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學反思及教學設計
《理想》教學反思及教學設計
《理想》這首詩歌今天教完了,這幾天一直為叫這首詩歌的教學而不能放心,這幾天我收集閱讀了許多關于“理想”以及和理想相關的資料,也花了不少時間閱讀,但還是難以形成自己的觀點,之所以我需要閱讀有關理想的資料,因為我感覺到學生能不能有理想,絕不是閱讀了這首詩就會有,甚至說,這詩歌對學生的理想形成沒有絲毫的關系,也就是說,學生的理想形成不應該通過這樣的方式。而在平常和學生接觸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學生身上許多的問題,或明或暗地和學生的理想缺失是有關系的。
由于這個原因我重新閱讀了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中的《靈魂》、《追求》、《堅守》、《信仰(一)》、《信仰(二)》、《理想主義》、《心靈和現(xiàn)實》;也把哈伯德的《送給加西亞的信》里有關內(nèi)容也看了一遍,我家里已經(jīng)有了托爾斯泰《智慧歷書》,過去看了幾個月,但由于缺乏目的性的閱讀,現(xiàn)在我又翻閱了一些內(nèi)容,但還是不是滿意,前兩天又到市圖書館里借了一本托爾斯泰的《生活之路》,又把《一生要養(yǎng)成的60個習慣》一書拿出來翻翻,還翻閱了奧格.曼迪諾的《羊皮卷》,這些閱讀有沒有給我?guī)斫虒W上的幫助?據(jù)我看來,有一些幫助,但沒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因此,大量的閱讀是需要的,但大量而不消化整合的閱讀許多時候給老師的備課帶來的是混亂,學習和思考的結合真的是非常重要,這不是孔夫子在嚇人或者故意說一些名人名言混稿費)
我認為之所以沒有很大的幫助,是因為老師上課講的內(nèi)容,尤其是這些非知識性的內(nèi)容,是和老師的世界觀有很大的關系,這些雜亂的書籍,老師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通過粗疏的閱讀而把它們內(nèi)化到自己的人生觀的框架里。同時,一個人有理想,絕不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出來的,他需要的是契機,而這些契機不是學知識那樣,學啊學,厚積薄發(fā)最后學出理想來了,但閱讀對一個人的世界觀的形成是有幫助的,然而怎么樣能讓把這節(jié)課和學生的理想樹立結合起來,我細思之后還是沒有任何的辦法,最后,我只好改變了我和我以往教學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做法,而是由我直接向?qū)W生傳經(jīng)布道般的講授。
前個學期以來,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材料,我一直特別注意,把課本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確實很激發(fā)學生的上課的興趣,大部分的學生都感覺到語文課上比較活躍,我相信,語文課上的笑聲和其他學科比起來算是比較多了,我當時反思,為什么別的老師不采用這樣的方法,他們明明知道這樣教好處會多一些,后來,我明白了,這樣的課有一個前提,老師要對學生的生活很熟悉,不是抽象的學生生活,而是班級學生實實在在的生活,他們做了那些事情,哪些學生具有哪些特點,學生之間各種各樣的關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而非班主任的老師在這方面存在許多困難。因此,就算是采用講授課比較呆板的形式,上課的氣氛也還可以,但我還是不滿意,到底這一首詩的教學對學生的理想的樹立沒有多少幫助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在周國平的文章里看到了一些關于這些信息的文字,比如《信仰(一)》里說:“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東西必是一種內(nèi)在的覺醒,是靈魂對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對普遍的精神價值的追尋和領悟!倍业膶W生,從小學剛剛升入初中,他們會有一種內(nèi)在的覺醒?他們會有對肉身生活的超越和對普遍的精神價值的追尋和領悟嗎?顯然,我的學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就算是比學生大了幾十歲,經(jīng)歷過許多滄桑的大人,他們中大部分人還是勘不破這個事情,在精神性方面的需求還是很低的。
周國平又這樣說:“一個人要真正確立起自己的信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獨立思考,而且需要相當?shù)拈啔v和比較。”獨立思考?閱歷?比較?都沒有,怪不得我的直覺告訴我,一個學生能不能有理想,絕不是可以經(jīng)由老師而“被理想”。因此,這就解開我的直覺“理想不可能通過老師的教學而得到的”疑惑。周國平對這些被理想——不管是被老師等一類人強行灌輸還是出于趕時髦而“有理想”,他是這樣說的:“虔誠是對待信仰的一種認真的態(tài)度,而不是信仰本身。一個本無真正信仰的人卻做出虔誠的姿態(tài),必是偽善的。”
關于理想的作用也是我對這首詩的困惑之一。
理想有何用?
周國平說:
“ 人有靈魂生活和肉身生活。靈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實的組成部分。理想便是靈魂生活的寄托。所以,就處世來說,如果世道重實利而輕理想,理想主義會顯得不合時宜;就做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看重靈魂生活,理想主義對他便永遠不會過時。當然,對于沒有靈魂的東西,理想毫無用處……理想也是一種解釋,它立足于價值立場來解釋人生或者社會。作為價值尺度,理想一點兒也不虛無縹緲,一個人有沒有理想,有怎樣的理想,非常具體地體現(xiàn)在他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tài)度中。 ”
顯然,周國平這樣對理想的解釋可能讓很多人不滿意,理想的作用不是具體的可以賺多少桶金,理想的價值在于精神世界,而對于普遍缺乏靈魂追求的現(xiàn)代人,理想當然是沒有用處的,對于提出這個疑問的人,我都深深的擔心,這樣以有用和無用的物質(zhì)世界的價值標準擴展來對精神世界作出價值的評判,與之談理想是一件對牛彈琴的事,可悲哀的是,作為一個教師,又必須引導這些在物質(zhì)世界熏陶下孩子具有理想,這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如果看到一個老師在他的教學目標里寫: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理想的人。我都會覺得我很自卑——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咋就那么容易啊?
我不知道我告訴他們,理想對歷史是有用的有意義的,理想對你的人格形成是有意義的,理想對你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所以,你們應該為理想而奮斗。學生會相信嗎?我不知道這樣教學本身有沒有意義?我不知道我教完了這首詩之后用一塊漢堡會不會把學生的偉大的理想都換過來?我想,如果在沒有監(jiān)督的情況下,幾乎學生會把這些這些課堂上老師給的理想拿去換漢堡的——如果理想還真的能換漢堡的話。
當然,也可以像許多老師那樣,朗讀啊,再朗讀,然后問學生這首詩好不好?學生齊聲說,好!“為什么好?”“很好聽啊!像唱歌!”這樣不能直指心靈的教學有有多大的用處?
【《理想》教學反思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1篇)01-23
《塑料》教學設計反思(精選10篇)05-10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博弈教學設計反思(通用10篇)04-11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通用6篇)06-08
《開會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5篇)07-0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