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課文教學反思
《女媧造人》課文教學反思
1、文章清新、質(zhì)樸,洋溢著一種天真的新鮮感。女媧完全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萌發(fā)了造人的念頭。課文中說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當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就“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非常孩子氣,帶有原始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讀者通過字里行間,仿佛看到女媧本身就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并非一個神。
2、人來到這個世間是文章重點描寫的內(nèi)容。女媧揉團黃土造成第一個小人兒,這個“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開口叫她“媽媽”;女媧不知疲倦地造人,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條一揮;為了解決人類延續(xù)的問題,女媧“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作者娓娓道來,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著歡歌不斷前進,使人讀來仿佛置身于那個生命初創(chuàng)的原始世界中,感受著人類誕生后的歡欣與愉悅。
3、大膽而又新奇的想象!讹L俗通》里的有關文字非常簡略,作者又進一步就女媧為什么要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做了豐富的想像。想像是大膽的,也是真實而合情合理的。
女媧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體現(xiàn)了“神”的威力,而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作者又賦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想像內(nèi)容既顯“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廣闊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氣氛,使神通廣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獨,造人的愿望就顯得自然而真實;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氣”的面容,誘發(fā)了她的“靈機”,想像巧妙而富于人類經(jīng)驗;“媽媽”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間獲得了生機,更充滿了人間的溫情愛意,以及天倫之樂。“人”的產(chǎn)生,使女媧得到做母親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媧的忙碌疲倦,正顯露出一位母親勤勞、智慧、偉大的身影。這正是這篇童話真實感人的地方。
給孩子們的想象插上翅膀,讓他們在快樂的、自由的空間里遨游,這才是孩子們所渴望的課堂,也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的過程。
【《女媧造人》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通用14篇)11-08
棉花姑娘課文教學反思(精選21篇)10-14
課文《手指》優(yōu)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