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區(qū)別
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區(qū)別
教育評價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為“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兩種類型。
“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這兩個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評價方法論》中首先提出來的。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教育過程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量的評價。一般地說,形成性評價不以區(qū)分評價對象的優(yōu)良程度為目的,不重視對被評對象進行分等鑒定?偨Y性評價(summative evaluation)與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動發(fā)生后關于教育效果的判斷。一般地,它與分等鑒定、作出關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個體的決策、作出教育資源分配的決策相聯(lián)系。學生的畢業(yè)考試、教師的考核、學校的鑒定都是總結性評價的例子。由此可見,這兩類評價活動是有區(qū)別的,并且,這些區(qū)別可以進一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說明:
第一,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目的、職能(或者說期望的用途)(expected uses)不同。
布盧姆(Bloom,B.S.)曾經(jīng)明確指出,這兩種評價相區(qū)別的“明顯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進一步指出:“形成性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決定給定的學習任務被掌握 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對學習者分等或鑒定,而是幫助學生和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為進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學習上。” 布盧姆的這段話主要是針對學生學習成就的評價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樣也適用于教育評價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評價中,形成性評價通過社會需要、教育活動參與者的需要的評定、可行性研究、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調查,將其目的指向改進教育活動的質量。
總結性評價“指向更一般的等級評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斷,從而區(qū)別優(yōu)劣、分出等級或鑒定合格。總結性評價與教學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聯(lián)系在一起,它為關于個體的決策、教育資源投資優(yōu)先順序的抉擇等提供依據(jù)。
第二,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報告聽取人(audience)不同。
形成性評價是內部導向的,評價的結果主要供那些正在進行教育活動的教育工作者參考?偨Y性評價是外部導向的,評價的報告主要呈遞給各級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員,以作為他們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據(j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這一區(qū)別,決定了這兩類評價活動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評價者與教育活動的實施者相互依賴。教育活動的實際參與者與實施者需要形成性評價者提供各種幫助,這兩類人員關系密切。然而,總結性評價者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獨立的關系,這一獨立的關系是他們能以客觀的態(tài)度實施評價的基礎。
第三,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覆蓋教育過程的時間不同。
如前所述,形成性評價直接指向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以改進這一活動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過程中進行的評價,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動全部過程?偨Y性評價考察最終效果,因此它是對教育活動全過程的檢驗,一般在教育過程結束后進行。
第四,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對評價結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
形成性評價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對評價資料作較高程度的概括。而總結性評價是綜合性的,它希望最后獲得的資料有較高的概括化程度。
除了上述區(qū)別外,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在評價的準則、標準、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區(qū)別。但是,這些區(qū)別并非是本質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隨著一些新的評價模式的出現(xiàn),這些區(qū)別正在變得模糊起來。
【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區(qū)別】相關文章:
音樂期末總結性評價03-24
關于趣味課堂的評價總結07-10
關于交通影響評價報告的范文02-15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報告(精選5篇)10-22
《形的重復構成》教案03-26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例評價優(yōu)秀報告(精選14篇)06-25
規(guī)劃和計劃的區(qū)別介紹03-19
《牛和鵝》第一課時教學反思及評價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