厚街鎮(zhèn)優(yōu)秀教師。
陳秀青:負責子課題《基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土資源庫的建設與研究》,形成多媒體信息化資源庫。
小學語文一級教師,江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十余年,一直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曾獲鎮(zhèn)“優(yōu)秀教師”;20xx年獲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競賽三等獎。
陳改璋:負責了解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調查,撰寫《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的調查報告。
陳改璋,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東莞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大專畢業(yè)。有20多年小學語文、數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經驗。擔任了多年的級長工作。在工作上積極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多次被評為 “鎮(zhèn)優(yōu)秀班主任”、“鎮(zhèn)優(yōu)秀輔導員”、“鎮(zhèn)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李碧霞:負責子課題《“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與形式的研究》,撰寫研究論文。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小學一級教師。曾多次參加鎮(zhèn)優(yōu)質課評比及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獲二、三等獎。曾在廣東省綜合實踐研討會上呈現“開題課”頗受專家、學者好評,其案例《厚街特產》獲全國綜合實踐案例評比二等獎。所撰寫論文多次獲鎮(zhèn)二、三等獎。20xx年獲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競賽三等獎。
陳慧珊:負責子課題《“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與形式的研究》,撰寫研究論文。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小學一級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因材施教,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以來,所擔任班級學科成績優(yōu)異,曾多次承擔學校公開課,獲好評。多個教案、課例曾獲市、鎮(zhèn)、獎項。綜合實踐案例《走進垃圾發(fā)電廠》獲國家案例評比二等獎。20xx年獲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競賽三等獎。
二、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內容及理論支撐
1、研究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發(fā)掘厚街鎮(zhèn)的本土資源,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厚街鎮(zhèn)富有內涵的文化特色。并通過過此項研究,科學、高效地培養(yǎng)教師語文綜性教學的能力,樹立教師語文課程開發(fā)的意識,總結、掌握符合本土特色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的策略和途徑,使教師更加科學、有效地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也獲得發(fā)展和提升。
2、研究內容:
怎樣科學、合理地解讀教材,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找準教學的切入點,開發(fā)課程資源,將本土資源與教材有機地融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教師解讀及運用教材的能力。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涵與外延的研究。
、啤叭诒就临Y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與形式的研究。
⑶ 基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土資源庫的建設與研究。
、取叭诒就临Y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效果研究。
3、理論支撐: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綜合性學習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并列,成為語文課程目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大語文觀!罢Z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開展就在努力建設著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它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堅持把語文學習和學生生活相聯系,和自然界現象相聯系。因此它的目標和內容是開放的,涉及的內容更廣泛,更靈活,更富有彈性。它不僅僅是某一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的整合、交叉,具有大語文的觀念。
3、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應該重視更加綜合性的知識”;“最好鼓勵學生們進行較廣范圍內的探索,而將較小范圍內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暫時放在一邊,還應鼓勵他們綜合各項活動之間的聯系,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課外。在開展“融本土資源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活動中,學生為了獲取未知信息,帶著問題啟動自己的語言習得機制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多種途徑進行信息交流,通過閱讀、實踐、體驗,獲得信息,習得語文能力。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機會,為他們創(chuàng)設五彩繽紛的舞臺,使每個學生的智慧得以展示,潛能得以發(fā)揮。
4、人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人類社會已邁進了全新的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時代與社會呼喚具有高素質。
語文綜合性學習5
1、學習中華“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內涵與現實意義。
2、合作探究學習“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樣化的思想內涵。
3、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個人、家庭和諧,構建和諧環(huán)境。
一、導入新課
中國歷來有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和氣生財、和和美美、琴瑟和諧、家和萬事興、人和百業(yè)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語。同學們發(fā)現沒有,在這些含義豐富的詞語中都包含了一個“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賦予了怎樣的含義?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談談“以和為貴”!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探“和”之義(說故事)
1、“和”故事接力賽。
教師先引入故事,鼓勵學生將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聲分享出來。
師:《羅威飼犢》
漢代有個人叫羅威,鄰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莊稼,他和鄰居交涉,鄰居不予理睬。羅威并沒有火冒三丈,而是想,問題的焦點在牛,就從牛身上去尋找解決矛盾的途徑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無聲息地堆放在鄰居家的牛圈前。牛一聞到鮮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來,吃飽了就睡覺,再也不去吃莊稼了。鄰居每天起來,總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頗感納悶,經觀察,知是羅威所為,頓覺愧疚,從此對牛嚴加看管!傲_威飼犢”的故事也就傳為美談。
師:老師講的故事就是《羅威飼犢》,那我們“下一棒”誰來講呢?
生:《司馬徽讓豬》
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是東漢末年一位善于識拔人才的有名學者。有一次,鄰居走失了一頭豬,因為司馬家的豬和他走失的豬相似,就誤認為是他家的。司馬徽并不爭辯,說:“是你的你就拿去!编従颖愫敛豢蜌獾匕沿i趕回家。過了幾天,鄰人從別處找到了自己的豬,很抱愧地把誤認的豬送還司馬徽。司馬徽不但沒責備他,反而說鄰里間發(fā)生這類誤會并不奇怪,還贊揚他懂道理、知錯能改。鄰居聽了十分感動。
生:《楊翥(zhù)賣驢》(具體故事內容見電子資源)
生:《于令儀寬偷》(具體故事內容見電子資源)
師:同學們一起分享了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諧也是中華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有兩個觀點極具現實價值: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個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平衡和諧,“以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價值取向!熬雍投煌闭菍Α昂汀边@一理念的具體闡發(fā)。
小結:從哲學意義上講,“和”是和諧,是統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內在的,“同”是具體的,外在的!昂投煌,就是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樣才能達成“和”的局面呢?實際上,孔子已為我們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強求一致,不重復別人。只有在大目標不沖突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包容差異,乃至尊重差異,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榮。
2、由“和”故事聯想到現在我們所提的“和”文化。
明確:“和”文化也是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的內涵為理論基礎的文化體系,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思想文化,是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諧文化的引導下,才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政治與和諧的經濟;只有用和諧文化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能自覺地去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目標導學二:尋“和”之用(談看法)
戰(zhàn)國時有“將相和”的美談,清朝康熙年間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為貴”的故事層出不窮,和和睦睦是我們社會和諧的追求,請你就這些故事談談你對“和”的社會意義的理解。
明確:“和”的思想,在我們生活當中多用于調和人際關系,解決各種糾紛,大到國家安全問題,小到校園學生之間的摩擦,林林總總,歸結為一句俗語,即“和為貴”。“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氣”等義,不管是“將相和”,還是“六尺巷”,對我們?yōu)槿颂幨蓝加泻艽蟮腵啟發(fā)意義。
目標導學三:為“和”宣傳(擬標語)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堄⒌倪@首打油詩,可以看作一則詮釋“和為貴”的精彩標語,我們平時也會經?吹礁鞣N各樣的標語,標語對宣傳主張、倡導行為、制造氛圍等有著特殊的作用。今天我們一起探討研究了“和”文化,學以致用,請同學們也創(chuàng)作幾條以“和”為主題的宣傳標語。
明確:①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酆鸵蕴幈姡揭责B(yǎng)心,獨以思己④居家貴和睦,近鄰勝遠親⑤和諧使宇宙運轉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別人的說法,至少不要和他人爭執(zhí)⑦促進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惡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之上⑨機器的摩擦耗費成本,人際的摩擦損耗心靈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此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課前讓學生做了預習,并將全班同學分成了若干學習小組,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這符合我們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
不足之處在活動中,關于學生參與度及參與效果等問題,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
語文綜合性學習6
(1)閱讀下列詩句,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探究詩中所蘊含的物候現象。(2分)
A、“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保ㄡ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保ò拙右住洞罅炙绿一ā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江都9月6日的天氣預報,電臺計劃播送時,在各條信息內加上一些體現人文關懷的內容。請你為電臺設計一段這樣的話,50字左右。(3分)
9月6日 多云轉陰有陣雨或雷雨 溫度:20—28 0C 風力: <3級
(3)【城市印記】瘦西湖是著名的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每當春回大地,走進瘦西湖大門,滿眼都是滴翠的綠柳,處處涌著綿綿的綠浪:修長的堤岸,三步一柳,亭亭如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柔柔的態(tài)、長長的絲,飄拂著嫵媚,透逸著秀美,散發(fā)著真性。
請給此處景點取一個好聽的名字(5字以內)。(2分) ▲
(4)【妙聯拾趣】走進平山堂,首先看到一座殿宇,里面供著大腹便便、面容慈祥、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兩旁的楹柱上有一副妙趣橫生的對聯,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請你設計一句下聯。(2分 )
下聯: ▲ , ▲ 。
答案解析:
8語文實踐活動。(9分)
(1)(2分)A句反映了物候與緯度有關系;B句反映了物候與地勢高下有關系。
。2)(3分)今天多云轉陰有陣雨,溫度20—28 0C,風力小于3級,出門的朋友,請帶上雨具,雨天路滑,請請注意安全。
(3)【城市印記】長堤春柳、柳堤等,形象、簡明即可得分。(2分)
。4)【妙聯拾趣】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寬對即可。(2分 )
語文綜合性學習7
仿照例子,從正反兩個方面發(fā)表你對某個焦點問題的看法。(你既可以從下列三項中任選兩項,也可以列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發(fā)表評論)(培養(yǎng)大家辯證思維的能力)例如,關于“克隆問題”可以寫成:克隆技術掌握了生命誕生的規(guī)律,但給生物的.自然進程帶來威脅。
。1)美國發(fā)動對伊拉克的戰(zhàn)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國足球隊在世界杯賽中三戰(zhàn)三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美國發(fā)動對伊拉克的戰(zhàn)爭,可以鏟除世界恐怖主義的毒瘤,但會給伊拉克平民帶來人道主義的災難。
(2 )…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答案(此題在答案的第一頁)…
。3 )三戰(zhàn)三敗,一方面對我們的確是沉重的打擊,但中國足球隊從這次比賽中也得到了鍛煉,看到了差距,吸取了教訓,有利于今后的發(fā)展進步。(意思對即可)
語文綜合性學習8
探究性學習既可以作為一門課程來對待,它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學習觀,是相對于接受性學習方式而言的另類學習方式。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以接受性為主的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呢?我想,就目前的實際,在實施過程中,可以考慮兩個層面的內容。
一、在語文教材的學習中滲透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有一個培養(yǎng)、嘗試、實踐、熟練的漸進過程。不是一提到探究性學習就把接受學習全扔掉,把現行的教材全扔掉而另搞一套。因為這樣搞的話,學生會被搞得暈頭轉向,也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被動局面。因此,起步階段,在語文教材的學習中有意識滲透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還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滲透,主要體現在針對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進行一種必要的改造。結合課文學習,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
在研究性學習中,關鍵的問題是學生會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并得出結論,以及表達思想和交流成果等。這在我們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已有初步的體現。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然后通過開展討論、爭論來學習課文,明辨事理等。而目前的不足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還不強,教師的指導作用還不到位,中途又不知不覺地把學生拉進教師設計的接受學習方案中。這就是我們需要加以改造的。要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去經歷探究學習的過程,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勤于探究,樂于探究的習慣。
二、課外延伸,讓學生獨立進行研究性學習
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沒問題了,就算目標達到了;而西方之教育目標則相反,是將沒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簡言之,我們的教育重知識,重接受,而西方教育重能力,重探究。采用課外延伸,即學習不以授課結束為終止,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產生一些新問題,課外能主動去探究解決。
除了和課文學習有關的課外延伸活動外,也可結合社會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開展一些個體的或小組的探究活動。如根據當地古樹名木較多的特點,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采訪何實地調查。有的重點對標牌的文字資料進行記錄整理,有的采用測量手段對樹木進行數據統計,有的可用繪畫或攝影的形式完成畫面資料,有的還可以進行一些采訪了解有關的故事傳說。回來后進行整體加工整理,可以出一份漂亮的小報,可以開一個考察報告會,也可以布置一個小型的展覽。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從中語文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實踐運用。
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是一種大語文教學觀的體現,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學習上主動探索的習慣培養(yǎng)起來了,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培養(yǎng)?傊瑢⒀芯啃詫W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引入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能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去嘗試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而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能的環(huán)境,其結果不只是知識的獲取、積累、運用,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培養(yǎng)提高。
一、 緊扣文本直面語句,反復觸摸,培養(yǎng)語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培養(yǎng)語感的開始。《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領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因此,語文教學就必須緊扣文本,直面語句,精心營造特定的朗讀場景,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親近語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明理。通過反復觸摸文本,感受語言的內涵和文章的氣勢;通過反復的讀領會其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
如《周總理,你在哪里》,整篇詩歌在抒情中穿插描寫“那沉甸甸的谷穗上閃著的辛勤的汗滴”“海防戰(zhàn)士身上他親手給披的大衣”無不透露出周總理一心為民,是人民的好總理。所以上課時讓學生自己讀,小組讀,集體朗誦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悟,體驗。
因此,我認為語文課堂的理想狀態(tài)應是:教師立足文本,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反復誦讀文本,從而使文本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生的血脈深處,從而培養(yǎng)的了學生的語感。
二、緊抓文本意蘊深刻句,咀嚼語言,加深感悟
所謂意蘊深刻處,指一篇文章或具體語段中的中心句,也指文章中那些含義雋永,深刻動人的語句。它們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鑰匙”,所以語文教學可以以文章的意蘊深刻處,為切入點來咀嚼語言,加深感悟。
a、起始句。文章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的作用。
《夏》的第一句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種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整個文章都是圍繞這三個詞來寫的。
b、主旨句。
《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直接揭示了主旨。
c、深化句。指在文中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句子。
《一面》中“每當我被人隨意辱罵、踢打的時候,我總是昂起頭,我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就變得更加堅強起來!斑@一句飽含深情,教師可借此讓學生展開想象:作者這句的背后包孕著怎樣的情感。想清楚了這個,就能更好地走進文章的主題。
d、矛盾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卻寄寓了深刻的含義。如《草》“他的話,又輕,又慢,卻似沉雷滾過草原”其中“又輕,又慢”和“沉雷”看似矛盾,其實“又輕,又慢”表明周副主席身體虛弱,而“沉雷”表明周副主席的話給紅軍戰(zhàn)士的震撼大。所以不矛盾。抓住字面上看似矛盾的詞,挖掘它的深層含義,整句話的含義自然就明了了。
e、總括句。文章或語段中概括總結文章,或留下余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fā)感情。如《童年的朋友》最后結尾“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飽蘸筆墨抒發(fā)了高爾基對外祖母的感激之情。
f、標點符號。文學作品中的標點符號,如省略號,感嘆號,問號,破折號都有較深的含義,包含了豐富的潛臺詞。
總而言之,課文中有不少語義豐富或是深刻的重點語句值得品味感悟,對這些蘊含豐富的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沉潛于文本語言的深處,鑒賞玩味,潛心涵泳,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透視出豐富的形象,理解到深刻的含義,體會到潛藏的情感。
三、尋找學生情感觸發(fā)句,品味語言,體驗情感
情感是語文課堂的靈魂,也是語文教學的“氣”之所在。教學時,只有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使他們真正受到熏陶感染。
正如《三顆枸杞豆》文章的結尾,作者這樣寫道:“爸爸以為這是他拳頭懲罰的功勞。他的口頭禪是‘豬羊怕殺,人怕打!’其實,他的拳頭只能傷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顆啟示生命意義的枸杞豆。因為聯系全文他的轉變過程來看,并不是爸爸的拳頭打醒了他,而是三叔的悔恨以及一生的遭遇帶給了他心靈上的.震撼,并因此才開始發(fā)奮努力.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拳頭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啟示,心靈上的震撼才能觸及心靈。
為了更好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我在課堂上先設置了一個小問題,說說讓你受教育最深的一次經歷。學生暢所欲言。最后很容易就得出: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往往使我們受益匪淺,所以只有心靈上的震撼才能觸及心靈。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作者程海在結尾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總之,對文本蘊含的情感,教者不能簡單地引導學生用語言歸納總結,而應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觸發(fā)點,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喚醒學生的相似經歷;以學生曾經有過的生活情境誘發(fā)其真切情感,讓學生進入文中,進入角色;憑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學生在感同身受的心境中,會對課文的描寫感到十分可親,可信,從而讓課堂在強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語言,應是語文課的根!文本,是師生學習最重要的憑借!讓我們引導學生潛入文本,回歸文本的語句,回歸文本的血脈,與文本作零距離的親密接觸,讓學生在反復觸摸中咀嚼語言,品味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么呢?”換句話說,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
微笑是一種親切的語言,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微笑是一縷柔和的陽光,溫暖別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無聲流淌的的音樂,能調節(jié)緊張的氣氛;微笑是心靈相通的七彩陽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燦爛。
教育最需要微笑,學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師。因為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臉色,最能直接地在學生身上起到影響作用。教師同學生交談中親切的微笑會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熱情和愉悅;上課時,教師走進課堂時甘甜的微笑,將給這節(jié)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師給學生解惑時春風潤雨的微笑,將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在化解學生矛盾時和藹友善的微笑,將為學生架設起溝通的橋梁。
上學期,我教4(2)班的語文,記得有一天的下午,我進班上課,發(fā)現教室的黑板上畫著一張笑臉,旁邊還寫著“汪老師的笑”。我想:是誰沒事干,竟敢在黑板上畫老師,真是膽大包天,太不像話了!我的火蹭的就上來了。我怒容滿面,雙眼嚴厲的掃視全班的學生,希望一下子揪出那位搗蛋鬼,學生們一個個睜大了驚恐的眼睛望著我,面面相覷,他們感覺到要下暴風雨了。教師的職業(yè)告訴我,此時必須冷靜,否則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我強帶笑容說:“呀,誰畫的老師,這張笑臉很燦爛呢!苯淌依锞o張的空氣柔和了許多,學生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班長羅勇怯怯地站起來,低著頭說:“是我畫的!薄笆悄悖銥槭裁匆o老師畫一張笑臉呢?”我心中雖然有氣,但是語氣很柔和的問。他抬起頭大聲地說:“同學們都認為您每天的臉都是‘陰天’,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一點笑容都沒有,同學們心里都非常緊張,不敢回答問題,害怕您批評,他們都希望您能微笑著給我們上課!贝丝蹋倚撵`被深深的震撼了,頓時愣在那里。沒有想到學生對老師的情緒變化觀察得是這么仔細,更沒有想到老師的微笑在孩子們的心中是這么重要!
細細想來,也許我們老師在應試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數遮住了雙眼,被功利塵封了心靈,情感早已淡漠,心靈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對著新鮮的生命和活潑的童年,我覺得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為人師的悲哀!
我真正認識到微笑是一種力量,教師的微笑對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在他們看來,老師的笑容就是對他們的理解、信任和寬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把美麗的微笑留給可愛的學生們!因為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學就會的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若是人人都擅長運用這美麗的語言,讓微笑成為連接人際關系的紐帶,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我以后能做的就是把我真誠的愛、炙熱的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們,要讓他們感受到人生的溫暖,我要把對教育的真情,對孩子的摯愛變幻成絢麗的微笑之花!
語文綜合性學習9
這段時間里,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搜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一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游、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著,盡情地欣賞著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著“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吹嚼钋逭盏摹度鐗袅睢窌r,我又沉浸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代詩等詩歌資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涌現出了詩圣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游,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共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峰;現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著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么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fā)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一腔豪情。
……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xù)在詩的海洋里遨游,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10
本次“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活動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工具性的特點。學生以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資料,實地采訪,進行思考與探究,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培養(yǎng)了語文交際能力。同時,通過生動豐富的資料,使學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了母愛,并以實際行動回報母愛。然而,活動中也反映了一些問題。一是單親孩子和留守孩子問題。他們缺少對人間溫情的深刻體驗,因而在活動中不是太積極,雖將他們特意分成一組,但效果還是不太好。教師在生活中學習中應多給他們以關懷與鼓勵。
二是農村學生能接觸到的`文化資源貧乏,搜集資料工作難度大。一些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養(yǎng)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據學生反映,大多數家長文化條件有限,對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資料無能為力,對于學生的采訪也表現的不夠熱心。然而,許多學生還是克服了困難,基本上完成了小組分給的任務。雖然艱難,但鍛煉了學生,增長了才干。針對這一類情況,我們應該多開展這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實踐活動,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和終身的學習打下基礎。
【語文綜合性學習】相關文章:
二年級學生語文的學習要求有哪些呢09-06
學習報告(精選10篇)08-07
學習經驗總結05-29
《改造我們的學習》精品教案02-24
語文《海燕》高爾基賞析10-21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學習真快樂》教案(精選11篇)11-15
學習朱彥夫事跡感想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