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shù)氐幕厩闆r,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1
各位游客: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織金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的兩個景區(qū):東風湖景區(qū)和恐龍谷景區(qū)。我是東風湖云谷公司的1號導游員,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東風湖,熱愛東風湖,讓大家通過游覽東風湖領略到貴州最壯美的喀斯特高峽平湖的風采,讓大家愉快地度過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八仙洞。在進入八仙洞游覽之前,讓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今天主要參觀的東風湖。我們腳下這條深谷里的水面就是烏江。烏江是長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她有兩條源流,北源叫六沖河,南源叫三岔河,都發(fā)源于貴州西部地勢最高的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兩條源流分別在深深的峽谷里流淌了幾百公里后,終于匯合成了烏江,又繼續(xù)在深深的峽谷里流淌,橫貫貴州的中部和北部,最后在重慶市的涪陵匯入了長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在這里修筑了東風水電站的大壩,湖面倒灌進兩條源流各有幾十公里,使?jié)L滾的烏江變成了一個三叉形的十分平靜的湖面——東風湖。
現(xiàn)在我們就要下到碼頭去乘船游覽東風湖。從八仙洞到湖面的垂直高度是 200多米,修建上下纜車的計劃正在制定,今天只有辛苦大家下行這一段了,請大家小心!
水西坐佛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開始游覽東風湖。我們左面的山崖上聳立的這尊佛像有300多米高。他法相端莊,和善慈祥,正默默地祝愿大家,在此去東風湖游覽的過程中歡樂愉快!
各位游客,東風湖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擁有兩岸的懸崖峭壁。這些懸崖峭壁一般都在300米以上,氣勢壯偉、氣象萬千。那么這些峭壁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大約是在七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今日中國大地上發(fā)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殼運動——地質學上稱之為“燕山運動”。這次運動在今日貴州的地盤上造成了一 條從西部往東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后來就成了一千多公里長的烏江的河床,我們今天游覽的東風湖處在烏江的上游。實際上也就是這條大裂谷的上段。在這里。相對深厚的巖層使形成的裂谷比別的地方深了許多,自然也精彩了許多。毫不夸張地說,這里的喀斯特風光不僅在烏江所有的峽谷風光中無與倫比,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峽谷風光里也首屈一指。
不過,再美好的風光都要有起碼的進入條件,才能夠得到天下游客的青睞。有一個數(shù)據(jù)大家應該知道,在烏江上游的448公里河段上,落差就多達1636米,擁有十分豐富的水電資源。從上個世紀中期國家就開始了烏江梯級電站的開發(fā)。我們現(xiàn)在航行著的東風湖就是其中的一個電站。東風水電站大壩壩高162米,形成的湖面倒灌入烏江的兩條源流都遠達三十多公里以外。這就給我們提供了游覽整個東風湖的方便條件。應該說,大家都是很有福氣的了,如果你是在上個世紀來的話,無論如何也是看不到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神奇風光了!
無字碑林
各位游客,請注意左面峭壁的上部,有一片片平坦的巖面,仿佛是一面面人工鑿成的石碑,F(xiàn)在它的上面還沒有寫字,那是為所有游覽東風湖的游客準備的。今后,如果有誰寫有好的'文章,就請交給我們,我毛司一定給你刻寫在那些石碑上。在大家的作品雕刻上去之前,我們還是暫時將其命名為“無字碑林”。
那么,什么是東風湖最美的東西呢?
有人說,最美的是湖岸的巖壁,七千多萬年前的那場燕山運動將大地撕裂,形成了數(shù)百米高的兩相對峙的懸崖峭壁后,又經(jīng)歷了七千多萬年的日曬雨淋冰雪風霜,再加上不同地段地形地物的差異,使東風湖的這些絕壁異彩紛陳、氣象萬千,具有了勾魂奪魄的無窮魅力。
有人說,最美的不僅是巖壁,還應該加上水面,由于是百里高峽平湖,水波不興,一平如鏡,倒映著從未受到破壞的青山畫巖,比重慶的三峽雄奇,比桂林的漓江秀美,毫不夸張地說:“東風湖山水甲天下”!
還有人說,最美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湖岸的苗家兒女,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去到了苗寨,你會領略到最具獨特魅力的西部苗族風情。
那么,究竟哪一個說法對呢?各位游客,前面就要進入東風湖的中心湖區(qū)了,請大家自己用心去體會吧……
天竹峰(第一次眺望)
各位游客,前面這尊獨秀山峰名叫天竹峰,又名叫筍子巖。她獨立于湖水邊,高350多米,直徑也是300多米,四周都是垂直絕壁,無路可走。峰頂有6000多平方米面積,又長著一片茂密的森林,除了百鳥翔集以外,一般人和走獸都是上不去的。不過也有例外,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道家一代宗師張三豐到西南地區(qū)傳經(jīng)布道,見這天竹峰壯偉秀麗,便攀著巨大的青藤到了峰頂,就在那峰頂結廬修行、招收門徒。成就了道家在云南貴州的一方功果。張三豐在那天竹峰上傳道三年后離去了,再沒有什么外面來的人上去了,只有當?shù)啬懽哟蟮拿缱逍』镒优紶栍腥巳ミ^。據(jù)他們講,那峰頂有座石塊壘的道觀,有塊巖石上還刻有張三豐的手跡:“西南第一峰”。由此可知,天竹峰的確是道家的一座圣峰。
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2
黔靈公園位于貴陽市西北角,因黔靈山得名,園內古樹參天,泉清石奇,集貴州高原靈氣于一身,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余種名貴藥材,并有成群的獼猴和多種鳥類棲息于此。游客沿著“九曲徑”登山可到達弘福寺,該寺建于清代初期,是個殿、堂、廟、廊齊備的古建筑群。登上山頂望筑亭,貴陽市全景盡收眼底,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游覽公園。
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谷諔(zhàn)爭期間,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被軟禁于麒麟洞內。
黔靈公園豎家aaaa級旅游區(qū),黔靈公園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靈猴而聞名遐邇。公園建于1957年,園內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木蔥籠,古洞清澗,深谷幽潭,景致清遠,自古鼠州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
黔靈山開發(fā)已600余年,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山中有許多名勝古跡,如弘福寺、麒麟洞、九曲徑、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瞰筑亭等,其中,弘福寺、瞰筑亭、九曲徑、麒麟洞、黔靈湖是其精華部分。
黔靈山主要由象王嶺、白象嶺、檀山、馬鞍山、貴山、關刀巖、大羅嶺、獅子巖、杖缽峰、寶塔峰和北峰等群山峻嶺組成。峰巒疊翠,起伏連綿,氣勢磅礴,溝谷縱橫,幽壑錯雜,地形多變。整個地勢北高南低,地貌上稱為帶狀峰林谷地區(qū)。
黔靈山鼠陽向斜西翼上的一個次級背斜構造。由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組成,主要是中生代三疊系白云質石灰?guī)r和晚古生代下二疊系石灰?guī)r組成。在這里褶皺、斷層、泉水、溶塌角礫、峰林、谷地、盆地等齊全,植物達1000種以上,又是地學、生物學科研及教學的理想場所,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學者、專家。
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3
甲秀樓位于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qū),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鼠陽的市徽和標志。
甲秀樓始建于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并筑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后,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鼠陽人杰地靈的象征,鼠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跡”,各位朋友可以在這里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底層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桿,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lián),用“水從碧玉環(huán)中出,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
甲秀樓為貴陽主要名勝,素有“小西湖”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往來于此,觸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寶,其中尤以清人劉玉山所撰長聯(lián)最為著名,洋洋灑灑174個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wěn)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
關于貴州景點的導游詞4
天星橋在太平鎮(zhèn)南面約4公里處,龍灘河與臥龍河在這里匯合。兩河相交處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橋,因橋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徑30厘米的天然圓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當時,可見一股河水流進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窩再從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橋,后又被人們改寫為天星橋。此橋是五洞鎮(zhèn)至太平鎮(zhèn)的交通要道,寬闊的石板大路跨橋而過。
天星橋的正上方是一狹長形的半島,在這半島的頂部有一座極富盛名的古園林式的民居建筑,名曰天星橋灣。因其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美,所處地理位置又恰似重慶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人們便送給天星橋灣一個美名,稱其為小重慶。
天星橋灣坐北向南,磚木石混合結構,為四進四壩的復四合院式建筑群體,是一座封建地主莊園,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當?shù)睾兰澮讜r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時庭曾做過石匠、木匠和字畫裱糊等業(yè),30歲開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賺了很多銀兩。易雨庭做官京城,專管建設事(官階無考),積蓄頗豐。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將所有積蓄合并一起,修建了這座莊園。占地近10畝,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數(shù)十人。
從五洞方向過天星橋,經(jīng)橋頭店子(此店是莊園主專為過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據(jù)易氏之后易澤生先生說:此坊是莊園建成之后,為彰揚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節(jié)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寬亦不下10米?|空石刻極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豎匾,匾內刻斗大的“圣旨”2字。牌坊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從中孔通過,兩旁有雌雄石獅各一尊,獅高3米,場面壯觀。
穿過石牌坊,經(jīng)過馬道子(跑馬場地),過龍灘河上的石平橋,便到了莊園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圍墻。此墻為青磚建成,墻高3米,長30余米,墻帽為斗拱花磚彩繪墻帽。圍墻雨端各有一小朝門。從小朝門進去便是塊長30米、寬20米的石板地壩,地壩前有魚池,右方(觀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占地40平方米的正六邊形書樓。此樓為磚木結構,共6層,高20余米,每層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磚瓦屋面,翹角飛檐。屋頂中央是由3個圓球形狀的綠瓷花瓶疊成的寶鼎,陽光下,寶鼎反射出耀眼的綠色光芒。
在地壩左面建有戲樓,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為草坪而得此名。
地壩正面是一排寬5米、長24米的磚木結構房屋,稱為下屋,共7間,臨地壩一面墻上每間有一個長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繪花磚窗。下屋開大朝門,八字形,為木結構建筑,有階梯踏道3級,每級均為7.50米長的整塊石板鋪成。門內有匾圓形石柱2根,柱高3米、寬0.40米,刻對聯(lián)一副,曰“祥開桂水家聲遠,派衍太原世澤長”。下屋左右兩端擋頭各有一個小朝門。
進大朝門后,是第二個石板地壩和第二進房屋。此地壩又被豎著的一道隔墻分成了左右兩部份。右邊部分長、寬各10米,中間有一石砌花臺,右邊是繡樓,磚木結構,高5米,面闊3間。素面臺基高2米,臺基上浮雕非常細致,刻紋細至1線只有3毫米。樓臨地壩一面的墻上有高1.50米、寬0.60米的木窗8個,每個窗門兩扇的圖案均不相同。頂端山墻為青磚封火墻,墻帽為5個半圓造型,通作浮雕彩繪圖案。
豎墻上有一個內朝門。通過此門便進入地壩的左邊部分。此部分長為15米,寬與右邊相同。這里有小四合院學堂,磚木結構,占地100余平方米,共有6間,中間是一個正四邊形天井,長、寬均為5米,內有石砌花臺1個,花臺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撐。房內有獨立木柱10根,柱石均為多邊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鳥人物圖案。
地壩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磚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闊5間24.10米,進深10.20米,素面臺基高1米,垂帶式階梯踏道5級,階檐寬1米,有石欄桿高0.80米,欄桿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間1間為過道,此間有木門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藝精湛的木窗一個,圖案為不規(guī)則多邊形。過道間的兩邊二次間各為敞廳堂屋,與過道間的前部廳口相連,形成一個凹字形寬大空間,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堂屋上方墻上掛巨型木匾一塊,刻“世德相承”4個金字。此處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為造型生動的人物圖案,敞廳堂屋兩側是三次間,均是二層木樓,其窗戶為彩繪雕花磚窗。正堂屋的兩端為青磚封火墻,梯級、墻帽,各為五級,中間最高級達8米,翹角飛檐,通飾花草鳥獸浮雕,彩繪云水圖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墻外有一臺地,是為花園。此園占地150平方米,素面臺基高2.50米,三面石欄桿高0.80米,欄桿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兩塊,均刻人物房舍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園內置假山、魚缸和名貴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錦、爭奇斗艷。園左有瓦屋3間,是為賞花、品茶、下棋之所。
從正堂屋的過道間進去,便到了第三進的地壩和中堂屋及廂房等建筑群。此地壩為石板鋪成,長16米,寬僅5米,是四塊地壩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精巧的一個。地壩中間有一寬3米的五級階梯,階梯兩邊各有一個條石砌成的長方形大花臺,臺中植奇異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虬龍的古紫薇活著),兩花臺的外側各有一道青磚矮墻,墻中間各開一個園門,園門外與下屋盡頭的小朝門延伸進來的通道相接。此處極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闊3間,屋高6米,長16米,進深9米,其中間一間數(shù)道間,二次間為二層木樓建筑,木板壁上的窗戶或方或圓,圖案或直或曲,每個窗戶造型都不一樣。中堂屋的兩側為左右橫屋,兩邊橫屋各長達20余米,一直通至第四進的上堂屋兩側。
從中堂屋的過道間進去,則是第四進的地壩和上堂屋。此地壩長26米、寬12米,也是石板鋪成。地壩兩頭是從中堂屋兩側延伸進來的橫屋。地壩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為木結構建筑,面闊5間,長24米,進深9米,屋高6米。素面臺基,高0.60米,階梯踏道3級。上堂屋的中間一間為敞廳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掛木制巨匾一塊,匾下置神龕香案。堂屋兩邊置木制縷空雕花茶幾、座椅。所有柱頭均掛長3米、寬40厘米的硬對一塊,全部匾對均為黑底陰刻金字,其內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間,均為二層木結構建筑,其窗亦是圖案各異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個莊園的最后一幢建筑。
這座莊園設計別具匠心。總體要求是對稱布局,多變的結構,百余個窗戶,個個圖案不同;108個門,門門相對;千米走道,婉轉曲折,下雨天無論走到何處,均不會濕鞋。猶其下水道的設計,許多地方做成了上下兩層,上層流露天雨水,下層流生活污水,F(xiàn)在看來,這是相當環(huán)保的。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橋下方10米處還建了一座橋梁,取名高橋,與天星橋成為螺獅坡的雨條觸角。
整座莊園除南面是一長片開闊地外,東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長條石砌成的?玻采嫌幸粭l寬10余米的竹木林帶,除翠柏綠竹外,紅豆、楓香、紫微、桂花、銀杏、黑桃等古木參天,在此林帶外又建了一條高3米、厚0.40米的青磚圍墻,此墻前方與外朝門的圍墻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圍墻以外才是茂密的樹林,樹林下方是青石板鋪成的林蔭大道,大道以下才是臥龍河和龍灘河。
站在上堂屋后面的坡頂上眺望,兩旁逝林參天,兩邊河水碧波蕩漾,河中有游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壓壓一片屋面,綠樹紅花點綴其間,燕子穿梭,麻雀嘰喳,微風中幾縷炊煙或濃或淡,陽光下三五行人或閑或忙;時有笑語歡歌,時有書聲朗朗,好一個世外桃園。
現(xiàn)在,莊園建筑的主體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較完好。磚石工程(除圍墻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貴州景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貴州景點導游詞04-26
貴州的景點導游詞10-13
貴州著名的景點導游詞10-13
貴州景點英語導游詞3篇_貴州導游詞12-24
貴州景點導游詞(精選17篇)08-30
貴州織金洞景點導游詞范文05-05
貴州景點英語導游詞3篇01-20
貴州織金洞導游詞-貴州導游詞12-24
貴州日語導游詞3篇_貴州導游詞12-24